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师听课记录(第二学期15次)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0:13:21 | 只看该作者
听《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有感

    4月13日有幸到威海高区一小听威海市优质课评比展评的8节课,其中张静楠老师执教的一节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是一首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小诗。无论是从有声有色的课件,还是清晰完整的板书,都可以看出张老师准备得很充分,同时达成了“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1、认字、识字教学的重视。一二年级语文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我觉得,张老师今天这节课对于这一点关注很到位。小学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更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情感,读出味道。本诗是写自然科学常识的诗,要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懂其中的科学知识。从操作的层面上看,张老师引领着孩子们的逐节串讲诗歌,同时采用表演的形式“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帮助同学们辨别方向。孩子们在初读诗歌、小组交流之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即一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自由读,再按照自己的的体会读给师生们欣赏。就在这种个性化的感情朗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蕴含其中的科学道理。最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学到了那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作适度的拓展。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2、恰到好处的运用了多媒体,简化并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当然听课时我们也在底下讨论,对文本的理解是否要讲得很透彻。是否只要记住课文介绍的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就可以了呢?还好他们班的学生没有过多的问为什么,而是欣然接受。我在想:如果有孩子们喜欢问“为什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面而不是北面呢?”此时我们教师需要进行一些地理方面知识的引导吗?这些都是值得我好好去思考的。

3、简笔画的运用恰到好处。在理解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的快哪边化得慢,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小朋友理解有困难,张教师及时运用简笔画在这方面进行引导。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沟渠,阳光从南面照过来,由于被沟渠的壁挡住了,所以阳光先照到沟渠中北面的积雪,还可以问,冬天什么时间的温度高,积雪化得快?有的孩子就会明白了,中午时温度高,积雪容易融化。中午的时候,沟渠的南边是晒不到太阳的。其他时间虽然太阳能够晒到沟渠南边,但是温度低,积雪还是不会融化。所以北面的积雪先化,南面的积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观的简笔画,学生就一下子理解了。

4、课外拓展到位。在学完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后,教师没有受课文的局限,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让学生了解还有哪些可以辨别方向的方法。他们掌握了许多:学生可以根据树木的年轮辨别方向:“年轮宽的一面是南面,年轮窄的一面是北面”;学生可以根据果子的颜色来辨别方向:“果子颜色深的一面是南面,果子颜色浅的一面是北面。”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0:14:23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和牧童

一、复习导入

检查生字词

呈现

戴嵩 惭愧 拱手 和蔼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购买 翘起来 驱赶

批评 牛蝇 价钱

指名读词,正音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戴嵩作了一幅《斗牛图》,

生2:商人夸它是绝妙之作,教书先生夸它……

师:可以简单地说,围观的人纷纷夸赞。

生:牧童说……(很繁复)。

师:谁能连起来简单地说

生:这篇课文讲了——

师评:把长长的课文说成了短短的几句话。这就是概括。



师: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

呈现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指名读,齐读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师:能给“著名”换个词吗?

生:有名。

生:大名鼎鼎。

师:我们代进去读读。唐朝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叫戴嵩。

齐读

师:没听出有名,谁再来读读

生读

师:很好,我们读读这个句子。

生读

师:很好,她把“著名”这个词读重一些,我们就知道戴嵩确实很有名。

齐读



师:读1-4自然段,从哪些句子体会到戴嵩确实很有名。

生自由1-4自然段,划句子。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拿起笔来划划句子,哪些句子看出戴嵩确实很有名。画好的在自己心里读读这个句子。

生划句子,师巡视。

指名找读句子

生1:……

呈现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指名读

生:画完一幅画就马上又人来观赏。

师:点词“一……就……”

提示学生读读

生自由读

指名读,师:你读着读着,知道了什么?

师:看来“一”和“就”的作用真的很大。

齐读

师:如果“一”和“就”不要呢?

生:感觉他的画很一般。

生:读起来就很少人来观赏。

师:马上就有人来看。

齐读



继续找读

生:

“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生读

师:你愿意出多少钱买?

生:一亿万,十亿万

师:这样的数字我们就是——花大价钱。

师:即使得这样,你还得怎么买才能买?

生:还得抢。

师:从哪体会到?

生:争

师:为什么呀

生:画只有一幅,但人很多。

师:这画实在是——太好了。

师:我们再看这个句子,这样改好不好。

呈现“看画的人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生:不行不行。可能有一些人点头有些人不点头。

师》……全都点头称赞了。

点红“没有不”

自由读,指名,师读,

师:你听听我的读,感觉这画是不是很有名。

生齐读



继续交流

呈现

“一会儿……一会儿……”

猜猜怎么画

生:浓墨涂抹,

师:很重地涂在纸上。

出示中国水墨画,猜猜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

师:这是中国画的两种画法,戴嵩熟练地把这两种技巧运用。。【从哪看出戴嵩是很熟练的。】



师:围观的人怎么称赞的?

