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5-15 14:54:48
|
只看该作者
2.注意设计的广度
教例一:在学习《长城》一文时,教师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后,问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之后,自豪不自豪?佩服不佩服?对课文中的描写与叙述,有没有感到奇怪的地方?”然后请大家根据以上问题谈谈各自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教例二:教师在教《赤壁之战》一文时,在学生自读了课文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话说孙权在攻下了赤壁之后,大摆庆功宴,要重赏在战斗中立下功劳的各将领。下面请大家认真讨论一下,你觉得在庆功簿上首先应该写上谁的名字?为什么?”
这两个例子设计的问题背景,是不是有很大的覆盖面?解答这些问题,需要对全文有一个比较全面、明确与系统的了解和感受,必须建立在对整篇课文高层建瓴,居高临下的基础之上,否则便不能完成这些问题的解答。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教学内容就是课堂教学活动所要传递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覆盖面十分广的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复杂的阅读文本中收寻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引起学生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把新的知识与内容纳入到本来已经形成的能力与结构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上面提到的例一,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这一组能牵动全篇的主问题,在对课文进行不断地反复研读、讨论之后,一定会为我们国家有如此气魄雄伟、年代久远、工程浩大的万里长城而感到无比的自豪,会深深地折服于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必然会对这一惊世建筑留下种种疑问:如此浩大的工程,早在两千多年前,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设备的时候,建筑工人是如何把几吨重的石块搬上这崇山峻岭的?又是靠什么才把这万里长城的砖与砖之间造得如此天衣无缝的?经过这一问题的讨论,同学们必定会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与杰出的才华有了更深的理解。至此,也就顺利地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以上所论的是对主问题设计广度的一种阐释,还有一种理解指的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主问题要能使所有的同学都有兴趣,都能有话可说。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每个同学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如刚才提到的教例二。
3.注意设计的深度
教学《小珊迪》一课,可设计“到底是谁害死了小珊迪?是‘我’和‘事’?还是小利比?是他的父母?是罪恶的马车?还是那黑暗的社会制度?”这就是有深度的主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非通览全篇、深入思考不可。
4.注意设计的梯度
教学《赵州桥》:
1.读了课文,赵州桥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再读课文,各自谈谈对赵州桥“悠久的历史”和“美观的造型”的看法,并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读一读。
3.建造年代久远及有着美观造型的桥在我国还有不少,为什么唯独赵州桥会如此的享誉中外,举世闻名呢?
4.从哪些方面看出了赵州桥在建桥史上的“创举”?原来的桥是怎么造的?
很明显,上面一组主问题设计,是由四个小问题组成的。只要稍加注意,便能发现,这四个问题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并列关系,也不是毫不关联的独立的问题,而是存在着前后之间的相互递进关系,具有一定的梯度。这类主问题设计,前一个问题的解决效果,直接影响到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后一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完成,否则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5.注意设计的灵活度
如学习《熟能生巧》一文,对于武士和卖油翁,你更佩服谁的本领?请以课文为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主问题设计的灵活度,还表现在对问题阐释的多样性与创造性上。如上面的《熟能生巧》,武士与卖油翁,究竟谁的本领更大些?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的认为是武士的本领大些,因为他能百步穿杨,并且他射中的是柳树最边上的那片柳叶,由于风的缘故,这片柳叶肯定会不停飘动,没有高超的本领,一般人是很难射中的。有的认为是卖油翁的本领高,那么小小的一个孔,能让油进去,却滴油不沾;再加上卖油翁不自吹自擂的谦虚精神与作风。还有的认为他们两人的水平都普普通通,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只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每个人只要坚持练习,是都能做到的。其实以上几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合理性,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与组织大家讨论此类主问题的时候,必须充分注意到它的灵活性,而不能僵化地看待问题与答案。
一句话,以上提到的这些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的度,应根据教学内容,施教对象和执教者个人情况而定,并非一成不变。
四、“主问题”设计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因为“主问题”设计的角度不同,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呈现方式及策略也应是不同的。有的呈“板块状”,齐头并进;有的呈“线形结构”,一泻千里。具体模式有:
1.一线串珠式──行云流水的“主问题”教学
“一线串珠”式的“主问题”教学,打破了多环节的教学模式,远离了“多、杂、乱”的问题设置,让学生迅速找到对话文本的关键点,创设主问题,并围绕主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对话,抓住“关键点”深入解读文本,和谐地推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设身处地地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作品的深层意蕴,从而引发思想的震颤、精神的提升和人生的思考。
曾经有一段时间,传统的“线性”课堂教学受到众多专家的批判,认为形式过于单一,机械僵化等等。但存在就是合理,“线性”教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自然也有优势所在,如思路清晰等。我们认为,在“主问题”滋润下的“线性”课堂,能上下延展,左右逢源,构成一个丰满的立体,同时也必将突破传统“线性”教学的弊端,至少不会让人觉得单一、僵化。
如全国著名特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窦老师紧扣“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毁不灭的是什么?”这个主问题,设计了这样的思路:走近毁灭后的废墟—走进盛时的圆明园—烈火中的毁灭—残柱下的沉思。
揭题阶段,窦老师先与学生交流预习课文的感受,然后不失时机地提出“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毁不灭的是什么?”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走进圆明园。
研读课文阶段,窦老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进而体会圆明园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在自豪、陶醉与愤怒、痛恨的情感世界中来回走了一遭。
