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5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赛课日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5: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6年3月8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接到教研室庞主任的通知──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即将进行。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打算举行选拔赛,市教育局教研室选派我代表通辽市参加5月份在赤峰举行的选拔赛。



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全国小语界层次最高、竞争最激烈、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赛事。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参赛教师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产生的。我们所熟知的窦桂梅、虞大明、王自文等全国知名教师,就是这项赛事的佼佼者。



对于这项赛事,我不陌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1995年,全国第一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沈阳举行。当时,我校教导处主任薛亚琦、王丽霞带领丁海燕老师和我赴沈阳听课。现在,十多年过去了,那次大赛留给我的印象却很是深刻与清晰──



开幕式上,一队小学生献词,那深情的朗诵、动人的表达让我泪水荧荧;比赛中,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虞大明老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他洪亮的声音、高度的投入、深情的朗诵久久回味在我心间;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小蔡骏老师执教《我和企鹅》,那画在课题上的企鹅直到现在还跳跃在我眼前;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城关一小仇千记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围绕“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指导学生学习,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而那个时候的我,对这些,充满了羡慕与崇敬。所以,当蔡骏老师讲课完毕后回到台下,恰巧就坐在我前排的座位时,我左右打量着她许久──这样的老师还是普通人吗?这样的老师应该用怎样优秀的词汇来形容?



现在想起来,当年的自己,目光与心情实在幼稚!这也难怪──那时,我参加工作刚刚两年,这样的想法自然可以理解。



自那以后,我一直尽可能地关注着这项赛事。2002年和2004年分别在广西南宁、山城重庆举行了第四届和第五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那时,我刚刚学会上网。就利用网络下载活动的所有资料,订成了厚厚的几本,随时翻阅──从开幕词到闭幕词,从选手的资料到课堂教学实录,从专家的评课到网站里的论坛,几万字的材料,我时常要看一看……



当时做这些,并不是渴望自己能够参加这项活动──



怎么敢想呢?



每两年才举行一次的比赛,全国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一个地区只能选派一名教师……这些,对于我来说,遥远得如同星辰。我对活动的关注,只是源于一份对语文的热爱──我渴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关注来充实自己,渴望与国内最新的小学语文动态交流、碰撞,以此来提升自己。从而,达成我一生的理想──做个好老师!



所以,即便是接到庞主任的通知,准备参加选拔,开始真真切切地与这项比赛联系在一起,我,都没有敢做太多的浮想联翩。



2006年3月11日   星期六   晴



一周又过去了。刚刚开学,事情特别多,渴望周末,好好地让心情放个假。



然而,多年来,我的周末与工作日唯一不同的是,熬夜要更晚一些──寂静的夜晚,让我能够比较安心地思考,而且,第二天可以稍稍睡个小懒觉,且不用担心上班会无精打采。



这个周末当然也不例外。



利用这难得的两天,我准备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这应该是我的首要任务:



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把这些年来讲过的一节又一节的观摩课、公开课、研究课、比赛课,拿出来“晾晒”──不为回忆,只为思考。



十几年来,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没有计算过自己讲了多少节公开课,只记得每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收获与感悟──



“要讲完整话”,是1994年我第一次讲公开课《会摇尾巴的狼》的收获;“备课要投入十二分的精力”,是1995年讲《月光曲》时寻找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过程中的所得;“在博采众长中有自己的风格”,是2000年讲《穷人》一课时的感悟;“让自己的语文课设计精美、语言流畅、过度和谐”是2001年讲《浪花》一课时的收获;“小学语文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点浅薄,但是,支撑浅薄的却是教师文化素养的深厚”,是2002年讲《小白兔与小灰兔》时,苦练简笔画后的感想……



有时,我一课一得,有时,一课几得。现在,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点”来回味与总结,比较容易整理出一些框架与思路,形成一些模式与风格。



梳理自己的思路──把多年来对于课程的研究、感悟、所得、方法……进行汇总。这些,是我备课中最为重要的。去赤峰参加选拔赛,同样是采用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讲课的时间与课文──六个年段所对应的进度,近百篇课文,一天的准备时间,我从来不奢望能够抽中一篇自己讲过的课文──依靠几率与幸运绝对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幸运只会眷顾有充足准备的人。



整理自己的资源库──把多年来收集积攒的各种资源进行分类──数以百计的课件,数以千计的声音、视频,数以万计的图片,数以百万计的各类文字材料充满了我的电脑。它们成了我多年来教学的坚实后盾──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无论任务多么繁重,无论路途多么遥远,点击我的资源库,课堂就不会忙忙碌碌、慌里慌张。



调节自己的心情──



不慌乱,慌乱是因为过多的功利躁动了内心;



不紧张,紧张是因为空虚的积累飘摇了思想。



不期待,期待的翅膀过于沉重,就不能够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2006年3月31日     星期五    晴



又是一个周末。整理了半个月的资料,大致有了一些眉目。



电脑里,80ɡ的硬盘,已经满满的。不得不再增加一个小硬盘来扩充空间。



这些资料,大致分为这样几个版块:我的教案、全国第四届、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资料、课改资料、各类课件、各种软件、音乐、图片、视频、声音、名师教案欣赏、教师加油站等。



看着自己整理好的这个资源库,既有些惊讶又有些欣慰──惊讶,是因为不知不觉中,材料就积累了这么多;欣慰是是因为通过整理,连自己都感觉到了积累的成绩。同时,这份积累,对自己来说,又是一份鼓励──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看来,几年来自己坚持学习还是有很多收获的。



在这些资料里,我看得比较多的,应该是“课改资料”这个文件夹。崔峦老师对于课程改革进程中诸多问题的各种论述,我读了很多遍,有些理念自己还不能够完全理解。



我想,理念是至关重要的,这应该是教学的根本。而我的“根本”,似乎应该是有些虚弱的。以往,自己研究和总结得比较多的,都是一些技法上的问题──指导朗读的小窍门,背诵课文的技巧,怎样利用课文的插图等等,这些都还属于表层和点滴。



所以,我想,下一步,应该多琢磨这些理念,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教学中的一些行为和设计由偶然变成必然,由被动成为自觉。



2006年4月20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接到教研室的通知,去解放小学开会。



来到解放小学,庞主任和石老师已经在等待我们了。一同来开会的还有红星总校的刘丽老师和霍林河第三小学的李瑞涵老师。她们两个,是去参加自治区基本功比赛的选手。



短暂的会议,庞主任先是给我们分析了这次比赛的特点──三赛合一。全区第十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农区部分、城区部分及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选拔赛同时进行──这次比赛,被人调侃成各路高手云集的一场“恶斗”,剑拔弩张的硝烟味十足。



接着,教研室主管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石老师又分别分析了我们三个的优势与劣势,还讲了一些注意事项,很是详细──教学设计该注意些什么,说课的稿子该怎么写,课后的反思必须突出哪几点……



很是负责任的两位长者。



尽管他们并没有说什么更多的内容,一再强调重在参与,但是,我感觉到了他们作为教研人员的那份期待、责任与辛苦。



还能够说什么呢?只有努力吧!



