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49:5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第一本书》拓展阅读
(1)“这本书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人卜劳恩《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3)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4)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课)



思考探究



作者为什么在叙述往事中反复插入这么多抒情议论的文字?你怎样理解“人不能忘本”?



我与石头的情谊



◇牛汉



生人走进我的陋室,首先看到的是书,真不老少。坐定了,举目扫视一圈儿,立即又会发现在案头和书橱里,有许多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被供在很显眼的地方。书,石头,再加上我,就大体上形成了我的生存境况。这则小文主要说的是石头,我不说,深沉到极点的石头自己不会说。它们有的如北京城旧王府门口的石狮子,雄踞在《托尔斯泰文集》和《鲁迅全集》的前面。有的如大山一般耸立,紧紧靠着梵高的自画像;令人惊异的是,石头粗犷的纹路竟然与梵高的笔触非常的相似,二者仿佛有着某种血缘。有一块石头,还用精致的木盘托着。但仔细端详一番过后,在这么多的石头之中,却找不到一块配称作工艺品的,从形态到色泽全是些未经洗磨打光的天然石,通体裸露着不驯的野性。有的你去摸摸,会扎疼手。



有不少年头,我抗不过天大的厄运,又妄想时刻冲破深深的窒闷,几乎如梦游人一样天天寻求心灵的慰藉。人世间难以获得的珍贵的情谊,居然在大自然中领受到了,于是我有了另一个属于心灵的隐秘而广阔的世界。鹰和它悲壮的一生,树和它神圣而高尚的根,囚笼中虎的不羁的灵魂,如暗夜闪电般绚丽的蚯蚓的血,还有此刻仍与我朝夕与共的这些石头……它们在那些漫长而困厄的岁月中拯救过我,赐予我超人的力量,在我的心目中,它们几乎是神圣的存在。对它们的感念之情,我写过不少的诗篇,只有对沉默的石头还没有赞誉过它们的美德。



我的第一块石头是在深深的地层下闪现的。在湖北古云梦泽服劳役时,有一次在炎炎的阳光下翻土,面前突然出现一块鹅黄色的石头,我弯下腰身,捧起了它,它比一般石头重得多,我用裸身的热汗擦净了它,它像被唤醒睁开眼睛似地闪射出凝重而深情的光芒。一位古典文学专家把它接过手,掂了又掂,摩挲了又摩挲,还用舌尖舐舐,对我说:“你找到块宝贝,多半是田黄,不过打磨起来极难。它在地下至少埋没了几万年了。”他又说:“可以断成石料,打磨成最名贵的图章石。”我为什么要伤害它,把它肢解为图章?不能,绝不能!应当保存它完美的形象,也可以说是一个经神圣的土地孕育而成的诗的意象。并不是因专家鉴定这块石头才突然变得珍贵起来,我从地下遇到它的那个瞬间就感到它的灵性;偌大的一片未开垦的荒地,全是褚色的胶泥,为什么只发现这一块石头,它怎么能经受了几万年的深埋而没有化为泥土?我带回宿舍后,藏在枕边,夜里常常摩挲它,搁在额头,沁凉沁凉的,仿佛有一股清莹的泉水浸润着我燥热的肌体。我曾试图写一首诗,但没有写成。只记得想写它三个高洁的品性:第一,它坚硬,经得住埋没,抗得住腐化;第二,它沉默,耐得住寂寞;第三,它心中聚着不灭的火,遇到打击,能灿然迸发出来。这块石头(就是托在木盘里的)给了我大的智慧和力量。我从此学会了石头的沉默,发现沉默是最坚固的语言,沉默是最深远的境界,如卡夫卡所说,一个人或许能逃得过歌声(还有诅咒),但绝逃不出捕捉不到的沉默,沉默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



