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孙明明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 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五、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力求做到:




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

         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

 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与难力,同时为下面解决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题策略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从原有算法多样中的算理对竖

          式计算进行研究

 形成性练习————关注了全体学生

 诊断题————把学习练习中的疑问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

 综合实践————在具体情境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提高

         认识,掌握运算技巧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卫星运行图,简单介绍卫星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师:那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

师:那你知道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吗?

生:我用114*5求出绕地球5圈需要57分。

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绕地球7圈需要多少时间?我用114*7知道线地球7圈需要198分。

师:你可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也想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帮我。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好问题不仅应该 给学生的思维以方向、以动力,还应该 留有一定的窨。让学生从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并围绕数量关系提出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的放矢,直接节课的核心五一节。引出本节课要学习解决的新问题,为下下一步探究新知做准备。]
二、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
生:我知道用114×21。
师:谁能说一说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呢?
生:我觉得大约要用300分。我把114看做150,21看作20,用150*20所以大约要用3000分。
生:我觉得大约要用200分,我把114看做100,21看做20,用100*20,所以大约要用2000分。
生:我觉得大约要用2200分,我把114看做110,把21看做20,用110*20,所以大约要用2200分。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通过让学生估算,学生运用所有的知识和经验,以敏锐的观察力各迅捷的判断力预见计算结果数值范围,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三、探索新知
  师:通过估算,我们知道114×21积的大致范围,那准确答案是多少呢?你自己能试着解答吗?请你先自己试着做一做,然后把你的做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生独立试做后到小组中交流)  

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到前面与大家交流一下?
[让学生在久、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讲座、交流的计算方法。既可以培养和提高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重要,为继续学习做好方法的铺垫。]

生1:114×20+114(先列式)我把21分成20和1,我先用20去乘114再加上114最后结果是2394。

生2:老师我的想法和他的想法一样只是我不是这样列式的。我是这样写的:     

           2 2 8

             1 1 4  

            2 3 9 4

师:孩子们看到他的写法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他把脱式计算的两次结果用一个竖式表示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生:他的这个式子有点象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竖式。
师:看他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那114×21能不能用竖式计算呢?

生:能!我就是用竖式计算的。(生列竖式)

师:大家看他列的竖式和李天威同学列的这们式子比较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个竖式和李天威列的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先乘的个位后乘的十位,而且比他的那个完整。

师:那有谁是用竖式计算的呢?

   (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同学是用竖式计算的)

师:那谁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是这样算的:我把114分成110和4,把21分成20和1,用110×1+4×1+110×20+4×20。
[启发学生探求不同层次的多种解答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提供想象、创造的窨,从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宽广的视野、独到的见解。]
师:大家看他的计算结果也是2394,快和前面的几种方法比较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老师我发现第一种方法实际就是竖式计算的方法。

生:我也发现第三种方法其实和第一种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它把过和更详细一些了。

生:我觉得第三种和第一种方法都可以用竖式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算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让他们在评价与倾听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感悟,去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辨别让学生在充分 ,反思的过程中发现竖式的算理来自于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之中,逐步学会三们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四、巩固应用

师:我们用竖式的方法来试着做几道题好吗?在计算前请你先估算一下积的范围。

1、我来算一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138           126     203    632

× 54      × 25    × 32   × 54

 设计意图: 这样的形成性练习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对竖式计算有一定的把握 。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请做题时出现错误的同学到板前做。
2、交流中纠错
138      
× 54      
532

 90   
1432

师:下面我们讲这位同学向大家讲解一下。(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用5去乘

138时忘记了乘十位上的1。)

      126   

     × 25   

       630

       352   

       982

生讲解后学生为她指出问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计算时,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做为纠错题,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 提高运算能力。纠错题我没有单独设计习题,而是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为生成性资源,这样更有指向性。

