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观察鱼



江苏金坛 戴振华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有关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方面的资料。

2.预测学生提出想研究的有关鱼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对策并准备相关研究材料。

【教学流程】

一、课前延伸

(将装有鱼的水槽放在桌上,让学生课前5分钟进入课堂。先让学生自由地、无目的地、随兴所至地观察。同时在 黑板上贴出一张大的评价表。)(3分钟后)

师:同学们在桌上发现了什么?喜欢吗?

生:鱼!喜欢!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专注地观察鱼,讨论鱼。学科学就需要这种认真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为此,老师给每组奖励一个圈。(在评价表上给各组贴圈)黑板上这张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生:用来比较哪个小组在各项活动中表现最好,得到的圈最多。

师:对了,我们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获得的圈最多,就把他们评为优秀研究小组。

(创设一种随意的情境,评价一种共同的表现,不仅仅是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有一种真实的感知,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欲望。)

二、开门见山,简约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鱼”。课前各个小组都得到了一个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想要得到圈,就不那么容易了。首先,要求各组认真听清活动的要求;其次,要相互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完成好活动的任务,才有可能得到圈。

(低年级的学生学科学,明确活动要求很重要,将常规的教育与评价激励有机融合,一举多得。)

三、小组竞赛,观察、认识、描述鱼

师:第一项活动要求每个小组仔细观察鱼。先把观察和发现到的,轻声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组里选一位绘画好的同学把鱼画出来。只有观察得越仔细,才能画得越像。其他同学当参谋,尽可能把观察到的都画出来,比一比,哪些小组不但画得像,而且画得快。(教师参与各小组了解活动情况后)下面大家看看画得怎么样。(教师将各组的作品投影展示)这些画画得像不像?为什么像?能说说像的部分叫什么吗?

(没有直接指导学生认识鱼的各部分名称,而是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在画得像与不像的比较中,去认识鱼的各部分名称,这样显得很自然。同时让学生评选出画得好的小组并奖励小圈,及时肯定学生的努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四、引发自主探究,体验探究全程

1.自主提出问题

师:下面的活动是提问题,关于鱼,你最想研究哪些问题?

生:我想研究鱼为什么能生活在水里。

师:我们人不能在水里生活是因为人无法呼吸氧气。那鱼需要的氧气从哪里来?

生:水里。

师:对,鱼在水里是怎样呼吸的呢?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生:我想研究鱼鳞有什么作用。

师:你认为呢?

生:起到保护作用。

师:是吗?待一会儿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鱼鳞给你们观察研究。

生:我想研究鱼能否听到声音。

生:我想研究鱼是怎么生出来的。

师:好的,也就是鱼是怎样繁殖的。

生:我想研究鱼吃什么。

生:我想研究鱼的尾巴有什么用。

(对学生的问题不能原版照抄,而是进行合理的整合,概括提升,上升到科学的层面。)

2.自主选择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关于鱼的问题,如果让一个小组在一节课内来研究,能不能全部研究完?为什么?这些问题当中,有的难度大,有的不适合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怎么办?

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比较重要的问题来研究。

师:就按同学们说的办。请各个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并能研究的问题。

(学生小声商量,各小组选择问题。接着教师对小组进行统计。在黑板上板书问题并在问题后面写上相应的组别,以明确研究同一问题的小组。)

(民主、平等氛围下的教学对白,在启发学生思考怎样选择问题、选择怎样的研究方法、怎样来研究、怎样做结论等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魅力。“对白”不是告诉,“对白”是一种智慧的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3.自主制定研究计划

师:各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问题,下面的活动要求各小组成员围绕你们的问题,认真讨论商量:准备怎样来研究,需要哪些研究材料,弄清楚具体的步骤。

(学生商讨研究计划,教师参与各组的交流,了解各小组问题的研究计划,适时给予指导,并下发研究记录单,要求将研究计划用图或文字简单地记录下来。)

4.交流、完善计划

师:现在来交流一下你们各小组的研究计划。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同意见和建议的同学等他们说完了再补充。

生: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鱼是怎么呼吸的”。准备先拿些蓝墨水放在鱼的嘴边和鳃边,观察从哪里吸进去。

师:如果从鳃里进去了,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是含在水里的氧气被鳃吸进去了,证明鱼是用鳃来呼吸的。

师:是不是这样的,过一会儿试一试。老师这里只准备了红水和滴管,滴红水时要注意什么?

