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9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教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4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玲玲的画》教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本课PPT课件教学下载地址:
http://www.lspjy.com/forum-6-1.html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单元主题:
   ⑴ 生活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事,同时也有很多不尽人意、让人觉得头疼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呢?读读本单元的主题就知道了。
   ⑵ 课件:出示单元主题。
   ⑶ 学生在下在自由读,同桌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⑷ 指名学生汇报。
  2、引出课题:
   ⑴ 一个小朋友玲玲,她也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解决的。
   ⑵ 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识字:
   ⑴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本课要认的生字。
   ⑵ 检查识字情况。
   ⑶ 全班一起先读一读。
   ⑷ 课件:出示本课要认的生字。
   ⑸ 开火车。
  2、读词:
   ⑴ 自由读词,说说这些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⑵ 指名学生说,可以结合实际举例子谈一谈。
  3、读课文:
   ⑴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⑵ 指名学生读课文。

三、理解感悟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玲玲)讲玲玲干什么?(画画)在画画整个过程中,玲玲都是称心如意的吗?
  2、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读,找找玲玲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3、指名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高兴──难过──高兴。
  4、从哪儿看出玲玲很高兴,很难受,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读一读。
  5、指名学生读,老师指导。
  6、思考:
    为什么玲玲的心情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是谁帮助了她。
  7、咱们一起把爸爸与玲玲的对话读一读。
  8、爸爸说的有道理吗?爸爸说的哪句话给你了很大的启示了。
  9、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10、以各种形式读,谈谈你对爸爸这句话的感受,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
  课本上的小主人玲玲遇到这样的事并能很好的解决,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以前是怎么解决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你又会怎样解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42: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学完了,并且都知道爸爸那句话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咱们就把爸爸说的那句话抄一遍吧。

  2、完成书上118页的读读抄抄。


二、指导写字

  1、同学自己先认识一下本课要写的生字。

  2、四人小组合作,谈谈写这些生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全班汇报。

  4、学生写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42:55 | 只看该作者
-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5  
作者:佚名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08-2-2 15:26:55  发布人:admin  
-
 
【教材简析】
  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这位叫玲玲的小女孩画得也十分棒,她就要参加评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课文,要求: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个别读文,注意读准生字。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玩游戏“过关夺旗”。

    第一关:读词。

    第二关:扩词。

    第三关:说话。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自己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3、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质疑:

   ⑴ 读了课文之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⑵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

  课件出示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体会感悟。


五、指导写字


六、扩展活动

  1、把你喜欢的字、词、句积累起来吧!

  2、找一些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开一个交流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43:0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我们来交个朋友,你能向我介绍自己吗?


一、激趣引入

  1、刚才老师和大家交朋友,现在有一个小女孩也想和大家交朋友。她是谁呢?

    (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好,我叫玲玲。”)

    玲玲小姑娘真有礼貌,我们也一起向他问好吧,玲玲,您好!

    (正音“玲”指导读轻声)

  2、看看“玲”会写了吗?

    (课件出示“玲”字)

    你认识的人名字里有“玲”字吗?很多人的名字中有“玲”字,听起来悦耳动听。你发现了什么?

    (生:换偏旁,王字加令……)

    想想还有哪些字很相象?有很多的字右边相同,左边的偏旁不同,意思就不一样了。我们找到了旧字带新字的规律,就会举一反三。

  3、观察真仔细,我们把它写好!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一个。

    (教师指导到位,第一个要在田字格里写)

  4、我们学习25课“玲玲的画”,请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想法这么多呀,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读书好吗?请同学们打开第116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课文的生字会念了吗?开火车读生词(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小结:

    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会认读了课文的生字。

  3、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读,看谁能读得又快又好?分人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整体感知,教师总结。


三、学习理解课文

  1、玲玲遇到了麻烦?哪个自然段讲了,请将课文里的段落读一读:

    (个人回答)

    (课件出示脏画)

  2、这时,玲玲为什么哭,她是怎么想的?