2006年4月29日    星期六    阴



最近,知道我要去参加选拔赛的同事越来越多了。了解这项比赛的老师都很兴奋,再三鼓励我,一定要争取到这个难得的机会。大家也为我们学校能够有教师参与这项活动而自豪,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美术组的老师们给我做了很多讲课时可能要用到的教学用具──有红红的太阳,小飞机,小人儿,这是《太阳》一课可能会用到的;还有几张奔牛的图片,这是讲《画家和牧童》一课可能会遇到的。还有四季的图片,城市的剪影,卡通人物等。这些,虽然比赛时不一定能够用得上,但是,却能够使我更加从容地在匆忙中自如地面对课堂。



今天,趁着运动会间隙,我来到美术组,张延老师教我水墨画的一些简单技法。在二年级的《画家与牧童》一课中,描写戴嵩画的那幅画时所用的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我就打算通过看图与描画的方式来让学生理解。



很多年来,我一直很幸运,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的集体里。每当我有讲课任务的时候,我的身后总是有许多同事为我默默付出着──我的教研组长李笑鲁老师把我在教研组的工作任务都承揽了过去;我的对班莫国良老师、耿文婧老师,把班级里的琐事完全“承包”,使得我能够静下心来琢磨参加选拔赛的事。每次试讲,组里的老师都挤出时间来听课,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一周又一周……



有的时候,是我把课磨得圆了,也有的时候,是课把我磨得烦了,而他们,我的这些同事们,却一如既往,从未改变……



2006年5月6日     星期六    阴



“五.一”长假很快就结束了。这段时间里,由于学校既有教研活动,又召开运动会,老师们都很是疲惫。



而明天,我就该起程去赤峰参加选拔赛了。所以,这个假期对我来说,主要是好好休整。



闲暇的时间里, 我还整理了自己这次比赛需要的一些东西:



每次出去讲课,我的包里都装得过满──小学六年里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现代汉语词典》、我的资源库,这是必须要带的,又沉又多,装满了我的大箱子,估计得找个男老师“代劳”了。



这几天,还上街转了转,打算买一身“行头”──讲课时穿的衣服。每次讲课,这一点也是“传统项目”。也不知道为什么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可能是为了有一个崭新的形象,也可能是为了有一个更加自信的心情,总之,都是为了使讲课的效果更好吧!



当然,为此我也花了不少冤枉钱──有的是买完了又不中意了;有的讲完课后,再找不到合适的场合穿,也就过时了。可是,这几天,也不知是心情焦躁还是什么,竟然没有买到合适的衣服,这多少给自己带来了一些不快。



希望不会影响讲课吧!



2006年5月8日     星期一   雨



昨天的早车到了赤峰宁城。



学校里负责电教的杜景陶老师成了我这个大箱子的暂时主人。一个大箱子,一台电脑,真是够辛苦他了。



比赛的日子临近,心情自然也跟着有些紧张,心理素质再好,也难免和平时有所不同。尤其是这场大雨,足足下了大半天,也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这多少让人的心情有些压抑。



傍晚,趁着雨停的空闲,和杜景陶去宾馆后面的一条步行街里转了转──我们称这样的工作为“踩点”。得熟悉一下宾馆附近的地形,还得看看哪里有打字复印社,文具店、网吧等。



因为我们的比赛采用的方式是提前一天抽课,这种抽课比赛的形式,时间是最宝贵的了──在备课的同时,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教学设计,说课稿子等,同时还得准备教学用具,还要查找一些补充资料等,时间很仓促。平时积累和准备的材料难免不够齐全。所以,我们一般在讲课前都充分地了解一下住宿地点周围的情况,以备不时之需。



好在,杜景陶是个极其细心的人,这些,他都能够做到心里有数。



晚上,自治区教研室的丛智芳老师召集所有选手开会。会后,进行了此次选拔赛的第一项──现场作文。题目很普通──《教学偶得》,我写了自己在教学《朱 飞回来了》一课中的一件小事。



作文比赛后,三十多名选手参加了抽签仪式,以此来确定自己讲课的时间。我抽中的时间是比赛的第二天──5月11日,而那几个抽中第一天的几个老师,人聚在了一起,眉头更聚在了一起!



选拔赛就这样拉开了帷幕。一切都紧张起来。以前几个见过面的女老师,或是紧张得拉起了手,或是焦急得皱起了眉,或是来回得踱着步子。



难怪,这么重要的一项赛事,我们不仅承载了自己个人的梦想,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们所代表的地区。沉重,是每个参加比赛的老师都不能够避免的。



而我,对于哪一天、哪一节讲课,是先是后,并不是很在意。还在想着刚才的作文:由于过分注重文章的整体构思,前半程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停笔的瞬间,卷子就被收了上去,没来得及修改与琢磨加工。我对自己所写的文章要求一向很高,也一直觉得写作是我的擅长,所以,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是一般,不禁有些懊悔。



自学校走回宾馆,一路无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5: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赛课日记

2006年5月9日     星期一     雨



今天,是第一天参赛选手抽课的日子。



早六点半,自治区教研室丛智芳老师的房间里已经聚集了10号这天讲课的选手,还有很多老师和学校的带队领导在门外观望。



一阵忙碌后,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老师拿着写有讲课时间和内容的纸条合不拢嘴,有的却皱紧了眉,还有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从这一天选手抽课的情况来看,教学进度大致和我推测的相符,心理略略又安稳了一些。



上午,和杜景陶去讲课的会场看看,这也是我讲课前的“必修课”。比赛会场设在赤峰天义一中的礼堂,会场的大门锁得紧紧的。我只掌握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对会场有一些粗略的感觉吧。



下午,王校长带领学校的几个主任和听课的老师如期抵达赤峰宁城。呼啸而来的火车渐渐停稳,车上走下来王校长、刘会敏主任、潘丽华主任、王琦主任、杨金平老师,疲惫的身影,真诚的面容,热情的问候,我们逐一紧紧拥抱,有这么多人来为我加油助威,一丝踏实,几多感动。



2006年5月10日      星期二     晴



5月10日,我起得很早,自己悄悄去楼下吃了早点,准备去抽签。



清晨6点半,我伸手抓出了本次比赛唯一一篇略读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就这篇文章是否为略读课文,我们还做了一个小小的争论。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略读课文,只有要求认识的生字,没有要求书写的生字,同时处于每个单元的最后位置,而且在教材的目录中用“﹡”标明。但是,《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却没有在目录中明确标明。这也是很多老师认为它并非是略读课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为了体现与三年级接轨,教材的编者分别在二下教材的二、四、六、八单元的最后,各出现了一篇课文,分别为《卡罗尔和他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他们没有要求书写的生字,在教学参考书中,都明确提及了略读课文的性质。只是没有在目录中明确标明而已。所以,我觉得,《玩具柜台前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是毋庸质疑的。不仔细琢磨教材的老师,是不能够发现这一点的。



略读课文的教学虽然是阅读课教学的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潜心研究的人很少,略读课文的教学又很受平时语文课堂教学的训练程度限制,所以,在一些公开教学中,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比赛课上,没有人愿意去尝试略读课文的教学。另外,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刚刚接触这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都比较陌生。这给我的教学设计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王校长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这篇文章感情饱满,正适合你。没事,好好备课。”这时,由校长也打来电话,询问抽签的结果,当得知抽中的是这样一篇课文后,他一再强调,要把课文的这个特点与评委进行沟通,这一点很重要。他也鼓励我说,这篇文章很好,很感人,适合我讲。



其实,没有人知道,我对这篇文章的千般偏爱。那是因为,在这篇文章的背后,还有一个人,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这个人,就是已故的全国小语会秘书长、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丁培忠先生。



这个故事,也是关于他与这篇课文的。



那还是在2003年的夏天,内蒙古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会在通辽市进行,出于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我自己偷偷地作为旁听生,参加了这次活动。丁老师为这些骨干教师解析新教材。老人有着浓重的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口音,从不在公开场合朗读,但是,一个下午,不知什么原因,他却意外地为我们朗读了《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这篇课文。更让所有听课老师意外的是,老人的朗读,几度中断,几度哽咽,几度潸然泪下,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文章,让我怎么能不记忆终生?



遗憾的是,丁老师已经离去。否则,能够有机会请他老人家听听我的这一课,那该是一件多么难忘的事啊!



