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余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新月集
教学目标:1. 学生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使学生领悟散文诗的韵味和内在的节奏,感受孩子的童真童趣及丰富的想象
3、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生本课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散文诗的韵味和内在的节奏,感受孩子的童真童趣及丰富的想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老师先给你们来欣赏几张图片(幻灯播放)怎么样,漂亮吧?、有一位作家以这可爱的花名为题,写了一首散文诗。这会是一首怎样的诗呢?
   我们一起来走进《金色花》。(板题)       


  欣赏
  读课题
整体感知
           老师特别喜欢这首小诗,我已经读了至少不下十遍。可是,课堂上,老师还想再来读读这首诗,你们愿意听吗?
 2、师范读。(配乐)
   这样的一首小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喜欢?           听
   

   发表看法

学生初读。
品味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过渡:老师觉得他们喜欢这首诗已经喜欢到骨子里去了,因为他们读得是那么的有滋有味。我们也像他们这样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首诗
   师巡视           把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有味道的句子划出来,边读边想: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朗读
   交流:围绕孩子的天真可爱调皮淘气与依恋妈妈,谈感受与朗读相结合,重在朗读。

介绍作者           这是一首富有童真童趣,又充满想象的小诗,写这首诗的作者会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来作个大胆地猜想,好吗?
   师介绍:刚才同学们作了大胆的猜测,那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作家。
   泰戈尔:印度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称为印度的“诗圣”。他的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吉檀枷利》和《园丁集》等,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去猜)

小组合作选读《花的学校》《职业》           过渡:刚才,我们从《金色花》中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依恋妈妈的孩子,感受到了散文诗语言的韵味与节奏,下面我们再来欣赏泰戈尔的另两首小诗——《花的学校》和《职业》           小组合作选择其中的一首来读,就最吸引人的一点准备向其他小组推荐,提示可以联系整首诗谈,也可以选择有关的句子朗读。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间相互推荐
拓展延伸推荐《新月集》
           学习了《金色花》、《花的学校》、《职业》以后,你们觉得这三首诗会是出自泰戈尔的同一本诗集,还是不同的诗集呢?为什么?
   那这三首诗会出自他的哪一本诗集呢?出示《新月集》并简单介绍:有人说,《新月集》是天使带给人间的浪漫,是天堂送给大地的诗篇。(课件出示这两句话)庄雅惠编者在《新月集》里有这样一句话说:在世界文学里,几乎没有一本诗集比他这个《新月集》描写儿童更好而且更美丽、更真切的了。(出示句子)《新月集》里共有40首像《金色花》这样的诗歌,我们一起翻开目录来看一看。(出示目录)



           童真童趣、想象力、儿童为主,读起来都很有韵味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心愿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作者是怎么样逐层深入地提示课文的中心思
想,表现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对话,通过人物对话,提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找一些有关中法友好往来的文章。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自学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提示课题           “心愿”的意思是会什么?
   课文写谁的心愿?

   
是个什么样的心愿?           指心里的愿望、想法
   写一家普通的法国人和中国工作人员的共同心愿
   修一座友谊的长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初读课文自学新词          
   指名读书
   出示生词           自由读文
   
   开火车读
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17)写我与一位法国小姑娘的对话,说明小姑娘的全家都是是中国迷。
  第二段:(18--20)写小姑娘的爸爸两次去中国,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使全家人都爱上了中国。
  第三段:(21--29)讲作者与小姑娘一家人的谈话,知道了小姑娘全家的希望: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第四段:(30)写修一座友谊的长桥,是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小组合作
   全班交流
讲读课文第一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人物有哪些?
  2、“这是人最爱坐的长椅,因为我喜欢那几丛花,在春天的北京,这样的花是经常见到的。”这句话是怎么理解?
  3、哪些词语表现法国小姑娘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纯真和朴素的?
  4、“闪耀着欢乐的光”说明书了什么?
  5、从小姑娘的回答说明书了什么?
  6、“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指的是什么?
  7、小姑娘熟悉中国人的相貌特征,原因何在?表现了什么?          小组合作
   全班交流











   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堂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复习检查           1、法国小姑娘怎么会知道我是中国人的?
  2、她说她家里有好多中国人,这是真的吗?表达了小姑娘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由回答
讲读课文第二段。           1、小姑娘为什么对中国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2、为什么把小姑娘的家称为“中国物品展览馆”?这说明书了什么?
 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小姑娘的爸爸向我介绍了什么?他是怎么样介绍的?
  5、“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永远值得引以为荣的历史和文化,但是现在确实需要发展。你们的国家有巨大的潜力,这是谁也比不上的。”这一段话表达了什么感情?
          



(指小姑娘的爸爸从中国带回了泥人,并陈列在家里,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爱。他的这种真挚感情感染了全家,连小姑娘也成了中国迷了。
   (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对中国繁荣富强的期望以及对中国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讲读课文第三段第四段           1、“乞求”是什么意思?
  2、小姑娘到底“乞求”什么?
  
