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复制链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36:0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不仅能改变教师的人生,而且能促使教师历史性地思考人生,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读书能使教师更加自觉、深入地思索和追问:人是什么?人活着为了什么?教育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是理想的教学?语文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师是理想的教师?……对所有这些,我都曾经痛苦地思索过,都曾经力求寻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的模式。其实,错了,从根本上错了!因为“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第斯多惠),哪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哪有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和任何班级的教学套路?所有的教育、教学,所有的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努力和挣扎。它本身就存在于教师的生命、学生的生命和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就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生命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特的感知、体验、感悟和发现之中。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地上没有两条相同的河流,每堂课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这个认识不算深刻,但毕竟是我读书学习的结果。能够认识到这点,我就不会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会努力寻找出每一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独一无二”来。
  当然,不能为读书而读书。当自己意识到在读书,那就不是读书了。把读书自觉地和教育教学研究结合起来,用读书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用的读书。读书,还应不断思考和反思。“风中芦苇在思索”,一旦进入思索和反思状态,尤其当读书、研究和自我反思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成为一种必需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也就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一种思想的自觉或精神的自觉的哲学境界。读书还应和写作结合起来。肖川老师也说:“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确,在读书和反思的同时进行写作,这是一种可贵的生活状态,一种诗意的美好的人生境界。读书、研究、思考、写作,对每位教师来讲,都是能够做到的。因为,外部环境再艰难,再紧张,老师们总还会有自己的时间的。假如,我们的教师都能有一些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随时随地为提高自己而持续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个人活生生的生活;假如我们的教师都能够边读书,边研究边思考,边总结边写作,能够集教育者、学习者、研究者、思考者、实践者、写作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们教师的精神生活就充实了,人生就更有意义了,那么人生的发展和成长就不成问题了。
  教师的人生毕竟是自己的。他怎么看待、设想、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实际上就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个人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尊敬的教师们,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10日第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7:36:00 | 只看该作者

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努力为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这种思想当前正深刻影响着众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表现在课堂上: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活”起来了,想说也爱说,课堂因此显得生机勃勃。但与之同时,面对这一个个“活”起来的课堂,一些教师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顾虑: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了,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面对学生各种意见和问题,教师怎么办?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的“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她认为:只有通过教师对学生“活”起来的“动”的“重组”,才能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使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积极、有效、高质量的多项互动。
  何谓“生成性资源”?叶澜教授指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案这些既定的内容上,而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就必然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积极”“有效”“高质量”的课堂的动态生成。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生成性资源”的“重组”。
  1.与学生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
  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会“蹲下身子倾听”,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这里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那却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冷落。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在这些表面上“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创造火苗。所以有人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现实表现,不管是多么的正确,或多么的错误,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关键要看教师怎样恰如其分地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又正是建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如果教师强制粗暴干预,必然造成学生心灵的封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就无法生成。
  2.“弹性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生成性资源”的“重组”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的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就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首先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设计,不能将目标仅仅局限于认知,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这节课中可能达到的其它目标。既要顾及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又要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其次教学过程的设计也不能绝对化,重要的是水到渠成式的巧妙引导。教师既需要在课前尽可能地对教学过程实施中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可能”加以猜想推测,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在课中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形成新的教学步骤,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07:36:00 | 只看该作者
(斯茅注:时下正在紧张地搞什么期末复习,没办法,因为要应付学区里所谓的什么考评。考评的意思很明白,即以分数为重,教师不讲分数,还谈什么工作成绩。几天前在本站发了《教师最大的痛苦:被逼搞应试》,现在自己却是受害者,学生更是最大的受害者。看到篇东西,再想起以前看过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和《女儿的作业》,不禁百感交集,热泪盈眶了。教育呀,你什么时候才让老师轻松,让学生轻松?让老师将教学作为乐事,让学生将学习当作乐事?)           
  老师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同样也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就一直被过重的课业负担所困扰。新千年伊始,国家教育部就发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紧急通知。据有人统计,累计发出的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号召,已不下几十次了。为什么中国学生不论在什么样的国际大赛中都能获得骄人的成绩,而一旦到了大学或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在创造力和动手实践方面,就与别的国家的学生拉开了距离呢其中,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特别是那些重复、低效的作业负担,不能不是造成中国学生创造力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里,我们还是忍不住要引这样一篇文章的片段!