    (着急,难受)

    所以,“玲玲哇地哭了起来”读得要伤心。她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读一读她的话。

    (“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课件出示脏画)

    师:是呀,遇到这样的麻烦事,玲玲多么伤心啊。

  3、玲玲一边哭一边说的话,应该怎样读?体会着急的心情:

    (个人读──评读──个人表演)

  4、听到哭声爸爸来了,你们会读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吗?同桌读一读,演一演。

    练读(配上动作),指名分角色读。

    谁来读爸爸的话,谁来读玲玲的话?(分角色读)

  5、大家读得好,演得像。爸爸帮助玲玲出了主意,你们是玲玲的好朋友,要是你们也在场,帮她出出主意,安慰安慰她吧。(4人组讨论)

    (课件出示“别哭,玲玲。你要是_____,不是很好吗?”)

  6、请一人演玲玲读句子,4人小组汇报安慰玲玲。玲玲会说些什么?大家给玲玲出了很多主意,玲玲也动脑筋解决办法。她是怎样做的?读课文。

    (出示课件小狗的画)

  7、这时玲玲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高兴,满意,得意)

    (出示未弄脏的画与弄脏的画对比)对比两幅画,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8、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9、同学们读得高兴,爸爸看了也很高兴。(引读)

    (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1、读了爸爸的话,从玲玲改画的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结合课文讲一讲,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话)。

  2、你们刚才帮助玲玲,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坏事变好事的情况吗?4人小组讨论。

  3、4人小组汇报:

    爸爸的话非常有用,我们把精彩的话背下来,好吗?

    看谁背得又快又有感情。(个人自由背诵)

  4、一起有感情地背诵一次。

  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随机应变,想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出示课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43:13 | 只看该作者
一、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⑴ 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⑵ 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⑶ 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⑷ 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

  2、写字指导:

   ⑴ 写正确:

     “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是难点,建议作细致的指导,特别是笔顺,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书空、反复临写。

   ⑵ 写美观:

     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

     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二、朗读感悟

  本课的叙事情节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确。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同时,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体会爸爸最后说的一段话的含义。

  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要表现出玲玲为自己画好了画而感到“满意”的样子。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读第四至六自然段,要表现出事情突发后玲玲紧张而着急的情形。朗读第七自然段,要感悟爸爸处事的沉稳。读第八自然段,要表达玲玲想出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后的“满意”心情。读第九自然段,要读出爸爸高兴的语气。

  朗读的方式,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扮演角色对读,再指名在全班朗读。教师按上述朗读要求予以随机指导。

  爸爸最后说的话是从玲玲改画这件事引发出来的感想,是课文的中心句,有较深刻的教育意义。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错的事情都看成是坏事情,因为好坏是可以转变的;二是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注意这里的“坏事”是泛指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并不是指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齐读、个别读的基础上体会。可先让学生对爸爸说的这段话自由谈感受:你明白了什么?教师要在鼓励学生谈感受中引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端详、脑筋、收拾、满意、参加、懒洋洋

  2、对课后练习“读读抄抄”的句子,要读熟,再认认真真抄下来。


四、实践活动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43:22 | 只看该作者
幼儿教育中有人倡导“无错”原则,认为孩子是没有过错的,不应该一味批评。同时也有人认为,孩子的创造力往往表现在错误和破坏之中,孩子“惹了祸”,父母高兴才对。我们也认为教育孩子条条框框太多有很多弊病,但是,如果认为孩子的错误和破坏可以直接导致创造也是不太可取的。我们在这里提出“让孩子的错误与破坏拐个弯”这样一种方法,供父母参考。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在他小时候,一次把母亲刚买回家的金表给摆弄坏了。母亲看到孩子搞破坏,就狠狠地揍了陶行知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老师。陶行知的老师听了这件事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陶行知的母亲很不理解,老师对她分析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后来,老师给母亲找到了一个补救的方法,让母亲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孩子站在修表匠的身边,亲自看一看金表的内部结构,修表匠是怎么把金表修理好的。这件事让陶行知先生终生难忘。

  多多很想制作一副自己的眼镜。这天,爸爸帮他准备了很多材料,妈妈在桌子上为他摆了一个太阳镜供他参考。折、画、装饰每一个步骤,多多都完成得很好。只是在剪工上出了一些问题,光滑的眼镜边被他剪得参差不齐,爸爸指着他的作品嘲笑起来,多多显得很不开心。