3、“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说明了什么?
   小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她爸爸的心愿又是什么?中法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又是什么?
  课文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
  本文记叙了一位中国工作人员在法国巴黎的一个公园里同一家法国人进行友好谈话的情景,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反映了发展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乞求爸爸同意带她去北京。)
   说明她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多么纯真
   去北京当老师;希望女儿为法中人民作贡献;修一座友谊的长桥。
点明中心
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有感情朗读课文。江江万春高东小学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语文天地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3)        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
重难点、关键
1.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口头交际。
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板书:谈心愿
二.        自由读题目要求
1.        自由读要求。
2.        说说有什么要求。
三.        回忆前四篇课文中主要人物的心愿
1.        自由汇报。
2.        小节。
四.        小组互动交流
1.        心愿有没有“高尚”、“低诉”之分?有没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
2.        小组交流。
3.        交流汇报。
4.        汇报自己的心愿。
五.        完成“金钥匙”
1.        出示“金钥匙”的提示要求。
2.        自由读。
3.        每个同学就自己所带的书进行汇报发言。(推荐书、交流心得。)
4.        探讨自己的阅读方向正确、合理与否。
5.        同学间交换自己喜爱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回忆上节课同学们所谈的心愿。
2.        指名读读上节课布置的小练笔――心愿。
二.        揭题
如果把大家的心愿写成诗,那一定很美,很有趣。
三.        投影书上的小诗
1.        投影。
2.        指名读诗。
3.        评议。
(1)        读诗的情况。
(2)        诗的内容。(①趣事;②心愿。)
4.        齐读六首小诗。
四.        写作前谈话
1.        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2.        把刚才汇报的小练笔心愿进行改写成诗。
3.        引导学生通过将练笔与小诗对比,了解写诗的窍门。
(1)        可分节写。
(2)        每一行的字数不一定要相同,句子要活泼简练。
(3)        如果可能,末字可押韵,但不作要求
(4)        要表达真情实感。
4.        本次习作基本要求。
(1)        尽量写诗。
(2)        内容为:①心愿;②趣事。
5.        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换其他内容,也可以不写诗。
五.        活动过程
1.        学生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2.        投影片断或小诗共同欣赏,评议。
3.        修改。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投影佳作,指导欣赏
1.        齐读佳作。
2.        评议。
3.        请作者谈谈创作心得。
二.        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        自由读。
2.        小组讨论修改方案。
3.        汇报,共同修改。
4.        读读改后作品,前后对比。
5.        谈谈修改的体会。
三.        活动过程
1.        分小组修改作文。
2.        指导,鼓励学生将佳作投稿。
3.        对自己在本单元中的学习做个合理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教学目标:1. 掌握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赐给、掰开、绒髓、禽兽、野蛮、俯视、惩罚、侍从、铁链、栓在、懊悔”等词语。
2.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理解英雄行为

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体会作者对普罗米休斯英雄行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理解英雄行为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设
情景
导入
新课           同学们,对于火,大家都不陌生,你能说出火的用处吗?谁能说说?
   指名回答:




   在古希腊,也有一个关于火的神话故事,你想不想了解一下呢?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相信你一定会为故事的主人公所感动的。
(板书课题)           比如:火能烧熟食物,火能驱赶野兽,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带来温暖,火能烧开凉水,火能通报敌情,火能传递信息,火能炼造工具,火能帮助人们战斗……





  齐读课题。
初读
课文
整体
感知
           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镣铐、侵袭、缭绕等)


  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评价,纠错

   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比较难读,你有没有信心读好啊?
那好,让我们来读读吧!(出示)
   读了这个故事,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型,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读文、识字

小组读
男女生轮读,评价



他是一个英雄,他热心帮助人类,他甘愿自己受到惩罚也要把火种带到人间……
细读
课文
感悟
理解           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他的英雄行为呢?
   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
   你能体会一下普罗米休斯此时的心情吗?
   你能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吗?谁想读读?(课件出示,指名、评价)
还有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英雄行为呢?(同上)
对于普罗米休斯的这些英雄行为,你能用更简洁的词语概括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课文描写普罗米休斯的英雄行为,哪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呢?
通过学习课文,你能谈谈你认为怎样的行为就是英雄行为?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生活中的英雄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同情人类,坚定取火种的决心;看到人类一天比一天幸福,心里很高兴和欣慰;受折磨时的坚强,毫不屈服……)




   默读课文,思考一下!指名回答
  
  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评价

总结
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休斯的英雄故事,其实在古希腊神话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比如课文中提到的宙斯、海格利斯、赫利俄斯等,他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大家可以找来有关的书读一读,如《荷马史诗》《神谱》等。       
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奇异的激光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服务人类的远大理想;
2、识记9个生字;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激光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特点;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丰富对激光知识的了解,并能与同学交
     流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出示课题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奇异的激光
  谈话:你对激光都有哪些了解?
   老师这儿有一组激光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激光图片)
  相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交流