关于与我有情谊的石头的来历和各自的品性,就草草地记下这些苦涩的文字。我没有曹雪芹那块通灵的石头,敷演不出一段段故事。我的这些未经打磨的石头,只保留历史的真实和我对它们的感念。它们虽没有补天的荣耀,却使一颗平凡的有创伤的心灵,因有它们的默默的抚慰而获得了抗争命运的勇气。因此,石头和书成为我书斋的神圣的存在,成为我生活和生命的亲密的伴侣,直到死。



(节选自《空旷在远方》)



一点感悟



《红楼梦》中贾宝玉须臾不能离开的“护身符”据说是通灵的。作者笔下的一块块石头,“在那漫长而困厄岁月中拯救过我,赐予我超人的力量”,因而是“神圣的”。因为它们是作者苦难生活和奋斗精神的见证,于是成为亲密的伴侣。



思考探究



牛汉对他的第一本书和第一块石头都满怀深情,其中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50:03 | 只看该作者
春的林野
许地山
(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配读文章)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露得迟。那里的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过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它的荫下避避光焰的威吓。



岩下的荫处和山溪的旁边满长了薇蕨和其它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花点缀在绿茵上头。



天中的云雀,林中的金莺,都鼓起它们的舌簧。轻风把它们的声音挤成一片,分送给山中各样有耳无耳的生物。桃花听得入神,禁不住落了几点粉泪,一片一片凝在地上。小草花听得大醉,也和着声音的节拍一会儿倒,一会儿起,没有镇定的时候。



林下一班孩子正在那里捡桃花的落瓣哪。他们捡着,清儿忽嚷起来,道:“嗄,邕邕来了!”众孩子住了手.都向桃林的尽头盼望。果然邕邕也在那里摘草花。



清儿道:“我们今天可要试试阿桐的本领了。若是他能办得到.我们都把花瓣穿成一串璎珞围在他身上,封他为大哥如何?”



众人都答应了。



阿桐走到邕邕面前,道:“我们正等着你来呢。”



阿桐的左手盘在邕邕的脖上,一面走一面说:“今天他们要替你办嫁妆,教你做我的妻子。你能做我的妻子么?”邕邕狠视了阿桐一下,回头用手推开他,不许他的手再搭在自己脖上。孩子们都笑得支持不住了。



众孩子嚷道:“我们见过邕邕用手推人了!阿桐赢了!”邕邕从来不会拒绝人,阿桐怎能知道一说那话,就能使她动手呢?是春光的荡漾,把他这种心思泛出来呢?或者,天地之心就是这样呢?



你且看:漫游的薄云还是从这峰飞过那峰。,



你且听:云雀和金莺的歌声还布满了空中和林中。在这万山环抱的桃林中,除那班爱闹的孩子以外,万物把春光领略得心眼都迷蒙了。



(摘自《许地山文集》)



【赏读】这篇散文的意境很像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的林野,万物争荣,一班孩子天真无邪,“万物把春光领略得心眼都迷蒙了”。人是自然,自然像人,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50:13 | 只看该作者
野狼
聂还贵
(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文《狼》配读文章)



大漠,一振苍凉的辽阔。



帐篷一搭,即是安身之家。



实在太疲劳了,躺下就入睡,且整夜无梦。一觉醒来,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阳光。挑起帐篷门帘,啊?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惊惧突如其来,像一枚钉子,把我定格在那里。



狼。一只野狼。在百米处沙丘上的一块大黑石头旁,与我对视。只是那目光,没有想象的那样凶残、贪婪,充满机警和好奇。



这只狼,四个蹄子,雪样发白,仿佛穿了四只白色网球鞋。苍黄的毛色,光滑油亮。个头不算大,却显得矫健英俊。在沙漠运动场上,它准是百兽群里的百米运动员。



愣了一阵子,我才想起防卫,想到猎枪。



当我端着猎枪走出帐篷时,野狼已经不见了。



下午,我打开录音机,放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突然,从帐篷的缝隙里,我看见那只野狼正卧在早晨看到的那个沙丘上,仄着耳朵,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狼在听音乐吗?狼也懂音乐吗?