生:少滴些。

生:鱼动的时候,小心地滴在靠近鱼的鳃边和嘴边。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实验的时候要注意这些。

(我让8个小组全部交流了他们的问题研究方案,对出色的小组奖励小圈,此过程略。)

(研究的问题有了,但怎么去研究,这是非常关键的。让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研究计划,并修改完善,以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步骤和方法,为后面的成功探究打下基础。)

5.自主探究

师:接下来的活动最为重要。要求各组根据你们制定的计划展开研究,小组成员要相互合作,仔细观察,及时将观察到的、发现的或者收获填写在记录单上。比一比,哪一组研究得最认真。

(教师提供自助餐式的研究材料,让各小组根据各自不同的问题,自主领取相应的材料。教师准备的材料有:米饭、面包屑、颗粒鱼食、细屑青菜叶、双面胶、夹子、橡皮筋、筷子、红水、滴管、暗箱、新鲜鱼鳞、放大镜及相关问题的资料。)

(对研究主题的分解、研究材料的取舍、相关问题资料的收集,这些准备工作都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前提。)

6.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师:把你们的研究情况和收获汇报一下。

(让学生把研究记录单在投影仪上展示,进行汇报交流。)

生:我们研究鱼尾巴的作用。我们用双面胶将鱼的尾巴粘牢,放入水中后发现鱼不灵活了。游得没有原来快了。我们认为鱼尾巴主要是用来游泳的。

生:我们是用夹子夹住鱼尾巴的,放入水中后,发现鱼想不停地摆动尾巴,头也不停地动。可是游不起来了,身体也斜着。我们的发现是鱼的尾巴是用来游泳和稳定身体的。

师:非常好,观察得很仔细。

生:我们组研究的是鱼鳞的作用。我们用手摸了摸鱼鳞,很滑。上面有一层黏液。大概是用来防止碰撞的。又用笔戳了戳,发现很硬,说明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生:我们组研究的是鱼能否听到声音。我们用筷子敲鱼缸,发现鱼不怎么动。仔细一看,鱼的尾巴和胸鳍有一点儿反应。每敲一下,胸鳍就轻微地一张,这说明鱼能听到一点声音。

生:我们还查了资料,发现鱼没有外耳,只有内耳,在头骨里,所以听力很弱。

师:研究得很认真。查资料也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

生:我们组研究了鱼是怎样呼吸的。我们先用滴管在鱼鳃边滴了一滴红水,发现鱼鳃一张一合的。红水没有进去,而是被排出来的水流冲散了,后来再用滴管在鱼的嘴边滴了一滴,发现被吃了进去。说明鱼的呼吸是从嘴里吸气进去,又从鳃里呼气出来的。

师:现在来看看,哪个小组得的圈最多,表现最棒?

(现在再来让学生评选出优秀研究小组,这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

五、总结评价,让探究延续

1.自主总结,多元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知道可以怎样来研究一种小动物吗?

生:可以把观察到的写出来、画出来。

生:对它提出问题,然后来研究。可以制定计划做实验,再讲给大家听。

师:要研究小动物可以先观察,再提出问题,围绕问题想想怎么来研究,再按定好的计划展开研究,最后把研究中的发现和收获像今天这样记录下来。

(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反思,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一种很好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能得到一种清晰的概括。)

师:同学们对自己组的表现最有发言权。假如满分是100分,给你们组打打分,并说说理由。

生:我给我们组打100分。因为我们组研究得最认真,而且得的圈最多。

师:好,能勇于肯定自己组的成绩。

生:我给我们组打60分,因为我们还没研究完。

师:很诚实。希望你们能在课后继续研究。

师:来给老师打打分。

生:我给老师打满分,因为我们学得很有趣。

生:我打90分,因为在汇报时,你没有让我们汇报。

师:说得对,老师也意识到了,今后一定注意。

(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很好地反思自己小组的研究,而且教师也从学生的评价中得到启发,从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

2.激趣拓展

师:这些鱼怎么办?

