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优质课《三个儿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2:3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个儿子》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金龙王庙小学 韩 荣 点评: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研室 闫晓枫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优秀,有的会唱歌,有的爱画画,你有什么特点?来介绍介绍自己吧!



生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等



师:你们真是多才多艺,希望待会都表现出来,好吗?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也认识了三个孩子,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生齐读。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明,不蔓不枝。】



二、巩固识字,整体回顾全文:



1.师:首先,本课的生字朋友们要来考考大家,还认识吗?快来读一读吧!



出示“我会读”



生:练习读、指名读下面词句。



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师:你们读得真准确,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是吗?看看谁爱动脑筋。默读全文,边读边想一想:读后你有什么疑问?



生: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生:为什么第三个妈妈不夸夸自己的儿子?



生:为什么前两个妈妈在夸自己的儿子?



师:你们俩的问题差不多,是在问为什么三个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



生: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同学们提出了三个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为什么三人妈妈会有不同的表现呢?为什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深入地学习课文后,我们就会找到答案了。



【有意义的阅读教学,就需要基于文本构建起一个共同的对话主题,在低段阅读教学中如何确立这个主题,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韩老师的引导给我们以启发。她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梳理出三个问题,其实这里暗藏着一个核心问题: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在渐次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因为所探究的问题并非教师的主观赐予,而是来源于学生的思考,因而学生更具阅读动力。】



三、研读课文:



师:我们先去看看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听听妈妈对他们的评价。



1.课件出示第2──6自然段



(1)师:自己读一读,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



生自己读这部分。



生:第一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说,真不错。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你说的真完整,真是一个爱思考、会表达的孩子。



【“把书读薄”是一种能力,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似乎有一定难度,需要渐进地训练。此处,教师减缓训练坡度,并未要求学生针对全文进行概括,而是圈定研读段落,训练学生提炼,练习把几段话读成一两句话。学生在阅读、整合、提炼中学习条理的表达,充分体现了课堂就是“练兵场”的课堂实践理念。】



(2)指导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妈妈说的话。自由读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妈妈的心情怎样?



生:妈妈很高兴。



生:妈妈很自豪。



师:那你来试着读一读妈妈的话吧!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是啊,这人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多了不起呀!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这个孩子多让妈妈引以为豪!你来读一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在妈妈心里,谁也比不过他!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谁还能读出来妈妈自豪、得意?加上表情、动作读。



生: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这就是妈妈,儿子永远是最优秀的──师引导生齐读这个妈妈说的话。



师:这就是妈妈,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儿子──生读。



师:这就是妈妈,为儿子骄傲、为儿子自豪──生读。



……



(3)放手读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



师:此时,第二个妈妈也不甘示弱,夸起了自己的儿子,你能夸好吗?谁来夸?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听出来了吗?这个妈妈在夸什么?



生: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



师:是呀,不是一般的好听,是──好听极了!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得意,谁都比不过!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骄傲!



生: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师:同样自豪──生读。



……



【以读为主,不用很多的点拨和唤醒,在师生的朗读交流中,教师的评价跟进,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无痕的加强了。】



(4)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下面分角色读,老师请男同学读第一位妈妈,女同学读第二位妈妈,看看谁的儿子更棒!



生:男、女生对读第二、第三段。



师:多么优秀的两个儿子呀,可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那两个妈妈很奇怪,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5)对比朗读第6自然段



师:这位妈妈这样说,你来读一读。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没有什么可炫耀的。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是啊,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多么平和的心态。



生: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师:多么谦虚的妈妈呀──生读。



【在前两位妈妈对儿子大加赞赏的时候,第三位妈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此构段利于对比体会。言为心声,在第三位妈妈的眼里和心中,儿子究竟是怎样的呢?教师仍然通过评读来实现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由表面文字读出儿子的“不特别”,到读出语言背后含着的谦虚与平和的心态。第三位妈妈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一位特别的妈妈!同时引起学生好奇,想要一睹她儿子的风采。】



(6)设置情景,去掉旁白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老师听出来了,三个不同的妈妈,说话时的心情、语气也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再现当时的情景吧!



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



【如果说理解是“钻进文本”,那么朗读应该是“跃出纸外”。由部分体悟到回归整体,一来二去,学生读得兴味盎然,读得入情入境,不仅再现了当时情境,也为儿子们的出场做了铺垫。】



2.学习8──11自然段。



(1)出示9──11自然段



师:就这样,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自己读第9──11自然段。



师:你能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一说吗?



生: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师:说得多完整呀!谁来读读第一个孩子是怎么做的?



生读三个孩子的做法,师相机指导朗读9──11自然段,板书三个孩子的表现(翻跟头──真好看



唱着歌──真好听



接过水桶)。



【仍然是“圈点概括”,这回教师要求学运用文本的语言范式“一个,一个,另一个。”来概括。如果说前面的“读”是感受,是理解,是言语的录入,这里的“说”就是文本言语内化后再外化的过程。】



师:这是怎样的一桶水?



生:沉甸甸的。



师:沉甸甸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沉、很重。



师:有多沉、有多重?从文中找一找!



生:在第8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8自然段。



师:听老师读,同学们闭眼想象: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师范读第8自然段。生闭眼想象。



生:我看到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三个妈妈怎么走走停停呢?