我忽地来了情绪,把警惕、人与狼的差别,与猎枪一起,扔在一边,顺手抓几块罐头里的肉,钻出帐篷。



野狼看见我,吃了一惊,本能地跳起来,退却几步。



我使劲朝它甩去手里的肉.它却以为是向它攻击,拔腿就跑,但一定是闻到了肉味,又猛地刹住,回过头来一步一步向肉走去。



走到肉前,狼突地一点头,敏捷地叼起肉,转身跑了一段路,这才掉过头来,一边谨慎地嚼着,一边摆动尾巴,就像一只狗在感谢它的主人。



我觉得不再寂寞和孤独。



然而,这以后,一连几天,再没有见着狼。



第三次见到狼,是在一个傍晚。



我点了堆篝火,特地放着有《北方狼》曲子的磁带,随着跳起霹雳舞来。蓦然,我感觉不是独舞,身边还有伴舞者。那便是那只可爱的狼。我想到了美国西部影片《与狼共舞》。



火光照耀下,野狼踩着音乐节拍,来回走着,那样认真,那样有趣。只是我发现,野狼的一条前腿瘸着,深一脚,浅一脚,减了几分先前的精神。同类咬的?猎人干的?



这只野狼为什么总是跟着我?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孤寂?是把我当成异类中的朋友?是把我想成一顿美餐?



带着一连串问题,我恍兮惚兮,进入了梦境。



突然,一阵狼的嚎叫,把我惊醒。我本能地弹跳起来。



从帐篷的窗子惶然张望,啊,月照中天,一片煞白,把整个大漠照得贼亮惨白,森然可怕。月光下,沙丘上那只野狼后腿支撑,身子直立,雕塑一般,对月长哭,那哭声凄惨,悲戚,苍凉,我听得毛骨悚然,寒战不已。



猛地,野狼前腿收回落地,朝我的帐篷一瘸一拐而来,并环绕我的帐篷嗥叫不息。狼!毕竟是狼!兽性不泯,狼性难改!穷凶极恶的家伙!我一直友好待你,你却向朋友发难了。我想到柳宗元的《黔之驴》,那贵州小老虎,不就是采用这样的手段,把那头蠢驴吃掉的吗?



蠢驴。我一边骂着自己,一边操起猎枪,从窗口伸出去,却说不清楚为什么,只是朝天开了一枪。



然而无济于事,野狼真的疯了,竟然撕破我的帐篷,钻进来。



“叭──”野狼应声倒下。它艰难地抬起头,痛苦地看了我一眼,挣扎着,淌着血,向外面爬去。



当我追出来时,狼已经死在沙丘上那块大黑石头旁边。



这时,惨白的月亮变得暗淡起来,天地呈现一片混沌。继而,一阵大风铺天盖地,不知从何处席卷而来,凶猛的风浪,像谁抡起的大锤,猛地把我砸倒在地。当我醒来时,大风已经无声无息。太阳依旧鲜红地照耀着一望无际的沙漠。我发现我的双手紧紧抱着那块大黑石头,身边是那只死去的野狼,而我的帐篷,散了架子似的倒在远处。



惨白的月亮。野狼的啼哭。枪声。风暴。昨夜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我眼前翻腾.闪回。



“狼拜月神。”我想到了当地古老的传说。



一只善良可爱的野狼,拯救了我的生命。不,是一只野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一个人的生命,不,是一个人残酷地杀了一只自己的救命恩兽。



我低头看一看野狼,它被黄沙埋了一半,那眼睛沉重地关闭着。但我知道,无论怎样地努力,我都无法抹去我在野狼眼睛里沉重的投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51:43 | 只看该作者
小溪巴赫
肖复兴

(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配读文章)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他的音乐影响了300年来人们的艺术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以言说,难以描述。