板书:纷纷夸赞

生读商人的话

师:什么叫绝妙之作。

师:能给妙再找个朋友吗?

生:锦囊妙计。

师:这个妙的意识是——

师:就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妙得不能再妙了——

自由练读商人的话。

指名读

生1读【可以让学生表演表演。两处的称赞的句子应该整合在一起。】

师:这是商人的称赞。生圈“称赞”,师板书:赞扬。

教书先生的话

指名读

师:为什么说只有“神笔”才能画出来。

生:神笔马良……

师板书:赞扬。

师引导发现板书“夸赞,称赞,赞扬”是近义词。

师:围观的还有谁会去称赞,会怎么称赞。

生:画家: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我都画不出这样的画来。

生:音乐家

生:一位书法家,……我的字都不能跟他相比。

生:地主。太棒了太棒了,我要高价买它。

……

师:就是这样,你一眼我一句地称赞,就是——指板书:纷纷夸赞。



我来夸夸

呈现

我会写

要求用“一……就……”

生:我一看到戴嵩的画,就想冲过去看。

生:我们一看戴嵩的画,就被吸引了。

师:就在大家都在赞扬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生:“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

呈现

指名读

师:牧童,为什么你的声音这么响。

生:后面有一个感叹号。

师:他是挤进来喊着,多么迫不及待。

生:很多人都在说话,他怕别人听不见。

生齐读句子

师:这个时候围观的人一听到牧童的话,都呆住了。看课文插图,有的——有的——

生:有的张大嘴巴,有的眼睛盯着牧童,有的快定住了。

师:这就是“呆”字,嘴巴大大的,人像木头一样。板书:呆

师:他们会想些什么?

生:画家的画这么好,怎么会错呢?

生:这个孩子太冲动了,这可是大画家戴嵩的话。

生:不可能不可能,戴嵩的话一向被大家称赞的,怎么会画错?

师:可是,戴嵩呢?

男生读戴嵩的话。

女生读牧童的话。

师引读最后一段

师:这是发现戴嵩和牧童的对话。

师:你能把这个对话表演出来吗?和同桌演一演。

生和同桌练习对话。

师请学生上台表演。

请小评委评评

生:加上动作

生:“您”读成“你”

师:为什么用“您”

生:尊敬

师:有好的地方值得你学习吗?

生:正确,声音响亮,

师:如果给你上来演,你觉得要加上些什么?

生:“惭愧”,脸上要有变化。

师:你来上上演演。

生:不好意思。

师:你能上来演演吗?

生不好意思上来。

师:他就是不好意思,很惭愧。【惭愧不等于不好意思。】

自由练习

指名上台表演。

师:你有话对戴嵩和牧童说吗?

生:——【和蔼】



交流板书:勇敢,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很牵强】



师:我的课题“画家”和“牧童”

师讲述戴嵩的《斗牛图》



评价:太复杂,

复习读词阶段:绝妙之作,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放在一组词的后面。

说主要内容去掉。

延时5分钟。

缺少写字时间。

第一个环节,复习词语,用上面三个词联系课文说一句话。

读文感受,从哪感受到这是绝妙之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0:14:45 | 只看该作者
《画家和牧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勇敢地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出现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事。课文以生动的叙述深深地吸引学生去朗读、去品味,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虚心好学和牧童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优秀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真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进行 “ 理解、积累、转化、运用 ” 语言的实践过程,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生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


丛冬梅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了一堂有效的课堂。


一   课前游戏,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


在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人是画家时,丛老师把后面的资料信息设计成了“比一比谁是记忆大王”游戏,一下子学生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我们常常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丛老师的开头真的是动了一番脑筋。学生不仅在游戏中了解了这些画家擅长画什么,还在学生学习兴奋状态中进入课题,沟起学生学文的欲望。


二 针对课题质疑,唤醒学生阅读的期待。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教材资源之一,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维的良好习惯,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帮助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和作文构思,形成相应的学习方法,又能开发学生智力,诱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丛老师在执教这篇文章时,就引导学生:看到课题你的脑中冒出哪些问题呢?学生提出( 1 )画家是谁?他画了什么?画得怎么样?( 2 )画家和牧童之间有什么故事?问题一提出,所有的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故事上来了,急于知道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唤醒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三 字词教学扎实见效。


