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复制链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的转化越来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这种挑战实质是高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对国际科技前沿动态的识别与响应能力,缺少具有信息素质的创新人才储备,就会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就会失去国际竞争力,陷入被动的局面,因而培养适应信息时代人才的任务就要靠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我国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应用其主要途径之一自然而然的就要靠我们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来完成了。那么,如何提高劳动者的信息素质和创新素质,对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来说就显得更重要了。

一、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信息技术的内在含义

信息技术从狭义上讲,可理解为以下3种:

1. 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即将信息技术等同于计算机(computer)技术。

2.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这就是所谓的“c&c”(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3.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加通信技术加控制技术。这就是所谓的“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

信息技术从广义上理解认为:信息技术是完成信息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术。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以及与之相结合的通信技术。其范畴大体包括信息输入输出技术、存储技术、自动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

二、我们要明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和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任务出发,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那种认为: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思想观念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是不适应的。根据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师的现状分析,大多数教师来源于其它学科教师。虽然他们有多年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上还不太精深和熟练,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较深。而另外一些年青教师虽然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较好,但是又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知识。他们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就必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树立现代教师观,明确自己在信息时代所扮演的新角色。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或完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而应该是从过去学生跟着老师学知识转变为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去学的指导者。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真正把书本上的内容变为自己的东西,防止照本宣科,不负责任的教学态度。比如:学生在上机实习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问到某个问题时,教师不要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要引导学生试着去一步一步地去观察、去发现答案。只有这样做,学生才会体会到自己的成就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

目前,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时刻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始终站在新技术的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永不懈怠的求知者。只有这样,自己才会跟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才能够引导学生不断获取新信息。

四、信息技术课教师必须掌握现代理论知识

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有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还不够,还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的指导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一位专业精深的学者,如果他不了解教育活动的特点,不掌握教育工作的规律,也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只有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多种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深刻了解教育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现代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如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依据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它学科学到的一些知识利用现代计算机工具来完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信息技术课教师要加强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法规等社会问题。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教育学生遵守信息技术的道德规范,而且要身体力行,遵守职业道德,教好用好信息技术。如在进行网络教学时,帮助学生识别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用的信息。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道德。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

总之,在信息时代,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肩负着教与学的双重任务,在教学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他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还是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终身学习者。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美的摇篮

冀教版语文第一、二册教学随感



冀教版教材中的课文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它孕育美、培养美、创造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懂得体会爱。

我有幸参加冀教版新教材的教学实践工作,始终被它深情的文字、斑斓的色彩所感动着。课文插图富于童趣,折射出教材编写者对孩子们深深的爱;课文中恬然、优美的文字,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孩子们能体会美、文学素质能大步提高的殷切期待:看那道《美丽的花篱笆》,它是一道乡下的独好风景,它关不住院子里的秋色,挡不住外面的风光,只管住调皮的小鸡小鸭,它是农家天然雕琢的艺术装饰,是农家主人送上的微笑,是你我心中的春天。再如《神奇的耳朵》,让孩子们懂得了用爱倾听自然、用爱观察自然的人,就会拥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发掘那无穷的自然奥秘。品读那《尖尖的草帽》,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那“爱的情怀”,用一腔热爱,赞美自然、赞美生命、赞美纯洁的心灵。孩子们学完课文,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甜甜的、暖暖的感觉里,留下一段美好的情感在心灵深处……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读写生字以外,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品读课文上,他们开始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到了美,体会到了爱,更想也用美好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徐子昭和徐路通两位小同学用稚嫩可爱又不乏深情的笔触写出了两首不算短的诗歌,让我激动不已。一年级的小孩子也会写诗?回答是肯定的。别看孩子年龄小,但他们的内心也是丰富的,细腻的。而且,或许也只有孩子们的笔下,才能流出如此可爱而又深情的诗行!而这一切,是滋长于教材的情感、文字之根!

美玉亦有瑕疵。在教学中,我也体会到了一些矛盾之处:有些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远,句子又长,难度太大,所以学生对这些课文没有读、背的兴趣。如第一册《七彩桥》,学生读完课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读完后高兴的心情并不是来自于对文章美的体会,而是“总算读完了”这种勉强完成任务的淡淡的喜悦。这种感受对刚刚接触语文学习的孩子来说不容乐观。他们年龄太小,没有成人的毅力,困难时常会减小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其次,这两册教材从总体上说课文比较适合孩子们读,但是也有不少文章离孩子们比较远,孩子们与这些文学作品没有亲切感,学习兴趣不够高。如果本版教材能将爱与美的熏陶的特点与人教版认识世界、学会做人的特点相结合,并将难度大的课文加编在第八单元之后作为自由阅读内容,将会使教材更加完美,将会使教材成为教师和孩子们的共同乐园。



