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论万能八条宝典全文教你写作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2:06 | 只看该作者

万能八条
1、“万能八条”详解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问责制度
  把……纳入议事日程
  加强对问题的调查研究,从源头上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增强……的意识
  倡导……的理念
  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密切关注……问题。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的认识
  舆论关注
  实行典型示范
  社会示范
  在全社会营造关于……良好的文化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工作人员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律),做到有法可依
  激励制度
  利益相关制度
  分工制度
  规则制度
  惩罚制度
  决策制度:包括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预防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和保障机制
  组织机制、协调机制:包括派工作组/成立专门机构/增加人员等等
  建立完善各种监督机制
  形成信息的反馈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在……方面,大力增加财政投入
  增加对……的财政和贷款支持
  依靠……技术,解决……问题
  (7)加强监管、全面落实
  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
  媒体监督(舆论监督)
  领导(上级)监管
  建立完善系统严格的评价、考核的指标体系
  加大整顿力度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严厉查处和惩处责任人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顶风违纪的行为从严查处,绝不姑息。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强调制权)
  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到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总结……的经验教训
借鉴国内外的各种先进经

命题思路一:保障性住房建设

对策:(1)加大政策性住房实际供地(2)公共租赁住房需要尽快落实房源,廉租住房需要实现实物配租应保尽保。(3)加强三区三片棚户区的改造。(4)严格执行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

难度:估计会考察“以人为本”、“责任性政府”这些宏观性角度,考生要小心。北京在全国来说,是唯一一个在房产调控目标中提出“稳中有降”。从政策角度看,这是很重要的热点。中宜戴老师认为考生需要把握住政策的中心。

命题思路二:物价调控

备注分析:今年的物价调控难度很大,CPI预计在3月份有可能突破5%,调控物价是目前政府的关键工作。但是农业结构的失衡和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举步维艰,让物价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物价调控是经济学问题,也是社会学问题,所以戴斌认为应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切入,在文章中写出两者的辩证关系。
从对策角度看,需要完善绿色通道政策,保障农产品货源供应,加强生活必需品政府储备,必要时实行价格临时干预。建立市场价格信息发布制度,有效引导社会预期。落实价格补贴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相关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2:15 | 只看该作者

命题思路三:交通治堵

备注分析:交通拥堵,在北京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很多在北京生活工作的考生应有切身感受,不过作为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交通拥堵似乎不可避免。戴斌老师建议考生对这个问题可以独辟蹊径,不要一开始就从汽车角度入手,不妨试一试从人口制度入手,从控制人口数量入手,从控制人口不要过度集中入手,在户籍制度,卫星城市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多个角度,思考如何避免城市人口的大爆炸,然后反过来,便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


命题思路四:社区服务

备注分析:作为一个大城市,经济发展,但是“社会发展滞后”,常常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戴斌老师虽然是广州人,其实来过北京多次,北京的人文氛围浓郁,城市的人情味也很足够,但是“社会服务”却与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有着很大的鸿沟和差距。关键是“制度问题”,“观念的问题”。北京申奥,市民的文明意识和素质已有巨大提高,而“市民的文明意识和素质”这个社会热点也已经被命题者考察过了。从另一个角度看,社区服务的发展,这个热点的重要性不会比“市民的文明意识和素质”低,建议适当关注。

命题思路五: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话题“导火索”:瘦肉精事件

备注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早已是申论命题的常客,但丝毫不会减弱这一话题的重要性,考过的话题谁说一定不会再考?所以食品安全,近来又再次触碰国人敏感的神经,把这个话题结合“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一起来考,非常完美,戴斌老师认为这个“综合性的”考察思路值得考生留意。如果考察到了,还是那几套套路:“政府监督机制”、“新闻曝光”、“技术手段”、“地方政府不能偏袒”、“行业要加强整顿”、“企业如何树立责任感”。

命题思路六:民主政治建设

对策分析:(1)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2)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保证广大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3)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构建律师管理与服务新机制。(4)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5)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命题思路七:自主创新

