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看《触摸春天》公开课后的感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2:4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观看《触摸春天》公开课后的感想
                                      符美媚
4月24日-25日,北京市朝阳区青年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暨“手拉手”帮扶活动在白沙县思源学校举行。由于现场观看名额有限,我未能亲眼目睹这些优秀老师们执教的风姿,真是遗憾。今天周末我忙里偷闲观看了北京市朝阳区新升小学的柳召弟老师执教的《触摸春天》(第二课时),我收获很多:
1、游戏激趣切入,为学文做铺垫
柳老师设计的游戏环节是有目的性的。在这节课前,柳老师首先让学生做了一个感受盲人走路的游戏,学生有了亲身体验,而后畅谈盲人的艰辛,为学生学文感悟文本的情感起到了铺垫、浸润作用。
2、老师对学习方法的引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曾听过几个老师执教的这一课,但多数老师大多都是与学生一起品读文本,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而柳老师在品读文本之前却先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读句子→谈体会→再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当柳老师刚开始让学生按着这步骤学习时,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也许原来的老师很少这样教学),柳老师巡视发现后,立即加以方法的引导,直到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任务,开始动笔写批注。我很喜欢柳老师的这种教学设计,值得借鉴学习!
3.语言精妙的感悟
每一篇课文,被选入教材,在语言表达上一定有独到之处。柳老师善于发现其言语秘妙,挖掘出来,作为语言训练的拓展点。如画面二的品读:
出示 :“我的手指悄然合拢……安静的脸上充满惊讶。”
师:我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想象你就是安静,你惊讶什么?
带着这种惊讶品读这段话。(填空读)
(师在这画面二的学习上,从重点词句入手,设计填空式填读训练,达到学生对重点句熟读的目标,加深理解文本。)
师:知道盲人在触摸着这些东西时,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吗?海伦·凯勒给了你答案。
(师配乐阅读PPT: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感觉到花朵的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发现它惊人的螺旋形的排列……)
师:孩子,通过刚才你的倾听,你发现海伦·凯勒有哪些神奇的发现?
指名生谈感受。
师:他们靠什么有了这些发现呢?(触觉、嗅觉、味觉)正是因为安静也有了这神奇的灵性,所以——
出示PPT
她闻到了________,
听到了________,
拢到了________,
她触摸到了________,
创造了一个________!
看,安静的内心世界________!
柳老师善于创设情境,她配以课外资料音乐的补充,使生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得以奠基。她十分注重学生独特体验的效果,不断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照这一表达方法说一说体会作者捕捉细节、感悟生活,运用排比句式让学生感受到盲童的“奇迹”。
4、拓展到位
“拓展延伸”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可以设计的亮点,但不宜过多。柳老师在执教的这个度的把握是十分讲究的,如:结尾段有这样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是一个值得细细感悟的重要句子。柳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联系上文,联想安静的缤纷世界里有什么?
第二步:播放PPT《我还有一只脚》让学生结合诗歌,体会男孩乐观面对挫折的精神。
第三步:教师巧妙点拨引导学生做人:同学们,当你的人生遇到挫折时,请想想他们的话(PPT)。然后告诉自己——“我有生活的权利,我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种拓展,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升华了主题,又对学生进行了表达训练。
  5、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观看了三遍视频,觉得柳老师对学生习惯的养成方面很注重:①学会倾听。老师上课对学生提出的每个学习任务,都没有用课件出示,都是口述,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的要求;②不动笔墨不读书。老师让学生找出令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在一旁作批注,对学生进行了读写结合的训练;③教读书方法:读句子→谈体会→再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掌握方法可以自学。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在观看视频时,感觉整堂课似乎有点“赶”;老师的“追问”有点过多,好像学生没有太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然,这是我的浅显感受,说得不对,请多指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8: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