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水果有胸脯吗

魏国华
    近日一位亲戚送来一盒果脯食品,精制的大包装盒内装着若干小袋装山楂脯、苹果脯、枣脯、杏脯等,每个小包装袋都印着“果脯世界”字样,其上的汉语拼音是^uopushijie。此处的拼音没有标注声调,这姑且不论,但把“果脯”标成^uopu是绝对不行的,因为“果脯”的“脯”应读f?,而不是
  脯有两个读音。一读,本义指肉干。《说文》:“脯,干肉也。”引申指干燥脱水的瓜果。《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有本山参,以蜜炙为脯。”果脯是把鲜果脱水加糖或蜜制作而成的果干,桃、李、杏、梨、枣等水果皆可加工成果脯。脯还可读,意思是胸脯。
  “果脯”又不是指水果的“胸脯”,怎么能把“脯”的汉语拼音标成“pu”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白字天王



孟 静



    伊能静的新歌《念奴娇》是周杰伦作的曲,噱头已经足足的,没想到还能再爆新的宣传点,那就是伊把羽扇纶巾唱成了“轮巾”,她知耻而后勇,进棚重录了新碟。伊在电视上认错,看起来颇有勇气,但话锋一转,她说,本来我觉得这字应该是念“”,还让我助手查了查,结果她告诉我说有“轮”这个发音,我才这么读的。语气里满满的委屈,都怪苏东坡这糟老头子,为什么要在词里用有两个以上发音的词呢?害得人家攒了多年的才女都露馅了。
  白字是正常人都会犯的错,白字明星多到不可胜数,伊能静倒霉就在于她有个“才女”帽子,爱写个散文配几张写真,搞得好些人误以为会写钢笔字和博客就算才女了,所以白字才会打击到她。梅艳芳家境困难书读得少,唱歌时经常有不认识的字,被人笑话,她为此痛哭过。成龙脸皮就厚多了,他说:“我如果上那么多学认那么多字,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田震高亢地“自怨自艾”,引来掌声如潮:王菲婉转地“低绮户”,卡拉OK里从此都“倚着户”;张明敏“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多少人改变了原本正确的发音。
  港台地区和我们发音不一样,他们的有些读法更接近古汉语,或是为了押韵。例如“悬崖”“徘徊”,在粤语歌流行的年代,我们对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普通话体系确实也有过疑问,到底怎么念才是准确的。与字典发音有异,有些压根儿是故意的。像周迅唱的“上岸后贝壳的孤单”,也被列为念白字的行列,但她肯定是先知道有,很可能是为了追求时髦,才选择这种让人为之一颤的读音。
  当然更多的是缺少一个语文老师做助理,有些词确实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蔡依林念错了“龃龉”就应该得到原谅。但像刘德华唱“你就像一个筷(刽)子手把我出卖”;李连杰在电视上理直气壮地把“陌生人”讲成“百生人”;蔡依林把“牛刀小试”说成“小刀一试”,就应该去补补中学课程。蔡天后连三国是哪三国都搞不清楚,认识的英文单词比中国字多,不适合做小孩子的榜样。
  老鸹落在猪身上,只瞧见别人黑了,内地的白字大王一点不比港台少。资深的老演员王奎荣在《暗算》里是老奸巨猾的国民党头子,他咬牙切齿地说“身陷囫囵”,看来他对犯人是很人道的,能让人“囫囵”地出来。同样这个“囹圄”,人艺演员何冰就在《大宋提刑官》里“身陷囹圄”了,比王奎荣的错误小点,但作为一个话剧演员,也不是忒光彩。
  在下面读错了没关系,可以纠正过来。拍电视剧尤其是古装戏的时候,不说配上一个发音指导,给每个演员买本《新华字典》,并不算多么了不起的支出,这和场景穿帮一样,没准影响还更糟糕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薄壳结构”的“薄”怎么念