生:送给我们。

师:可以,但你们准备怎样来对待它?

生:我会好好照顾它。

生:我会天天给它喂食。

生:我会给它买玩具。

生:我想在家里继续研究鱼的问题。

师:鱼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特别是一些珍贵的鱼类,我们应该爱护它。希望同学们要好好照顾它们。

(将鱼送给学生,使得对鱼的探究更加开放,延续到课外。学生在呵护小生命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关注、研究鱼的相关问题,同时也会逐渐学会珍爱生命。)

选自《中小学探究教学200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简练·生动·真挚



河北省三河市实验中学 刘占全



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开学之初,生物课的教学内容还是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新课本发下来后,有不少学生在课前或课间总是问:“老师,怎么还不讲新课本呀?”问得多了,我不由考虑到:新课本怎么这么吸引学生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通读了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标教材,没想到自己也被教材深深吸引住了。现以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为例进行教材分析。

这一章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内容、语言高度简练

1. 内容丰富、详略得当。

旧教材中的动物学内容冗长而复杂,但在现实的教学中总有一种老牛拉破车的感觉,学生不愿拉而又不得不拉,使学生和教师都很疲惫。新教材用一章的内容、极小的篇幅处理了过去近一本书的内容。这种大胆的删减,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新教材一改长期以来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做法,而是与第二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处理思路一脉相承,把各种环境中生活的动物放在生物圈中来讲,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内容上除原生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其他的动物门类都有所涉猎,使学生对动物有一整体的认识,不可谓不丰富。在这里生物圈像一个光环,在光环里有水生、陆生、空中飞行的三类动物,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认识不同的动物,这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也使学生强烈感受到适宜的环境对于动物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一点在旧教材中是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完成的。

2. 语言简练,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旧教材在讲腔肠动物中,把复杂的结构、捕食、神经、生殖等都讲得很详细,固然会使学生对腔肠动物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但众所周知的一个常识是自己摘到的果子最甜。旧教材中的“丰盛套餐”除去留给学疲于记忆的苦涩,很难找到学习的喜悦,而新教材(生物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8页)只用寥寥数语就解决了问题:“海葵、海蜇、珊瑚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语言多么简练,处理多么干净利索,而留给学生的是去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广大空间。这里照顾了学生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学习吃力的学生,了解这些主要特征也就够了,而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免要问,它们是怎样取食,怎样逃避敌害,怎样生殖的?这样的学生就会课下从网上、电视上、书籍中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同时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和喜悦。

新教材的语言简练还体现在一些举例上。例如,水域环境的保护,书中只列举了一些学生常见的水域遭破坏的实例,然后立即让学生感受,这样,对学生的触动是很大的。又如,“在水中生活的动物还有:海豚、鲸、海豹、龟、鳖等。”(生物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页)只一句话,但却孕含深意:很明显,这几类动物不是鱼类、腔肠动物、软体动物,也不是甲壳动物,它们到底属于哪类动物呢?它们到底是怎样生活的呢?这不由不引起学生的思索,不由不引起学生去探究。