所以,当我拿过这篇课文开始朗读的时候,也是几度哽咽,几度流泪──我喜欢文章中那种浓浓的、略带忧伤的情愫,喜欢文中那个和我的学生年龄相仿,但是却比我的学生懂事的小兵──那个万般喜爱玩具却能拉起妈妈的手,主动离开玩具柜台的孩子。尽管大赛给我们备课的时间十分紧张,但是,我还是几次停下自己的思绪,甚至几次奢望,几次幻想着能够走进文本,毫不犹豫地拿出钱,为小兵买下那辆他喜爱的玩具小汽车……



一个教师,对于一篇课文,能够找到那样一种感觉,并试图通过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再加上教师良好的基本素质,我想,就应该能够形成一节好课。



凌晨两点半,准备睡觉。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夜,我没有能够入睡。我自己过多地沉浸在所讲的课文里,高度的投入,使我自己忽然感到一些担心──这样感人的一篇课文,在课堂上,我是否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动而像现在这样泪流满面?这样的思考,也让我油然而生出一种压力──这样一个机会,我是否还能够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样把握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期待,更让我产生了一种烦躁……



今夜无眠!



2006年5月11日      星期三     晴



五点30分,王琦主任准时来敲响我和潘丽华老师的房门。



这几天,他一直担任“司钟”的职务──准时、尽责。而杨金平老师则是去安排早餐──细心、周到。和我住一个房间的潘丽华老师被“折磨”了一夜后,红着眼睛忙碌着,她准备再去我讲课的班级里看看学生……



很快,王校长和刘会敏主任也来到我房间。她俩靠在墙上,盯住我看了很久──想安慰,却怕增加负担;想叮咛,还恐带来压力。我知道,这个时候,她们比我还要紧张,她们比我还要关注,比我还要小心翼翼,甚至不敢说出她们心中善良的、美好的祝愿──生怕给我带来一丝一毫的沉重,只是默默地付出着……



8点,带着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带着这些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深切希望,我登上了选拔赛的讲台。台下是来自全区各盟市的一千多名老师,身边是王校长带领我的这些同事,眼前是四十几个纯真的孩子,而我的心里,一个美好的的梦想开始萌芽……



多年来,我就是喜欢这样的感觉──喜欢背负着希望去挑战,喜欢在挑战中享受奋斗的苦与乐,喜欢在苦与乐中琢磨教学的得与失,喜欢在得与失中领悟教学的真谛……



一切准备就绪,我突然有些激动──听课的老师消失了,身边的老师也消失了,后面的一排评委也消失了,我的眼前只有了学生,只有了课堂,这时,上课的铃声终于响起了……



……



短短的40分钟忧伤而漫长,却又快乐而短暂──我们为文中孩子的境遇而忧伤,他带给我们的思索却很漫长;我们为充盈文中的那种爱而快乐,在这种爱的快乐下,我们的课堂似乎变得短暂……



下课铃声响起,掌声告诉我──我应该能够成功了!



2006年6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终于接到了自治区教研室的通知──我顺利地通过了选拔赛,将要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



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坐了一会儿──还好,没有过多的激动与欣喜。我知道,自己已经过了为兴奋而跳跃、为失落而顿足的那个年龄了;我也知道,我所面临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甚至是我从未经历过的一场鏖战!我还知道,从这一刻起,赛课会锁定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既会因赛课而忙碌,也会因赛课而精彩!



我更知道,即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这次比赛任务,也只是取得了一张全国赛课的入场券。以后的日子或许并不会轻松与快乐多少──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永远没有止境的教学研究之路,因为我衷爱,所以,惟有一直走下去,无论多远!



2006年6月30日     星期五    晴



上周,接到了丛智芳老师的电话。7月中旬,赤峰市骨干教师培训会在林西县召开,希望我能够讲一次完整课。



临近期末,学校里的事情多极了。我匆匆地准备了二年级上册的第五课《一株紫丁香》,今天,宋娜娜老师把班级里的学生带到阶梯教室,我试讲了一次。其实,所谓的试讲,也不过是熟悉一下思路罢了。



最近,接触最多的,就是有关赛课的事情了。不断地接到自治区教研室的电话,不断地接到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通知,大多都是有关这次比赛的相关事宜。8月份,我们还要去贵阳参加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在会议上,要听课,也要培训,还要抽签决定自己的讲课时间和内容。



单从日历上来看,还有一段日子,但是我想,比赛已经一天天临近了。由于在参加选拔赛的过程中,我已经有了充足的准备,所以,有关自己的资料,准备得也不是很多了。我想,现在最需要自己做的,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全国各省市优秀选手的行列之中,寻找差距。虽然现在我还不了解其他省市选手的情况,但是,回顾我自己对往届比赛一些情况的了解,我想,自己和东南沿海一些省市的选手相比,距离还是很大的。而这种距离,我想,突出表现还是在教学理念上。



我很清楚,在语文教学方面,我生活在一个相对闭塞的小城市里,有关教学研究,我们这里不像东南沿海和一些发达省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把国内的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专家请进来,自己也能够走出去学习、交流。这种差距,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是更深层次的。



好在,这多么年,我自己能够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通过网络尽量与国内最新的小学动态相连,也通过一些期刊,发表一些文章与区外的一些老师进行探讨。目前,我能够做的,是在思考这些的同时,把这种实际情况有所改变,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与他们的差距。



多浏览人教社的网站,多阅读国内小学语文届的知名期刊,多琢磨大师与名家的教学方略与思想,多比较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与不同。



2006年7月5日   星期三 晴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设计基本完成。困扰我的,还是两课时的问题。



说实话,在现在的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很少有教师愿意讲完整课。一是工作量太大,二是审视的目光太多。学习一篇课文需要的所有的环节都必须有较好的展示。一课时的课,一些“硬骨头”、“难问题”可以推辞到另外一个课时,但是,完整课必须得将所有的环节暴露。这种“暴露”,需要作课教师有相当的勇气去面对日益挑剔的听课者。所以,老师们对于完整课望而却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



这次准备与我一同去赤峰讲课的,仍然是学校的电教老师杜景陶。说实话,这两年,因为我讲课,杜老师没少和我到处折腾。这次,只有我们两个人去赤峰。他不但负责电教方面的事宜,还把其他所有的住宿、伙食、杂事等一干事都承包了下来,我着实省了不少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5: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赛课日记

2006年7月13日    星期四    晴



火车晚点,8点半才到达赤峰林西县,车站已经是华灯高照了。



见到了赤峰教研室的董稚老师。他依然那么热情与慈祥。也见了丛智芳老师。简单的交谈后,回到宾馆,已经是10点多了。整理物品,准备第二天早上的课程。



清晨早早起床,收拾停当,去林西的教育教研中心。因为是假期里,学生不好召集,所以,既不能熟悉学生,也不能提前见到授课班级老师,一切,都得在课堂上“见机行事”了。



走在去礼堂的路上,回忆从最初只能用自己班级的学生讲课,到借班熟悉学生上课,到现在去外地不熟悉学生就上课;从原来别人帮助我备课,到后来的我和同事共同备课,到现在完全独立设计教学过程,这种变化在历练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关键是使我能够自行把握教材、独立思考设计教学了。



这一点,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自行把握教材、独立思考设计教学,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教师最难得的特征。这次全国赛课,可能考虑到观摩性与引领性,没有采用现场抽课的形式。我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正能够考验一个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倒是这种现场抽课的方式更合理一些。而这种所谓的智囊团“导演”下的课程,再精彩,总是有电视剧的味道。



很快,到了礼堂。台下已经坐满了来听课的老师,赤峰市总是有一种浓浓的教研氛围笼罩着老师们,生活在这样氛围中,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开始上课了。又是两节连上的完整课!