备注分析:北京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尽快从投资拉动型为主,转为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模式,不过北京地区汇聚的是全国最多的人才,所以转型不是难事,还是需要找到一个资金和人才能较为完美结合的方式,预计在申论素材中会重点考察“如何使用人才”、“如何更好地引进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这三个大角度。

宏观领域的对策分析:建设国家创新中心,抓好中关村示范区建设,着力搭建创新资源平台。完善创新激励和支持机制,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强化教育战略支撑作用。

命题思路八:文化软实力建设

对策分析:(1)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要重构历史文化魅力走廊,推进历史名城风貌保护,让文化元素融入城镇乡村。(2)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推进文化产品创新,建设共有精神家园。(3)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重点是打造文化服务功能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优化发展环境,巩固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4)推动文化传播的创新拓展。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还要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构建高效的文化传播网络,鼓励优秀文化走向世界,显著提高首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5)完善城乡结合部等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探索建立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机构,深化文艺院团和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


命题思路九:生态文明建设。

备注分析:“生态文明”是一个大话题,建议考虑分析以下细节角度:(1)营造清新城市环境。继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现垃圾全处理,全面治理水污染,有效控制噪声等其他污染。(2)切实加强生态建设。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山区森林质量,全面改善城市河湖水环境。(3)共建宜居绿色家园。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2:21 | 只看该作者

命题思路十:资源紧张下的“入园难”、“看病难”

备注分析: “入园难”、“看病难”这些问题,其实关键还是“资源紧缺”。当然可能很多考生会不认可,北京的资源都紧张,那全国不是更紧张。诚然,北京的社会资源,应该坦诚地说,是我国各个大城市中,条件最好的了。但是这些资源主要的问题不是“绝对化的不够”,而是在分布上存在“空间性的矛盾”。同时,由于户籍的限制,在京人口在使用社会资源上,还存在“因人而异”的问题,但是户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如何提供“资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避免“资源浪费”预计会是我们大作文中的一个“重要而另类的”切入点,建议考生可以借鉴。
热点、焦点之一:教育问题
(一)、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国家投入不足,是教育面临的最大瓶颈。根据1993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计划到2000年教育投入占GDP总量应该达到4%,但是实际只有3.32%,以这个比例,国家累计少投入7000个亿。近几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但没升反而下降:2000年为3.32%,2004年为2.7%,2005年只有2.16%。政府不投入或投入不足,所有压力就全压到学校身上。学校职责是办好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却还要承担起筹款还贷任务。
2、教学资源不公平。
3、家长们的期望值太高。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由于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社会用人制度的导向,家长“望子成龙”,相互攀比追逐“名校”,不但导致期望值过高,同时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许多孩子从一出生,家长就打听上哪个学校,如果自己小区的学校好点,一出生就落户口。如果差点,就舍近求远。这样就有了择校费,而且伴随安全、上下班接送、交通堵塞等问题。
4、利益驱使。
5、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
6、查处不严。
7、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二)、措施
“十一五”期间,教育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教育部部长周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必须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着力完成“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努力实现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三大任务:一是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上学难、上学贵”是目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此,周济表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现代化建设事业、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当前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矛盾和问题的反映,有的是大发展中伴生并发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今后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并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积极予以解决。
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必须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力度,在制度、投入和环境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三项措施:制度、投入、环境 。即:
一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紧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特别是困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期性困难和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发展教育的新模式;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良性机制。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依法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同时,继续拓宽筹资渠道,健全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教育。从严治教,规范管理,依法行政。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三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此外,还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合理配置教育公共资源,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热点、焦点之二:乱收费问题
(一)、乱收费产生的主要原因
1、利益驱使。极少数干部职工,宗旨意识淡漠、服务意识不强,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千方百计、见缝插针,只要有机会就进行吃拿卡要,认为吃点拿点不算什么;有的是打着单位的招牌,以为集体“谋福利”为名,巧立名目,欺骗群众乱收费,为本单位搞“创收”;有的是利用行业优势,特别是行业垄断部门,认为只有别人来求他的,为群众办事有意或无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欺上瞒下,加重群众负担。

