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课堂提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霍懋征



阅读课上的提问很重要。从我自己的教学和其他老师的教学看,问题提得恰当,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引导学生前进。如果问题提得不当,则容易徒具形式,浪费时间,甚至走弯路。如,有些提问目的性不强;有些提问无先后难易之分;有些提问缺乏必要的深度和广度,原地踏步;有些提问过难,使学生无法回答;有些提问过于死板,缺乏启发性等。这样的提问都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怎样才能把问题提得恰当呢?

第一,提问要围绕中心,有的放矢。要根据教学的目的、重点和学生的难点提出问题。

如,我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学生对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不很清楚。根据这一难点,我让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复述,了解阿妈妮、大嫂、小金花三个人物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怎样为救护中国人民志愿军流血牺牲的故事情节,感受到朝鲜人民有为救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怕流血牺牲的崇高思想。在这个基础上我提出:“志愿军又是怎样对待朝鲜人民的呢?”这时学生展开了联想,头脑中浮现出一幕幕电影中罗盛教、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在抗美援朝中流血牺牲的光辉形象,学生们争着回答。这时我又提出一个较有深度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中朝人民的友谊是一种什么样的友谊?”这就促使学生既能归纳出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又能用书上或课外阅读中的实例来说明道理。这样的提问,围绕中心和学生的难点,有的放矢,有利于唤起学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领会课文。

第二,提问要有“序”。要随着教学过程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

初读课文时的提问,往往是表面性的,着重解决对文字的理解和粗知课文的梗概。如,教《桂林山水》一课,当我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观察彩色放大图,观察之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这时我提出:“你们谁懂得‘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甲’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举手发言:“我认为‘甲’是最好的意思”,“我认为‘甲’是头等的意思”,“我认为‘甲’是优等的意思,是天下数得着”,“‘甲’是第一的意思”……我让学生认真看插图,学生兴致很高。接着我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默读思考:(一)作者站在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观察的?(二)桂林的山水与其他地方的山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是天下第一流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梗概;以便为深入细读课文打下基础。

在深入细读课文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境,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段,促使学生认真细读,从感知到理解。这一阶段的提问,应有一定的深度,带有关键性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让学生观察漓江的水,看图之后,表情朗读课文。这时,有声、有色、有形,在学生头脑中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以后,我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默读、欣赏,同桌议论:(一)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二)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在此情况下,学生读得认真而有兴致,联想、对比也比较活跃,思维、想象积极活动,感知相互促进,似乎是身临其境,这就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写山的一段时,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阅读的方式,要求学生按写水的顺序、方法去独立读课文,让他们分组讨论。然后由他们自己来说出作者是怎样写“山”的,自己是怎样理解的。在必要时,我给予点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概括课文时,我往往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上。提问时则注意让学生从各段之间的联系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上来思考问题。我讲解《桂林山水》一课后,在学生表情朗读、独立默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一)这篇文章写作上有什么特点?(二)开头和结尾的诗句有什么关系?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学生能说出文章是按作者的观察顺序写出事物特点的,用了准确、精炼的语言;前后诗句相呼应,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高度赞扬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借赞扬桂林山水之景,抒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通过以上提问,不仅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现象深入到本质,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而且还对作者布局谋篇的好处有了一定的体会。

在复习性阅读和练习时,我把提问重点放在重点训练项目上,侧重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仍如上例,讲完课后,我提出能不能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任选公园或校园的一角,写一片断,或者记一篇观察日记。学生兴趣很大。这就同作文联系起来了,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有的学生写了这么个片断:

我看见过校舍整洁的中学,参观过环境优美的小学,却从没看见过第二实验小学这样的学校。我们学校的环境真美丽。一进入学校,好像来到了花园,校园门口的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芳香扑鼻。校园真整洁啊!

以上几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

具体运用的时候,也要因文而异,不要千篇一律。比如,英雄人物故事,要从语言文字深入到人物的思想境界,使孩子们受到感染。又如,常识性课文,则要从直观事物的表面,逐步深入到本质,形成科学的概念等等。这里只不过是举例而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谈课堂提问

第三,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并不等于启发式,启发式的含义很广。但是启发性的提问,有利于贯彻启发式。

启发式的提问,主要在于启发学生抓住主要的问题开动脑筋,并按着正确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作者在万国殡仪馆看到那么多的人,他们又是那样沉痛地追悼鲁迅先生,于是引起作者深思:“为什么伯父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和爱戴呢?”这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贯穿全文的,必须抓住它,才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突出中心思想,同时使学生掌握学习这类文章的规律,达到举一反三。于是,我紧紧抓住这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果追溯到因。在讲读第二段鲁迅先生和作者谈《水浒传》内容时,其中有一句鲁迅先生说的话,“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是一句重点句,学生开始理解得很肤浅,只就字面理解到鲁迅先生的记性好。后来体会到是鲁迅先生读书认真。如何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并且逐步深入呢?于是我反问学生:“是鲁迅在作者面前夸耀自己读书认真吗?”学生说:“不是。是鲁迅风趣地在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我说:“仅仅是风趣地批评吗?批评的目的是什么?”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说“是鲁迅关心、爱护作者呢”。这时,学生的认识已经提高了一步,但还要进一步提高。于是,我联系课文里提到的鲁迅为广大青少年翻译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进一步提出“鲁迅是不是只关心作者一个人呢”?学生很快理解到鲁迅先生关心的是广大的青少年。这时,我又引导学生把这一段内容与第一段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明白了正是由于鲁迅先生关心青少年,所以青少年爱戴他。在读第三、四、五段课文的时候,我都环绕着课文的主要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上来,虽然问题有一定的深度,但学生并不感到困难。

第四,提问要面向全班学生,同时要估计到各类学生回答的结果。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难的问题我叫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容易的问题则叫学习差的学生回答,也有些问题叫中等的学生回答。这要从实际出发,心中有数,而不能灵动一动,随便指定哪个学生回答。如果有些问题估计一般学生能回答出一部分,老师还可以借助他的回答,进一步启发同学们争论和深入思考。然后再叫学习较好、肯思考的学生归纳补充,老师还要帮助概括。有时也可以在一些较难较重要的问题上,先叫好的学生示范,再叫差的学生回答。这样容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尤其要注意学习差的学生,要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启发他们思考,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切忌只叫好的,不叫差的,赶进度,走过场,这样就说不上有什么课堂教学效果的。总之,阅读课上的提问,贵精不在多。特别是启发性的提问,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要在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教育理论,认真探讨提问的艺术。启发性的提问,好像传说中的大禹治水,通过疏导,开拓学生的思路,使智慧之水源源而来,以促进认识的发展,从而加快阅读能力的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23: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