第二节课时中,我偶然注意到,在一旁听课的丛智芳老师指着我的课件,和身旁的林西县的教研室主任韩中凌老师说着什么。凭直觉,肯定是我的哪一处设计让她“抓着了把柄”。



果然,一下课,丛老师就说:“有一个问题,你们这次去全国比赛的主题就是在探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问题,你看你的这节课,这哪里是统一,分明还是脱离吗?”



言语中流露的焦急,更让我有了一种迷茫与惆怅。



看我一脸“无辜”,她递过了自己前一天讲座的稿子,指着第一页让我看: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片断:



师:课文学完了,你想对聋哑青年说些什么呢?



生:你真是身残志不残啊!



生:你不向命运低头,我为你骄傲!



生:当你知道自己聋哑时,你的内心一定是灰暗的,能走出这种灰暗的情绪,打造自己多姿多彩的内心,你真了不起!



师:那你想对身旁耳聪目明的人说些什么呢?



生:聋哑人都能这样,我们健全人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师:听到你们的话,聋哑青年心里会想什么呢?



生:有志者事竟成。



生:我一定坚持下去。



生:你们如果像我一样,也会成功的。



师:这篇文章,一定给你很多启示,请把你得到的启示写在书页的边上吧!



纵观教师的几个问题,其问题的指向只有一个──教训性或让学生受到教育,这一点,从学生的回答中也会一目了然。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体现语文的工具性,更主要的是,它也是缺乏人文精神的,是对人文的误读,甚至是无情的践踏。



“缺乏人文精神,对人文的误读,无情的践踏“这些辞藻很是犀利,望着盯住我的丛老师,我甚至难以接受──自己辛辛苦苦设计的环节,怎么就是”缺乏、误读、践踏”了呢?未免过于尖刻吧?



思考间,赤峰松山二小的陶亚环老师已经上课。我则一边听课,一边静静地看这讲稿,琢磨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突然想到自己教学设计中这样一个环节:



文中的学生用一株紫丁香表达了对老师的爱,在下面的这些情况中,你准备怎样对老师表达你的爱呢?



1、下课了,老师的手上都是粉笔灰……



2、老师的嗓子哑了,……



3、教师节到了,……



4、今天,老师很不开心,……



学生回答得头头是道,一张张小嘴说出的话甜甜蜜蜜,在他们说完的时候,我还没有忘记总结几句。“是啊,老师有了你们这样的学生,该会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事啊!”……



对照丛老师的案例,我这个环节的指向性非常明显,就是让学生受到教育,而我,却还没有嗅出丁点的教训的味道。人文目标的落实真是过于突兀了,不是误读又是什么呢?



想到这里,我以往的众多此类设计一一浮现。《司马光》一课的末尾,我也这样画蛇添足过:



看来,司马光的这种机智和勇敢实在是值得我们佩服,那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紧急的事情,是否会处理呢?请同学们看一看下面这些情况,仔细想想你准备怎么办?



(1)、你想到马路对面的商店买东西,可是马路上车太多,过不去,怎么办?



(2)、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在家,突然有人敲门,怎么办?



(3)、在路上,陌生人让你跟他一起去,你怎么办?



(4)、在路上,陌生人给你东西吃,你怎么办?



(5)、在家里,只有你一个人时,自己受伤了,怎么办?



学生绞尽了脑汁,回答了这些问题,然而,这种嘴上的工夫,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究竟有多少帮助呢?我想,作为教师,我是不得而知的。我种着思想品德的田,荒了语文能力的园,却还乐此不疲、浑然不觉,不是缺乏人文精神、不是对人文的误读又是什么呢?



明白之余,也很是郁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5: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赛课日记



2006年7月14日   星期五



《一株紫丁香》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这使我的情绪失落到了极点。



赤峰的学生一直是很不错的。但是,可能是由于这个班级的学生才一年级,而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的课文,所以,距离感特别明显。



另外,课堂上还出现了一个让我无法接受的问题。在学习到“踮起脚尖”的时候,我先组织学生做踮脚的动作,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做了这个动作;接着,我鼓励一个女生“踮起脚尖”走到前面来,本是想体会到文中“悄悄”的感觉,可是让我吃惊的是,这个女孩竟然蹲下了身子,用她的手指点到脚尖,点一下,挪一步,点一下,挪一步……



应该说,在已经做完了“踮脚”这个动作后,对于“踮起脚尖”走还这样理解,是我从来没有预料到的。所以,一时间,我只能是简单地告诉了这个女生,这个“踮”有足字旁,与脚有关,不是她用手点的那个“点”。



细节决定成败。这两节课的后半程,我就在这样尴尬与懊悔中度过了──我不能把课堂教学的不够精彩归咎于学生对于文本的陌生,肯定是我对于课堂的设计不够成熟,才做出了“一锅这样的夹生饭。”课堂中出现的任何情况,教师都是最首要的责任人,这一点,我深深地知道。



人在异乡,比赛在即,孤独与惆怅充满了内心。在赤峰的一个礼拜,我颇有些食之无味,寝之难安的感觉。那几天,我常常自己一个人在宾馆里静静地坐着,常常在深夜中望着天花板,常常在思索着这么多年我走过的一步又一步。心情从来没有这样失落过,自信从来没有这样消失过,前面的路,从来没有这么渺茫过……



接下来的两天,是崔峦老师和沈大安老师的讲座。我拷贝了两位老师的全部讲稿和课件。拿着这些,差距,是我的所有感觉──理念的差距会造成呈现的差距,呈现的差距最终会形成效果的差距。尽管这么多年来我无时不刻在努力地提升着自己。但是,个人努力在这个时候显得多么的渺小与无力。



这多少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在我的教学之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后,对手的层次变了,水平高了,所以,我的压力就大了。我的对手,是来自于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的顶尖高手。他们,有良好的教学研究队伍做保障,有先进的教学队伍做后盾,有多年的走南闯北的经验,许多人都是学校的校长、教学副校长。另外有许多人,已经在全国各种比赛中获得了各种荣誉。而我,这样一个来自相对落后的地区的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在深夜中难以入眠,是再正常不过了。



2006年7月19日    星期三    晴



《一株紫丁香》一课,我远赴赤峰,往返几百公里,讲了两个课时,用了7天的时间,听了丛智芳老师、崔峦先生和沈大安老师的讲座,有关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才真正走进我的视野,走进我的心灵。



这应该是我此次赤峰林西之行的最大收获,也是我在参加全国比赛之前最重要的所得。



这种收获,首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焦急。先前,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在理念的理解与落实方面与东南沿海一些省市教师的差距,也在努力地缩小着这种差距。然而,比赛在即,我没有感觉到这种差距的缩小,反而感觉到了这种差距的突出。理念虽然是无形的,但是,教师只有拥有了一种恰当的理念,才能够在教学中拥有一种恰当的教学行为,才能够把一些无意识的教学行为转化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教学行为。



这种收获,也让我感受到了沮丧。我们都知道,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教育科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3种基本力量,这三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有充分地注意三者相互间的整合才能够真正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尽管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但是,并没有有效地解决自我的专业提升。而这一点,依靠短时间的自我“恶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这种收获,也让我感到了一些自卑,进而有些茫然。所以,离开林西县回到赤峰再到通辽,我的情绪降到了赛课以来的最低点。一路孤身一人,几次转车,我那个沉重的大箱子,装满了书,压得我本来就很沉重的心似乎更沉了。到了赤峰,匆匆买了张站台票上车,才发现车上人满为患。好容易花了三十元钱,在餐车上找了个座位,结果头上空调的冷气开得很大……



这一夜,冰凉的感觉自外而内,由始至终!



