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颖老师《颐和园》参赛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重庆市巴蜀小学 徐 颖



徐颖,女,出生于1975年6月。现任教于重庆市巴蜀小学校,小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青年教师研究会成员,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为己任,致力于教学有效性研究,重视读写结合。多次在重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承担市级国家级教学研讨课;曾获全国录像课竞赛一等奖;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首届全国课堂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曾在论文评比中获全国一等奖,数篇教学论文发表于《小学语文》等刊物。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8课



颐和园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册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明的一扇窗口。《颐和园》一课是其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最大特点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根据文本特点和中年级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的读书要求及学习作者表达方法的习作要求,我们力求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让教学走两个来回,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体会颐和园丰富的人文内涵。反过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借助拼音把课文多读几遍,借助课后思考题想想课文内容,借助课本上的资料袋对颐和园有一个初步了解。教师做好分析教材特点和了解学生年段特点的准备,同时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形成课件及教学资源储备。



四、教学过程



【教案】



一、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



(一)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8课,请读课题。



(二)颐和园是我国保持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



(三)今天,颐和园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你又想怎么读?



(四)小结:颐和园真的会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受,我们在学习中要试着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二、从游览顺序入手,了解文章结构和课文内容。



(一)从词入手,了解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点和游览顺序。



1.按顺序听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等词,并学习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为什么要写这样三个词?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写?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说明了作者游览的顺序?



3.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文中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



(二)从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从中感受移步换景的游览观察顺序。



2.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学生自读感受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并根据段落提纲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师生共同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三、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欣赏颐和园美景的不同特点,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



(一)“游赏”长廊。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出示课文相关文字,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请学生读一读思考这些短语对我们“游”长廊有什么帮助?



(放眼一望)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抬头看去)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边走边赏)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2.学生整体感受整个自然段,试着从不同观察角度去欣赏长廊,发现长廊的特点并试着用自己的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



3.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老师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填词练习,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的读书方法理解“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这个句子,体会长廊所包含的中华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点简洁表达的写法。



4.由此及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的方法朗读学习整段内容。



5.再次出示表示观察角度的短语并配合由此看到的景象图片,学生练习分三层背诵本段句子,体会表达顺序,达到段的积累。



6.小结:作者移步换景,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景物不同的特点。让我们继续随着文字去感受。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这一次,作者又是从哪个角度去看万寿山?又赏出些什么呢?自己读一读吧。



(二)“游赏”万寿山。



1.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抬头一看”、“耸立”、“金碧辉煌”、“金光闪闪”等词想象仰望万寿山建筑群的感受,体会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



2.抓住重点词,通过朗读表达感受,体会作者用词准确



3.小结:这一次,我们跟着作者从抬头一看这个观察角度赏到了颐和园华美、宏伟的特点。



(三)学生自读自悟,从不同角度“游赏”昆明湖景区,感受昆明湖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式。



1.占颐和园总面积2/3的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又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欣赏它呢?请学生跟随一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去直观地看看作者描写的不同景色。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观察角度,练习边读边想象,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交流分享朗读及感受。老师通过对比组词等语言训练,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滑”与“划”的意思差别,从而理解作者准确的用词。通过和学生一起想象不同狮子的形象,读好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体会精湛的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4.今天这堂课我们按游览顺序,依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游赏了颐和园,你觉得移步换景究竟有什么妙处?(这次引导学生自己感受从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总结。



(一)以“说不尽”引出颐和园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二)以“说不尽”引出选择重点内容写清楚的游记表达方式。



五、课后学习建议。



建议大家课后收集一些颐和园的资料,丰富自己对颐和园的认识;



把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的句段读一读,记一记,下堂课再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听写生词,积累语言。



2.巩固游记的写作方法,小练笔。



一、     回忆上堂课学习内容,说说作者是怎么写《颐和园》这篇游记的。



二、     积累语言。



(一)     听写并积累生词。



(二)     通过朗读,交流分享自己喜欢的词、句、段。



(三)     背诵记忆或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小练笔。



(一)结合《颐和园》一课的学习积累,结合自己最近的游览活动练习写一篇游记。



(二)现场分享、点评小练笔。帮助大家更有信心,更有兴趣地读和写。



课文



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jià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ǒng)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íu)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gé)。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tià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dī)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tài)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1: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