二、图片、语言、内容编排生动

1. 图片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有很多是动物在生活环境中的照片。这些图片的直观性极强,可欣赏性也极强,如果再配以音乐或教师优美的语言,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其他水生动物时:“色彩艳丽的海葵像鲜花一样在水中绽放,美丽的珊瑚闪着银白色的光,八角章鱼在静静地等待猎物,枪乌贼用黑色的烟雾逃脱死亡。”美丽的图片把学生带到了海底世界,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强烈愿望。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节的教学引入时,学生看着图片,教师配以音乐,再配以优美的语言:“大袋鼠在澳洲这块古老草原上跳跃、繁衍;金丝猴在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四下张望;北极熊在银白色北极憨态可掬地漫步;凶猛的猎豹在非洲干旱的草原上风驰电掣;山林之王老虎正慢步走下山岗;美丽的蝴蝶正在花丛中栖落;丹顶鹤的鸣声高远悠长。”这俨然把学生带入了动物世界之中,学生如醉如痴。这样,怎不使学生对要学内容充满好奇和神秘,怎不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 语言生动,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新教材除了图片丰富美丽,语言的悠美也不能不谈。像“烟波浩渺的海洋,奔流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生物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页)怎不给学生美的享受,怎能不激起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像“‘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迁徙的鸟类能从北飞到南,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越冬;或从南到北返回到产卵育雏的地方。”(生物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0页)诗词的引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美化了学生的心灵,也使学生注意到,诗句中也有生物学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3. 内容编排生动,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新教材注重内容编排,仅第一章就有4个观察与思考、2个探究、1个实验,2个课外实践、1个技能训练、1个科学技术与社会、1个生物学与艺术。这些内容编排,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内容编排生动、丰富,避免了接受式学习的枯燥,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新教材中,“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生物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1页),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从扔纸和扔纸飞机开始,直至制成飞机模型。教师在上课时,如果引导学生去做,很快就能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教师除引导学生作出假设,还应该注意假设的可操作性。对于探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除了调查、观察、动手实验,阅读分析已有的资料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教材的这样编排改变了旧教材中拒学生于门外的状况,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获得了一定的生物学研究技能、方法。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教材的出发点是学生物学,珍爱生命,保护环境,唤起学生振兴祖国、主动参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从内容上说,新教材用真挚的生物学情感来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像水域环境的保护,先用美丽的水域来吸引学生,然后用现实中的污染来警示学生。这种情感是真挚的,怎能不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怎能不唤起学生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像饲养小金鱼、小白兔,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有利于学生养成珍爱生命的好习惯,使学生充满爱心地健康成长。又如“动物与造型艺术”怎能不唤起学生去珍爱自然界中的鸟类,为美好的生活增红添绿。

从“各种环境中的动物”这一章看,简练、生动、真挚,像是一件完美的文学艺术品。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们应该为有这样好的生物教材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努力挖掘教材,使教学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赵启洋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能力目标:

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阶段,也是思维较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方法和手段

导入新课
播放1.动物运动的录像片;2.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图片
观察、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媒体播放

观察鸡足(爪子)关节的结构
设疑:如果人的肘、肩、膝等部位如果不活动,运动情况会怎样?关节的结构又是如何呢?它有哪些适于运动的特点呢?
1.解剖和观察鸡足关节。
2.讨论并总结关节的结构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实验操作
(强调注意实验安全,避免器械伤手)。
人体关节
设疑:人体有哪些关节?我们在运动中应注意哪些?
结合实际生活,讨论、总结在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的知识。
学以致用,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并突出STS的教育。
讨论

骨骼

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结,骨骼在运动中起支持作用。


观察、思考。


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


图片展示



骨骼肌的结构

1.设疑:运动中牵拉骨完成运动的结构是什么?
2.展示骨骼肌结构的动画。

观察、思考、讨论。

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兴趣,揭示内部的结构。


播放动画




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关系。

1.设疑:有了灵活的关节,骨骼肌牵动着骨可以绕着关节活动,然而运动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完成的呢?
2.制作肘关节的模型,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关系。
3.播放屈肘和伸肘的动画。
1.制作肘关节模型,探究骨骼肌的着生情况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2、体验屈肘和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加深理解骨骼肌的协作关系。
1.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2.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3.适时发现制作不同关节模型的典型学生,请他们为大家做示范和说明。
模型制作
播放动画



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时评价。

动物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完成运动

设疑:动物只靠运动系统就能完成运动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方面的参与呢?

讨论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讨论


动物运动的意义

设疑: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有哪些意义?
讨论、总结: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够有效地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培养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分组讨论



     小结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关节具有牢固灵活的特点适于运动;骨骼肌在运动中是动力器官。

讨论总结:动物通过各种方式的运动能够充分适应各种各样的生活环境。


加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六、课后反思


1.成功经验

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师生感受到运动的美丽,健康的宝贵,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通过探究实验,亲自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2.改进措施

关节结构的观察,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用哺乳动物的关节。模型制作的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固定性还不够好,使用图钉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等。