2、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我们虽然已制定了不少的规章制度,但是,有的制度措施还不够完善,还存在漏洞,加之,在执行各项制度方面存在前紧后松、搞一阵风,执行不到位,工作抓得紧,则有所收敛,抓得松,又卷土重来,死灰复燃,形成恶性循环,作为违法者一切都为了钱,久而久之,各项规章制度对他们不起作用,有的制度措施形同虚设。

3、查处不严。我们所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例如:价格收费公示制度、农村工作守则、《关于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乱摊派行为纪律处分暂行规定》等,在贯彻执行中,由于监督不到位、查处不严格,发现问题以清退为主,很少对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使这些强有力的措施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让那些“打擦边球”,“摸着石头过河”的单位或个人尝到乱收费的“甜头”。认为查到就退,查不到就进入单位或个人的“小金库”,任意使用,对单位和个人没有多大影响,导致乱收费屡禁不止。

4、群众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少数群众不懂政策,不知道什么是乱收费;有的是经济条件好,觉得无所谓;有的明知是乱收费,但怕被刁难,办不好事,听之任之。由于存在以上这些原因,使乱收费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抵制。实际上,群众是当事人,是受害者,最有发言权,他们的监督是最有效的监督,只要他们稍懂政策,看看收费价格公示栏,就知道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所以,群众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是乱收费行为得不到及时抵制,屡纠屡犯的重要原因。

(二)、乱收费的危害
1、损害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各级各部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者,代表党和政府行使职权。因此,群众往往把少数单位或个人的乱收费行为,记在党和政府的帐上,如果乱收费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不到贯彻落实,不仅损害了部门和行业形象,而且也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造成了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对立,破坏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甚至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后果不堪设想。

2、侵害国家和群众利益。乱收费行为是少数单位和个人利用行业优势和手中的权力,违反规定向群众乱收费,为单位或个人谋私利,直接损害了群众的利益,百姓有苦难言,深恶痛绝,从而造成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削弱,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

3、腐蚀党的干部。乱收费导致私设“小金库”,违反财金纪律,引发公款吃喝风、赌博风,攀比风,使一些意志薄弱、宗旨意识不强、经不住诱惑的干部违纪违法,铤而走险,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毁掉了前程和家庭。

4、影响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乱收费行为直接损害群众利益,是群众意见最大、议论最多、最不满意的“热点”问题,广大群众期望能够得到及时治理,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任其泛滥,群众将不信任党和政府,产生诚信危机,势必引发社会矛盾,影响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2:27 | 只看该作者

(三)、治理乱收费的对策

乱收费危害党和国家利益,直接危害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背道而驰。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搞乱收费,其行为都与人民的公仆、党的宗旨是不相称的。乱收费行为已成为“三乱”现象中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长抓不懈,加强治理。

1、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条块结合,纠风部门监督抓的领导体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旗帜鲜明,刹风整纪,抓好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

2、要树立长抓不懈的思想。乱收费根深蒂固,由来已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坚冰也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治理乱收费涉及少数单位和个人的“利益”。涉及利益问题,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大,乱收费才会出现屡纠屡犯的现象,所以,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决不能时紧时松,抓抓停停。要以为党为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3、要不断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查处力度。制度是根本,是守则,要不断完善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时俱进地制定强有力的治理措施,以防止和遏制乱收费行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钻政策制度的空子;各项措施既要有力,能震慑违反者,又要便于贯彻执行,简便易行,操作性强。同时,要加大制度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使违规者打消侥幸心理,不敢屡犯。

4、进一步拓宽监督面,拓宽社会监督面,使违规者无藏身之处。一方面要扩大群众监督,如建立行风监督联系制度、涉农收费监督点、县长接待日制度、书记县长电子信箱等,要不断加以完善,为群众反映问题搭台引路,使群众有说话的地方,要通过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反映各级党委政府治理乱收费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要加大舆论监督,特别是新闻媒体监督。乱收费者最怕曝光,批评教育对他们触动不大。要充分发挥各种舆论的监督作用,该曝光的要曝光,该通报的要通报,既教育违规者,也教育蠢蠢欲动者,进一步扩大了教育面;再次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作用,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加大治理力度。