生:因为一桶水可重啦,提一会儿,休息一会儿。



生:我还看到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师:是啊,三个妈妈互相捶捶胳膊,捶捶腰,太累了。同学们通过这些词语,能看出当时的画面,多有意思呀!前面是看到的,还能听到什么?



生:我听到了水晃荡的声音。



师:是啊,水太满了。



生:我听见三个妈妈在说话。



师:她们在说什么?



生:三个妈妈说:“我太累了!”



生:三个妈妈说:“要是有人帮帮我们就好了!”



师:你们还听到了妈妈的心声,那你能通过读表达出妈妈的心声吗?



生:指名有感情朗读。



师:及时给予评价。



……



【训练语感,不仅要训练学生读出语言呈现的画面,还要读出语言的深刻意蕴。小韩老师的细致引导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语感层层拔节的过程。一段平面的文字,经由点拨,学生不仅看到了画面,还听出了心声,不仅读出了妈妈的辛苦,也读出了对儿子孝行的期待。】



(3)师引读第11自然段



师:听出来了,这桶水可真重呀!但只有这个孩子看到了妈妈很累,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师:只有这个孩子听到了妈妈的心声,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师:只有这个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他这样做──生齐读第11自然段。



【读文就需要如此连前想后,由“一桶水可重了”的体悟,到对第三个儿子表现的引读,一咏三叹!第三个儿子──这个没什么特别的孩子跃然眼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2:31:25 | 只看该作者
3.引导学生明理
师:课文学到这儿,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你知道答案吗?
生:因为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为妈妈提水。
师:是啊,在老爷爷看来,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那其他的两个儿子就不好了吗?做为孩子,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可做为儿子呢?他们缺少了什么?
生:他们没有帮妈妈提水。
生:他们看到妈妈提水只顾着表现自己的特点,却不管妈妈。
生:他们没有关心妈妈。
师:是啊,只有这个儿子关心妈妈,这才是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板书:孝顺)那么同学们提出的“三个妈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我们找到了答案,(师手指板书)因为三个儿子的表现也不同。那么,第三个孩子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第三个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他却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生:孝顺父母就是他的特点,第三个妈妈很谦虚。
【水到渠成。学生一路走来,读着读着,心中的问题就清晰了,就渐渐到了“愤悱”的状态,稍一点拨,顿时释然。】
四、拓展:
师: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香九龄,能温席。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
生:边看边听故事。
师:说说黄香为父亲做了些什么?
生:夏天,黄香为父亲扇枕,冬天,黄香为父亲温席。
师: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这样的故事还有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如:仲由为亲负米、刘恒亲尝汤药、寿昌弃官寻母等。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相关的故事读一读。因为他们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引导学生诵记。
【主题拓展,以一篇带多篇,引导课外阅读实践。浓浓的情感会沉潜在学生心中。】
五、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懂得了道理,我们还要学会写字。
出示:聪。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生:耳字加总字。
生:我有好方法,要有耳朵、眼睛、嘴巴、用心就会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的!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那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把它写正确、写漂亮吗?
生:观察后先写一遍。
师:在刚才写字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需要大家注意的?
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生:耳字的最后一笔横写成提。
生:心字的卧勾要写漂亮了!
师:我们再来写一遍,看看这次谁有进步!
生:再写,师巡视。
师:用同样的方法指导书写“胳膊”。
【写字指导“眼中有生”。学生已有了一年多的写字经验,并非零起点。韩老师充分放手,体现了“入目──试写──入心──再写”的写字过程。学生始终是写字的主体,在发现自省中提升了写字能力。】
六、总结、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孝敬父母的孩子,那就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情。让我们成为父母心中真正的最优秀的孩子。
【总评:
解读《课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可以归结为:识(写)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韩荣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一课,融识字、写字、指导朗读、语言实践于一体,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富有情趣。整节课,教师始终都尝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组织和推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实实在在积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教学效果比较理想。细观本课,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读为本”读中悟
朗读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我们倡导低年级的阅读课应上成朗读指导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教师始终在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书活动。如入情入境体会地读,勾起经验模仿地读,进入角色对比地读、多元评价展示地读等等。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本情境,读中理解,读中体悟。在朗读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教师的评价点拨,准确而有针对性,使得学生的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和强化。尤其体会“一桶水很重”部分,教师由表及里、由静到动、由水及人的点拨引导,使一段平面的文字变得丰满,使学生粗浅的感悟变得深刻。教学的境界理应如此!
二、咬定“训练”不放松
阅读课堂是“练兵”场,是实践园。学生要在这里历练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要习得阅读的方法。本课教学,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始终致力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如练习自主质疑,读中探究;练习圈点概括,把书读薄;练习读中想象,积淀语感;练习自主写字,写中自省等等。学生始终在语文实践中历练能力,掌握规律,习得方法。
三、人文影响致深远
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课堂不应画上句号,理想的课堂留给学生的可能是?亦可能是……。本节课,教师能努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在拓展部分用“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诵记《三字经》”等形式思接千载,链接古人。又推荐阅读以“孝”为主体的传统故事,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相信也将孩子对父母的孝心延至生活之中,这才是人文情感的深远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21: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