姚博士
   问:我们办公室的语文老师在讨论树上的句子:薄薄的鸡蛋壳……薄壳结构。前两个字肯定读,后一个该念什么音呢?吗?
──江苏太仓

答:作为形容词,表示与相对的概念时,有两种读音,一读,一读,两种读音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在语体色彩不同。读,是白读,也就是口语中的读法,此时的一般是单独作形容词用,如薄棉袄”“这种纸很薄等。读,是文读,也就是书面语中的读法,此时一般用在合成词和成语当中,如薄弱”“薄命”“薄情寡义”“如履薄冰等。
薄壳结构是个词组,比较正式,书面语色彩较浓,其中比较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最难忘的一句歌词(三则)  







读你千遍

纪 梅

第一次听到《读你》,是在一台电视节目中。当时一对小有名气的夫妇,把费翔唱红的这首歌演绎得声情并茂,荡气回肠。“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这新鲜、生动的比喻,甜蜜、坚贞的誓言,让人听后,如饮甘霖。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读”字。读,是一种视觉行为,它的对象本该是文字,至多是画面,而在费翔演唱的歌曲中,却上升为人——是热恋中的情人,是相濡以沫的伴侣。这种出其不意的组合,让歌词充满了冲击力。词作者把挚爱的人比作诗篇,比作经典,比作浪漫的季节,比作美丽的句点。一连串的比喻扑面而来,于是“读”得酣畅淋漓,异彩纷呈。这是一种欣赏,一种默契,“读”的过程是爱的过程。只有心心相印、灵犀相通,才能“读懂”对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种感觉,每一款心曲。“读”,真是神来之笔。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这一句写尽了古往今来多少地老天荒、两情久长的传奇故事,印证了多少生死不渝、白头偕老的美丽现实!它让人油然升起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爱人的热烈思恋,对生活的无限憧憬。《读你》,我心中的歌。

“三百六十五里路”

袁 诹

一首《三百六十五里路》,全让反复咏叹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覆盖了。作为音盲的我,此歌其他许多乐句都不会唱,唯独这“三百六十五里路”不仅听得清,记得牢,哼得像,而且还自以为颇能领略其中奥妙。

“三百六十五里路”是抒情主人公的抒情对象,象征着他的人生轨迹,既代表他走过的一段路程,也代表他度过的一段日程,既是空间概念,也是时间概念。“三百六十五里路”作为一个意象,贯串全歌,时空交错,成就了一种迷离扑朔的错综美。

作者看准了三百六十五这个数字在时间上的联想意义,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三百六十五里路”这个意象,从而使“三百六十五”成为时空之间可以灵活扳动的“道岔”,时空概念的转换从而也得心应手。

“三百六十五里路哟”,分明是说行程,“越过”的却是“春夏秋冬”;“三百六十五里路哟”,分明是说空间,而“岂能让它虚度”的却只能是时间。“三百六十五里路哟,从故乡到异乡”,是路程,是空间;“三百六十五里路哟,从少年到白头”,是日程,是时间。其实,日程与路程、时间与空间本来就密切相连。每个日程安排着路程,每一段路程占据着日程。空间改变总离不开时间改变;反之,时间改变也总免不了空间改变。

故乡异乡,少年白头,一个个“三百六十五里”,一个个“三百六十五日”,这就是人生。朦胧的星辰,遥远的路途,万丈的雄心,渐去的时光,执着的追求,漂泊的日夜,忍受寂寞,饮尽孤独,都是为了梦想、理想。所有这一切,给抒情主人公的人生染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让人不由得想起逐日的夸父、行吟的屈子……

品味“风雨”

丁蝉蝉

周华健有一首歌,叫《风雨无阻》,是歌颂爱情的坚定的。“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其实这更是对人生的一种概括。每当我轻轻地唱起它时,总觉得在漫漫长途中,有了更多的顽强和坚持的理由。

一个“提”字,多么形象。“千辛万苦”,本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因为有了“提”字,顿时便产生了质感,一切都能心领神会。面对“千辛万苦”只用一个“提”字,而不是“背”,不是“扛”,不是“拖”,则展示了一种人生态度:举重若轻,轻松平和。这是何等可贵的超然和洒脱啊!