5、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群众抵制乱收费行为的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方面工作我们做了很多,如政务公开制度、价格收费公示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宣传了党的减负政策,一定程度上使群众懂得什么是乱收费行为、什么是“白条子”以及交费必须索要票据等知识。但还做得不够,还有很多群众不懂政策,不善于学习,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成为乱收费行为的受害者,所以,必须要加大对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坚持“三公开”制度、价格收费公示制度以及举办必要的培训班等,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懂政策,增强自觉抵制乱收费的能力。

6、要加大改革力度,减少办事程序和收费项目。办事环节多,程序复杂是引发乱收费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加大改革力度,减少办事程序,逐步取消收费项目,改费为税,这是减少或杜绝乱收费的根本出路。要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高效、廉洁、便民、诚信的人民政府,减少中间环节,实行“一站式”服务,取消或逐步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要进一步巩固政企分开的改革成果,加快推进政事分开的改革步伐,不留死角,从根本上铲除乱收费滋生的土壤。

乱收费屡禁不止的原因很多,情况复杂,治理工作难度大,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坚持常抓不懈,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删除
热点、焦点之三: 看病贵问题
(一)、看病贵原因
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
1、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全国医疗服务资源80%集中在城市,只有20%在农村。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
2、政府卫生投入不足。2004年,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下降到4.5%。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只占17%,企业和社会承担27%,56%是居民个人承担。
3、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小。据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目前有44.8%的城市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医疗保障,基本靠自费看病。
4、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有所淡化。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存在混乱现象。
6、对医疗机构监管不严。各级卫生部门存在重扶持、轻监管现象,缺乏对医疗机构监管的手段。医疗机构条块分割,也是造成监管不力的原因。
7、群众看病的要求提高。

(二)、解决看病难的措施
基本思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应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基本原则:(1)、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不能变;(2)、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责任不能变;(3)、走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道路不能变。
具体措施:
1、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认真研究解决医药不分问题,切实改变以药养医的状况。
2、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适应农民承受能力的农村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和农村医疗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3、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各级政府选择一、二所综合性医院,收费低廉,财政保证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坚持公益性质。
4、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严格大型医疗设备购置,防止医疗机构以此乱收费。
5、开展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6、加快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设,提高群众抵御疾病风险能力。
7、加强政府监管,改进药品、医疗器材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热点、焦点之四:医患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2:34 | 只看该作者

(一)、医患矛盾突出的原因
(1)、法制建设不完善,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不强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医院推向市场,医院有了经营性质,医院的利益驱使。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患者也一步一步被推向市场,从內心难以摆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福利性,希望自己掏钱看病的同时,得到等值甚至超值的医疗服务
(4)、医疗体制改革后,各方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客观上形成了医保、医药、医疗“三驾分头拉车”的局面。而“三驾分头拉车”把矛头集中到了医院。

