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复制链接]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7:2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会宽容

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每当想起这番话我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   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   10多年后,拿笔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讲述了他那次拿笔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这个‘秘密’,我就无地自容,我就不会有今天。正因为老师的宽容,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报答老师。”   是的,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谅解也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从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说一说宽容仍具有现实意义。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主题性,本质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新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因为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育的前提。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和独特品质,这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教师不可能喜欢学生的一切。对待一个优秀的学生,教师认识到该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值得尊重的人,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但对待一个“差生”,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疾“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差生”沟通,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事实上,只要对“差生”多一些宽容和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其分析症因,提出应对策略,就能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甚至一点不比“优生”差。   同样,宽容也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性格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乖巧的孩子总是受到老师和社会的普遍赞赏。学校和老师所要求的好学生大多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形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动辄十几条,几十条,过多过滥的条条框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学校的纪律和老师的要求往往是对“孩子气”的否定和成人文化的肯定,在清除“孩子气”中,学生的个性连同“孩子气”一同抹杀了。我们教师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认识学生某一时期的成长特征,认可他们这一时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老舍先生主张维护儿童天真活泼的天性,不可强求,更不可处处约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宽容的态度,不是处处以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他们,而是用理解和宽容来认可学生的少年天性,再引导和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是爱孩子。师爱不等于母爱,严格不等于厉害。在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中,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充满爱的严与表现为严的爱相结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理解,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对待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教师只有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思想行为有偏差、文化学习滞后的学生,更要用宽容心对待他们。对于学习较差的同学,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不伤害学生的人格。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因而老师在严格要求之中,要体现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潜藏在教师内心深处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建立平等、民主、互信的师生关系,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我们要容忍学生犯错误,不要漠视学生的上进心。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他们的缺点,不要动不动就大声呵斥、讽刺挖苦,挫伤学生的身心和人格。同样,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用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保持年龄段的天性,指导学生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台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孩子们如何爱别人。   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呢?有人说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我们教育生涯中多吹一些这样的春风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心目中的课堂是什么?它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它是一种感受幸福的体验,它是一方追求诗意的栖居地,它是一座充满智慧的理想王国!
  (一)课堂是轻松的
  你的课堂轻松吗?你能在课堂上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进行你的教学吗?真正的课堂飘满自由呼吸的空气,教师轻松,学生也轻松!何必再自寻烦恼,将那简单而一目了然的问题硬生生地分析得高深莫测、云里雾里;何必再巧妙布置,引诱学生跳进自己早已设计好的“陷阱”呢;何必再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使课堂成了“逼供言”的法庭……轻松的课堂,学生不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去“揣摩”教师的想法;轻松的课堂,学生不再唯师是从,成为没有思想的“克隆”人;轻松的课堂,学生能自由“放牧”独立的思想,一个个活蹦乱跳的想法触手可得;轻松的课堂,学生能“胸藏万江凭吞吐,‘话’有千钧任翕张”;轻松的课堂,不再晦涩难懂、繁杂琐碎,它是一种追求简单的课堂!
  (二)课堂是幸福的
  你的课堂幸福吗?你的学生幸福吗?你把学生因听你的课而感到幸福作为终生的追求吗?当你看到你的学生被书山压得向你露出哀怨的目光时,你会觉得他们胸膛里跳动着幸福的火焰吗?当你的学生的思想被你来个五花大绑时而感到无所适从时,你会觉得他们眼睛内充满着喜悦吗?当你在讲台前无所顾忌地“河东狮吼”、大发淫威而使他们乖乖就范时,你会觉得他们每一个毛孔中都浸润着兴奋吗?幸福的课堂,教师引领学生去采摘一路美丽的风景和幸福的体验,学生浑身上下都酣畅淋漓、妙不可言;幸福的课堂,洋溢着人文的光辉和理性的阳光,令人心驰神往、悠哉游哉;幸福的课堂,不再是复制的作坊,而是创造的乐园,充满温馨、生趣和美感……