七、点评

1.优选媒体资源,展示运动之美

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屏幕上展示着第二十四届雅典奥运会“亚洲飞人”刘翔飞跃跨栏的一瞬、女排姑娘顽强的最后一扣、射击冠军王义夫紧扣板击、篮球“巨人”姚明一记重扣……这些激动人心的时刻无不再次拨动师生们激动的心弦。为国争光,体育强国,运动之美,力的炫耀。荧屏又翻动着猎豹追捕着羚羊、袋鼠互相争斗、大象与它的孩子们欢快地洗浴、海面游动的鲸喷溅着高高的水柱、丹顶鹤在空中展翅飞翔……这些图片材料是要告诉学生们──人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不同,使学生感受到人与动物运动的和谐,运动之美。

2.探究关节的秘密,开启智慧的天窗

小心地拿起家兔的骨骼标本,看看骨与骨的连接,耸耸自己的肩膀,摇摇自己的臂膀,交叉双手转一转手腕,脚尖触地晃动一下脚踝,感受的是关节、骨与肌肉的关系。托起手中的解剖盘,白白的“凤爪”任尔挑选。轻轻地划开鸡爪上的皮肤,剪开肌腱,触摸光滑的软骨,了解关节的结构,感受它的牢固、柔韧与灵活。稍然地实现着“做中学”。

3.模拟制作体验过程,关注评价激活思维

两片天蓝色塑料薄板,两个橡皮筋,几个图钉,试一试模拟探究关节、骨骼和肌肉的关系。若要模拟制作的成功,先与老师一起做一做伸肘与屈肘动作。耐心地体会,细致的琢磨,想明白啦,塑料板代表两块骨骼,图钉相当于连接骨的关节,橡皮筋联合起来模拟伸肘与屈肘动作时的骨骼肌运动情况。教师发现学生能力的差异,请上台来一一叙述制作的道理,有不合适的地方,先由本小组同学给予纠正,后由老师予以评价和指导。重在过程与能力建构,认同学生存在的差异。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4.认知过程为美的追求,思与想的系统升华

动物具备了关节、骨骼和肌肉即可完成各种运动吗?回忆动物世界的精彩,吟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美丽诗篇,明白了动物的运动需要神经系统、需要能量的供给,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这样才能实现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不再是呆板的说教,而是感性认识的体验,理性思维的提升。

点评人:吉林教育学院高中部 沈 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湖北省当阳市双莲初级中学 苏永华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2.教材分析

2.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3 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

3.教学过程

3.1 复习提问  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  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

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有繁殖行为等,所以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3.3 运动系统的组成 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3.3.1骨的外形和作用  取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让学生观察骨的外形。多媒体课件提供常见杠杆作用的动画,让学生分析骨在运动中的作用。

3.3.2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①多媒体课件提供关节运动的动画,师生共同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关节炎对运动的影响,了解关节脱臼的原因和后果。②演示一根木条不能弯曲,两根木条连接后可以弯曲,连接处相当于关节,说明关节就是骨连接的方式。

3.3.3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  ①多媒体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察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特征。②多媒体课件提供骨骼肌受刺激收缩的视频,说明骨骼肌有受刺激产生收缩的特性。③用木棍和细绳演示,说明骨骼肌附于不同骨的特点。④用玩具汽车和细绳演示,说明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并且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特点。

3.4 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关系 课件动画演示伸、屈肘运动,然后引导学生做伸、屈肘运动,感觉运动时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变化,最后用自制模型演示运动时骨骼肌(用弹簧代替)的变化。学生制作模型,观察模型运动时皮筋的变化情况。

小结:骨骼肌受到来自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引起躯体产生运动。

3.5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 多媒体给出人体骨骼标本,学生观察人体的上肢骨和下肢骨,认识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关节的位置。

3.6 运动同身体各系统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在体育课上运动时,自己身体的各种生理特征变化。理解动物的运动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的配合才能完成。

3.7 巩固理解 讨论回答:①肌肉拉伤或骨折后,人就不能正常活动,为什么?②通过学习,你认为在劳动和体育锻炼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小结:运动需要运动系统来完成,同时也需要身体各系统的配合。作为生活在集体和社会中的个人,我们应当承担起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3.8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动物的运动不但依赖一定的身体结构,还需要身体其他系统的配合。运动对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有重大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