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漫步云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6: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实验探究

1、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

2、某同学可如右图所示装置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磷着火点低,约40 ℃),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 cm处。

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
;活塞向(填左或右)
移动。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和瑞利教授一起做实验

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得氮气,并测定其密度,从而导致了科学上的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空格:

实验一:利用空气分离出氮气:
实验步骤
解释或结论
(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2)将气体通过能氧气反应的物质(瑞利教授提醒你: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3)收集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密度为1.2 572 g/升
实验二: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钠和一种最常见的溶剂。测得由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 508 g/升。

由以上两个实验测出的氮气密度不一样,请简述原因:。

科学家瑞利仅仅是从小数点第三位数的差别,得到启发从而有重大的发现,这对你有什么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6: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人类探索水的组成历史悠久,但直到18世纪末,拉瓦锡才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定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我们生活在宏观的世界里,你曾设想过微观世界是个什么样吗?在遥远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思考。现在,人们都知道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先后发生缺水的危机。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另外,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受到污染的水因含有这样或那样的毒物或细菌,食用后会使人中毒、致病,甚至死亡。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适当措施来预防和消除水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



因此,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而且十分艰巨的任务。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树立起节约用水的光荣的好风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课题1 水的组成


趣味导读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可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却燃烧起熊熊大火。1977年11月9日,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的一次大火。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了,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奇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公里。当时,熊熊烈火,剧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红彤壮观奇妙的景观,目击者无不目瞪口呆。海水为什么起火?这跟水的组成关系密切,我们来了解一下水的组成。

智能点拨

例1 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一管生成气体B)


(1)图中a、b两级分别是电源的
极和
极。

(2)气体B可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现象是
,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

(3)0~30 min,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分析:这是一道识图题,包括一个装置图和一个坐标图。既考察了化学知识,又考察了数学知识。电解水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现象、结论、注意事项在这道题中都所体现。同时也复习了氧气的检验方法。由此可见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既涉及到跨单元的小综合,还涉及到跨学科的大综合。但是所涉及到的知识都不是很难理解,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到细致认真,一定会做对的。

答案:(1)负 正 (2)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助燃性 (3)2:1

例2  为节约用水,避免浪费,使用自来水后要及时关紧水龙头。但有些人不注意滴漏现象。认为这微不足道。下面通过计算就可知道这不经意的浪费有多大。假若一个水龙头每秒只滴两滴水,20滴水是1 mL,试计算一昼夜5个这样的水龙头会滴水多少毫升?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山区,平均每人每天饮用水不足500 mL。浪费的这些水可以供这一地区每天约多少人饮用?通过这道计算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分析:水是一种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虽然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水,但是淡水不到总量的1%。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淡水危机。然而浪费水的现象依然随处可见。所以对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进行爱护水、珍惜水的教育显得迫不及待。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也经常考察这方面的内容。即使我们生活的不缺水的地区,但是我们要有全局意识,学会关心别人,只有我们学会关心别人,才能懂得感激!

答案:共滴水4 3200 mL,可以供86人饮用一天。通过计算,加强我们的节水意识,为人类和发展尽我们的一份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随堂反馈

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2、下列各组量中,不随水的体积变化的是( )

A、蒸发水所需的热量     B、水的沸点

C、电解水所消耗的电量   D、水的质量

3、下图是表示水的体积(mL)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4、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以用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iO2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成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0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火眼金睛

1、能够由电解水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是①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②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③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④水的化学式为H2O。(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

2、水是( )

单质;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纯净物;⑤氧化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3、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

C.在0 ℃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D.纯水几乎不导电,电解时加少许硫酸或氢氧化钠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

A.2.5 ml或5 ml     B.5 ml或10 ml     C.10 ml或15 ml    D.10 ml或2.5 ml

画龙点睛

5、常温下,碘(I2)与镁化合生成碘化镁(MgI2),但反应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会剧烈反应且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此时水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6、阅读下列文字,用序号填空。

水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②水被加热可以变成水蒸气;③没有水,人和动物就无法生存;④水是常用的灭火剂,⑤在通电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⑥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⑦电石(CaC2)仓库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因为CaC2可与水反应生乙炔气体(具有可燃性)。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化学性质
;(3)水的用途

家庭小制作

除了教材上的装置外,还可以自己设计简便易行的电解水装置,搜集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例如,用一个大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高8 cm~10 cm。瓶口配有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用镀铬曲别针伸直一段由塞子上扎出,在瓶塞露头处联接导线,作成电解槽。如图Ⅰ。

也可以用普通玻璃杯或烧杯做电解槽。把硬导线用镀铬曲别针用焊锡焊牢,导线用塑料管套起来,管口用蜡或沥青封住。做好的电极放在一块木版上,如图Ⅱ,电极的硬导线可以架在玻璃杯或电解槽的壁上,测气管倒放在木版上。

以上,仅为抛砖引玉。相信大家一定设计出跟合理的电解水装置。

课外拓展


火爆脾气”的氢气

海水、河水、湖水、自来水、泉水、井水......,水的名目那么多,其实都是一种物质,只是来源不同、里面含有的杂质的多少不同而已。是谁揭开了的“庐山真面目”呢?

