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及形成式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23:0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课稿及形成式教案

说课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鲁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20课),选自《战国策》,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白邹忌劝说艺术,及齐王纳谏而使得国势强盛的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篇文章文字易懂,语句流畅,人物生动,故事性强,便于课堂上反复诵读;文章中还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文言句式和语法现象,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它在本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是重点讲读课文。
二、说学情:
    初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大多厌烦文言文繁索的学习。因此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语文素质,本节课将赏读作为重点,把赏析作为难点,目的是在教学中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本课重点,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策》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2、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因为这篇文章要让学生在疏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人物形象,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内化成自身的东西。既欣赏和领略了我国语言文学之美,又能在做人做事上给学生以启迪。)
教学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四、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讨论点拨法
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三)、情景激励法、比较法、分析法、诠释法、循序渐进法
针对重、难点,把课文分为三部分,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五、 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使作用,激发学生质疑、辨疑的意识,学生学法重点应放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而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仿写法等。

六、 说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并尝试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本课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有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以完成学习、能力目标。
第二课时:师生交流探讨。在课堂中,将课文的方法目标、能力目标及课文的重难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引用典故,解题导入”、“理解内容,探究写法”
、“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个步骤展开教学,分别从内容、结构、写法、思想意义等方面给予分析,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用典故,复习导入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可曾了解“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故事呢?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故事结果“百官荒废,诸候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幕”。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是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设计意图:引用“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破题导入,请同学们解题,老师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概念。对题目的这个“兼语短语”的破解,让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产生“豁然开朗”之感)
第二步:自主研习,整体感知
(一)学生朗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文中采用奇特的“三叠式结构”手法来表达文中主要内容的关键语句。(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纳谏的三赏;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在内容上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在句式上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二)课文中的“比”
①类比、喻比(如:以“家事”比“国事”,私,畏,求)
② 详比、略比(如:“邹忌进谏”写得详;“臣民进谏”写得略)
③ 侧比、正比(如:“三问三答”侧面比;“四国朝齐”是暗比)
(设计说明:“一字经纬式”的教学方法,加深对课文理解由点及面,力图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第三步:分析人物,互助探究,拓展迁移
① 结合课文,分析邹忌人物形象,并让学生思考,邹忌是如何向齐王纳谏。
② 分析齐王这一人物形象。齐王纳谏效果怎样?臣民怎么进谏?
③ 总结,补充相关资料对比分析人物形象。
④ 请同学们谈所了解到的历史上的“进谏”故事。
⑤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应该怎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接受别人的意思。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在拓展迁移中达到本课要达到的能力及方法目标。在互动中进往创作探究性学习。)
(三)赠记名言,师生共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自己的体会,引起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在帮助学生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基础上,引用名言以加以共勉)
(四)课堂小结, ①小结知识要点
(五)检测题
1、背诵课文
2、设计话题,实践一下讽谏的艺术: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
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
(六)、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触龙说赵太后》比校触龙与邹忌的讲话艺术
六、板书设计
妻    私:偏爱赞扬
三问    三答       妾  畏:卑微畏怯       三赏    三变
                   客   有求:逢迎敷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23:02:03 | 只看该作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形成式教案




一、教材简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记叙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由已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白邹忌劝说艺术,及齐王纳谏而使得国势强盛的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篇文章文字易懂,语句流畅,人物生动,故事性强,便于课堂上反复诵读;文章中还出现了许多典型的文言句式和语法现象,也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因此,它在本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是重点讲读课文。
二、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战国策》有关知识,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⑵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讲究说话艺术,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并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重点语句的翻译。
2、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因为这篇文章要让学生在疏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人物形象,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内化成自身的东西。既欣赏和领略了我国语言文学之美,又能在做人做事上给学生以启迪。)
教学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三 、教学方法:
   (一)、朗读法
(二)、讨论点拨法
(三)、情景激励法、比较法、分析法、诠释法

四、 学法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 2、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仿写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可曾了解“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故事呢?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

