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18 07: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山东平原县农村孩子全部到县城读初中引发关注
读书成本有所增加
初中进城引发一些新问题
可以想见,跟在家门口上学比,农村孩子进城读书,费用也会增加。这是否会增加农民负担?又会带来哪些新问题?
主要问题是生活费等各项支出。据调查,这些农村初中学生,每人每月的生活费大概为120元。王宝民说:“孩子原来在家里吃饭,每个月大概花几十元钱。现在在县城吃饭,这一项也就多出来几十块钱吧。”还有往返交通费。以距县城最远的张华镇为例,学生坐客车往返需要10元钱,每月回家两趟。再加上每人每年100多元的住宿费,这些,就是在县城读书多出来的所有花费。
平原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00多元。多出来的这些花费,大部分家庭都能承受得起。傅庄村农民傅玉涛说:“我平时干建筑,一天能收入40块钱左右。这点钱负担得起,关键是孩子能有好的学习环境。”不过,也有贫困家庭反映,“这点钱看起来好像不多,但我们一年能收入几个钱呢?”
据了解,为保证农村贫困生上得起学,平原县政府除每年按8%的比例对贫困生实施“两免一补”外,还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救助。目前,县里初中生的辍学率已由前几年的7%降到2%。
为了避免周末交通拥挤,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平原县教育局协调各学校错时放学,并加大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采访时正赶上周末,在平原三中门口,记者看到,十几辆发往各乡镇的客车排列在大门口,也有一些家长骑摩托车和三轮车来接孩子。中午初一年级放学,大约一刻钟车走人散;下午初二初三年级放学,人车散去用了不到半小时。其间,交通协管员一直在维持秩序。
“最短时间内实现教育公平”
缩小城乡差距不止一条路
其实,在山东,农村初中进城已不是个别现象,有的县虽然没有像平原县一样实现全部进城,但也有一部分农村初中搬进了县城。农村初中进城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在教育界存在一定的争议。
平原县县委书记董绍辉认为,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转移;一种是农村中学进城。平原县曾经做过第一种努力,但收效不大,才转走后一种路径。这条路径的效果更直接、更明显,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他表示,实施农村初中进城,关键是政府投入,不能搞市场化运作,否则建校成本就有可能转嫁到农民身上。据介绍,平原县政府为此投入了1亿多元,不过,“平原县只有44万人,政府也有足够财力投入到基础教育中。我们无意当典型,也不主张其他地方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推行这种做法。”
也有专家认为,要让农村教育真正发展,治本之策还是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好农村教师待遇,尽快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本报记者 刘成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