2006年7月20日    星期日



这段时间,我一直有些委靡,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



那是一种被笼罩的感觉──



当赛课走进了我的生活后,每一个清晨,大脑懵懂着开始思考,心中却是比早饭更重要的赛课;每一个深夜,思维朦胧着准备入睡,意志去强迫它继续琢磨……我总是想把小学里所有的课程都装入我的大脑,劳累中,大脑多次想罢工;我总是想把所有的思路都融入我的心中,我的心却总是满负荷地拒绝。



许多次,我都产生过退缩甚至是放弃的念头。明显得感觉到自己在这份沉重面前的渺小与微薄。



我常常叹着气,羡慕地望着窗外奔跑的孩子、跳跃的小狗、飞翔的鸟儿……



这轻松惬意的一切,就在我的周围,而我,却沉重地将他们置之度外……



2006年8月4日    星期四   阴



终于到贵阳了!昨天下午还在通辽的家里,今天却飞跃了千山万水,来到了祖国的大西南!



这一路,一马平川的开阔,黄土高坡的大气磅礴,山川丘陵的秀丽,在飞机的起起落落中,我看得清楚楚清。尤其是那云海──一团团,一簇簇,静若高山,却比山更峻;亮如蚕丝,还比丝更稠。明明是浮的,却不躁,明明是轻的,却不飘,总是那般淡定与从容。飞机平稳地前进。置身于这平和的世界里,赛课的羁绊脱离了我,心灵,难得地有了少许放松。



从机场去酒店的路蜿蜒盘旋,宛如我们赛课的这一路,曲曲折折。



很快到了贵州神奇星岛大酒店,门前的横幅写着欢迎词──热烈欢迎参加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的教师代表。我的酒店前照了相,权当留个纪念。结果,却发现照片里的我,眉头紧锁,一脸惆怅──那被赛课笼罩的惆怅与担忧是可想而知的。



转身来到酒店的大厅,里面穿梭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代表,楼上楼下来往的人们议论着即将开始的会议,赛课的帷幕即将张开,紧张的心情,再度涌起。



早8点,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五次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开幕了。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台湾地区的代表共三百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卢雷老师、贵阳市云岩区万菁老师、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柴文老师、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于永正老师分别执教了《三个儿子》、《去年的树》、《桥》、《圆明园的毁灭》。



课后,国内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做课教师的指导老师等进行了现场点评与交流互动。有褒奖,有批评,有鼓励,有建议,当然,也有争执。尤其是对于《桥》一课的教学个别环节的争论,让我的心里为之一颤!争论是是教师个人体会的表达和阐述,是不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是理念的沟通和求证。我们常常见到的许多教师不好意思争论,不方便争论,不愿意争论,而在如此大型的会议上,这些专家与学者能够抛弃所谓的“情面”,用一种科学的态度理智地沟通,是我在以前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从没有见到过的。这样的态度与精神值得学习。



更值得我们学习与效仿的是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



我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聆听于永正老师讲课。《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于老师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惊叹、时而愤慨的情绪淋漓尽致地流露,学生或是读书、或是批注、或是朗读、或是表达的学习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于老师这位七旬老者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对教学的钻研与执著,他的那种大气与正直更让我辈汗颜!



课后,有老师通过短信的形式,很尖锐地向于老师提问,质疑于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于老师一直和学生强调,读课文时要思考,但是却在学生默读课文时,一边巡视,一边反复叨念:



读书要学会作记号,记号表示你思考了,你的记号表示答案已找到了。只要书是自己的就要作记号。



小朋友们停一下,我们看一下XX作的记号,他在第三自然段几乎全画上了波浪线,为什么在第三自然段画上波浪线呢,肯定有他的想法。请继续。



同学们停下来,这是XXX同学作的记号。第三自然段作的是波浪线,而最后一个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打的是直线,而且是用尺子打的。为什么第五段用直线,第三段用波线,肯定有她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出来,她作的记号,带着她的情感,会思考。完了吗?



当主持评课交流活动的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全场很是肃静。大家既为听课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惊讶,也为敢于向于老师这样的著名的特级教师质疑而叫好。



然而,于老师的回答更让我们心动:



“谢谢这位老师,你问得太客气了!这就是作秀!我哪里是说给孩子们听,分明是说给你们听!这就是作秀啊!”



会场里,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



什么是特级教师?什么是大家?什么是虚怀若谷?从于老师的回答中,我找到了答案。



向于老师这样的特级教师学习,我想,我们所要吸收的,是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形成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法,是他们对教学的执著与热爱,但是,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的那颗平常心,学习他们能够在奋斗了一生之后淡薄名利的从容,学习他们用静下心来研究语文的态度!



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平静了许多。原来对于赛课的种种设想,万般惦念,无限期待,美好憧憬,渐渐淡去──像于老师那样,用一颗最平和的心,十分地投入,百倍地努力,足矣。



解除了心灵的羁绊,我的脚步,从此轻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6: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赛课日记

2006年8月5日    星期五   雨



早早来到星岛酒店顶楼的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不少老师。因为今天有崔峦先生的总结发言,所以,许多老师都想早点来占据一个更为有利的“地形”,与我们小学语文届的“掌门人”做更近距离的接触。



会议正点开始了,崔老师的声音清晰地传来:



与会的台湾专家、同行,各位老师,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会。通过观摩三位青年教师的教学,特别是于永正老师炉火纯青的教学,以及互动、研讨,围绕“阅读课应该怎样上”,明确了一些问题;台湾赵镜中教授的报告,使代表们从台湾的阅读教学经验中受到很多启发。



……



我一边忙碌地记录着,一边思考着,不敢漏掉一个字。身旁的每位老师也都是这样,看年龄,应该是和我们一起参加比赛的选手,大家也趁着空挡议论──这可是我们本次比赛的纲领文件,得好好体会,仔细琢磨。会场里静静的,崔老师的声音悠悠扬扬,老师们的记录忙碌而紧张……



晚上,回到宾馆,再一段一段地思索自己的记录,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来提醒自己赛课前的教学。



1、简单就是以简驭繁,返朴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2、要把握住阅读教学目标的阶段性。



低年级: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中年级: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高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



3、小学语文要唱好“八字经”:识(识字)、书(写字)、读(阅读)、记(积累)、说(口语交际)、写(习作)、法(学习方法)、习(学习习惯)。要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



4、把阅读观摩课上成常态的精品课,理念要新,教学要实,教法要活,



端详着自己的记录与整理,先前感觉自己在理念上的薄弱稍稍有了一些加强,心情也略微放松了。看看腕上的手表,已经是午夜了,我的目光落在笔记本上崔老师的那样一段话──



教师正确地解读文本,有明确、实在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训练的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效果明显;加上有一点自己的特色、教学的亮点,给听课老师一些启发、回味,给他们留下一点难忘之处。这就是我们期望中的成功的阅读课。如果用顺口溜来概括我们的追求,这就是:阅读教学崇尚“简”,依“标”扣“本”学语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读思议练重实践。



我想,这就应该是我在教学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吧。



脑子中还电影般地播放着白天的会议情况:我记得崔老师鼓励我们这些青年教师话──心态要平和,态度要积极,重在参与。



我也记得看到当崔老师讲到鼓励我们的话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位高个子女老师轻轻地叹了口气,她身旁的一位年纪稍长的女老师紧紧地握了一下她的手,两个人又同时摇了摇头。看着她们的样子,崔老师的那句话在会议室里回荡──随着本次阅读教学研讨会降下帷幕,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已进入倒计时……



我更记得,当会议结束时,很多选手站起来或观望,或沉思,或议论,或焦急,或迷茫──



每个选手心中倒记时的滴答声,已经开始响起……



2006年8月6日    星期六   雨



中午,抽签仪式开始了,几十名选手一拥而上,不知道是为了抢到更好的运气,还是为了落下更多的对手。



看看周围,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与焦急的神色,还有期待的目光。我静静地在队伍后面站了一会儿,本来想等他们在忙过了之后再过去,无奈,还是没有忍耐住有些焦躁的心情,加入了抽签的队伍。北京师范大学易进老师和贵州省教科所小学语文教研员袁克丽老师面前几个白色的信封在桌子上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的双手。我远远地盯住看了一会儿,居然没有“下手”──因为我知道,真的伸出手去,拿出来的纸条可就是我无法选择的唯一了!