好为淫乐,不理故事结果“百官荒废,诸候并侵,国且危亡,在

于旦幕”。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

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

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今天我们将要继

续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

讽是指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生齐读课文,思考: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的,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哪一段文字是写起因的呢?
2、这段文字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一起来品味这篇文章的语言美(旁白者、邹忌、妻、妾、客)。(叫朗读者自己说说处理的方法,再示范读)
①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语气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⑤)
问妻——“我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亲昵)
问妾——“吾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严肃)
问客——“我与徐公孰美?”(感情色彩是平淡)
②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在回答邹忌的问题时语气与感情有明显的差异。到底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从原文中找出来并说明其感情色彩。(出示幻灯⑥)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先用赞叹性的陈述句,再用肯定语气极强的反问句,表现了正室夫人对丈夫的偏爱。)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少了热情赞叹的陈述句,肯定语气减弱,表现出侧室夫人因地位卑微而对丈夫有所畏怯。)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平淡的陈述句,肯定的语气更弱,可见客人非言心声,只有因为有求于主人,所以说出来显得有些勉强。)

3、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他的态度如何?(邹忌并没有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而自视,又弗远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知”)
4、在现实生活中,别人对你所说的话是不是都是真话?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国我们都生活在蒙蔽或被蒙蔽当中。重要的是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出于好意或有目的夸赞,也不要因别人的恶意的批评或沮丧或生气。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在意这些事,如果注意这些事,就会身陷苦恼。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自己清醒的认识。)
过渡:本文写的是邹忌的“讽”与齐王的“纳”,而作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写邹忌比美这件事?
4、那么,同学们,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呢?
(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拿妻、妾、客(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来比王身边的人。这里展开分析)
追问: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的呢?
    比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有相似之处,用其中的一种描写或说明另一种的修辞方法。目的是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把不知或难知的事物变得能知或易知。
类比:是两个同类事物相比,是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5、同学们,这说明了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分析、点评后形成板书):
邹忌                 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 有求 ———四境之内
↓                    ↓
受蔽 (类比推理) 受蔽甚矣
6、那么齐王有没有纳谏呢?你从哪里看出来?(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形成板书:
面刺——上赏——门庭若市
书谏——中赏——无可进者
谤讥——下赏——战胜于朝廷
7、请你们把那几句话读出来好吗?生齐读。
8、齐王纳谏后的效果如何?
(门庭若市,无可进者,战胜于朝廷)
9、同学们,如果邹忌向齐王直接说纳谏这个道理比较抽象,又不容易使他接受,他用比美这件事很具体的生活小事来说明齐王纳谏这个道理,使齐王愉快地接受了他的意见,这里采用了哪中说理的方法?有何好处?
(出示幻灯⑧)
[能用具体的事物说明抽象的道理,变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变逆耳为顺耳,委婉而有较强的说服力。]

10、分析人物形象
同学们,历代君王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但人家都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何况又是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臣子的劝谏的行为可说是如履薄冰啊,稍有差错,轻者丢官失命,重者诛加九族。这样的事例胜不枚举,封神榜中的比干向纣王进谏被挖去心肝,屈原进谏被流放,吴子胥进谏被赐剑,史马迁进谏被施以膑刑,纵观历史上的人物,结合本文的故事想一想正确的意见能否得到实施,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人物的形象,一、二组的同学分析邹忌的形象,三、四组分析齐王的形象。(出示幻灯⑾)
邹忌——(1)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
(2)实事求是
(3)足智多谋,善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
齐王 ——开明,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胸怀宽阔
11、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是啊,在当今社会,我们既要有敢于进谏的嘴巴,又要有善于纳谏的耳朵,作为领导,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言;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法;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大赢家。
六、检测题

1、背诵课文
2、设计话题,实践一下讽谏的艺术: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
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
七、布置作业
1、 课外阅读《触龙说赵太后》比校触龙与邹忌的讲话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7: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