结课阶段,窦老师又趁热打铁:如果历史可以改写,回到148年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护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从而使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毁不灭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2.螺旋渐进式──层层深入的“主问题”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当是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层层深入”的主问题教学流程就像在一幅画作的大框架内,整体把握,螺旋渐进,逐步沉淀。
如特级教师洪春幸执教三年级的《给予树》,就紧紧围绕“给予”展开教学,充分凸现了“主问题”理念下的设计与教学:
首先,老师出示课题《给予树》,学生读题后,老师启发学生质疑:看了课题觉得奇怪吗?心中有什么疑问?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教师进行归纳:“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
接下来,老师以“‘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这个问题作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反复研读,走了几个“来回”。
第一层面──老师说: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猜测一下。学生答后,老师说,我们知道猜测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对也可能错,我们还可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印证一下我们的猜测对不对。于是就生发出第一个子问题:想想课文中哪些事情是一种“给予”?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划,读后进行了交流。
这里,学生明白了“给予”就是送、就是给的意思。
第二层面──初步解决了“给予”的表面意思后,老师紧接着抓住第二个问题:“‘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展开教学,他先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给予树,并进行深入地交流,感受“给予树是怎样的树?”
这里,学生理解到了“给予”更深层次的意思—实现梦想、满足愿望、如愿以偿……
第三层面──老师继续围绕“给予”展开教学: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她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到,对于金吉娅来说,给予意味着放弃,给予还意味着付出代价,同时也意味着美好的心灵。
纵观本课教学,老师紧紧抓住“‘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如抽丝剥茧般层层剖析文本,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他们对“给予”所表达的意蕴也丰满起来了。
3.形散神聚式──多元开放的“主问题”教学
“板块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同样,“主问题”的设计更有益于“板块式”教学的实施,“一点多面”的课堂结构,使学生更易于对文本进行开放、多元地解读,更有益于学生深入探究文本,通过多层次、多方式、循序渐进的读,使学生的个性阅读素养得以提高。
如福建省何捷老师的《匆匆》一课,就是“形散神聚,多元开发式”的主问题教学。课堂上,何老师让学生围绕“那些语句、那些段落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批注,对话,交流。当学生从课文的不同段落中找出表示时间匆匆而逝的语句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对时间匆匆而逝的感受时,及时小结:当你感到表示时间匆匆而逝的语句遍布全文,但又集中地表达一个意思时,孩子们,你们已经会读散文了,因为你们找到了散文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神聚。课堂教学显得清新自然,平中见奇。
五、“主问题”设计的价值思考与不足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教学理念,对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价值体现在:
其一,从课堂结构角度看,“主问题”教学简化了教学头绪,减少课堂教学中的大量的无效提问,使课堂呈现“抓纲拉网”式的板块式教学,有利于形成双向立体式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教学中,教师通过“主问题”的方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将时间还给了学生,做到了学习、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有大量的时间去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问题。
其二,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说,“主问题”教学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品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肢解课文、一讲到底、“碎问碎答”的弊端,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性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时间朗读、阅读、思考和表达,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到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做到了“个性化阅读”,不再是去咀嚼教师阅读之后贩卖的残渣,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
其三,从教师作用来看,它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拒绝教师的“不作为”行为,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四,从阅读效率角度看,设计“主问题”可以大量减少“三无”──无效、无谓、无用提问,通过具有少、精、实、活特点的关键问题引领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获,能力相应都得到了提高。
当然,“主问题”教学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理想的理论假设与现实的课堂教学之间还是有差距的。作为现实意义中的“主问题”教学,其最大的不足是:
“主问题”教学仍是一种教师预设下的教学,在“主问题”的设计中饱含着教师对教材的自我解读和教师的个人设想。
要做到“主问题”有效的设计,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解读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问题”设计能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本的关键,设计出精准、高质的“主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六、“主问题”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主问题”设计要凸显语文课的特点
语文是一家“千年老店”,对它的改革几乎没有中断过,但不管怎么改,不管你用什么理念,什么策略,什么模式,语文课要上语文,语文课要干语文的事,语文课要有语文课的特点,语文课要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发展,情感的熏陶。什么是语文的方式?什么是语文课该干的事?“听、说、读、写”,江苏自1995年苏教版面世,20多年来,语文教学始终围绕三句话在做,那三句话呢?“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也就是“读书、写字、表达”,这是当时的省教委副主任周得藩提出的教学口号。所以,不管你用什么理念,什么策略,什么模式,你是什么语文,语文课要上语文,语文课要干语文的事,语文课要有语文课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科学课或者别的什么课。