“哪的选手?”



“内蒙。”



“哪个赛区?”



“武汉”。



“这个信封”。



在极其简短的交谈中,我抽出了自己的比赛场地──武汉赛区的第一会场──田汉大剧院。身后的老师同情地望着我说:“没有办法,其实这有些不合理,香港选手不参加抽签,直接被安排在第一会场,你们这多出来一个选手,一等奖的名额还不增加。”



我知道,这是安慰,但是这种安慰不但不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反倒还增加了我的烦恼。还没有来得及回复他的话,另外一位工作人员就开始催促我们准备抽所选的课文了。



“低段还是高段?”袁老师焦急地问我。



“低段。”



“低段这个。”袁老师一边说,一边举起了信封。信封很大,里面的纸条寥寥无几。瞬间,我的脑子里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在这种全国的大赛中,选择低学段教学的老师并不多;第二,为数不多的几个低段课文已经被抽走了大半。因为单从课堂教学的效果看,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各种语文能力都在逐渐地形成与发展中,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像高年级那样容易出现过多地精彩……



“快!”袁老师已经在催促了。



我笑了笑,向那个白色的信封伸出手去,一个小纸条就抓在了我的手中。



“是什么?”旁边的许多老师都开始关切地询问。



我慢慢地打开反复折叠的小纸条,上面的字清晰地展现出来──二年级上册   《酸的和甜的》



“哎呀!是这课,这课我讲过。”



“这篇课文好有意思了!”



……



身边的老师议论着。对教材一向熟悉的我,却瞬间茫然──印象中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酸的和甜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篇课文。只是默默地看着这个课题,一遍又一遍地叨念着──酸的和甜的,酸的和甜的……



这么个有意思的课题,这么简单的两个词,对我,似乎倒是有一些特别的意义啊────酸酸的坎坷,甜甜的收获,酸酸甜甜伴随着我一路走过。十几年的语文教学之路,其间的些许苦恼,无限艰辛,诸多快乐竟然能够被这样一个课题涵概了!有一些戏剧性的巧合!



会场里乱乱的,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有请名家合影的,有找大师说课的,有独自翻书的,还有的请自己的指导老师解答问题的……



我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倒是有些释然──偌大个会场,几百个人,我不认识谁,谁也不认识我,倒是难得的一份安静与轻松,可是,内心又涌动着什么呢?



2006年8月9日   星期三   晴



从贵阳回来,我一直没有备课,始终在琢磨文本解读的问题。



有关文本解读,从前我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不够。我和许多老师一样,总认为,小学的课文没有什么深度与难度,我们都能够读得懂。现在想来,我们所谓的读懂,只是简单明白了文本的“字面意”,而对于更为重要的“字中意、字外意”,不是没有领会,就是浅薄得一知半解而已。



于永正老师关于教材解读的一句话,更直接地说出了文本解读的重要意义:“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法。”所以,我们在阅读文本时,既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对话,也要以一个教者的身份,和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 



有关文本解读的例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淞舟老师关于《长相思》的解读过程,其间的艰辛与乐趣,非有相似的经历者,是不能够理解的: 



“选公开课,第一感觉最是要紧。没感觉的课文,千万碰不得。”这句,道出了教师对于所执教的课文,要有感情,要有爱恋,要由衷地喜欢。一旦更改,是“商量的余地也不留了”的。



“本指望能读出点‘人所未见,人所未发’之类的独特体验来,不曾想越读反而越没了感觉。读到最后,原初的那种好感、那种冲动烟消云散,只剩下一层黏黏的汗垢留在身上。”这写出了文本解读的艰辛。



从网络,到藏书,再到纳兰性德的生平文字,继而到《纳兰词》……一万多鉴赏文字,既让纳兰的影子一直缠着王崧舟老师不肯离去,也让我看到了王老师文本细读的执著与耐性!



最终,王崧舟老师将36字的《长相思》读成了显性的1493字的自我感悟、自我发现、自我鉴赏的时候,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本解读。



看过这个例子之后,我翻开了自己的笔记本,把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会议上总结时说的那番话划上了粗粗的直线:



教师要深入钻研文本,占有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以便在广阔的背景之下,对文本有更真切、深刻的体会,读出独到的感受。但是,这些准备的功夫,犹如演员在塑造角色前的用功,主要目的是把角色演好。阅读教学也是一样,不是把自己的所知所感,体会到的文本的认识价值和发展语言的价值和盘托出,而是要看对象(小学生),要紧扣教学目标。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不要在人文内涵上费时、用力过多,以免挤占语文训练的时间;二是教师的引导、点拨和讲解,要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深入浅出。较之深入深出、浅入深出,深入浅出是最难达到的境界。



循着大师们的足迹,希望自己也能够渐入文本解读之佳境吧!



8月16日   星期三   阴



每天沉浸在课文中,琢磨,思考,努力做好文本解读的工作:



有关文本的解读,我有一个习惯──先反复读文,后看教学参考书。之所以这样,一来是想通过每一篇文章的解读,对教材的分析与编者及专家的距离有多远;二来也避免受教学参考书的制约,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酸的和甜的》一课,我仍然是这样做的。比平时有所变化的是,很快,我就将这篇文章背诵得很是熟练了。一段时间的琢磨,对文本的体会也很多:



首先,这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在体裁上具有双重的特征。这就要求我的教学设计必须同时体现连环画教学与童话教学的双重特点。可是,连环画教学是简单地利用图画吗?童话教学和其他文体的教材在教学中有哪些不同呢?蕴涵于文中的深刻的道理该怎样通过简单的故事表达呢?听、说、读、写这些扎实而又有些生硬的训练怎样才能够不枯燥呢?这都是构思教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从文章的内容来讲,这个单元以“使人受启发的词语和故事”为主题,《酸的和甜的》是最后一课,文中8幅插图、8个自然段,处理长课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取舍有度。但是,文章的第一段写狐狸的内容是起因,是不能够舍弃的,二、三段写了松鼠和兔子的轻信,也不能够忽视,4──7段写猴子的更是重点,8段还要揭示寓意,我们无法取舍,从时间及内容安排上,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面临很大的难度。



第三,从人文目标来讲,本文除了叙述松鼠、兔子的轻信、猴子的敢于尝试外,还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胜利法”。这四个小动物,我们该对谁下大力气研究?狐狸的描写究竟在本课的描写中占有怎样的比重?能不能单纯地把狐狸定位与“狡猾”?他的“精神胜利法”该和学生渗透到什么程度?