首先体现在丛老师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抓住学生中学习有困难的字词进行教学。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课堂的效率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丛老师抓住这样的六个词教学“一幅《斗牛图》、拱手、教书先生、指教、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在正音的基础上,又让学生做动作理解了“拱手”,还通过课件的演示感悟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从而指导读好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四 重点朗读感悟,体现板块的系统性。


丛老师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作为训练重点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不同的人物去表现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及语言,是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品质。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这几句话是戴嵩画画后,不同的人的表现,我们怎样来读。通过学生对不同人物话语的反复朗读来体会情感,感受戴嵩画技高超。


五 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语言。


在学完了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后,丛老师安排一个想象说话的训练“假如自己是围观中的一人,你会怎么夸?”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有时是从想象开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0:17:20 | 只看该作者
《蜜蜂引路》二年级

                             —————温州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林乐珍

一、谈话导入

相互了解,轻松进入课堂

游戏,“对对子”——“我姓林”“我姓**”

二、学习生字

今天林老师带来了新朋友——出示“蜜蜂”

喜欢吗?

读课题

蜜蜂很开心,把名字留在黑板上,拿出手指和林老师一起把蜜蜂写到黑板上

——师在黑板上范写

认真看也是学习的好方法,怎么样才能写好“蜂”

生:左右结构

要靠拢

我们把他放进田字格里

生书空

                                 mò  sī  fù tán  pài   Yà

蜜蜂带来了许多新朋友——出示生字:莫  斯  附  谈     派   讶

不出声,看,这些字你已经认识了?

生个别读生字

识字能手,你是怎么认识的?

齐读

三、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谁愿意将第一段读给大家听听?——将第一段中生字用红色表示

开火车,读生字——田生字格中的派

写好“派”要注意什么?

生:左宽右窄

师范写,生书空

生练字

齐读段落

你读懂了什么?

生:1992,小山上

莫斯科在哪里?——出示: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

谁是列宁?——出示:影象,师解说

——出示:列宁图片,资料

伟大的人物与小蜜蜂发生了什么事?

读第二段

谁能简单的说说

生:蜜蜂领路

课文中哪句?——“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

齐读

哪些字意思与“引”一样?

生:导,领[板书:引导,引领]

现在你们就列宁,走走,找找:你们大限了什么?——出示:加停顿号

(播放音乐)演示蜜蜂从花丛——园子——小房子

请学生上台帖园子和房子

附近、旁边

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你看到蜜蜂怎么想?——出示:我走到那所……那个养蜂的人

这段中,哪个词与发现意思差不多?——出示:看见、观察、发现

——出示:小儿歌

自由读——齐读——出示:留下莫斯科、谈天、惊讶

读词组

有两个朋友还要留下来——出示“谈、讶”

你还发现什么?

练习,同桌之间互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0:18:03 | 只看该作者
二年级下册    上课老师:郑丽霞    记录:诸葛建军

一、  入题,写“鸭”字,和丑小鸭打个招呼

二、  自读课文,读懂读通

1、  学生自由读文章

2、  穿越识字林:读含有生字宝宝的语段,结合学习生字(正音)

(这样教学的好处是教学生字不那么机械了,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三、  学文

1、  出示:一只(   )的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一只(     )

板书:鹅,学习生字

(教师的教学组织善于运用表扬的形式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状态,如:有些同学一写好生字,就很快的做得端端正正;我请个小手举得最好的回答;小朋友仔细瞧,你发现了什么?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这些词,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2、  出示:她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它丑小鸭

训练:她们的毛()的,嘴巴()的,身子()的,(     )。

3、  还有哪些话是写丑小鸭可怜的?(学生读)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也讨厌她。

结合图片说,有感情的说。

说话练习:丑小鸭感到非常的孤单,她想(   ),于是……离开了家。

(结合情景说话,让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学习表达,一举多得)

4、  丑小鸭到外面有没有找到温暖呀?

出示:丑小鸭来到树林里……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说话:如果不躲起来,(      ),如果不躲起来,(      ),如果不躲起来,(      )如果不躲起来,(      ),如果不躲起来,(      )。

5、  配乐朗读:丑小鸭的悲凉情景

(在前期充分酝酿情感的基础上,加上配乐的朗读,才能有好的效果。师示范,学生再读)

6、  我是小诗人:

                    我是一直丑小鸭

                    大家都很(讨厌)我。

                    ……

(根据上面两段话改编,突出其中要写的生字,让学生写写。这样的设计不错,很自然的感觉,注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四、  总结:和童话一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02: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