  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在中国,他从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他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国,他没有了负担,这能叫上学吗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包书来。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微机,头也不抬地说:“作业。”
  这叫作业吗看着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做吗于是我严声厉色地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的国度的文章。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没想到,打印出的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
  不久,儿子的作业又来了。这次是《我怎么看人类文化》。如果说上次作业还有范围可循,这次真可对不着边际了。……在美国教育中已经变得无拘无束的儿子无疑是把文章作出来了,这次打印出来的是10页,又是自己设计的封面,文章后面又列着那一本一本的参考书。他洋洋得意地对我说:“你说什么是文化其实特简单——就是人创造出来让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样子,似乎他发现了别人没能发现的真理。……
  儿子六年级决结束的时候,老师曾给他们的作业是一串关于“二次大战”的问题。……看着12岁儿子为完成这些作业兴致勃勃的看书查资料的样子,我不禁想起当年我学“二战史”的样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记硬背,书中的结论明知迂腐也当成圣经去记,不然,怎么通过考试去奔光明前程呢
  如果把上面的那段文字概括为《儿子的作业》,那么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女儿的作业》的片段。
  每临考试,回家的作业,大多是做卷子。卷子很长,女儿称其为“哈达卷”,挺准确,像一条长长的哈达,从桌子上拖了下去。她吃完晚饭就俯在桌子上写,一条“哈达”写完了还有一条。有时我路过她的房间,她的影子借台灯的光投在天花板上,那影子没有什么光彩。……
  有一次,经我检查过的课本卷子错了很多,不仅是家人,我也开始对我的语文程度怀疑起来。有两条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齐心协力”,老师判错;还有一条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仔细看了,知错在哪里。女儿说第一条是“同心协力”,第二条应是“惟妙惟肖”。
  对比中美的基础教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颇有启发的现象:在美国的中小学里,教师总是相信孩子和成人一样具有自己动手、独立研究的能力,而且总是乐于为孩子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有用的指导。这里的两个例子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同样都是小学,同样都是中国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作业,却是如此的不同。一种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问题,面对陌生领域怎样寻找答案;一种作业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记住更多的知识,把孩子的思维框在一个小框子里,不能有丝毫越轨。这两种作业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形成,可想而知,其效果是迥然不同的。因为对于人的创新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一个是他要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那种重复的、短期性的、甚至是无效的作业(包括那种带有惩罚性的作业),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变得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富有创新能力。
  根据创新教育观,针对中国学生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设计学生的作业时,需要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减轻机械记忆的作业负担,配置创造性思维的作业负担。
  美国的《新闻周刊》曾经撰文指出:“亚洲的学生忙着记忆死板的答案,无暇学习独立思考。在许许多多亚洲的教室里,独立思考反而起着阻碍作用。”当然,记忆和思维是构成智力的两个重要因素。记忆是巩固知识、领会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基础,青少年正处在记忆最佳时期,趁着这大好时光,让他们多记忆一点,多积累一点,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会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正如美国《新闻周刊》所指出的,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学生有相当大部分的精力被浪费在机械记忆标准答案上了。学生遵循老师的“谆谆教导”,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而最终能力提高并不显著。他们面对着稍微有些变化了的题目,便会不知所措。所谓的标准答案,压制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知道,记忆能力仅仅是基础,思维能力才是智力的核心和关键,而尤其是创造思维,更是一个民族永葆青春的不竭的动力。为了平衡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作业负担,“适当增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负担”。
  第二,减轻硬性统一的作业数量负担,配置可选择性的作业负担。