  (三)课堂是诗意的
  你的课堂富有诗意吗?当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好东西被你肢解得七零八落、体无完肤时,诗意会在他们心头荡漾吗?当你把原本美妙鲜活的语言弄得味同嚼蜡、毫无生机时,诗意已离他们远去!真正的语文课堂,应是诗意四溢的栖息地,是灵魂畅游的伊甸园,是情感荡漾的乐园,是妙不可言的美的殿堂……
  诗意的课堂,应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苦苦探索后的发现,应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应有“摘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般抛砖引玉式的独特境地,应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应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应有“精鹜八极,神游四方”的思想流淌……
  (四)课堂是智慧的
  你的课堂充满智慧吗?你的学生有智慧吗?你的学生可能很聪明,但他们缺少悟性;你的学生脑袋中可能装满了知识,但他们缺少灵性!智慧的课堂,学生能主宰自己,能与老师平等交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智慧的课堂,学生能对传统的看法和权威的定论进行大胆的颠覆和解构,有思想的飞翔和生命力的舒张;智慧的课堂,学生有丰满的个性,能“我思故我在”,说自己所想,写自己所思;智慧的课堂,学生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经典拥抱、与创造撞击;智慧的课堂,学生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并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心目中的课堂是最美的,在这里,没有拾人牙慧,没有唯唯诺诺,没有平庸无奇;在这里,儿童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性得以生长,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在这里,一粒不起眼的砂石也能长成无价的珍珠,一颗小小的芥子也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前天,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夏青峰、徐斌老师应邀来我市授课讲学,短短的一天时间里,除了让人感受到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那丰满的课堂、那洒脱自然而又清新活泼的课堂教学风格外,那种对新课程敏锐的观察力、那睿智的思考,那种真实的课堂无处不让人感受课堂教学改革的浓浓春风。在惊叹于特级教师那钻研的精神和对数学独特的厚爱的同时,我想把刘老师和徐老师课堂中的精彩片段给予回放,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生活——数学学习的重要背景资料
  新的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内容有一段描述: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要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两位老师的课中,他们都能注意搜集学生身边的数学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背景资料。
  刘老师的《统计中的平均数》一课,先让学生玩一个游戏。出示了一个靶心,让学生进行砍沙包,他先让学生统计班级中男生、人数(男生21个,女生17个),然后选取了5名男生,4名女生,当场进行砍沙包游戏。这是学生在课间经常玩的一种游戏,难道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随着9名学生的表演,其他学生高兴地小组学习,进行统计:
  男生8 10 7 7 7 39
  女生9 10 1 5 25
  随即,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根据这张统计表格,你觉得那个队成绩比较好?为什么?一开始,学生就进行了争论。因为参赛的人数不等,所以,有学生建议:去掉最后一个男生的成绩;让女生再扔一次;有的说把最后一个男生的成绩平均分成两份,多的给女生,少的给男生……当老师提出人数不动,怎样比较比较合理时,学生经过思索,想出了比较平均分的方法,老师对于孩子的表现非常满意,在计算得出平均成绩时,老师启发引导孩子们想想: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学生举例说出了平均人数、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等。老师就让同学们观察,平均数在学习生活中是经常存在的……我觉得刘老师这样的设计,优点不仅仅在这里,而是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正象他在讲座中所说的那样,让学生自己通过游戏、通过参与学习,自己生成平均数的概念,学有价值的数学,而不仅仅是知道平均数这个知识。
  在徐斌老师的《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复习一课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他在复习了常见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后,出示了一个学生家庭的平面图:问题1:在房子的四周,想建一个半圆形的金鱼池(半径是2米),一个正方形的饲养角(边长2米)、一个长方形的花圃:长是3米,宽是2米(两面都是靠墙的),告诉了这些已知条件,让学生帮着算一下:1、金鱼池的墙要砌多久?
  2、饲养角和花圃一共要用多少篱笆?
  问题2:假如星期天骑自行车去公园,这个家与公园的距离是4396米,自行车的轮胎直径是70厘米,如果自行车每分钟转100周,那么,从这个新家去公园需要多少分钟?
  徐老师创设的这个情景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
  这两个环节中,老师把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材料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的背景材料。这样,学生就比较亲近,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童心未泯,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这些生活内容就成为学生非常愿意学习的对象。
  二、对话——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情感交流的主线。万伟老师在《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指出:教育中的对话是一种民主精神的一种宣扬,是对民主能力的培养。这样,教师的权威就被消解了,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接受教育,要从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的思想。在对话的过程中,教育已经不再把教师与学生看作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把他们的教与学看作是相互影响和学习的一种里程。
  在两位老师的课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与学生的交流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刘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今天上课的感受,心目中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学生说:是个女的(因为自己学校里的女老师比较多);有的说比自己想的要年轻些;有的说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帅……令听课的老师也笑了起来,课堂上顿时形成了轻松民主的气氛,老师接着讲新课。
  在徐老师的《鸡兔同笼》的一课中,老师让大家用数学画的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课间,老师提问:你觉得画数学画怎么样?