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似乎这个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让我豁然开朗。



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再弱小,只是潺潺的小溪,是不仅埋没不了的,而且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



小溪,涓涓细流,就那样流着、流着,流淌了三百年,还在流着,这条小溪的生命力该有多么的旺盛。在我们没有发现它的时候,其实它就是这样永不停止地流着,只不过那时被树荫掩映,被杂草遮挡,被乱石覆盖,或在那高高的山顶,我们暂时看不见它罢了。



大河可能会有一时的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但大河也会有一时的冰封、断流,乃至干涸。小溪不会,小溪永远只是清清地、浅浅地流着,永远不会因为季节和外界的原因而冰封、断流、干涸。我们看不见它,并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眼睛的问题:近视、远视、弱视、色盲、白内障、瞎子,或只是俯视浪涛汹涌的大河,或只是愿意眺望飞流三千尺的瀑布,而根本没有注意到小溪的存在罢了。而小溪就在我们的身旁,很可能就在我们的脚下。它穿过碎石、草丛,隐没在丛林、山涧,行走在无人能到达,连鸟都飞不到的地方。



在险峻的悬崖上,它照样流淌;在偏僻的角落里,它照样流淌;在阳光月光的照耀下,它照样流淌;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下,它照样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会恣肆狂放,激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但它让人感动是持久的,不会一暴十寒,不会繁枝容易纷纷落,不会无边落木萧萧下,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着。它拥有这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它不是一杯烈酒,让你吞下去立刻就烟花般怒放、烈火般燃烧;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



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这才是巴赫的性格和品格。



有人说巴赫伟大,称巴赫为“音乐之父”,说在巴赫以后出现的伟大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没受过他的滋养。贝多芬、舒曼、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雷格尔、勋伯格、萧斯塔克维奇……



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如庙堂之器哉。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也同样可以是溪水。巴赫就是这样清澈的小溪。



水,当世事沧桑,春秋代序,高山夷为平地,江河顿失滔滔,大河更改河道,小溪却一如既往,依然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静静在流。这就够了,这就是小溪的伟大之处。



听巴赫的音乐,你的眼前永远流淌着这样静谧安详、清澈见底的小溪水。



在宁静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乐(那些弥撒曲和管风琴曲),是孔雀石一样蓝色夜空下的尖顶教堂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教堂旁不远的地方流淌着这样的小溪水,九曲回肠,长袖舒卷,蜿蜒地流着,流向夜的深处,溪水上面跳跃着教堂寂静而瘦长的影子,跳跃着月光银色的光点……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巴赫的音乐(那些康塔塔和圣母赞歌),是无边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气在氤氲地袅袅上升,一群云一样飘逸的白羊,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从朦朦胧胧的地平线那里,流来了这样一弯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跃金,却带来亲切的问候和梦一样轻轻的呼唤……



(节选自《音乐笔记》,有删改)



【注】[巴赫(1685一1750]德国作曲家。主要声乐作品有:《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等,主要器乐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等。他是近代奏鸣曲的奠基者,被称为“音乐之父”。



一点感悟



音乐是世界通行的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如何欣赏领悟古典音乐?本文为我们提供了借鉴。



作者以“小溪”概括巴赫音乐的特色:永远清清、浅浅地流着,有着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作者以诗意的语言描述巴赫音乐的意境:夜空如水,月光皎洁,小溪蜿蜒,银光跳跃,阳光灿烂,草盛花香,小溪清澈,浮光跃金……小溪,象征巴赫的性格和品格,也给我们启示: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埋没不了,不会苍老,能常青常绿;小溪涓涓在流,清清在流,静静在流,同样可以伟大。



思考探究



同样是写西方古典音乐的大师,本文的写法与《音乐巨人贝多芬》有什么不同?想一想,为什么两位中国作者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51:51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巨人贝多芬
何为
  