  目前某些部门所颁布的种种措施,大多都是为了限制学生课业的数量负担。因为,在我国,学生课业的数量确实已经到了非减不可的地步了。有些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他们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就越高。有时甚至是整段整段地抄写课文或者生字,把学生变成了抄书机器。另外,不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总是“一刀切”,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他们所做的作业都是一样的,缺少选择性。这样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传统模式,也是造成某些学生,特别是那些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样做只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了。合理地配置学生的课业负担,应当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
  比如,美国的一位七年级科学课教师,总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来布置作业。在学习天文时,有的学生可以讲述美国印第安人有关某个星球的传说,有的学生可以绘制一年不同时间夜空各个星球位置的招贴画。另外,有的教师还让学生发表意见,让他们提出自己采用哪种作业形式。增加作业可选择性性,不搞一刀切,既避免了某些学生负担过重,又避免了某些学生负担过轻、吃不饱的现象发生。我国一些教育改革家,比如魏书生、张富等,早就已经在这方面给我们作出了表率,我们应当认真研究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吸收和借鉴。
  第三,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配置学生的生活负担。
  “再穷不能穷孩子”,在生活上,有些家长宁愿自己吃得少一点,穿得差一点,也不愿孩子为自己分担一点生活上的负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在学习上,做父母的却从来不考虑子女的承受心理,不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在心理上给孩子加压。他们似乎认为,我管你吃,管你穿,是应该的;你好好学,考上大学也是应该的。与学习的负担相比,一些学生除了吃饭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生活上的负担。他们的被子是家长叠,他们的衣服是家长洗,他们的鞋子是家长刷。家长只要他们做一件事,那就是好好学习。但是很多做家长的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即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到世界上,他们是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人,他们并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权利体验一个生命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体验作为一个人的全部的生命意义。父母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剥夺了一个生命个体的某些方面的权利。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往往会造成儿女心理的扭曲,甚至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做法,也是造成一个民族创新能力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适当地增加子女的生活负担,让他们学着动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着与人交往,把自己学得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这样不仅会使他们在生活中体验到独立与自由,还能使他们减少自己的娇气,强健自己的体魄,发挥出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国内一家报纸刊载美国“一个高中生每个星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平均只有6个小时,而打工时间多达17个小时”,在这种学习生活方式中成长的美国青少年,就整体来说,他们的创造力明显高于我们国家的学生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鲜明的对比,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1、“什么都可商量,只有读书没商量”
  这句话出自王财贵教授的《说明手册》,我深知说这句话的前提,也知道这句话的威力、效果。我们的孩子既有天生的好学的念头,也有天生的惰性,为了转惰性为积极性有时需要拿出家长、教师的威严来达到目的。读书能明理,不读书又会怎么样,因此为了能使孩子知书达理,别的可以不学或者差一点,但书一定要读。今天社会如果不好好读书不读好书,未来缺乏竞争力、缺乏能力,因此不能不把读书当作一个重要学习内容。作为家长,我能在事业上有所收成,得益于读书,深知读书的好处(不是为了文凭),孩子今天无法体会大人的心声,只有“先斩后奏”。从事教育这么多年,看着许多运用“商量来商量去”理论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有许多无奈,有许多幼稚,有许多软弱,真能有益于学生?天知道。
  我给孩子的导读教学得益于这句话,其实这支“令箭”就用了几次就发了几次号令,从此就天下无事。起初孩子使小性子,好像影响了他的游戏安排等等,我就拔出“令箭”,威风凛凛,他便知道父亲的威严,读书的重要,便归心读书。那么,我是不是由此就成了严厉的家长呢?这还得由孩子说话,他一向说爸爸不凶,教了他很多本事,这么小能理解家长用心,真没有白教。这几年来都不用这令箭了,但仍然余威犹在,因为习惯成自然了。
  2、教者除了要有热忱外还要有认识
  凡听过王教授演讲无动于衷的人是罕见的,进行文化导读而没有热忱也是不可能的,然而要能发大心、发恒心去付诸实践仅仅靠热忱是不够,激情是一时之情。我看到许多“听听激动结果一动也不动”的教师,也看到始热终冷半途而废的家长,更有许多老师根本就无动于衷,他们还常疑惑:“教这个有什么用”。因此我在实验班家长会上讲要做到“慎终如始”就一定会有大收获。还有一层体会是对导读理念、经典的认识程度会决定的导读教学效果,作为家长,作为教师若要进行经典教学就要在这方面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相长何乐而不为?