(二)、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
(1)、国家应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2)、加强诚信建设和医患沟通,“钝化”医患矛盾:一是医疗机构要从自身找问题,重建医德;二是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三是改善就疹环境,适当降低费用。
(3)、社会要理解医疗服务是“特殊服务”,而不是普通的花钱买服务。
(4)、继续加大卫生立法的力度,逐步完善卫生法律体系。
删除
热点、焦点之五: 买房贵问题:
在过去10年左右时间里,国内的房价是疯涨之后继续疯涨,那是绝对的“芝麻开花——节节高”,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涨价困境中。一边是房子成了“新三座大山”之一,普通民众普遍感觉房价高、房子贵、买房压力大、供房要人命。然而一边却是房子供求强烈,房地产业发展态势非常良好,房子至少还要上涨几千点。没房子的人拼了命排队买房子,特别是经济适用房,更是有隔好几个晚上就去排队的,让人看了实在心酸。有了房子的人,则想通过房产投资,实现个人财富多快好省的再增加。这些其实都是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的表现。
(一)、买房贵原因(房地产价格上涨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合理因素,如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需求迅速增加;土地价格上升,建筑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商品房品质提高,配套设施和环境改善,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但是,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主要是:
第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较低,股市低迷,社会资金缺乏其他投资渠道,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也有不少境外资金进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
第二,一些地区投机炒作现象严重,投资性购房需求迅速扩大。一些居民基于房价上涨预期,也参与购房投资;或者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提前入市。
第三,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抬高了商品住房的平均价格。
第四,部分城市盲目大拆大建,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带来大量被动性需求。在经营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抬高了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
第五,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少数开发商及中介机构利用市场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通过囤积土地、囤积房源、虚假交易、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哄抬房价,误导市场预期。
(二)、解决措施
1、坚持遵循经济规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同时实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
2、调控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积极稳妥、把握力度,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法治、加强监管,促进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3、调控工作实行供应和需求双向调节、综合治理的办法。
4、调节需求的重点,是遏制投机性需求,控制投资性需求,限制被动性需求,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
5、改善供应的重点,是鼓励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
同时,还要做到:
首先,要提高认识。稳定住房价格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工作的统一政策部署,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落实责任。国务院明确,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稳定住房价格工作负总责,同时要落实市县人民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最后,要加强监督检查。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加强对各地稳定房价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力的,将通报批评。各省级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市(区)、县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2:39 | 只看该作者

热点、焦点之六:就业问题

(一)、形成就业难的原因
客观上,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在逐年下降(即高增长低就业);另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大量供给,即劳动力资料过剩。具体说:
1、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存在体制性障碍。
2、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这在大学生就业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3、劳动就业岗位创造乏力,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不够,对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能增加较多就业的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及社区服务等行业挖掘不够。
4、劳动力市场有些政策还没有到位,劳动管理、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滞后,就业领域存在着劳动权益不平等现象。

(二)、对策
我国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各级政府通过坚持发展经济、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协调发展城乡经济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扩大就业规模,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
1、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政府始终将促进就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控制失业率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
2、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坚持把发展服务行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方向,鼓励发展社区服务、餐饮、商贸流通、旅游等行业,更多地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岗位。
3、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注重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企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私营、个体经济和中小企业。
4、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途径。鼓励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积极发展劳务派遣组织和就业基地,为灵活就业提供服务和帮助。
5、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确立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作为供给主体的地位。同时,协调推进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等项改革,改善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客观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6、运用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植再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免征税费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为鼓励服务型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实行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实行税收鼓励政策。
7、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预算中安排专门资金,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中央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对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补助。
8、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政府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事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删除
热点、焦点之七: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增长低就业)
2)、教育模式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3)、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滞后
4)、分配派遣中的某些障碍
2、对策
1)、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2)、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以及档案管理“一条龙”服务
3)、加强对失业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
4)、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

热点、焦点之八:资源、能源问题
一、资源能源紧张问题
(一)我国能源问题的表现:
1、 供需紧张,我国能源工业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2、 能源发展和能源保护的矛盾;
3、 能源效率低制约能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搞好节能工作的措施
1、要有节能规划、总体目标和具体的技术指标、节约指标;
2、要制定有关法规,《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要加快制定或进一步修改完善;
3、要依靠技术进步,通过产业升级换代来节能;
4、 加强管理与监督检查;
5、 推行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6、 要大力宣传,倡导节能型社会。

二、电力紧缺问题
(一)、电力紧缺的原因
1、电源建设滞后
2、市场煤、计划电顶牛
3、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严重滞后
4、经济增长和重化工业拉动用电需求刚性增长
5、高耗能行业盲目扩张

(二)、缓解电力紧张的措施
我国电力建设,必须实行正确的指导方针。既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加快电力建设,增加电力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运用市场、经济和法律手段抑制电力需求的过快增长。为此,必须切实抓好几方面的工作:
1、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特别是着重解决电力领域或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体制效应。合理确定电力发展规模,切实控制不合理需求,使电力发展速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2、要调整和优化电源结构,大力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积极推进核电,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鼓励新能源发电。
3、要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进一步修改完善《节能法》,使节能法制化,把节约用电放在优先位置,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要加强电网建设,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全国联网,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5、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关键设备制造和供应能力。
6、要鼓励清洁发电,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
7、要完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强化规范管理,严格执法监督。
8、要切实加强电源、电网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和电力保障应急机制,确保电力系统安全。
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6:42:45 | 只看该作者