  妈妈正想过去帮他,只见多多歪着脑袋略微想了一下,随即将眼镜拿起,非常投入的将眼镜边剪成了锯齿状,原本规规矩矩的作品让他搞得面目全非。

  一会儿功夫,多多美滋滋地走过来对妈妈说:“妈妈,你快看,我做了一个太阳眼镜。”妈妈仔细一看,他做的眼镜果真像太阳,红红的装饰色,锯齿状的光芒,整个作品独具特色,颇有些出乎妈妈的意料。妈妈拍拍他的小脑袋说:“多多真聪明,你做了一副最好、最棒的小眼镜。”

  第二天,妈妈和多多把他的“眼镜”带到了幼儿园。老师评价说,在孩子们参照模型版制作眼镜的活动中,多多是第一个打破常规模式,大胆想象,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眼镜的小朋友。

  为此,老师在评价游戏中重点表扬了多多,并将他的作品摆放在了班里的作业展板上。第二天,第三天,很多小朋友开始关注这件独特的作品,而且制作出了更多样式的眼镜,蝴蝶的,云朵的,彩虹的……制作活动一下丰富了起来。从那儿以后,多多一下迷上了美工活动,他的动手能力明显得到了提高。

  我们知道,创造力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大人们却常常为发现不了孩子的创造力而担忧,实际上,孩子的创造力往往出现于我们的意料之外,尤其是在他们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孩子的想象总是比成人新奇、随意,能够打破常规。当我们对他们的成果做出及时而肯定的评价时,他们的创造性就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创造出成人难以想象的事物。

  象多多制作的眼镜,用我们正向的思维来看他做的眼镜实在是没法看,可是,多多大胆地打破了按模型版制作眼镜的常规,从而制作出了一件我们大人难以想像出的独特作品“太阳眼镜”。

  所以,我们说在一些问题上,做父母的头脑里要少些条条框框,不要总是说“看你做的像什么呀?”“哪有你这么做的?”“你看清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看你这是瞎做!”之类嘲笑的话。仔细想一想,孩子的“错误”再大,又能“错”到哪里去呢?并且,许多意想不到的创造就常常发生在“错误”之中。

  在孩子的世界里,完美是他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妈妈们需要告诉孩子:完美并不等于起点和终点的完全重合,也不等于自始至终的“正确”。如果能注意拓宽思维,即使在看起来不怎么完美的地方,也可以“另辟蹊径”,发现和创造出令人惊奇的美丽。

  多多的表妹晶晶认真地在画向日葵。收笔的时候,不小心把起点的线头丢在了画好的圆盘里,破坏了画面的完美。

  “唉,这可怎么办啊?”晶晶捧着自己的画,自言自语地念叨着。

  瞧着她,妈妈感觉她是要将画纸翻面了。想着的功夫,她果然将纸翻了过去。“晶晶,为什么不接着画了,不是挺好吗?”

  晶晶小声告诉妈妈:“妈妈,我想重画一个,”显得很不开心。

  妈妈拿过她手中的画看了看,“别着急,咱们看看能不能想出个好办法?”

  “这还有什么办法呀,擦也擦不掉。”

  “是吗?那咱就不擦,继续画行不行?”

  “那还好看吗?”晶晶抬头看看妈妈。

  妈妈用手在盘面上比划着,将她那个多出的线头顺势沿伸了一下,成为盘面上的横线,笑着对她说“这样行不行?”

  “……嘿,真棒,线头一点都看不出来了”,晶晶的眼睛亮亮的,一副吃惊的小模样。她接过妈妈手中的画纸,很快补救了那一点“败笔”。

  妈妈拍拍她的小脑袋说:“这样多好啊,动动脑子,向日葵就会开花的。”

  晶晶的行为代表了许多孩子的想法,在他们的心目中,“完美”就是自始至终的正确。一旦出现偏差,他们的第一反映就是放弃重来。面对这种情况,妈妈们不能简单地给予肯定或是否定的评价,而应针对问题,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在仔细观察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补救的办法,不要轻易放弃,拓展思路,努力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中学会灵活、变通的思维方式,以此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指导,晶晶懂得了“另辟蹊径”的道理。后来在绘画海底世界的活动中,妈妈发现她将一个没有画好的小水泡变化成了一只神气活现的小蝌蚪。晶晶的进步,让妈妈对她更有了信心。

  一天,李姐家的观赏鱼全部“殉难”了。全家人找了半天原因,原来是李姐的儿子多多把牛奶倒进了鱼缸里。李姐一气之下拎过儿子就要讯问,吓得多多使劲往爸爸怀里钻。

  多多的爸爸劝开了李姐,悄悄地问他:“多多,你为什么要往鱼缸里倒牛奶呢?”