  3、积跬步以成千里
  学习是个积累感悟的过程,积少成多,积小悟成大悟。蚕宝宝不断地吃,不断地吃,四眠以后才开始吐丝结茧,我们要为孩子的积累提供指导、创造条件。“合抱之木,起于毫末,百层之台,起于垒土”,该给我们教学的人以很深刻的启示。观察众多成功家长的经历,都有这么共同的精神,恒心毅力是成功的保证。
  4、背诵是熟读后不求自得的
  虽然说0到13岁是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但不同个体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老是拿自己的孩子去跟人家的孩子去比,尤其是跟好同学比,你试试看,一比较一赞扬他人,自己心情就变化,孩子表情马上多云转阴。背诵是切菜、朗读是磨刀,磨刀不误切菜功。教会孩子朗读时要专心要熟读,一遍又一遍,水到渠成。不要急求背诵,熟读是前提,专心是关键,有人早背有人晚背是很正常的,多鼓励少抱怨。
  5、庄谐相济,诗文配合,兴致不减
  今天谈教育的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是一个小火苗,小的时候需要百般呵护,一旦成了势就任由他发展了。读书是有很多乐趣的,教书也是有很多乐趣的,这要取决于老师能不能随时机调动出”趣“来。我发现不同的导读内容带给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尤其是执教者的感受会传染给孩子,你没兴趣,学生难有”趣“可言。《三字经》真是良好的蒙学教材,先从读的感觉来看,孩子特别有感觉,有节奏,有韵味,《大学》《庸》比较而言就”庄“了点,而谈《笠翁对韵》则又兴致倍增,手舞足蹈,《易》又庄了点,《医学三字经》又好玩了点。因此《导读》教材将唐诗分散编排很好,象小菜一样可以随时添加。除发扬教材本身的特点,促使学生兴致不减,还需要调动老师的兴致来影响孩子,或表演或故事或说理或趣味诵读,经典本身不是”板着脸“的,教学更不是靠”板着脸“能完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6、愤悱之时不能不启不发
  虽然我是先生,从事经典教学,学生虽然还没上一年级,但学习过程中不时会发问,有时也觉得无以应对。然而回想学校教育中灌输多,启发少,我只想努力去给孩子启和发。校园内课堂上许多的启发不能称之为启发,那只是明知故问、矫揉做作。当学生自己非常非常想明白而又弄不明白,非常想说不知道怎么说的时机,就该就启该发,指点他引导他启示他,这种启发教育的作用是深刻的。当然孩子提问时我偶尔也说“多读了以后就会懂”,但更多的时候我尽量给孩子一个答复。何况他提了许多同龄孩子提不出的很多了不起的问题,我更有责任引导好。
  7、每天能发现孩子值得赏识的地方,诵读方面亦然经典导读教学中我们知道,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这一点很多人能努力去做,我觉得同样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学习的收益,要学着用孩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看待学习,看待努力,看待进步。想着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父母鼓励赏识的心态,肯定赞扬孩子每一点努力,说能力是在赏识鼓励中养成的,我们有目的有选择地赏识孩子的进步,在诵读经典方面亦然,有时候当着亲友真实地赏识孩子会取得意料不到的收获。家长的心越细越容易发现孩子值得大人赏识的地方。
  8、与语文、思品等教改结合,功效更显著影响更深远
  文言、白话合则双赢,分则俱败,文言经典的诵读,学习要与现有体制下的课程体系真正融合起来,功效就更大了,这里的“经济效益”也就更巨大了。取经典之精华,剔教材之芜杂,合起来对学生实施教育,既为学生节省许多时间,也为教育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效率。我们应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我们学校在学生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将对现有语文课文作大胆的删改调整,这学期训练中增加作对联写诗歌的训练,也有利于学生文字表现能力。
  9、一家读不如家家读
  当初我从多方面的信息分析认为,文化导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确实是重整文化的工程,可当时和者了了,我也不想费口舌去鼓动他人,但没有放弃我自己的努力,孩子郑谦成了我的实验对象,为了让他知道中国土地上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念《正蒙宝典》《老子》,我告诉他一个虚拟的世界,说好多远方的小朋友一到八点就开始念书了,我们也来念吧!他说我也跟他们一起念吧。他心目中有很多同学,虽然看不见,但他已加入了读经的行列。后来楼上楼下楼前亲友开始有人也开始读了,大家有了默契,有了共同的“事业”,相互有了鼓励比较激励探讨,慢慢地在我的影响下,我校更多的老师开始以此教育子女。再后来王教授来澄作了两场演讲后,我校经审批开办了国学实验班,于是开始名正言顺地读经了,这些都是正规军,不是打游击的,有课程设置,有时间安排,有理论指导,客易出效果。