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一: 师:我想继续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愿意吗?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我的特异功能”。我需要2名小助手和我配合一下。 (指名上前) (投影出示表格,如下图) 师(对一生):这是一张表格,你的任务就是根据老师的要求来填表、回答问题,你的任务很重要。 师(对另一生):你的任务也很艰巨,就是帮她(停顿)拿着话筒(学生笑),这样大家才能听清她的回答,另外帮忙看着大屏幕,不要让她的手或头挡着画面。其他同学注意看、注意听。 师(背朝学生及屏幕):小助手,请在表格第一行任写一个乘法算式,如果因数比较大,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小助手,请告诉我,积是多少? (生报) 师:小助手,第二行的第一个因数不变,和上面一样,第二个因数任意去乘一个数,告诉我,第二个因数乘了几? (生报) 师:同学们,虽然我不知道原来的2个因数是多少,但我知道现在的积是多少,是××,不相信,你们算算看。 师:相信老师有特异功能吗?(不相信)那你们猜猜老师是怎么算出现在的积的? 生:我也能算出来,用上一行的积去乘6。 师:是吗?大家算算看。 (生计算,表示同意) 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怎么想到用上一行的积乘这个数的?(指第二个因数乘的数) 生:因为这个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6,所以积也同时乘以6。 师:那如果乘7呢? 生:积也乘7。 师:如果乘99呢? 生:积也乘99。 师:这个同学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师板书)。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同意)我可有点半信半疑。这个说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是一个猜想,究竟对不对(板书?),我们需要进一步来验证。思考一下,如何验证? 生:可以把这个猜想用到实际中。 师:对,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可以举些例子。 (生举例,然后一组用因数×因数算出积是多少,另一组用猜想的方法算出积,比较结果,进行验证。) 师:同学们,咱们任意举了几个例子,请大家仔细观察整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那位同学说的猜想是正确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同样乘几。 师:看来在29×46=1334这个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成立的,那么在其他乘法算式中,这个猜想是否还成立呢? 生:是成立的。 师:口说无凭,咱们还是得用事实说话。 (生自主举例,指名展示,小组交流)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举的例子不符合猜想的,请举手(无人举手)看来,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这个猜想都是成立的。其实老师在开始的游戏中也是用这种方法计算的,说有特异功能,只不过想考考大家。没想到你们还真不简单,不迷信老师,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大脑,真棒!我提议大家为自己的表现鼓鼓掌。 师:在所有的乘法算式里,其实都存在这样一个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什么? (生齐答) [反思]:苏教版国标本在处理“积的变化规律”这一课题时,让学生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既要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的规律,还要对“猜想—验证”的探索方法有所尝试、有所应用。虽然教材在此前为本节课内容作了大量的铺垫、准备,但学生的感知还比较表象、冗杂。因此,我设计了“特异功能”这个游戏环节,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通过猜“老师是怎么算的”,在具体情境中唤起学生旧有的感知,从而作出猜想。验证环节竭力体现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由29×46=1334这个个例推广到其他乘法算式,二者验证的结合才是完整的、严谨的,思维才是有序的。另外,整个验证过程也体现了“由扶到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恰到好处的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