  “你们大人不都说牛奶最有营养,小孩子多喝牛奶可以身体长得棒!

  我想让咱们家的鱼也长得棒一点,所以就把自己的牛奶分给他们喝了。”多多小声音地告诉爸爸。

  李姐听了多多的话,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搂过多多说:“原来是妈妈错怪你了。”

  多多的爸爸笑着说:“你看看,儿子多有想象力啊,为了让咱家的鱼长得更棒一些,多多都舍得把自己的牛奶分给鱼喝呢……”

  第二天,爸爸为了让多多明白观赏鱼是不喜欢喝牛奶的,就特意给多多买了几条小鱼一起做实验。小鱼在有牛奶的水里不爱活动了,可是一换了干净的清水,鱼儿便开始快乐的游动起来,多多在实验中亲自感受到了观赏鱼是不爱喝牛奶的。

  一次原本具有破坏性的活动最终增长了孩子的知识,多多的爸爸说:“儿子虽然弄坏了几条有价值的金鱼,但他却从中学到了新的常识,丰富了生活经验,这些都是他今后生活中的财富,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在多多“破坏”的问题中,他学会了思考,增长了智慧,我们应该为儿子的进步高兴才对啊!”多多父亲的这些话显然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说: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吧,小孩爱“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小孩一生受之不尽的无穷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有人说孩子天生就是个创造者,因为他们生来活泼好动,不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所指控,他们敢于打破常规,不按照成人的模式去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常常会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事物来。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创造天赋在一天天减少,这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孩子的创造力被循规蹈矩的父母们在不知不觉中扼杀掉了。对父母而言,“听话”才是父母们希望孩子们做到的,“听话”才是孩子们应该最先学会的本领。对此,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大悲哀。

  孩子爱搞“破坏”是他们对事物探求的一种表现,是创造性萌芽的基本体现。从孩子一出生,他们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新鲜和求知欲,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探求这个神奇的世界。象爱迪生、牛顿,詹天佑、冯如,在他们幼年的时候也常被人们称作“破坏”家,他们搞的“破坏”也常让父母头痛、老师生气。可是,正是这些淘气的家伙,凭借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努力的探知着日常生活。长大以后,他们依靠自己从小养成的探索、思考的良好习惯最终成为了知名的大发明家,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其实,孩子搞破坏正说明他们的精力充沛,这个时候,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最好机会。如果我们合理的运用孩子爱搞“破坏”的天性,及时的给予、引导,那么就会从小培养孩子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培养孩子的创造才能,父母需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活动空间。在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时,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结果过于离奇、幼稚而嘲笑、阻止他们,反之,则会打击孩子探知事物的积极性,挫伤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当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时,我们要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引导他们在自主自乐的活动中完成属于自己的想象或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3:43:3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天开故事晚会,赵家林讲了一个怪没意思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

  “有那么一个人,上课不用心听讲。做起功课来,自己懒得动脑筋,净想依赖别人……”

  孩子们哄地笑起来。

  “可不兴讽刺人!”有一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大声说,满脸通红,“你说的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赵家林愣了一会儿,才答上来:

  “他姓赵,叫做──赵大化。行了吧?”

  有几个孩子又笑着叽里咕噜了一阵。

  那个胖孩子可还红着脸,噘着个嘴。

  赵家林等大家渐渐地静了下来,就又往下说。

  他说那个赵大化别的方面都还不坏:也肯替人服务,也有他的理想──想要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可就是有这么个毛病:最怕伤脑筋。同学们帮助他做算术,跟他讲解了老半天,他只瞪着眼睛瞧着你。同学们问:

  “懂了吧?这道题你自己想想看。”

  自己想?──那哪儿行?又得伤脑筋!

  作起文来,同学们都快要交卷了,赵大化可还在舔笔头,对着题目发愣:

  “‘我的家庭’──这个题目怎么做呀?‘我的家庭’……”

  老师提醒他:“这应当每个人都会做。你家里有些什么人?怎么样生活?过去的生活怎样,现在又怎样?这些你想一想。”

  瞧,又是叫人“想一想”!真是!

