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听专家讲座有感:触动孩子的心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08:4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触动孩子的心灵  

     当我们读完一个故事,我们最能做的、也是最经常做的是什么?  

    当然,这里指的是语文一线老师。  

    我想大部分的老师会说:恩,我会让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也会说这个故事中有没有那个词用得特别好。  

    当某位同学能很明确地表达出某一个观点之后,老师是否会及时地评价说:“***同学,你说得真好。”  

    这样的经历想必很多老师都经历过吧?当老师和同学们结束了刚刚的对话之后,这个文本也就结束了。  

    我和所有的语文老师一样,一直是如此做的,然而,3月25、26日,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八届班级读书会暨两岸三地儿童阅读体验式研习活动,特别是听了吴敏而老师的讲座后,我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真的只能用一个非常老套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的状态——受益匪浅。既大饱眼福,见到了一大堆儿童阅读界传说中的名人大家,又亲耳聆听他们的孜孜教诲,体验着他们的良苦用心,真的是一件相当幸福的事情。  

    敏而老师柔软的亲切的普通话,娓娓动听的故事,亲切慈祥的笑容,都深深打动着我。敏而老师说:“只有不同的看法,没有错误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想法,接受学生的想法。”是啊,其实儿童阅读并不是一件多么圣神的事。任何一个老师、一个家长都是可以操作的。可以读、画、写、说,当然这跟语文教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吗?当然不是。教材中的也是编者安排的例子。无论是语文还是儿童阅读,终点都是那一个——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只不过我们有时候太把教材当一回事了!  

    回到绍兴,迫不及待地就想把敏而老师的那一套在我们班孩子身上试一试,学着敏而老师的样子,我找来了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发给孩子两张便签纸,给孩子们分好小组,每四、五或六人为一小组,并提出了六个要求:1.你觉得最开心的是哪一页,记在便签纸上。2.你觉得最伤心的是哪一页,记在便签纸上。3.你觉得最好笑的是哪一页,记在便签纸上。4.你觉得有点怪怪的是哪一页,记在便签纸上。5.你觉得让人怕怕的是哪一页,记在便签纸上。6.你觉得有朋友真好的是哪一页,记在便签纸上。小组每人选择其中的一个任务,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我们的阅读,过程中,发现此时的孩子们特别的兴奋,一遍看完,大多数的孩子在纸上记下了好多页,于是,我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从中找出”最“,孩子们美美地又读起了第二遍,孩子们看得更用心了,通过比较都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最”,然后我问孩子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一页,当时你的脑海中闪过什么想法呢?”写或画在第二张便签纸上,并贴在那一页上,孩子们毫不犹豫,纷纷落笔,此时的孩子们哪里还有平时造句、写文时的“叫苦连天”,都是那么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画下来。紧接着,我让孩子们小组交流自己的任务,瞧,孩子们讲得多开心啊!有的孩子写着“我觉得有朋友真好,因为当有危险来到的时候,朋友们会互相提醒。”“达利B居然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他肯定很伤心。”“达利B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该吃什么、该住在哪?真是太好笑了。”“达利B以为自己是美人鱼么,居然觉得自己应该吃鱼!哈哈!”……童真的语言,每个孩子在无形中就了解了整个故事,并有了自己的看法,这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根本无法达到的。  

    之后我让孩子们阅读自己带来的书籍,告诉孩子们,如果你觉得哪一页有话想写的时候可以举手问老师要便签纸,原以为愿意写的孩子应该不多,但却意外发现,半节课时间,全班每一个孩子都问我要了便签纸,多的甚至要了五六张,有孩子在《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某一页写道:“我觉得灰太狼真是太笨了,都不会使用物品,小朋友们,可要注意了,以后使用物品的时候要先看说明书啊!真是太搞笑了!”有孩子在《长袜子皮皮》的某一页写道:“长袜子皮皮的力气可真大啊!”……孩子们开始爱上阅读,爱上写话了,真是让我惊喜,课后,很多孩子跟我说,也要去买便签纸,以后看书的时候可以用。  

     看,这就是阅读的魅力,孩子们在阅读中被感动着、陶冶着、也快乐着、享受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1: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