  有的说:数学画比美术要简单;有的说数学画挺有趣的,还有的认为数学画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老师亲切的微笑给了孩子满意的答复,老师还让做对习题的同学朝老师笑一笑,点点头……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这种师生之间的对话式交流,使教师真正走下了讲坛,走近了学生,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消失了,在这个民主、平等的和谐环境中,我们看到了对话的本质,它是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也是教师与学生尽情展现教学过程魅力的一种手段。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三、真实——课堂教学应追求的境界
  1、远离虚设——让学生暴露思维的真实
  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这样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远离虚设,暴露思维的真实。
  对于求平均数应用题,一般的教学方法可能偏重于老师举些例子,让学生明白移多补少的方法与计算的方法就可以了。但在刘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中,他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节:让学生拿出1——9九张纸片,要求摆出平均数是5,摆两张,学生马上就摆出了
  1 9;2 8;3 7
  老师逐渐改题,要求摆3张、摆4张,平均数仍是5,学生兴趣盎然,但感到有点儿困难。一生摆出了1、3、6,他认为现在的总数是10,平均数也一定是5,老师和其他同学示意他再思考一下,学生看出了自己的问题,应该把3改为8,这样才对。在摆四个数时,学生又出现了1、9、2、3,认为总数已经变成15,平均数一定是5了。殊不知周围的同学还是不点头,唉,怎么又错了?看着刘老师那个眼神,真有点捉摸不定,但是,老师没有让其他的同学把答案直接给出来,而是启发他看看现在是几个数,算一下,平均数是5吗?学生继续操作,最后终于明白了应该怎么来计算平均数……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掌握了平均数的解法。整堂课,老师让学生远离了虚设的结果,处处暴露自己的思维,学习的结果是自己探究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直接给予的、事先假设的。
  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主动地探求获取的。上述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学生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的研究乐趣和成功经历。
  2、操作实践——让学生凸现个性的真实
  马芯兰老师说: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画、摆、拼、做的活动,放手让学生操作,并且把学生的操作与语言、思维联系起来,这样的操作就不仅仅是操作,而是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源泉,让学生凸现真实的个性。
  在刘老师的数学活动课——最小公倍数中,老师让学生玩纸牌的游戏,他把一些动物的身体躯干部分与尾巴分别画在不同的几何图形中,让学生尝试进行移动,看看从一点出发,经过移动几次才能使小动物的尾巴装在原来的地方。一开始,六年级的学生感到非常好奇,比如一匹马:身体是在8边形中,尾巴是在6边形中,那么,转几次才能成功呢?同学们有的猜、有的想试试,经过了几分钟,有的移动了18次,有的移动了24次。老师没有马上给予评价,而是让学生再次进行实验,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原来转动的次数都与这些图形的边数的最小公倍数有关。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的确是有点难度的。但是,在徐老师的课中,他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的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其中有一个猜钱的游戏是这样的:已知5元和10元的钱币共有40元,问5元和10元的钱币各有几张?
  学生通过画画,用简单的数学画得出了如下的图形:
  □□□□□□
  5元5元5元5元10元10元
  虽然这是一个简单操作活动,但是,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有的先把它看作都是5元的,再逐步增加;有的先把它看作都是10元的,再依次减少。这样,每个学生经历了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以及成功的满足。他们在操作中求新、求异,也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2、多向评价—让学生体悟生命的真实
  最近,我看到冯建军、朱小曼老师在《小学教育——为生命发展奠基》一文中指出:知识是教育的边缘,知识的意义就在于内化为智慧,而智慧的运作只有在生命中才有可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这句话说得多好!