热点、焦点之九:“三农”问题
一、农民工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存在权益受侵害的现象:
1、一些地方在农民工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等方面,设置了许多不合理限制;
2、企业用工和劳动管理很不规范;
3、劳动岗位极不稳定,报酬难以有效保证;
4、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
5、社会基本保险普遍缺失。
(二)、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1、许多人观念上有错误,以农民来定位“进城务工人员”;
2、社会保障不完善。
(三)、对策:
1、解决好雇佣者对进城务工人员随意克扣工钱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2、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健康保障;
3、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素质;
4、确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制度;
5、确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分配办法;
6、帮助建立一个具体的进城务工人员组织。

二、拖欠民工工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总理关注引出“清欠风暴”
2003年10月产24日傍晚,重庆市云阳县龙泉村村民熊德明,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围了一大堆人,然后。她见到一位她以前在电视上见过的“大人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在犹豫了一会后,熊德明告诉总理,现在农民收入主要靠打工,但她爱人李建明有2000多元钱的工钱已拖欠了一年,影响娃儿们交学费。总理听后表示:拖欠农民的钱一定要还。人群中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当天夜里11时,熊德明和丈夫拿到了拖欠的2240元务工工资。
2003年月日《中国政法报》发表了题为“如果不是总理过问”一文,随后,从中央到地方,全国掀起了一场“清欠风暴”。
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不仅在个体和私营企业村在,在某些国有企业也相当严重。

(二)、问题的原因:
专家分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主要原因有五点:
1、一些地方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项目资金来源不落实,是造成拖欠的重要原因。
2、部分开发商资金不足,盲目立项、开工;
3、施工企业垫资施工,导致总包单位无力垫资又要求分包单位垫资施工的恶性循环,进而造成民工工资的拖欠;
4、包工头为了自身利益多赚利润,故意拖欠;
5、包工头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导致民工投诉时缺乏法律依据;另外,不按时发工资也是造成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民工工资拖欠的对策:
首先,充分认识解决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人民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第三,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制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要求。
其次,要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1)、应该建立一个认定拖欠民工工资的制度。国家应该制定统一的《民工拖欠工资管理条例》,而不是各地自搞一套;
(2)、要建立民工任职的资质人定,以此遏制我国由于民工进城没有管理造成的巨大浪费;
(3)、要建立劳动合约的认定制度,通过第三者公证,在法院打官司的时候就具有法律效力;
再次,要加强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增强其维权意识。

三、农民增收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民收入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总的来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详见材料)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因素
第一, 农产品成本高、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
第二, 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
第三, 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
第四, 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分析
第一, 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关键。
第二, 农业结构调整是必要条件。
第三, 发展劳务经济,改革户籍管理是必要途径。
第四, 减轻农民负担是保正。
第五, 政府加大投入是基础。
万能模版
在公务员考试中,一般情况下,考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分数差距一般不会大,但申论就不同了,两个人相差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能否写好申论,是公务员考试的关键,下面搜集网上一些有关申论写作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一、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以法为镜,可以断曲直。”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形成公正的社会氛围,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二、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来促进材料中所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三、 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任何问题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社会来说总是带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问题的出现有助于我们清楚认识到我们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处理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对于我们来说反面是一个完善自己,完善社会相关体制机制的一个机会。
四、1、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和发展蔓延,值得我们去沉思和探讨。2、从材料中所反映的情况来年,目前的形势已经非常严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课题。
五、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 ,在完善相关法律体制的同时,各级有关部门和机关 应当采用各种灵活的方式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发解问题的严重性和政府对该问题的有关解决方式,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人民群众自发去预防和解决该问题,节省法律运作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法律的实际执行成本。
申论万用句型、模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0: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