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红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聂在富



问:在单元测试卷上有一道题,对于说明方法,老师们意见不一致,请予指导:



认真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说一说作者在介绍旅行鸽数量繁多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嘹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鸽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答: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常用的有:分类别,下定义,作解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描摹、比较等。



“旅行鸽不仅好看”这个自然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表现在第二、第三两句,两句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举例中有描摹和列举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林海》中一个句子的修辞方法



聂在富



问:集体备课时,六年级教师对《林海》中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产生了争论: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



有的认为这个句子使用了拟人、反问、比喻三种修辞手法,有的认为只用了比喻和反问。请问:正确答案是什么?



答:分析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要同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结合考虑。这个句子的主语是由主谓短语“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构成的,描绘了一种情景;谓语“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对这种情景加以陈述。从总体上看,整个句子是一个“什么不是像什么吗”的结构。这个句子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但这些修辞方法表现在句子成分的各个层次上,不是并列的。



句子的主语部分“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这个主谓短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说青松的边沿好像穿着闪光的银色的裙子,而“银裙”又是借喻,前面提到“那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为运用借喻提供了条件。谓语“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形式是反问,内容是比喻。



结论:整个句子的修辞方法是主语部分的拟人和谓语部分的反问的连用。主语部分拟人中套用了借喻,谓语部分是反问与比喻两种修辞格的兼用。



请注意:我们这里是在教师之间讨论问题,对学生当然不能这样分析。对学生,他们只要能体会到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太阳是个大火球”是不是比喻句



聂在富



问:“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答:有的说“太阳是个大火球”不是比喻句,理由是“这是个科学知识方面的阐释”“太阳本来就是一个火球”。



上述理由如果能成立,这句话当然不能算是比喻句。但是,“太阳是个大火球”不能算是对太阳的科学阐释。太阳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自身能发光发热的近似球形的天体,并不是燃烧的火球,说它是大火球只是为了通俗易懂。



“太阳是个大火球”,是比喻句,是比喻中的暗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8: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是比喻吗



聂在富



问:“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是不是比喻句?



答: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本体是“(夔门的)笔直陡峭”,喻体是“刀砍剑劈(的样子)”。看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主要是看表达作用。比喻的形式多种多样,最典型、最容易识别的当然是“共产党像太阳”这样的形式,主语是本体,谓语是喻体。但比喻的本体不一定在主语部分,喻体也不一定在谓语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对吗



聂在富



问:对于“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有人认为是“重复”,不正确;也有人认为, “雪白的雪花”像“浑黄的黄河水”的说法一样,没有错。请问应当怎样理解?



答:“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等于说“像雪花那样白的雪花”,显然是不对的。它相当于说“像黄河水那样黄的黄河水”,而不同于“浑黄的黄河水”。“雪白的雪花”这种说法的语病,不是重复,而是用上了一个多余的修饰成分,可以叫做“赘余”。



“雪白”,本来意思就是“像雪花那样白”,用它来形容雪花的“白”,当然毫无意义。形容雪花的白,可以用“洁白”“白皑皑”等词语。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由一个名词性语素和一个形容词性语素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如:橘红、火红、粉红、枣红,墨绿、翠绿、碧绿、草绿、葱绿、豆绿,金黄、杏黄、蜡黄、鹅黄、米黄、土黄,天蓝、瓦蓝、海蓝,漆黑、墨黑、乌黑。



这类词语,都不能用来修饰与前面的名词性语素相同的事物,如不能说“橘红的橘子”“草绿的小草”“米黄的小米”“海蓝的海水”“墨黑的墨汁”等等,如同不能说“雪白的雪花”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皮毛是擦了油一般的滑”的本体和喻体



聂在富



问:《少年闰土》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它的皮毛是擦了油一般的滑……”是个比喻句吗?本体是“皮毛”,喻体是“油”,对吗?



答:这是一个比喻句。全句的基本意思是“它的皮毛很滑”,主语是“皮毛”,谓语是“滑”。怎么个“滑”法?“滑”到什么程度呢?为了形容得更清楚、更具体,就拿“擦了油”来打比方。由此可见,“滑”是比喻的本体,“擦了油一般”是喻体,比喻体现在句子的状语部分。



整个句子是说“皮毛”怎么样,当然比喻也与“皮毛”有关,但“皮毛”不是比喻的本体,因为“擦了油一般”并不直接形容皮毛,而是形容皮毛之“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 08: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比喻和通感



聂在富



问:“人们在老榕树下嬉戏玩耍,就像儿孙们在爷爷身旁撒娇。”对这句话,我们这里的老师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说是比喻,有的说是拟人,有的说既是比喻又是拟人,还有一位老师说是“通感”。请问:这个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究竟是什么?“通感”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什么是“通感”?



答:这是一个比喻句。主体是“人们在老榕树下嬉戏玩耍”,喻体是“儿孙们在爷爷身旁撒娇”。这是用一种情景比喻另一种情景的比喻句。



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不一定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句子。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都是主谓短语。



这个句子不是拟人句,因为这是两种情景的比喻,本体中的“老榕树”同喻体中的“爷爷”不存在对应关系,“老榕树”没有被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



“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见《文学评论》1962年第11期),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通感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现手法。典型的例子是《荷塘月色》中的两个句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当前修辞学家对通感和比喻还没有统一的的认识,有的说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有的说通感不是比喻;还有的说,通感有的是比喻,有的不是比喻。我认为:比喻和通感有共同之处,都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都常常用“仿佛”“如”把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形式上很相象,但比喻和通感不是同一种修辞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①目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为了把抽象的说得具体,把生疏的说得熟悉,把深奥的说得通俗。通感不具备这个特点,例如把“塘中的月色”比喻成“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并没有比原来更具体、更熟悉、更通俗。



②感受的侧重点不同:比喻着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运用比喻是为了唤起大家共同的感受;通感着重从个人角度考虑,运用通感是为了表达作家在特定条件下个人的特殊感受。



③文体色彩不同:比喻适合于一般文体,通感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



用以上三点来衡量,我觉得“人们在老榕树下嬉戏玩耍就像儿孙们在爷爷身旁撒娇”这个句子,是比喻而不是通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18: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