  赵大化老是怪别人对他帮助不够。他说要帮助,就是什么事都得替他想好,做好。他自己可从来不动脑筋。

  这么着,越不动脑筋,脑筋就越不听使唤了,像生了锈开不动的机器一样。

  这么着,赵大化就越来越迷糊了,迷糊到每天上学都要别人提醒他。

  “什么!就那么迷糊!”那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又插嘴,“他几岁了?”

  “他几岁?──连他自己也闹不清,”赵家林回答,“得问他妹妹。”

  真的,赵大化记不得自己的年龄。妈妈说是跟他说过,说他到了9月1号就满十四岁,──可是这太复杂了,他不能伤这个脑筋。他叫妹妹:“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给我记住吧。”

  “不动脑筋”──成了赵大化的外号。

  有一个星期六晚上,妹妹在家里和她几个同学做化学游戏。什么游戏?──当然是伤脑筋的玩意儿,赵大化连听都不爱听。可是忽然──趁他不提防的时候──有半句话没头没尾地飘到了他耳朵里:

  “只要半公分就够了……得称一称……”

  “得称一称?”赵大化就决心要替人服务一下,跑了出去,“我去拿!”

  好一会儿他才回来。听见他脚步踏得很重,走得挺吃力似的。进门直喘气,满脑袋的汗。大家吃了一惊。一看,赵大化扛来了一杆秤煤的大秤。

  妹妹嚷了起来──妹妹就有这么个缺点:净爱嚷──

  “瞧你!你也不想想这杆秤是干什么用的!”

  “我才不伤这个脑筋呢,”赵大化嘟囔着,“反正我将来不当化学家。我将来──我搞渔业,嗅,我就爱钓鱼。明天上午我就去钓。呃,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给我记住点儿。”

  说了就打个呵欠,没精打采地去睡觉。

  他先铺好被窝,慢慢地脱衣服,又叨咕了几句,这才爬上床。

  刚一躺下──

  “哎哟,疼!”

  “什么,什么?哪儿疼?”大家着了慌。

  “脊背疼。哎哟,可疼得厉害呢!”

  他胳膊一撑,坐了起来。觉得好了些。可是一躺下,就又发作,疼得他赶紧翻过身来趴着睡。一趴,又叫:

  “哎哟,肚子疼!”

  他连忙翻转身,左侧面躺着:这回可是腰部左边疼起来了。翻到右侧面躺着试试看呢?哎哟,不行,右腰疼?仰天──又还是脊背疼!

  “快请医生!快请医生!”赵大化一面气急败坏地叫,一面爬下床来。他疼得不敢再躺下了,“这叮是一个奇症!”

  医生来了,仔细问了问情形。现在可哪里也不疼了。检查了体温和脉搏,听了心脏和肺,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

  医生说:

  “没有什么,好好儿睡去吧。”

  去睡,可又是──仰着脊背疼,趴着肚子疼,侧着腰疼。一起来,就好了。

  “这简直是童话里发生的事,”医生摇摇头,“你床上有点儿什么蹊跷吧,哎?”

  这──赵大化可没研究过,他就怕伤这个脑筋。

  可是妹妹马上跑去检查他的床铺。她把被窝一掀,就发现有一个乌黑的黑东西──大概有篮球球胆那么大──安然自在地盘踞在褥子上。

  大家都吓了一跳:

  “哟!这是什么?”

  一看,是一个秤砣。

  赵大化安安静静睡了一夜。早上醒来,也不知道是几点钟了,只听见妹妹和同院的孩子们在那里做广播操。赵大化就发了愣。

  “那么我呢?我该做些什么呢?妹妹,妹妹!”他叫,“妹妹,你是个好孩子,你告诉我:我今天有什么计划没有?”

  “你不是说要去钓鱼吗?”

  对,对!赵大化一翻身就爬起来,把衣服往身上一技,就赶紧穿上了长裤,下床来。

  他刚想要走去洗脸,忽然叭的摔了一跤。

  他的两只脚似乎不是他自己的了。好容易才爬起来,刚一迈步──脚还没迈开呢,又叭嗒!一跤。

  “哎呀可不好了!你们快来!”他一面用手扶着床沿撑起身来,一面叫,“我净摔跤!”

