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小学数学开放性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7 08: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朝阳街小学   马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在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将成为一种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在新的世纪,中国将在世界上占什么地位,关键是人才的素质,其核心是国民的创新精神。因为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前进和发展。以开放题为切入点的开放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较佳途经。

一、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考试成绩的重压下,不少教师备课时往往迷信教材,围着课本、教学参考书和教案集转,不敢对教材作大胆处理。上课时,常常不敢或稍微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这样学生束缚在教师和课堂的圈子中,被动和伪主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这种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那么,要切实有效地进行开放性教学,教师必须对现行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使数学教材对人的发展具有综合作用的功能。

由于新课程改革,教材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各个教学地区硬件制约,学生基础限制,新教材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实际,所以我在实践中采用了“转变”、“合并”、“补充”等方法进行结构重组,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以适应实际教学班级学生的基础,做到量身定做。从而使学生学有目的、学有兴趣、学有所得,促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如教学《第几》一课内容时,教材所展示的排队买票的主题情景,对于农村学生比较陌生,很难使全体学生投入学习,我就将这个情景“转变”为中午排队盛饭这样的场景,以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模拟活动中感受本课的学习目标。

又如教学《连减》、《加减混合》两课,由于学生有《连加》一课的基础,对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能快速的掌握,再配以教师合理情景的贯穿,基本上能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设计。

开放性教学要求摆脱呆板的教学模式和单一化的课堂教学结构的束缚,注重教学形式多样化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和尊重学生这一主体。毕竟学生是教学的主动者,是课堂教学最终受益者。教学过程应充分保证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认为,必须对教学结构进行开放性设计,特别是教学过程更应开放。

1、教学设计应该灵活,体现开放性。

通常,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常常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企图通过一堂课的教学,在每一张白纸上画上相同划一的答案。事实上,学生在学习每一个新知前,都有自身内在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知识铺垫、生活经验、学习需求和兴趣,而学生的这些认知水平都将成为我教学得以开展的资源。老师要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学习需求出发,把新知与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进而设计灵活、开放的教学结构。

如:我在教学《分米、厘米、毫米》一课时,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已经对长度单位有所了解,“分米”、“厘米”、“毫米”这样的名词概念,大部分学生已经建立,甚至有的学生头脑中已经初步有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还会测量物体的长度。更有少数学生甚至已经有了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进率换算的概念。如何让原先不会的同学学会,让已经有点会的同学懂得更明白、方法用得更科学就成了设计这堂课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以上这些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结构。整个教学分成分米、厘米、毫米这样独立的三块。然后根据教学实际,学生的兴趣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让有点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让会的同学教有点会的同学,纠正不会的同学在学习中的错误。以下举一个教学片断详细说明:认识刻度线,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许多老师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重点,往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来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预设效果让学生来认识刻度线,认识1厘米。可我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来介绍对尺的认识,在学生的介绍、交流、质疑中自然而然地对刻度线、长度单位厘米有更清晰的认识,然后通过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再如:测量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如果老师单独开辟时间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教学会变得非常轻松顺利,而且会节省下很多时间,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巩固。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于是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身边的事物,然后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虽然学生在交流时的话听起来并不是那么流利,说的并不是很到位,但是,他们经历了、体验了探索的过程,我想,是他们自己探索总结的东西一定比老师直接传授的要记得牢。

2.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调整课堂教学。

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如:我在教学“连加”一课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学生练习完“2+2+2”后,我为了扩展学生兴趣,又出一题“2+2+2+2”,让学生做。这时候,学生兴趣来了,在完成这题后,就有人提出“2+2+2+2+2+2+2”这样的题目怎么算?大部分学生按照原来的方法一步一步计算,而这时候就有学生认为:7个2加起来可以用乘法做,2×7=14。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首先感到惊讶,然后马上肯定这样的想法,并随即作了表扬。按理应该结束了,但是我觉得应该可以继续挖掘下去,马上板书“3+3+3+3”,问学生能不能用乘法计算。虽然大部分学生不能用乘法得到答案,但是基本上都能列出乘法算式。这样,原本二年级学的知识在一年级上学期就进行了接触,对学生今后学习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虽然像这样根据学生课堂的反馈来调整教学结构,可能会出现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教学局面,但是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讨论,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很多的发现,说出想说的话。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互动。

数学教学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开放空间。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

展、适时变化的,而具有不同个性、不同视界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则应该成为调整教学过程的“指挥棒”。我认为开放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内外互动的多向互动过程。

1.师生互动。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其智力和思维能力有差异,理解问题的速度和深度有差异。在开放性的教学中,教师以了解学生作为教学的实际出发点,主要工作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建构。
    2. 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主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及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中完成。在小组合作

学习中,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争辩、交流,启发思维、激发灵感。在此过程中,优等生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当然教师要对讨论、合作学习的结果及时交流评价。

通过组内、组间的生生互动,通过生生之间的讨论、比较、评价、互学,可以形成更为丰富、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

3.课内外互动。

课内外互动表现在教学活动不完全局限于课内进行,学生的思考、讨论

和学习的空间可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在课堂上,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课外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办法解决。这样,在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后,学习就会自觉地由课内转到课外,从而将数学教学转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

我们教师要通过建立课内外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数学教学以经验性知识传授向方法性智能传授的转变,从关注知识量的积累向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的进一步转变,从强调数学知识的再现向数学模型的建立的转变,真正地把学数学与用数学结合起来。

四、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

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我认为在注重学生主体、全面发展的开放式教学中,教学评价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行为,更应发挥它的教育功能,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及个性的全面发展。

1.保护学生的探索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在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的同时,更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同时,更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我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思维、意志和能力的差异,切实保护学生的探索心理。使学生学习的心理安全有保障,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2.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种信任主要是指相信学生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它是开放性教学中进行激励性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我认为,不随意否定学生的回答,这是一个值得十分注意的问题。因为老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超过老师,甚至更加新颖奇特。如果在教学总贸然否定学生的回答,会压抑学生积极的思维,甚至会扼杀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我的做法是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总之,我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

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6: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