   欣赏
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要点           过渡:请大家翻开书,小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自学了生字,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自学的情况。(出示课件:词语、多音字)检查学生生字识记情况。
   刚才大家读了课文,你对激光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概括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
潜心会文品读词句意味           在这三部分内容中一定有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分,任选其中的一部分,用你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可以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的语句,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把你对最喜欢的那部分内容的感受和体会,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交流。
   “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打个比方说,我们如果用眼睛对着电灯看,就会感到刺眼;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目眩感觉;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课件出示)
   (1)这段话用了对比和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激光是最亮的光的。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当你用眼睛看太阳的话,你会有什么感觉?
   结语:看太阳都会“目眩”,激光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范读




   过渡:激光不仅是“最亮的光”,它还是“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有喜欢这两部分内容的同学吗?谁想来谈一谈你的体会?
   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地读相关的句子来充分体会激光是“最快的刀”是“最准的尺”以及利用激光这两方面的特点可以用在医学和测量等方面。(板书:医学、测量)
   通过刚才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了激光是目前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在军事、医学和测量等许多方面,所以“激光”真是一种“奇异”的光啊!
           学生自学,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集体汇报交流:指名让学生交流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读一读划出的相关语句,并谈一谈对这写语句的理解。

   学生抓住“目眩”)
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交流体会,指名试读这段话
   全班读
   学生交流、补充,揭示利用激光的这个特点可以用在军事上,做激光枪和激光炮等。
   学生任选其一,交流体会




   指名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拓展延伸充实文本内涵           过渡:激光的用途远不止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激光的身影,你们想一想,都可以在哪些地方见到它呢?
关于激光,课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部分关于激光的资料
   教师结语,激发学生情感:其实,激光的用途还有更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开发和研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在咱们班中有同学在研究激光这一科学领域中传出佳音。           学生自由发言。


   全班学生阅览。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灯光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
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教学准备:教具: 生字新词卡片、电视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读文                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理清顺序整体感知           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板书设计


                              5、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多好啊)  生命换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灯塔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写了哪几件事物,引导学生体会灯塔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坚守服务岗位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灯塔的可贵美好心灵和暗礁内心的污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灯塔面对恶势力毫不畏惧,坚守服务岗位的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激情导入               
学习
课文           说说这篇童话写了一件什么事?
   灯塔具有怎样的品质,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
   
   想想暗礁为什么认为灯塔可恶,想把它毁灭掉?面对狂风暴雨,雷鸣闪电和咆哮的浪涛,灯塔为什么毫不畏惧?
   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自读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
   围绕课后问题展开讨论。
   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拓展
延伸
          学完这篇童话后你有何感受?
       


板书
设计

               


语文天地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完整、有条理的进行口语交际。
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2)        指导学生结合“初显身手”的活动选择材料写作。
2.        过程与方法
(1)        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展开课外实践活动。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写作的题目,并能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过程
1.        是谁把火把带给了人类?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的故事?
(1)        普洛米休斯――神话传说中的“火”的起源。
(2)        燧人氏钻木取火――现实生活中火的真正产生过程。
2.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与“火”有关的知识。
二.        出示交流主题
说说家里用的灯,见过的灯,想象的灯。
三.        分小组交流
1.        结合课前查资料收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分组。
(1)        我家里的灯。
(2)        见过的灯。
(3)        灯的变化。
2.        小组内交流、汇报。
3.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
四.        创新发明
1.        分小组说说准备发明什么灯。它的外形怎样?有什么功能?
2.        想象发明的灯,把它画下来,配一段文字说明。
3.        小组派代表拿图片上台投影汇报,介绍。
4.        评议。
五.        举办图片、资料展览
1.        收集图片、资料。
2.        归类编排。
3.        为展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4.        办展览。
六.        课堂总结
1.        指名谈谈收获。
2.        小节。
(1)        动手方面。
(2)        发言方面。
(3)        创新方面。
(4)        兴趣方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投影佳作,欣赏
1.        投影佳作,齐读。
2.        评评好在什么地方。
二.        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        投影病文,自由朗读。
2.        谈谈病文的不足之处及如何修改。
3.        逐一进行修改。
4.        自由读读改后的作品。
5.        前后对比、评价。
三.        完成“笔下生花”部分
1.        投影。
2.        指名读。
3.        根据选择的题目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4.        将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报,老师指导。
(1)        把想写的故事写清楚。
(2)        把喜欢的灯的特点写清楚。
(3)        还可以写写喜欢它的原因。
(4)        要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5)        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四.        活动过程
1.        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        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或全班点评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5 06: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