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



一点感悟



身为音乐家而失聪,似乎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但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因为他心里有音乐。‘



思考探究



为什么称贝多芬为“巨人”,他仅仅是“音乐巨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51:59 | 只看该作者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2课)



一点感悟



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



话,既点题,又为全文奠定基调;结尾先以“学者”“诗人”“烈士”定位闻先生的三重身份,而“卓越”“热情澎湃”“优秀”“大勇”“革命”等修饰语给闻先生以高度评价。末段用“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作结,照应开头。



思考探究



闻一多先生先做后说、多做少说、只做不说、说了就做等个性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08:52:09 | 只看该作者
闻一多的两次转向
雷颐
(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配读文章)



20世纪20年代以诗集《红烛》饮誉一时的狂放诗人闻一多,在40年代成为“民主斗士”倒在血泊中。综观他不长的人生道路和思想发展,充满急剧的变化:由感情奔放如烈火腾烧的诗人突变为埋首故纸堆的冷静学者;又由躲在书斋不问世事的学者一跃而为怒争民主自由的勇士。



由狂放归于沉静



1912年,年仅13岁的闻一多从湖北乡间一户富裕人家来到北京清华学校,开始接触到西方文化。1922年他赴美留学专攻美术。从考入清华到1925年留美归来这十余年间,闻一多基本是沉浸在艺术与文学之间,对政治只是偶有所涉。在清华,他发起成立了好几个文学艺术社团,以呼应蔡元培先生的“美育代替宗教说”。他声称:生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它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化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方法。



当时白话文运动正在崛起,他便开始尝试新诗创作,并与梁实秋等人创办了小有影响的“清华文学社”,为新文学运动推波助澜。1923年秋,在国内出版了诗集《红烛》,奠定了他在诗坛的地位。1925年6月,豪情满怀的闻一多回到动荡不安的祖国,与徐志摩等利用《晨报》副刊每周出《诗镌》一次,继续进行新诗探索。这期间,他发表了著名的《死水》一诗,努力想把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统统融于诗中。徐志摩曾坦承自己在诗歌创作上受到过闻一多的启发,他说:“我想这五六年来我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作者的影响。我的笔本来是最不受羁勒的一匹野马,看到闻一多的谨严的作品我方才憬悟到我自己的野性。”



正当闻一多沉醉在象牙塔之中时,奉系军阀于1926年4月攻入北京,枪杀著名报人邵飘萍,大肆迫害文化人。之后,又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四一二”事变。在回国近两年的时间里,闻一多耳闻目睹的都是阴谋、战争、屠杀,面对民族的巨大灾难,他再也难抑悲愤,发表了《贡献》《罪过》《收回》《你指着太阳起誓》《心跳》《一句话》等充满爱国激情和痛挞社会现实的诗歌。但火山喷发之后,他又备感无奈,最终走了一条文人的传统老路,躲进书斋,钻入故纸堆,成了对世事过问无多仅求独善其身的冷静学者。



由“自由学者”转为斗士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步行团。对社会下层生活的真切了解,埋下了他思想变化的契机。同时他本人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迅速贫困化,使他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同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倾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察”的记述使他印象极为深刻,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取民主的运动中去。当然在内心深处他对学术并不能完全忘怀,曾多次对人说希望实现政治民主之后便回到书房好好读十年、二十年书。但这已无法实现了,1946年7月15日,他在勇敢地作了《最后一次演讲》的演讲后,便被暗杀于昆明街头。



(选自《炎黄春秋》2003年第l期,有删改)



一点感悟



闻一多先生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是充满正气的一生。他起初写诗,继而潜心学术,皆成绩斐然,后来又投身于民族运动,视死如归,在昆明的最后一次演讲中慷慨激昂,之后遇刺身亡。先生在人生中的几次转向,主要是因为他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难怪郭沫若先生称其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思考探究



闻一多的人格是伟大的。想想,自己若想在将来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人格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 14: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