  他坐下喘了一会儿气。现在倒也不觉着怎么样。他试着站起来。也没有什么。可是脚不能动,──只要稍为动一动,整个身子就像旋得没了劲儿的陀螺似的,那么晃几晃,就又往地下一趴。

  “快请医生!这回可真是个奇症!简直不让我迈腿!”

  妈妈赶紧从隔壁屋里说着走了过来:

  “看看腿。怎么回事?”

  看腿,赵大化可伤心透了。他这才发现:他少了一条腿!

  “啊呀没了!”赵大化哭了起来,“右腿没了!”

  “怎么右腿没了?”妹妹也着了急。

  “这个问题我可没想过,谁知道它跑哪儿去了?妹妹,你是个好孩子,还是你给我想一想吧。”

  妹妹把他的腿一检查,就嚷:“瞧你!你裤子是怎么穿的呀?”

  原来赵大化的两条腿──左腿也好,右腿也好。全都给塞在一条裤腿儿里了,连右腿也躲在左裤腿儿里了。

  半小时以后,赵大化去钓鱼。带着一根钓竿和一只桶,高高兴兴走到了一个池子边。他把钓竿往地下一搁,先提着桶下去打水──预备盛鱼。

  他满满地舀了一桶水,提上岸来往地面上一放,那么一弯腰,就惊异得了不得,忍不住叫了起来:

  “咦,一根钓竿!”

  仔细看了看:这一根钓竿还挺不错的呢。

  “是谁丢下的?”赵大化四面瞧瞧,“谁的?谁的?”

  没人答应。赵大化把钓竿举起来扬了几下,又大声问了几声。还是没有人答应。他可有点不满意了:

  “是谁那么粗心大意,落下东西都不知道!”

  转过身去再向那一边问问看吧……

  他刚转过身去把腿一迈,就绊着那个水桶一栽,连人带桶滚到了地下。

  他爬起来一瞧,可生气得了不得:“是哪个糊涂蛋!──把一桶水搁在这儿!”

  瞧!害得他衣服裤子都水淋淋的,还沾上了满身的泥!

  “我将来一定去做公共卫生工作,”赵大化一面嘟嚷,一面甩着两只空手回家去,“谁也不许把人家身上弄脏,噢。把人家衣服沾上水,那也不行,那可太不卫生……”

  他的家在路北。平常从西口拐进胡同,走个这么一百来步,靠左边一扇门,就是他的家──准没错。今天他可是打东口进的胡同。他照旧往前走上一百来步,去敲左边一扇门,敲得很急。

  “妹妹快开门,快!妹妹!”

  这几路南的人家住着一位老奶奶,头发全白了。这时候她正跟她一个小孙女儿讲故事呢,听见大门响,“谁呀?”就走去开了门。

  赵大化抬头一看,不觉倒退了一步。

  “哎呀妹妹!怎么!……”他吃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出去了才多大一会儿呀,你就长得这么老了?”

  他的家正好在斜对面。他妹妹在院子里洗书包,仿佛听到赵大化的嚷声,她赶紧就跑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她瞧见赵大化正指手画脚地跟那位老奶奶交涉,他硬要进那家屋子里去换衣裳。

  妹妹忍不住地嚷了起来:

  “瞧你这迷糊劲儿!连自己的家都认不得了!”

  赵大化住了嘴,转过脸来瞧瞧他妹妹,搔了搔头皮:

  “这是哪家的小姑娘?可真奇怪!我跟我妹妹说话,干你什么事呀?你那么嚷!”

  赵家林讲故事就讲到这里为止。那个圆头圆脑的胖孩子提出他的意见来:

  “越讲越不成话了,真没意思!”

  “那有什么办法!”赵家林说,“一个人脑筋动得越少,不成话的事儿就越多。”

  “我可不信!”那个胖孩子把头一掉,“人哪能变成那样儿!这不过是个童话。”

  他知道大家都在笑着看他。他红着脸,谁也不瞧,低下头去专心削起铅笔来,──其实笔头还是尖尖的。等到散了会,他一把拽住小队长,轻轻地问:

  “你说,你说,人真能变成赵大化那样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03: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