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经常在朋友们面前表演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拿着一个空瓶子在朋友们面前晃几下,然后,迅速把一支燃着的蜡烛靠近空瓶,“啪”的一声巨响,同时瓶口喷出长长的火舌,随后就熄灭了。朋友们都瞠目结舌,望着满脸惊诧、迷惑的朋友们,普利斯特里说出了其中的奥秘:原来,瓶子里早已装满了两种气体──氢气和空气。氢气是个爆脾气,与空气混合后一遇到火就会发出巨大的声响──爆鸣。这种混合气体在化学上叫做爆鸣气。

有一次,他又表演完这个实验后,无意中发现瓶中有不少水珠,普利斯特里起初还以为瓶子没有擦干,于是他用干燥的瓶子又做了几遍。可是一次又一次的结果表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将生成水。换句话说,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趣味导读

《格兰·杰特岛的星期天下午》是芝加哥艺术学院G·修拉的油画。画中的情节是:在某个下午的公园里,人们正在休闲与娱乐。如果仔细看的话,你会注意到一些细节:一些人在阳光下,而另一些人在树荫下。画家是如何向你展示明亮处与阴暗处,以及不同阴影之间的差别的呢?如果你再仔细观察,就能找到答案:艺术家是通过许多小色点来展示其画作的。当你知道了这幅生动的油画是有许多小色点构成时,你会感到惊讶吗?事实上,不论你相信与否,宇宙万物形成的方式与该幅画的制作方法是相似的。

智能点拨

例1:将红色的氧化汞粉末加强热得到汞和氧气,请你对这个化学变化进行一下微观分析。并回答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分析:一个氧化汞分子加强热时分解成了比氧化汞分子更小的粒子:氧原子和汞原子:


许许多多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许许多多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结论是:在变化过程中,汞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点评: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氧化汞发生的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


例2: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首先假设,然后实验验证,还可以借助仪器验证或者直接观察,以下图像或表达式是对苯分子的研究。其中属于假设阶段的是
;属于实验研究结果的是
;属于直观结果的是


分析:人们对苯分子的结构的研究,经过了较长的时间,先根据苯与其他物质反应现象提出了苯分子的结构假想,建立结构模型图,如图B。然后经过反复的实验证明得出苯分子的结构式和分子式。现代化学借助扫瞄隧道显微镜观察到苯分子的图像。实验结果和仪器观察结果有力的支持了对分子的假设。

答案:  B  C  A

随堂反馈

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

2、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游戏:看谁连的快


现象
解释要点

(1)墙内开花墙外香                          A.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3)水电解后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5: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练习

火眼金睛

1.往10 mL酒精中加入10 mL水,充分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小于20 mL,其主要原因是( )

A.酒精挥发了

B.分子之间有间隔,酒精分子与水分子互相作用挤占了分子间的空隙

C.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使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小

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结合生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时,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而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B.空气里的氧气分子与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氧气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硫分子和氧分子都发生变化,结合生成了二氧化硫分子

D.蔗糖放入水中很快就见了,这是由于蔗糖分子不断运动,脱离了糖块而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的缘故

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一种粒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4.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5.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现场观察:

6、如下图,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将活塞从A处推到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活塞在外力作用下能从A处推至B处说明了溴分子间


板报设计

自从用原子──分子理论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后,化学才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子──分子的水平。而且人们对于原子──分子的认识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人们已经可以拍摄到分子──原子的图象了。请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这方面的化学家的故事。将大家查阅的结果整理好,然后出一期板报。

课外拓展

物质的第四种状态

我们知道,把冰加热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变成液态的水,如果继续升高温度,液态的水就会变成气态,如果继续升高温度到几千度以上,气体的原子就会抛掉身上的电子,发生气体的电离化现象,物理学家把电离化的气体就叫做等离子态。

在茫茫无际的宇宙空间里,等离子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状态。宇宙中大部分发光的星球内部温度和压力都很高,这些星球内部的物质差不多都处于等离子态。只有那些昏暗的行星和分散的星际物质里才可以找到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

就在我们周围,也经常看到等离子态的物质。在日光灯和霓虹灯的灯管里,在眩目的白炽电弧里,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另外,在地球周围的电离层里,在美丽的极光、大气中的闪光放电和流星的尾巴里,也能找到奇妙的等离子态。

目前,国内先后有乐华、夏华、长虹等彩电企业生产出等离子彩电,标价都在十万元以上。所谓等离子彩电,通俗一点讲,就是一种把荧光灯做得极小、按矩阵方式排列,利用气体放电发光而产生图像的显示器。与传统的显像管彩电相比,等离子显示器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而且无X射线辐射。另外,由于各个发光单元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不会出现显像管常见的图像几何畸变。屏幕亮度非常均匀--没有亮区和暗区,并且不会受磁场影响,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8: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