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鼓掌啦!
徐向东
前两天看阳光卫视很有点儿名气的栏目《国宝背后的故事》,讲的是杭州西湖种种,挺有意思。猛不丁,瞥见了“鹹丰二十四年”字样,不禁一愣。想明白了,不禁又一乐。因此想到这么个小题目。
阳光卫视,面向全球华人,故而其荧屏字幕,有时候用繁体字。但因为种种原因,个别字的简繁转换,出了差错,比如说这个“鹹丰”的“鹹”,就给繁错了。还是应该用“咸”字。下面,说几句为什么。
“咸”,音“。义项一:都;全。组词如少长咸集、老少咸宜。义项二:姓。如汉代有人名叫“咸宣”。义项三:盐的味道。组词如咸菜、咸津津啥的。这个字还有好几个如今极少用的义项,像什么普遍、协、同、感应等,于此,就不提了。
当都、全讲的这个“咸”字,很吉祥,透着十全十美的意蕴,故而常常被用为帝王年号,诸如咸丰、咸康、咸雍什么的,中了上上签了。还有时候被用为各类名称,诸如城名、桥名、书名、人名等等,比如咸宁、咸阳,咸阳桥,咸宾录,赵万咸什么的,也挺不错。当姓用,有,例子不多见。而当盐的味道讲时,就有了它的繁体字“鹹”啦!想想看,从盐卤水里出来的,味道能不“鹹”吗?把它简化成“咸”,真不坏。但是反过来,把当全、都,姓等等讲的“咸”繁体成“鹹”,可是大大地不妥。因为此处的“咸”,根本就没有繁体。而“鹹”简化成“咸”,不过是同音假借,搬来用用罢了。
这种字还有,再说几个。
一个是“后”字。这个字的繁体为“後”,用于方位的描述,很是正确,比如前後左右、先来後到、後发制人、後院着火、空前绝後、十名之後、子孙後代等等。惜有人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管不顾,见“后”就“後”,将专用于君主和君主的正妻的“后”以及作姓用的“后”字也繁作“後”,可就错了。须知。这个“后”字是独立性很强的一个字,繁体可以,但要看用在啥地方,当繁才能繁,不当繁时不能繁。繁好了,锦上添花,繁不好,画蛇添足。简言之,碰上诸如“后王、后土、后羿、王后、皇后、太后、后妃”这类字眼儿,千万别动把“后”变繁体的念头。如此,则啥事儿没有。
一个是“里”字。这个字的繁体为“裡、裏”,用于衣服、被褥等物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比如被裏(裡)儿,衣服裏(裡)儿,这面是裏(裡)儿,那面是面儿。用于方位,和“外”相对,比如往裏(裡)走,裏(裡)屋,裏(裡)边请,手裏(裡),抽屉裏(裡)等等,都行。用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比如这裏(裡),那裏(裡),头裏(裡)等等也可以。如今,繁体的“裏”很少见了。北京景山公园的东西门上,悬着的“山裏左(右)门”牌匾,却是见识这个繁体字的好去处。
还是这个“里”字,当街坊,家乡,姓讲时,切记不可用繁体。比如邻里、里弄,故里、乡里,春秋时代晋国“里克”其人。倘把它们变成繁体,可就此事差矣。另外,作为长度单位使用的里,也切记不可繁体。比如三十里铺、四十里堡、一去二三里,倘把其中的“里”繁为“裏(裡)”,让衣服包裹起来,多臃肿、寒碜,走起来多累啊!
再说一个“巨”字。这个字的繁体为“钜”,在大、很大意义上,和“巨”相通,可以互用,只是于今很少用。如古籍中有地名“钜鹿”,现在一般写作“巨鹿”。它还有一义,即姓,如宋朝初年有大画家巨然。
“钜”字还独立存在,它还有硬铁、钩子的义项,十分硬朗,和大、很大不沾边儿。清代学者,著有《称谓录》一书的梁章钜,名讳里就有此字。如果作梁章巨,没准儿是另一个人了,亦未可知。
最后说一个“发”字。此字由“發、髪”简化而来。说到这个字,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名:程十髪。程先生是位名画家,人物画尤其画得好,堪称画坛名宿。老先生名讳得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程,品也,十髮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髮”即“头髮”的“髮”,当一种长度单位讲,相当短小了。组名“程十髮”,寓不断积累、不断长进之期许,别提多棒啦。但是,此“髮”字往往被人们不作任何解释地简化成“出发、发明、发展”等等意思的“发”字,殊不知,错了。离程先生名讳的寓意,差着十万八千里。有人说了,如今规定用简化字,不用“发”怎么办?办法有。在“发”后加个括号,里边注上“髮”的汉语拼音,注意是入声,应该是两不得罪的最佳选择。说来有趣,日前在街上见到标有“保盛髮”字样的农产品配送中心的车辆,该“髮”字,“妙不可言”啊。如此,学问用错了地方,本想着显示点儿文化,结果,反倒显得少了点儿文化,瞧这简变繁变的,冤不冤!
这类字,还有不少,像“干、乾,桔、橘,余、馀”等等,有用场,但不多,于此就不细说了。
任继愈前辈撰文,提倡学习汉字,宜用简识繁,切合实际,大有道理。我这里不揣浅陋,斗胆附骥几句,算是学生鼓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