  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首先应该是人,是坐在教室里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思想的、有情感的人。两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组织学生讨论,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一个个甜美的微笑,一个个欣赏的动作,一句句赞美的话语,犹如在孩子的心灵上播洒了缕缕阳光。课堂上,有老师评价学生的,有小组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与相互评价的,也有学生评价老师的。这种多向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创造品质,增强以后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动力,而象生活中的最小公倍数问题、鸡兔同笼的问题是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与学习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体悟到数学课堂是真实,数学的知识是真实的,最终也使学生体悟到了生命的真实。
  爱因斯坦说:现代的教育方法,竟然还没能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样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之外,主要还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我想:在一个真实的课堂里,孩子是永远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的,就让我们为有这样的真实课堂叫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正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晚春时节,全国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观摩会在瑞安举行。经过几天与全国级或“特字号”的名师短距离接触,我相信自己无论在有形的接收信息,抑或无形的启迪感悟方面都是收获多多的。现根据要求,作考察报告。
  一、考察内容:
  教材的处理及课堂的生成教育。(其中教材处理是硬条件,生成教育是软条件。教材处理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理念及教材的把握程度,生成教育则展示教师在长期磨炼下形成的教学智慧)
  二、考察对象:
  观摩会中的12节观摩课。
  三、考察主要摘录:
  (一)教材的处理:
  1、讲究教材的整体把握
  一篇教材拿到手,该如何教?是将教材分开来一块块地教,还是先把握整体,然后精抓细练?是仅仅将教材作为教材教给学生,达到受业解惑的目的,还是运用教材生发出更多让学生觉得可以回味的内涵?这次的观摩课中,我们可从中领悟一些。
  孙双金老师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有这么几步。第一、从题目入手,引出对课文的很多疑问。第二、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读,通过学生自读、小组探究等形式领会课文意思。第三、课外拓展。简介冰心,欣赏冰心作品,从而更深地领会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充满童心的“爱”的哲学思想。因此,与其说这两堂课孙老师让学生美读《只拣儿童多处行》,不如说他是引导学生进入冰心的心灵世界。
  而王崧舟老师在教《小珊迪》时,一开始就给学生讲了一个中国优秀留学生找工作难的故事。听者如我,起先以为他只是为了揭题而设的。两节课结束,当学生饱含情感地对那位留学生说出自己要说的话时,我才明白,王崧舟老师讲故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揭题,他教《小珊迪》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领会文章的内容,而是教学生怎样做人。
  这样一来,一篇教材在他们的眼中,只不过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滴小水珠。他们让学生透过这晶莹剔透的水珠所发出的光芒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2、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新课程标准中更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不过是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组织和引导的功能,我想正像我国古代对于诗词的评价一样,到了“无我”之境才算胜出。即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个体好像没有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学生在学习,学生在探究,学生在完成一切的学习活动。
  这次观摩课中,老师们用得最多的一种读书方式是“请你们选自己喜欢读的段落来读一读,”“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吗?”随学生的喜欢去读,让他们有所选择,体现自己的主观愿望,学生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靳家彦老师的《陶罐和铁罐》,让学生初读之后,问学生:“你喜欢谁?又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事雕琢,不着痕迹,纯粹是课文读后学生的自然感受。甚之,靳老师自己并不动手,而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理由写在黑板上。在这里,哪儿还能找到老师“教”的影子?完全是学生自己在活动了。
  3、巧设切入点
  面对一篇课文,我们已经研究了教材,把握了主题思想,该从哪儿教起,才使学生学到更多,领会更深呢?我们把这个称之为切入点。切入点抓准了,再根据切入点理清线索,就比如一条线把散在地上的珍珠有先后地串起来,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一篇课文的切入点不只一个,这是由研究教材的老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而决定的。
  胡利盛老师从展示预习卡入手,注意学生的资料来源,从而引发对课文人物形象的树立。再通过交替出现的《江姐》电影片段,及“丈夫被害、自己惨遭毒打是小事吗?”的小组讨论和真情告白,使江姐这种宁死不屈的革命者形象更加丰满地树立学生心中。
  王崧舟老师从讲中国优秀留学生找工作难的故事入手,以“他缺什么”让学生猜,故布疑阵。最后以从《小珊迪》中找到答案结束,给这堂课完美地画上了句号,使这堂课充满艺术性,使听者觉得不仅是在听课,也是在感受艺术。