203
×  32
406
   609 
   6496
生讲解后。
师:老师想请教你几个问题行吗?406中的4为什么要写在百位上?
生:因为我用32个位上的2去乘203百位上的2,所以写在百位上。
师:百位上的2表示什么?
生:200,2个200就是400所以4要写在百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我还想请问你:609中的6为什么写在千位上。
生:因为,我用32十位上的3去乘203百位上的2就是用30去乘200得6000,所以6写在千位上。
师:让我们谢谢这位小老师!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谁能说一说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相同数位对齐。
生:用一个乘数去乘另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而且要注意积的位置。
生:还要记住进的位别忘记加上。
3、我能做
师: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下面我们来做几道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准!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26×137   460×23
(设计意图:意在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加强学生的计算练习,从中找到计算的技巧和计算注意的地方。)
4、综合应用
(1)商店从工厂批发85台复读机,每台140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元?
师:请你帮商店的工作人员算算要付给工厂多少钱?
生:用140乘85得1190,商店应该付给工厂11900元钱。
(2)如果每台卖165元,商店可以赚多少元?
生:我用165乘85得14025,商店赚了14025元。
一部分学生说不对。
生:14025元里面还有商店付给工厂的本钱,应该用14025元减去11900元剩下的2125元才是商店赚的钱。
生:我还有别的方法,我用165减去140是一台复读机赚的钱数,一共有85台就再乘85就求出赚了多少钱。
(3)商店在卖出70台复读机后,为了搞好十一促销活动剩下复读机降价销售每台卖138元,这样一来商场是赔了还是赚了?
  (学生进行探讨后交流)
(设计意图:我将书中34页的第四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同时将这道题进行了两处改编,一处是将其分步呈现,目的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第二处是将题中的80改成了85,目的是将本节课的内容更好的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进行综合实践,再次提高认识,巩固与掌握运算技巧。)
[练习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知。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深化了新知。培养良好 的思维品质,教学 信息反馈及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六、学习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各方面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相信自己“我能行”!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全面总结,体验学习成功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利于今后成长。]
教学反思:
 反思自己参赛的这节课,融入了网友的关注与帮助,总结自己的收获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我们教师深度地把握好教材,定好位,我们的学生就会有好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9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实录及评析

 通过聆听陶文中教授的讲座,与辉煌老师、王昌胜老师、雨霖老师的交流中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解开了,明确了本节课的重点并不是算法多样化,而是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从中明白竖式的计算的算理来自同学们算法多样化之中。这也使我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深深地感到网络教研互动给我插上了成长的翅膀。
  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主地探索为主线。学生每说出一种方法后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活动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评价中进行反思。老师把学习时空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在研讨中让我感受到了估算与口算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新课所倡导的重视估算与口算。估算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与数感,同时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为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再者估算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在计算之前先对结果进行估算,这样可以减少计算时的失误,使学生养成预先估计计算结果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运算负责的态度。
[总评:
本节课以严谨的教学 风格,师生之间和谐默契的配合,课堂气氛给人一种新颖独特、感觉。这节课有如下几个特点:
1、学环节严密逐层深入,教学 中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设计教学 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估算提供策略—尝试解决问题—比较观察发现联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教、深刻的教学风格。
2、准确地把握了新课程计算教学 的多元目标。
计算教学 目标是多元的,不仅要求学生能计算,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面临一定的问题情境,通过计算解决问题。不仅要求懂得臬计算,还要通过活动明白这样算的道 理。不仅要完成今天 的教学 内容,还要想想学生的明天,关注学生的发展,还要培养学生在估算实践中提高估算意识,培养数感等。孙明明教师在这节课中,能够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估算意识,同时为下面准确计算提供了策略,在多种算法的比较交流中发现它们与竖式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白竖式的算理,行成性练习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是说数学而不是做数学,并能合理利用课堂上的差错资源,将学生地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来做为纠错题这是一个亮点。综合应用题既将所学知识融在其中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如在探究
114×21应该怎样计算时,教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到小组内交流,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体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4、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好,教师能够 在关键处,难点处适当加以点播。如:在巩固练习五环节教师能够抓住学生课堂上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进一步强化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这样突破了教学难点。]
评课教师:刘丽波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实验小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2: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