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课堂教学临床指导》
课堂规则的制订
柳夕浪
教室常规是许多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常规出现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1)老师未作规定或规范不明确,前后规定不一致,学生不清楚老师所期望的行为表现究竟是什么。
(2)虽然制订了规则,但学生或许觉得不合理、不认同,因而拒绝执行。
(3)老师有口头甚至明文规定,但当违反规定的行为出现时,未被禁止及纠正。
制订适宜的课堂规则是十分重要的。所谓适宜,具体地讲,有这样一些基本要求。
明确“要检点自己的行为”,这种规则不明确,难于起到指导与约束作用。明确的规则说清楚期望的行为是什么,不是什么,某种行为的出现会有什么结果,以便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值周班长负责考勤,发现早晨上学迟到或早退者,写500字说明书”。
合理以正面引导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多规定“做什么”,少采用“不准或严禁做什么”之类的语言,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期望,富有教育意义,既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吻合,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上课期间禁止上厕所”,这种规则学生难以做到,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上课时要端正,两手要放在背后”,这种规则既不合理,也无必要。规则既要有针对学生的,也要有针对教师的,体现师生关系的平等。如特级教师李镇西制订的“班规”专门设置了“班主任”一项,规定每月出现下列情况中任何一种,均罚款两元或罚扫教室一次:①对学生发火超过一次;②上课拖堂两分钟以上;③错批评同学一次;④用不文明语言侮辱同学的人格;⑤未经同学允许占用自习课上语文;⑥执行本班规不严。班规还特别规定:全班同学每月以无记名形式对班主任工作投一次信任票,信任票未获半数,罚独自扫教室一次;连续两次未获半数,由班委向校长写投诉信。
有弹性规则赋予每个人特定的角色位置与行为准则,不排除设置若干有形与无形的屏障,但还要为教学交往、师生活动提供诸多可能性,提供必要的自由支配的时空。它既要规范人,又要解放人。规范人的目的是为了解放人。对不同程度的违规处理应有所分别。如果一种处罚方式已经丧失其效果,则应斟酌其他的替代方式,所以在文字表述上应有弹性。
适量课堂规则应当少而精,避免那些不相关或不必要的规则,抓住最基本的东西。有关研究者指出,课堂规则应“控制在十项以内”,规则较多时应按重要程度排列,删去次要的规定。如尚不够全面,也应等学生学会一些规则后再逐步增加。如果一次订得太多,学生一下子难以把握,出现反感;教师也难以控制,规则的执行就会落空。美国有位教育学家对应有的班规内容制订了六条原则性的规定。
(1)上课需用的文本文具,务必带齐。
(2)上课铃响应立即坐定,并完成上课前的准备。
(3)维持对人的尊重与礼貌。
(4)老师讲课或同学询问、发言、讨论时,应注意聆听。
(5)尊重别人的财物。
(6)遵守学校规定。
教室内常见的违规行为,如未带书本、文具,迟到,擅离座位,睡觉,聊天,擅拿别人的东西,破坏公物,制造脏乱,喧闹,打架等,都可以用上述六条规定来防范禁止。六条规定是原则性的,老师可再举例说明,如“尊重别人财物”一项,可以包括:维持教室的整洁;不得涂污、毁损公物;借来的东西要归还;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拿别人的东西。
在制订课堂规则时,教师应在观察学生表现的基础上,有针对生地提出初步方案,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做不仅是为了符合民主程序,更在于让学生了解规则制订的价值意义,了解规则的内函,进而达到认同、接纳、内化,成为自觉的行动。不理解、不认同,也就谈不上自觉地执行。特级教师李镇西担任四川乐山一中高中九0级一班班主任时,组织新生讨论三个问题:你们是否希望这个班最终成为一个好的集体?若要成为好的集体,需不需要每个人都克服自己的弱点?为了保证同学们克服自身的弱点,需不需要制订一个“班规”?在讨论中,大家明确“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不尽一样,“班规”应当结合本班实际,使“守则”中有关纪律要求具体化;确定了“可行性”“广泛性”“互制性”三条原则,特别强调了学生监督老师的意义。全班学生个个参加起草,每人交一份草案,并根据三个基本原则,对草案进行整理、推敲,最后形成包括“学习纪律”“寝室纪律”、“清洁卫生”“体育锻炼”“值日生”“班干部”“班主任”“其他”共8个部分40条(注意:不仅仅涉及课堂规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