  孙双金老师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则以歌曲《春天在哪里》拉开序幕,以诗句“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切入,使整堂课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与其说我们是在听一堂课,不如说我们正在品读一首诗,一首由孙双金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创作的诗。
  4、精抓训练点
  既然把握了课文的整体,我们就没有必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课文中的什么都教,什么都让学生学。这样的课,很容易上成分析课,学生也领会不了文学中所说的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细看这次老师们的课,就发现他们一堂课的训练点很少,但练得较细,练得面较广。
  例如:王崧舟老师上《小珊迪》时,两节课就抓了两个问题理解课文。
  第一节课:读通、读懂课文,用一个词语概括你对小珊迪的感受。
  第二课时:小珊迪干嘛急着找零钱呢,他需要钱吗?从哪儿看出来他需要钱的,找到一点,划出来,写个(1)……
  孙双金老师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主要用了两个训练点:
  自读,寻找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的理由。
  圈出段落中有几个“笑”字,细细领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二)课堂的生成教育:
  课堂的生成教育指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现象。这些生成因素有些是在授课者的意料之中的,有些却是课堂中的偶然事件。有经验的老师能够“四两拨千斤”,应付自如;缺乏经验的老师就可能只好尴尬以对、悻悻而下。所谓同样的教案,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去上和让刚出茅庐的老师去上,效果截然不同,就是这样的道理。
  1、水到渠成的自然生成式
  这种生成因素指的是既在授课者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一种形式。比如练习的设计,设计者不可能将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都考虑进去,但他会预想着学生往某个方向回答。
  如:靳老师《陶罐和铁罐》,让学生初读后,他问:“你们喜欢谁,又不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不喜欢谁?这应该是意料之中的,至于为什么喜欢,各人有各人的理由,有些却是老师没能考虑到的。故孙子兵法云:“夫庙算多者,得算多也”,特级教师们能够对课堂中出现的不同现象左右逢源,这是跟他们丰富的经验积累、周到的考虑分不开的。
  2、旁逸斜出的偶然形成式
  这种生成形式是课堂中的偶然事件,完全出乎授课者意料之中的。王崧舟老师在课后做讲座时,讲了一个事例:他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当学到邱少云在烈火焚身时,还如千斤巨石一般纹丝不动,他让学生对邱少云说几句话。学生们都按照老师所预想的讲了:“邱少云,你真伟大!………”“邱少云,你真了不起!……”可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邱少云,你真傻!你这不是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顾吗?”老师一时蔫了,这可是没有想到的呀!就语气很重地说:“你坐下!”这可不是科学的教学方式呀!当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时,王老师不这么说了。他引导学生:“你说他傻。同学们,你们说邱少云真的傻吗?为什么?”是呀,邱少云傻吗?于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从课文中找出理由。终于,他们明白了,邱少云他不是傻,他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
  再比如:上课时,忽然有鸟飞进了教室,忽然有人打起了唿噜……课堂中的偶然事件真是太多太多了!我们应该怎么办?那就是时刻注意,冷静处理。
  四、结束语:
  最后,引用王崧舟老师在讲座时说话的要点作为这次活动的个人总收获:
  教师的四大支柱产业:
  1、丰厚的文化底蕴
  2、超人的教育智慧
  3、开阔的课程视野
  4、远大的职业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7:51: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学习”行动计划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良华

  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很多期望,比如“教师成为研究者”:“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叙事研究”,等等。这些新的期望经常被转换为一系列教师培训的主题,比如“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与教研方式的转变”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简称“校本教研”),等等。
  校本教研原本为了化解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但中小学教师却似乎普遍不那么领情。任凭校本教研的呼声如何高昂,中小学教师似乎不以为然,“不愿起哄”。
  当“校本研究”被提倡时,中小学教师究竟该做些什么?
  198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学会生存》的出版而流行“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的教育宣言,但这个宣言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一直是很遥远的事情。
  199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第五项修炼》的出版而流行“学习型组织”的教育理念,但这个教育理念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似乎更加遥远。
  2000年代,中国教育界因“新课程”的实验而流行“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但这个制度对中小学教师来说,仍然是遥远的事情。
  如果我们完全不理会“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再加上一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不过是在流行的教育概念中再增加一条热闹而孤寂的教育口号。
  “教师学习”是重要的,但显然这是个难题。因为“教师不学习”有时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制度(如校长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考核制度)的问题。
  不过反过来看,如果我们突破“教师学习”的困难而使“教师学习”成为可能,“教育改革”就会有新的希望,有可能开辟一条新的学校教育改革的道路。
