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余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鬼是一棵矮杉树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改变顺序改写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谈话导入           你还记得第一次走夜路,或者第一次睡觉时的情景吗?
   你为什么怕?
   板书:鬼是一棵矮杉树           说一说


   齐读课题
默读课文理清顺序

           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
   (两件事)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找出文中一个用来隔开两件事的表明时间的词语.
体会内心活动          



指导朗读.
问:联系自己比较,如果你在坟地的话,你会怎么样?

           自由读文
   划出描写心理活动句子.
交流汇报.

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来交流汇报            
   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改写           出示课后问题2

   简单介绍:顺序.倒叙.插叙的知识           指名读题
   讨论交流
小结          


           谈谈本课对你的启发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小练笔:
将故事改变叙述顺叙后改写
仿写  独自走夜路  片断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试胆量
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中体会语句的优美.

教学重点:了解叙述顺序,抓住重点部分体会.

教学难点:体会校长教育孩子消除胆怯的心理的方法巧妙,富有实效.

教学准备:投影  小黑板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觉得自己最勇敢的经历时哪一次,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吗?
   板书课题:试胆量           全班交流


   齐读课题
   看课题质疑
读通课文           出示生字:
   九佛寺   转圈   嘁嘁  喳喳   嘀咕
   噌   撒腿   惴惴不安   
正音
           开火车读
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问: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叙述顺序是什么?
            

   按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讨论交流


体会深意           这次试胆量有什么意义?
               体会校长教育方法的巧妙.
拓展延伸           你觉得怎样才可以使自己的胆量大起来?       
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笔:写写自己试胆量的一次经历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语文天地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围绕“不怕鬼”这一主题讲故事。
(2)        引导学生做小实践,解开自然界中的谜团。
(3)        指导学生围绕四个选材进行写作。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引入
1.老师讲述故事。
2.学生听后谈谈感受。
二.揭示本课教学内容
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
三.开故事会
1.小组内讲故事。
2.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评议
4.谈谈故事会给你的体会。
5.评选“小小故事家”。
四.做试验
1.过渡。
从故事中,我们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鬼,可是,生活中却有不少人故弄玄虚,表演“特异功能”,使许多人上当受骗。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作些什么呢?怎样做一个有胆量的,懂科学的人。
2.        学生自由汇报。
3.        动手做试验,请注意安全。
(1)        书上的试验。
①        老师表演。
②        谈谈关后感受。
③        阅读课文。
(2)        学生做一个课外的试验。
①        分组做试验。
②        说说试验中的“小把戏”。
③        谈谈试验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评讲作业
1.        指名读上节课的仿写。
2.        点评。
3.        投影好的仿写作品共同欣赏。
二.        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1.        投影“笔下生花”要求。
2.        齐读。
3.        说说题目要求。
4.        选择自己的意向。
5.        按选择的题目分小组讨论。
三.        写前辅导
(一)        选择“报告”的如何写作。
1.        出示范文《××××的报告》。
2.        齐欣赏。
3.        说说看懂了什么。
4.        重点汇报“报告”的格式。
5.        辅导学生拓展思路,寻找写作材料。
6.        整理材料,列出写作提纲。
(二)        选择“经历”的如何写作。
1.        复习前面的练习“试胆量”――《第一次××的经历》。
2.        投影1至3篇。
3.        欣赏读。
4.        说说读后感受。
5.        指导“用来头的语气”描述值夜哨的经历。
(1)        注意语气。
(2)        口头描述一件事。
(3)        串讲。
四.        习作过程
1.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        评讲片断,再次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点评此次作文情况
对同学的习作进行整体评讲,并将优秀的习作挑出评析。
二.        投影佳作,共同欣赏。
1.        投影。
2.        齐读。
3.        评价。
三.        投影病文或片断,指导修改。
1.        投影。
2.        自由读。
3.        共同修改。
(1)        指名修改。
(2)        多处修改后串读改后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3)        对比原作,谈谈启发。
四.        课堂活动。
1.        分小组修改。
2.        各自读读改作和原作,进行对比。
3.        抄正习作。
五.        课堂总结。
好文不厌百回改。
六.        布置作业。
抄正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知道徐霞客这位奇人“奇”在哪里,知道徐霞客的一生为中国的旅行考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卓尔不群”、“雄心壮志、”、“先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反复阅读,领悟课题中“阅读大地”的含义。
3、 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快速默读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中,体会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质疑
导入
           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出示徐霞客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在你的心目中,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人.


   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齐读课题
初读
感知
                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教互学。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列举了徐霞客在考察途中的具体事例。
按内容不同给课文
分段。
再读
感悟           指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什么是“奇人”?为什么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呢?他人“奇”在哪里?




   
读到这里,你觉得徐霞客是一个怎样的
人?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段?
小结




   徐霞客人还“奇”在哪里?在刚才的学习中,大家找到了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请同学们继续采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课文。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千辛万苦,最终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他的“奇”还体现在哪里?
这本书“奇”在哪里?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谈一谈你的体会。
(重点抓住“卓尔不群”“醉心”“雄心壮志”“亲自”理解徐霞客的超出常人之处。)


   引导学生抓住“奇人”这个词反复读文,通过重点词语理解人物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朗读,体现了朗读指导的循序渐进
(1) 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找出重点句子谈体会。
(2) 小组讨论交流。
(抓住“当时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都没有有”,“盗匪横行”,“还是坚持”“设法”“竟然”等词句体会徐霞客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3) 练习朗读。

总结全文
           现在你知道课题为什么说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了吗?
   关于徐霞客“奇人”、“奇事”的故事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           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少年旅行队
教学目标: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4、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教学重点: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教学难点: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教学准备:1、课前指导不知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导入           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自读           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
   朗读这组散文诗。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指名读课文。
品读        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
(1)        少年旅行队出发了!我们赶快跟上他们的步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


   [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这里“……”表示什么?
   [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总结学习方法
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读。





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远”、“长久”有说明什么?
   试着补充一下。
 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


  
   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


背诵《旅行者之歌》
总结           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旅行者之歌》。
  3、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簿——薄幢——撞
 2、区分字形。
    “溪”右半部分的写法;“茂”下半部分的写法。
   听写生字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描述的意境.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交流收集的资料,明确写作背景.
复习           精读知大意
   细读悟真情
   品读表真情       
精读
课文          配乐读书







           交流听后的感受
   小组交流学习古诗的
   集体交流,共同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悟
真情           两首诗所描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把这种感情在读中表现出来,          
   请代两位诗人,把他们心中所想的说出来

   自由读
   小组赛读
   男女生赛读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
总结           这两首诗,既写景又抒情,令人回味无穷.两首诗都显示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布置
作业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板书
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5 09: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