我们幼儿园的“快乐导读”二十分钟得到了保证,幼儿园也传来了琅琅的书声,一个小规模的可贵的诵读氛围出来了,孩子置身其间,常常听到看到诵读的场景,起码不会让人觉得异样,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不易生长,而在服沃的大地上容易生长,这就是育人环境的问题,有很多孩子背古诗很厉害,孩子觉得更有读的必要,求同的心理,不愿落后的心理上进(要有本领)的心理,促使他学得努力,学得更认真更自觉,在熏陶中得到巩固提高。在学校一二届诵读比赛,国学实验汇报等活动的推动下,我们学校参加实验的学生增至五百,近全校一半学生(其他学生的古诗文诵读不安排在课程内,但仍然在读),在周边社区、中学也造成了良好的影响。很多家长觉得能读经典为荣,能赢在起点。我觉得一家读不如家家读,众人受益,孩子还是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在过什么日子?
----谨以此文献给工作在祖国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
              

 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有许多的老师,可是真正能记住老师的又有几个?又有几个人去理解他们的每一份劳动呢?

  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这样一个终生受骂的职业却拥有极为高尚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的灵魂是那么好教育的?人的灵魂可是另一个人所能拯救的?所以他们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时刻承受着生活的多重挤兑!

  首先是社会。应试教育是最近几年教师头上顶戴的新的骂名。谁也不曾注意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无权取消考试,却不得不保留挨骂的权利,被骂:禁锢学生的思维;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家长的感情!可是又有谁知道现在的考试不仅在考学生,而且在考老师!
  老师的水平,素质,能力甚至生计都由考试决定,而社会却无视这些。只是盯着一考定终身而大骂特骂!天晓得!用老师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高分生,却成了低能的代名词!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大家不会提,一旦出现一个不好的就是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难道老师的谆谆教诲没有任何作用?好的素质只是他们自身的自发表现?
  教师作为一种人,他们的生存状态是极为可悲的。自身必须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说社会要求他们在精神上要是一个完人——时时刻刻要警惕自己为人师表的形象,万万不可放松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而在物质上,他们一向是贫寒的表率,而且必须是两袖清风方才称得上是师德典范。
  社会上允许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权者可以有一部分人鱼肉百姓,趋利者可以构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食物链,而教师却不可以商业化——因为它必须保持着那一份圣洁与庄严,可是,社会给了她庄严了吗?社会允许书商肆虐,家教横行,允许自由竞争,学校也必须有好差之分。可是,如果一切学问都可以让辅导书、补习班来冲击,那有何必去用这么多的资金去供养那些一无是处的教师呢?其次是家长。社会上不是指责教师,就是棒喝教师,却对尊重教师无能为力!这样的社会现状直接导致了家长对教师的种种要求:教师要负责孩子的成长、教育、思想、状态甚至安全等等。甚至一些本应由家长行使的监护责任也成了教师的事情。谁会去想,一个班主任除了要去管理几十名学生外,他还要进行正常的教学任务。而我们知道,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么的头疼!然而,大家似乎在思想意识中形成了一种怪圈——这些神经敏感、养尊处优的孩子一放到教师那里就会乖巧可人的。事实又是怎样呢?要知道教师不是保姆,不是家长,它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啊!家长在无形之中就开始逃避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意识之中转嫁了自己的困难与烦恼,只是不知这是不是构成了对教师人权的侵犯?
  为了督促学生的学习,教师有时要面对家长的冷脸;为了他人孩子的健康成长,教师有时要容忍家长的白眼;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教师有时要承受家长的指责。诸如乱收费,那是教师所能决定的事情吗?诸如补课,那是教师自愿放弃假期吗?社会上的大环境逼迫教师不得不流着汗水生存,谁有为他们喊过冤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22: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