  当我们将这种新的希望托付给“教师学习”时,主要是指“教师读书”。“教师读书”与一般的“读书”方式不同,有效的“教师读书”应该采取类似彼得。圣吉提倡的“学习”概念。我认为这种“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真正能够以“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相当于彼得。圣吉提到的reflection in action)的方式引起教师的“教育信念”(相当于彼得。圣吉的“心智模式”)的改变。
  一旦学校能够引导教师展开“教师读书”(“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的活动,教师将由读书而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在教师有了“自我超越”的热情之后,学校管理者接下来的责任就是在适当的时机“与教师一起”提升出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当于彼得。圣吉的“共同愿景”)和相关的“教育信念”。学校整体的“办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信念”必须以各个教师的“自我超越”的热情为前提并使之成为各个教师的“自我超越”的一种需要。
  于是,所谓的“教师读书”,实际上是为了让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而获得“自我超越”的热情;是为了让学校针对教师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提升出“办学理念”以及相关的“教育信念”。
  教师一旦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教师一旦获得“办学理念”和相关的“教育信念”的支持,学校教育改革将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先开发理论然后推广实验”的“教育实验”模式(英语国家称之为“rdd模式”),转向“自下而上”的、针对“教育问题”的“教师读书”并引起“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称之为或“校本教研”模式)。可以将这种“行动研究”(或“校本教研”)模式的基本“环路”表述为“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第一,问题。暴露教师的“问题与困惑”。这需要通过“深度汇谈”的方式让教师把“工作压力”、“专业疑难”或者“人生困惑”等摊出来。这一步的重要意义在于:如果教师不将自己的工作压力、专业疑难、人生困惑“暴露”出来,教师将感到没有改变的必要,或者感到没有改变的可能。性格温和的教师将因为“没有改变的必要”而沉湎于自己狭窄的“个人经验”;性格激进的教师将因为“没有改变的可能”而陷入牢骚、抱怨、批评、玩世不恭的“犬儒主义”生活。
  第二,设计。教师针对“问题与困惑”寻找、设计相关的方案。“设计”表面上看是拿出一个技术性的方案,但很多教育问题的解决与其说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如说是“人生信念”以及相关的“教育观念”问题。这正是为什么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读书”的原因。“教师读书”旨在实现“观念转变”,包括“自我超越”以及相关的“人生信念”、“教育信念”和“办学理念”。这一步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教师不调整自己的“生活心态”、“生活信念”,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选择某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技术,很多教育问题将不可能获得解决。
  第三,行动。在“自我超越”、“办学理念”、“教育信念”的支持下采取教育“行动”,尝试着解决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
  第四,反思。行动中不断“反思”发现新的教育问题和教育困惑。
  总体上看,“教师学习”直接指向教师的“问题解决”,但为了解决问题,教师需要通过“读书”而调整自己的“人生信念”、“教育观念”,进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
  无论身处何种职业领域,每一个人的“人生信念”都在两种活动中诞生:一是个人的“生活实践”及其“体验”;二是对他人的生活实践的“观察”和“领会”。而积极的“人生信念”却在这两种活动的“关系”中形成。也就是说,积极的“人生信念”既缘自个人的生活实践的“体验”,又来自对他人生活实践的“关照”。二者相互推动而形成自己的“阶段性”的“人生信念”(所谓“阶段性”,是指“人生信念”在不同的时期会因自己的生活实践和他人的生活实践的改变而发生“动态调整”)。对于已经形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相当于彼得。圣吉说的“心智模式”)的人来说,重要的是观察和领会他人的生活实践和生活态度并从中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如何观察和领会他人的生活实践、生活态度?对于教师来说,最紧要也是最困难的,是走出自己个人狭小的生活世界,出去看看“他人”在做些什么。看看在同样的条件限制下,“他人”正在做什么努力,“他人”选择了怎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教师如何走出去呢?不是说教师一定要离开学校,也不是说教师一定要争取更多“观摩课”的机会。重要的,是看书。不只是看时下出版的专著或文章,而且包括已经成为历史的经典性教育文本。“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可是,当教师寻找阅读的书籍时,书市上“为了教师”的书太多,而“适合教师阅读”的书又太少。很多书的“前言”都指明“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和参考”,但真正适合中小学教师阅读和参考的书却显得稀稀落落。
  当我们想找一些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时,竟发现书架上的相关专著或教材似乎与教师的阅读期待相距遥远。很多书倒适合大学本科生在教室里安静地琢磨,而且一定要有期末考试作为威胁,否则这些书很难说有多大的可读性。
  中国教育界尽管从来不乏“为教师写作”的人,但真正“为教师写作”的书并不多,不少形式上是写给中小学教师的,实际上中小学教师并不在场。这导致了大量的教育写作几乎是没有读者或者说读者缺席的写作。我们期待教师在行动研究或校本教学研究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但当教师坐下来愿意“与历史对话”时,却找不到谈话的“对象”(作者)。
  为此,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中小学教师的推荐和我们几位大学研究者的多次讨论,暂时设计了一个“教师学习行动计划”。这个“教师学习行动计划”并不理想,只是提供参考和选择。所列的书目将根据中小学教师的“阅读指数”(我们打算做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做出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2 07: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