……



各种问题接踵而来。



这些问题,还是得归纳到文本解读的问题。



在我心里,有关文本解读的内涵,也越来越宽泛了。我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所谓的文本解读,绝对不是简单地教师的前期阅读,也不仅仅是钻研教材,而是一种教师走到文本的深处,钻到文本的身后,来到文本的源头的一种冷静的审视,一种理智的思考,一种用心的琢磨。



这种审视,思考,琢磨,绝对不是标新立异的个性化解读,也不是无边无际的多元解读,而是一种辨证的、和谐的、有效的,是一份解读者站在文本面前,进得去,出得来的、可以回归的理智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6: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赛课日记

8月17日    星期四   阴



今天,看了几位老师关于《酸的和甜的》一课的教学设计。他们对于“为什么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投入了很多时间与精力,这是我有些疑义的地方。



我想,他们这样认为,这样设计,也许是因为文章以狐狸的表现为开头,也许是因为在课文的最后,是以松鼠和兔子提出的这个问题收尾。另外,有关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个说法,来源于《伊索寓言》,在教学中,我们还不能够走出这部古老的寓言对我们的课堂的影响。



可是,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总觉得有关狐狸并不是我应该注重的角色,有关狐狸的“为什么硬说酸“,也同样不会是作者在创作童话时想着力向读者渲染的。



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李学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童话?他想通过童话中的几个小动物告诉我们什么?



另外,《酸的和甜的》是根据李学中的原文改写的,那么,李学中的原文又是怎样的呢?



我想,如果我能够解决这几个问题,那么, 关于文本解读,我应该又深入了一层。



8月17日    星期五   晴



查找了很多资料,有关李学中的资料,我所能找到的,很少:



1984年6月,他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童话著作《神奇的手杖》,据说,这是一部献给中年级孩子的礼物。想来,李学中,应该是一位热衷于儿童文学创作、尤其是童话创作的一位作家吧。



另外,还有一段文字,也涉及到了李学中:



“现代童话创作漫谈”的第一辑推出的是金逸铭、彭懿、班马、周锐、绍禹、周基亭、朱效文八人的文章。他们都是当时很活跃的青年童话作家,也是这场“新潮童话”的主力军。他们的文章对这种新的创作风潮进行了颇为自信的描述和评价,也中肯地对其缺陷表示认同。前边的两处引言就是摘自这一辑的“笔谈会”。



第二辑的首篇便是《儿童文学研究》编辑刘崇善的一篇长文。文章表示不能认同“一些童话新作者不忌自我吹嘘之嫌,公开亮出”的“自己的观点”(刘崇善《热闹派童话及其他》,《儿童文学选刊》1986.6第60页。),并针对上辑一些其认为有问题的表述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批驳和解析,指出新锐们对中国儿童文学史和以往批评界的一些认识过于片面,不仅在艺术修养上需要积累和提高,还应“遵循童话的艺术和创作规律”(刘崇善《热闹派童话及其他》,《儿童文学选刊》1986.6第60页。)针对班马所说的热闹派童话“带来了久违的游戏精神”,刘崇善表示,“作品不能都变成游戏,无论任何时候,童话作者决不应该忘记‘肩上……担起某种“神圣的使命”’。这和‘道学气’是两回事,不能联想为‘长长的教鞭’(刘崇善的这番话引用了周锐等人在上辑中的一些言论。“肩上……担起某种‘神圣的使命’”、“ 长长的教鞭”出自周锐的《要是把童话比作一块点心》【《儿童文学选刊》1986.5第62页】,原文为“很多人已提起笔写童话,便自然而然地在想象中拿起一根长长的教鞭,肩上也就自然而然地担起某种‘神圣的使命’。”“道学气”是班马的用词,原文见注释3对应的引文。)。”(刘崇善《热闹派童话及其他》,《儿童文学选刊》1986.6第61页。)刘崇善的文章代表了当时对“热闹派”童话存保留态度的一类观点。可见当时的评论声音是多元的,“热闹派”童话所面临的并不是一片赞誉。同辑中还有“资深”作家孙幼军的文章《让童话和孩子间少些隔阂》。孙幼军坦率地说:“我们的童话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和孩子们存在隔阂,不那么融洽。有时候,说得难听点儿,它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宝贝,倒是成人手里的一件工具,……我不是说谁,这些事我们都干过。在中国,写童话不容易。……就说最近几年出现的受孩子欢迎的‘热闹’型童话,拿到‘文革’前,恐怕连发表的地方也找不到。”(孙幼军《让童话和孩子间少些隔阂》,《儿童文学选刊》1986.6第61页。)他分析了“热闹”型童话受小读者广泛欢迎的原因,也谈了它的缺点。最后指出,写童话应“只专心在孩子身上下功夫。”(孙幼军《让童话和孩子间少些隔阂》,《儿童文学选刊》1986.6第61页。)同辑中还有冰波和李学中的文章各一篇。



由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发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大概是儿童文学杂志之类的组织发起了名为“现代童话创作漫谈” 的“笔谈会”。当时一批很活跃的童话作家,就“童话应该是成人手里的工具还是儿童的宝贝”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李学中的某篇作品也刊发在第二专辑中。但到底是归属于哪一个流派,是否为《酸的和甜的》,我们就无从推断了。



从李学中的原文的特点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来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酸的和甜的》创作的时间,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与当时其他的童话作品相比较,《酸的和甜的》还应该是一篇比较新潮的童话。



说它是一篇新潮童话,一是新在与那个时代的其他童话相比,教训的色彩不是很浓重,二是新在李学中在《伊索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继续创作,这种构思和设计在当时也是个大胆的尝试。或许,我们可以简单地把《酸的和甜的》看做是《伊索寓言》中一个小故事的续写。



《酸的和甜的》是“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个故事的续写。这个念头在我的心中闪过之后,我竟然也有了王崧舟老师“底气十足,神采飞扬”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走出了《伊索寓言》带给文本、带给我的所有笼罩──



既然是续写,作者的重点肯定就不应该是狐狸了。狐狸,作为童话中最先出现的一个角色,只是起到了一个导引故事的作用,所以,有关狐狸站在葡萄架下的心理,狐狸的语气,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都不是我们该深究的重点。



既然是续写,人文目标的达成,着眼点就应该落在其他几个小动物的身上。但是,对于松鼠和兔子的简单的批判与否定,对于小猴子的单纯的赞扬与褒奖都有失偏颇,应该是在通过松鼠和兔子与小猴子的清晰对比中逐渐形成文本人文目标的逐渐渗透。



许久以来,站在岔路口迷茫的感觉骤然消失,突然找到了方向。



眼前一亮的感觉,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16: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赛课日记

8月18日   星期六   晴



到书店里查找了很多童话故事书,都没有找到李学中的原文。也许,是近些年他没有继续进行童话创作的原因吧。



那么,联想到他出版《神奇的手杖》的时间──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想,我也应该把搜索的目光放在那个年代的一些童话书中。



于是,我开始在家里、学校和图书馆查找二、三十年前的童话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市图书馆里的书库里,我找到了一本发黄的《实用幼儿故事大全》,这本书的206页,“独立自信“这个栏目中,刊登了李学中的这篇文章的原文,也叫《酸的和甜的》,全文如下:



酸的和甜的



从前,有一只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一次又一次跳起来摘葡萄,可一颗也没摘到。他吃不着架上的葡萄,就指着架上一串串青绿色的葡萄说:“这是酸的,不能吃!”



小松鼠听了,心想:世界上最聪明的是狐狸,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酸的。小松鼠又把这话告诉了小猴子,小猴子一听,心想:世界上最伶俐的要算小松鼠,连他都说这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罗!



这时,葡萄架下来了一个小学生,他是葡萄是主人。他望望架上挂着的一串串水晶晶的葡萄,乐滋滋地摘下一串,洗干净后,摘了一颗就要往嘴里送。好心的小猴子跑过来说:“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当心酸掉牙!“



小学生笑着问:“你吃过吗?”



小猴子摇摇头说:“我没吃过,可是松鼠说是酸的。”



小学生就去问小松鼠:“你尝过吗?”