例如:同样是上《司马光》,品德课和语文课的教学重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品德课的重点就是文本的思想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故事,思考:司马光为什么敢砸缸?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那种遇事沉着、冷静的机智和妥善解决问题的智慧,从而汲取这个故事的思想内涵和教育功能。而语文课的《司马光》教学重点则是文本的形式,即文本的字词句篇和语修逻文。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凭借,仅仅是一个例子。教学中,我们要关注文本中的“语文元素”,要引导学生识写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进一步,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这个故事的,哪些词语用得准确,哪些词句写得生动。至于司马光那种遇事沉着、冷静的机智和妥善解决问题的智慧,则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当中自然而然生成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染。最为重要的是,该认的字一定要会认,该写的字一定要写正确,写漂亮,课文一定要好好地读,人人都要做到读正确、读通顺,因为认字写字、训练语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多么精妙的对话!语文就是语文,把那些非语文抑或与语文无关的东西去掉便是语文了。
我们许多人,在改革中,只关注门面的不断翻新,而忽视了它的真传,忽视了学语文的规律,(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中国的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大学”。)基础教育不“基础”,幼儿教育不“幼儿”。我们说,理念可以变,策略可以变,模式可以变,但学语文的规律不可变。学语文可能有几个规律,但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就是书要读“熟”。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读,读得琅琅上口,读得痛快淋漓,读到忘我的境界,熟读成诵。不熟,书是书,你是你,书没有进入你的心里;熟了,语言储备丰富了,张口提笔,词句就会从你胸臆中自然流露出来。道理很简单:书面语言是精致的智慧的,发展语言主要依靠书面语言的内化。如果学生把书面语言读得“皆若出于吾之口”,“皆若出于吾之心”,那就内化了。
为什么呢?因为读里面有内容的理解,我们不是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嘛;读里面有词句的积累;读里面有语感的养成;读里面有形象感染,情感熏陶;读里面有音韵节奏的审美愉悦;读里面还能潜移默化地感悟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等等。学生精神成长和语言发展都要靠多读。可以这么说,没有“读”,一切能力的目标,一切通过阅读实践所能生发的“产品”都将难以实现。
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课文读不通,字不会写,大意说不上,那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失职。
第二,“主问题”设计,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
大家知道,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学生也是在目标框架内去积累、去体验、去感悟、去成长的。因为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与优劣。所以,在教学准备过程中,主问题设计,必须建立在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之上,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必须紧扣课堂教学目标。
第三,“主问题”设计,要突出课文重点
我们说,一篇课文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这就有个选择与取舍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制定与修订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疏漏,就是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教什么,不教什么,练什么,不练什么,没有明确规定,教多教少,教深教浅,都是教师自己说了算。这就使得我们一些教师以为一篇篇课文就是教学内容,教语文就是讲课文。一篇课文,字、词、句、篇,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讲,面面俱到,其实,面面俱到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是“水过地皮湿”,要抓住重点,要突出重点,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重点突出了,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主问题设计要突出单元重点,突出课文重点。
第四,教学中,如果只有“主问题”,而没有细节问题支撑,教学必将显得苍白、空虚
以《月光曲》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很好的主问题: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传世名作《月光曲》?但仅仅依靠这个主问题,显然还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感受贝多芬的伟大情怀,还必须要抓住文中的几个关键性细节,设计一些细节问题,使课的层次清楚:
如,学生谈到走进茅屋,可以设计“贝多芬到底受到了什么感动,才促使他走进了小屋?”贝多芬弹了一曲后,又弹了一曲,这时教师又追问,他受到了什么感动又决定再弹一曲?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为苦苦寻觅一个能“整体牵引”文本的主问题而努力,也要为寻找一些能“深挖文本”的细节问题而奋斗,只有这样,“主问题”教学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课堂教学才会显得丰富、饱满。
当然,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阐述的细节问题与前文所述的“碎问碎答”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所谓的细节问题应当是“主问题”框架下的,对“主问题”教学有支撑、有深化、有提升作用的问题。
第五,主问题教学不是只提一个问题,而是要有一个相对集中的问题情境
在“主问题”教学中,一篇课文的教学不是只提一个问题,而是把若干个小问题提炼成大问题,集中以一二个“主问题”研读来深究。
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老师强调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
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余映潮老师着力研究的“主问题”阅读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宁鸿彬老师的“主问题”观点主张阅读教学要以“一问能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导引学生深读课文,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
因此,主问题的构建,不仅为学生的自主阅读赢得了时间,也为阅读时抓住重点赢得了机会。而这样的“双赢”又从根本上保证了研究与阅读的有机整合,保证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对牵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品读的质量,凝聚学生的阅读注意,加深学生思考的层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共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