一个“换”字,多么沉着。谁不渴望幸福?然而,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幸福”是要靠“千辛万苦”来换的。轻轻着一“换”字,点明了清醒而深刻的生活信条: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没有乞求,没有怨艾,“换”字闪烁的是信心和力量。

歌词中的“一些”,同样是值得品味的。“千辛万苦”,说“千”道“万”,前面再加“种种”,未免有叠床架屋之嫌,但我们能理解作者的苦心:这是为了和“一些美满和幸福”形成强烈的对照。前面是“种种”,后面是“一些”,显然是一次不等价交换,辛苦大于幸福。明知不等价,仍然“换”得无怨无悔,这是何等可贵的恬淡和从容啊!

我想,这正是这首歌的力量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最难忘的一句贺词(两则)  







王安亿的“美丽”

郭 忻

《小荷雨》问世,作家王安忆题词祝贺。这是一本以训练写作能力、传播语文知识为宗旨的出版物,王安忆的贺词是:“爱惜我们的文字,不要在我们手中折损它的严格的美丽,一代一代传下去。”

“不要在我们手中折损它的严格的美丽”,按照习惯性的思维,也许会写成“不要破坏它的规范”,但那样一来将是何等枯燥乏味!王安忆毕竟是王安忆,在信手挥洒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别具神采的“美丽”。

你看,“折损”一词用得多好!这个词充满了动作感,甚至于可以让我们听到“咔嚓”声。而“折损”的对象却是“美丽”,这一不合逻辑的搭配,收到了显著的修辞效果。前者具体,后者抽象,虚实结合,动静一体,从而让“美丽”产生了鲜明的质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层铺垫,“爱惜我们的文字”中的“爱惜”二字也落到了实处,令人油然而生一种面对奇花异卉的小心翼翼的感觉。

你看,“严格”一词用得多好!有用“严格”来修饰“美丽”的吗?从未见过,但用在这里却是浑然天成,极富想象力。贺词中的“美丽”是文字的美丽,我们的文字美在哪里?美在科学,美在系统,美在协调,美在规范,一言以蔽之,美在“严格”。这是作家的别出心裁的概括。正因为“严格”,因而才“美丽”;为了“美丽”,必须坚持“严格”: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我们欣赏王安忆的“美丽”。王安忆的“美丽”,是一种创造的美丽。



“如果……”

顾  豪

羊年春节,收到一批贺卡贺信。其中有一句贺词,至今仍读得津津有味。这句贺词是:“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棵树代表一份思念,我送你一座森林。”

这条贺词值得称道之处,首先是形象生动。它不像那些千篇一律的贺词,只是应景式地说一声“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而是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东海、银河、森林等形象,让人可以感知,可以想象,而且极富诗意。

其次是渲染巧妙。作者先说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然后实际送出来的却是一个东海,巨大的反差让受贺人产生了意外的惊喜。而这种渲染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一个惊喜连着一个惊喜,幸福的感觉于是达到极致。

第三是形式整齐。三个“如果……”,犹如歌曲一样,层层推进,节奏和谐,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乜”字趣谜  



黄炳麟



有个字谜十分奇妙,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

子路曰:“是也!”颜渊曰:“非也!”孔子曰:“若是也,直在其中也!”

孔子师生三人说的这个字,其实是个“乜”字。

这里,孔子和他的两位弟子的对话,很符合各自的身份,而且表现出三人不同的性格。子路率尔马虎,粗心大意,容易把字认错;颜渊是个严谨的读书人,严肃认真,认字要仔细得多;孔夫子是大圣人、大教育家,不仅能区分错别字,还能予以纠正,不愧为人师。后来,孔子所说的“直在其中也”编入了《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正确的道理)在其中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教师加油站——语言文字园地

父亲是木匠  



郭景山



英国诗人乔治·英瑞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是个木匠。某富家子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乔治,因心怀妒意便故意挑衅。他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

乔治从不讳言自己的出身,他说:“是的。”

“那他为什么没把你培养成木匠?”

乔治微笑,很有礼貌地问道:“阁下的父亲想必是位绅士?”

“当然”,富家子盛气凌人。

“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绅士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11: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