小松鼠在葡萄架上说:“我没敢尝,是狐狸讲的,这葡萄酸得很呢!”



小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连忙把手中的葡萄分给了猴子和松鼠。可是他们不敢吃,生怕酸掉了牙,只敢用舌头舔舔。



小学生说:“你们看我吃!”说着就给他们看。他们这才放心大胆地吃了。啊!真甜,都甜到心里去了。



小松鼠和小猴子真不明白,咂着嘴问:“可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上是酸的呢?”



小学生学着老师的口吻对他们说:“这个,你们自个儿动脑筋想想吧!”



            原作 李学中



反复品读,我们不难发现,原文与课文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



一、课文淡化原文浓重的人文色彩,巧妙地注重了工具性训练。这从 “迫不及待、大口大口”等词句,从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从改编后的教材去掉了“洗干净后”、“学着老师的口吻”等,都可以清晰地看得出来。



二、课文更加精致,有趣,意境也更美好了。由原文的五百多字压缩为现在的三百多字。语言更加凝练与考究,尤其是编者把原文中的“狐狸、松鼠和兔子及小学生”四个形象更改为“狐狸、兔子、松鼠和小猴子”。更突出了趣味性。



一同入选这个栏目的文章,还有《旺堆叔叔落空了》及《小马过河》、《“咕咚”来了》。后两篇也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综合原文与改编后的课文,李学中与编者的真正目的,并非是在纠缠狐狸的相关问题,主要是想来松鼠及兔子的顿悟及猴子的大胆尝试。他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猴子的表现,就能够看得出,猴子应该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如果是这样,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文章第一段写狐狸的部分显然不是教学设计落脚的重点,我们应该把目光聚焦在松鼠、兔子和猴子的不同表现上,而这其中,猴子的做法应该是重中之重。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要适当弱化对狐狸的研究,清晰对比松鼠、兔子与猴子的不同,强化、加深对小猴子的印象。



2、另外,我还大胆地带领学生用一种辨证、客观的态度看待狐狸:不偏颇地说他坏、狡猾,也不高深的传达“精神胜利法”,更不舍本逐末地深究“为什么硬说酸”。面对初入二年级的孩子,我只把狐狸定位在“因为没有摘到葡萄,所以,硬说葡萄酸,以此来安慰自己”这样的程度。事实上,我们客观地考虑,狐狸到底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不要说我们,恐怕作者李学中也不知道,唯一能给出答案的就是文中的那只狐狸。而且我个人认为,恐怕教学参考书中所给出的精神胜利法都略显片面──或许狐狸是吃不到葡萄安慰自己,或许他是是坏,不想让别人吃;或许是热心肠,根据自己的判断好心地告诉别人;或许是不好也不坏,有口无心地溜达出那么一句!这是个无法确定答案的问题,虽然适合多元解读,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在重点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显然没有必要带着学生去深究。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认真解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正确的解读决定了教学设计的方向,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8月2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收到丛老师发来的这样一封邮件:



晓梅:
      你好!



     关于你参赛的课,不要急于考虑如何上,要仔细揣摩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以及当前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既要符合一般规律,又要体现你本身的特点,这一点很重要。



仔细看看前两册中学生认识和会写的字、学生能达到的语文能力、本学期的任务、本课在本组的位置等,在这个大背景下,全面考虑这一课的教学。



有两段文字,请你看看: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一课,第一自然段狐狸的话“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学生的理解各异:有的说用着急的口气读;有的说用可惜的口气读;有的说用骗人的口气读;有的说用惭愧的口气读。显然,这几种理解有的仅有一点点合理成份,有的基本是错误的。怎么办?若不置可否,学生无所适从;若赞赏肯定,显然违背文旨;若断然否定,又伤学生自尊心。于是老师对“着急、可惜、骗人、惭愧”几种理解一一给予板书,暂且搁着,待学习课文最末一段“小松鼠和小兔子怎么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时,出示“狐狸、松鼠、兔子、猴子”四动物图象,问: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明白了吗?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学生议论纷纷:我明白了狐狸说葡萄酸是因为它吃不到;狐狸吃不到就故意说它不好;狐狸自己得不到也不想让别人得到;我想说,小猴子,你真聪明,以后做事也要像你那样敢于尝试;小松鼠、小兔子,盲从可不好哦;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它酸,你这话更酸……这时,老师相机点拨:现在你们知道“硬说”的意思了吗?看看板书(学第一节时所书),想想课文第一节狐狸的话该怎么读?学生逐步悟出:应读出不屑的口气;嫉妒的口气;野蛮的口气;故意说口气;酸溜溜的口气……



     通过对“硬说”的理解,联系第一节狐狸说的话该怎么朗读,一方面使学生原先对狐狸的话的不同体验有了正确的导向,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避免了对学生不确切理解的放任自流和姑息迁就;一方面,篇首篇末相互联系起来,互动起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整体把握能力,避免了语文教学孤立割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附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五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发言。



丛智芳



8月21日



在收到这封信之前,我一直在忙于设计教案。因为我想,我必须得在开学之前把教案确定下来,这样,开学之后就能够试讲,也能够早一些发现问题,而且不耽误学校里其他的事情。



以往,我也是这样,看过教材后,就忙于教学设计,忙于试讲。在试讲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问题,然后再通过下一次试讲来更正上一次的问题。这样的做法,使得我的课,有时要试讲很多遍,其实是一边讲一边改,一边改一边讲,如此反复,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



可是,丛老师的这封信让我明白,在我还没有仔细揣摩出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时,在我还没有清晰发现当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当我还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时匆匆忙忙就备出来的课,并没有因为我的用心而取得很好的效果──目的不明,方向必然就糊涂,耗时费力不说,结果极有可能还会南辕北辙。



我把丛老师封中的几句重要的话,写在了备课的笔记本上:



一、          要仔细揣摩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




二、          要了解语文教学当前出现的问题,




三、          课堂教学既要符合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自身的特点,这一点很重要。




我想,这些问题一一找到答案的时候,也是比较成熟的教学设计“出炉”的时候吧!



8月22日    星期二   晴



人教社刘芬老师发来短信,要求赛课选手准备教学实录、论文、教学感言等资料,上传到人教网。接到她的信息,我不禁为刘芬老师的这个想法而叫好──通过互相网,让我们这些赛课选手之间交流、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让更多的人参与与关注这项活动,让更多的老师与全国小语的进程与发展同步,让更多的老师受益!全国小语会的领导和老师真是用心良苦!



刘芬老师的这个想法,也促使我在思考,自己的语文教学感言应该是什么。从事语文教学这么多年,用一句话来概括,还真得仔细思考。



这个问题我一时想不出合适的答案,却开始思考,自己理想中的语文教学──



我理想中的课语文教学,应该是比较圆润的:不见工具训练的刻意与古板,也不见人文渗透的做作与突出。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还应该是师与生互相感动的:教师应该感动于学生的大胆与开放,学生应该感动与教师的专注与投入。



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学应该走一条中间路线,对过去的有机继承,对创新的理智吸纳,二者共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精彩。



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学……



我理想中的语文教学, 突然让我想到了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黄金分割”。那个神奇的“0.618”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设计、绘画等许多方面,遵循这一规则的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遵循这一规则的形式被认为是最美好的。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能够遵循“黄金分割”,也会变得美好吧?



回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多都是由于极端了,偏激了,过度了,才显得不够那么和谐吧!于是,我把“辨证”、“和谐”写在了语文教学的黄金分割点上;于是,我给刘芬老师发去了我的语文教学感言──辨证、和谐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于是,我提笔写下了一篇随笔──《教学的“黄金分割”》。



于是,我下决心,在全国的比赛中,我也要展示一节辨证、和谐的语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9: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