附:徐子昭(一年级小学生)的诗歌《风》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筝飞起来的时候

     我知道是风来帮忙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我的小帆船底儿朝天的时候

     我知道是风来捣乱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

     我知道是风在微笑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沙扬起的时候

     我知道是风在生气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我的头发飘起来的时候

     我知道是风来游戏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我的风铃响起来的时候

          我知道是风来和我谈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近日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文白之争”,源于特级教师韩军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没有文言,语文教育找不到回家的路》,他认为近当代的文坛名人(包括作家、诗人等),如鲁迅、巴金、胡适、郁达夫等都有极深的文言功底,虽然他们之中如鲁迅、胡适都提倡白话文,但没有千百年来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何以能蕴育他们?故而,韩军在文中倡议小学、中学应循序渐进地安排一些文言内容,让学生早一些接触文言。但他也说明,他极力反对少年读经。
  此文一发表,波澜迭起。各大媒体,特别是网络上纷纷有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但据笔者看来,还是反对者居多。原因可能是,时代不能逆转,提倡文言,显然带有复古的味道。再者,通俗流畅的白话文更实用,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像胡适、鲁迅这些大师本身都是从文言中走出来的,却也极力提倡白话文了,并且在五四时期,他们的表现正是在这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的。大师都吃里扒外,窝里反了,那么其他人能奈其何?
  笔者认为,文白之争也是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从他们争论的问题层面上看,韩军先生从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出发,觉得只有经过古文化熏陶的人才有文化味,才不会显得浮浅,才不愧为中华龙的传人;而其他人从阅读理解、表达的角度出发,觉得古文不好理解,现代的人生活节奏特快,哪有时间摇头晃脑地之乎者也?并且,正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形态,我们更不好用文言去写作了。文言不够通俗,现代人哪有空去读它?还有人怀疑,文言说不定是古时候人的白话,那时候人说话便是这么说的,那么他们写也便这么写了,如诗经便可以明证。至于后来产生的韵文,那纯粹是从文学角度出发的一种表达方式的改变,比如韵律诗。
  我是一直倡导“四书五经”的,我看了上面的文白之争后,忽然觉得,他们都错了,他们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语言文字上。倡导文言并不是只去学习之乎者也的语言。现代的社会,我们如果还是满嘴之乎者也,不被人认为是疯子才怪。但是,我们一直在听着这样一句话:中国有着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这句话难道是假的吗?看看外国人在研究中国的孔子,在研究孙子兵法,在研究中国的史记,我们还没有一点儿痛心中国人的后代吗?自家的家传之宝自己不去开发,却认为是垃圾,被外国人拿去供着,他们不在心里窃笑我们才怪呢。鲁迅的话没有错呀:“文言和白话的优劣的讨论,本该早已过去了,但中国是总不肯早早解决的,到现在还有许多无谓的议论”。我们要的是蕴含其中的智慧呀。看看纪晓岚的说法就明白了,才高八斗的他认为道理已经被前人说尽,还要著什么书呀。所以如果从这个层面上看,文言是断断不能丢的。
  也许,我们现在要研究的不是要不要文言的问题,而是现代人什么时候学文言最好,怎样学习才能更有效地汲取其中的精髓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请关注《中国教育报》:王尚文、窦桂梅二位老师的争鸣文章原编者按:
  王尚文先生在多种场合不无扰虑地谈到近期在语文教学中,泛语文、非语文的危险倾向。王先生投书本刊,详细地谈了他的认识。在他的文章中他对主题教学有些看法,认为主题教学偏离了语文方向,淡化了学生的语文意识。而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则认为主题教学无可厚非,它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从而为学生的心灵奠基。现将两位老师的观点呈现于此,欢迎大家一起来参与讨论。
  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
  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
  应把语文意识视为语文教育的阶梯。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就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难以上成语文课,就要“跑野马”。
  “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这段话是叶圣陶在1938年说的。时下“这种办法”的运用业已蔚然成风,许多中小学教材都一窝蜂似的采用“以内容分类的”话题结构。话题结构凸显人文内容,或有长处,但用于语文教材,叶圣陶的批评至今仍有醒世之效。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是一个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根本性问题。1997年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前,语文课单纯注重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舍人文而讲语文,结果导致语文教学患上严重的丧魂失魄症而走进死胡同。但近年来却又出现另一种离开语文来讲人文的倾向,有意无意地把语文与人文等同起来,以为只要是在进行读写听说活动就是在学习语文,或以为学习课文的内容就在学习语文。有的教科书无论是导语的编写还是练习的设计,其立意都不在语文;有的教师的教学活动无论是动机还是目的都不是为了语文,而是指向语文之外的什么地方。好比写字,出于练字的目的和出于写信的目的,对于提高写字水平来说效果实不可同日而语。后者往往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缺乏自觉的语文意识,语文教学不是走在语文的路上,或是没有着力于语文,这样,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这种泛语文、非语文的倾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读写听说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小学其他课程特别是文科类课程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必须指向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主要不是它们的内容。这是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根本区别。
  以读为例,应当自始至终关注课文的言语表达形式,而不是它的表达内容。当然,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但关注的重点却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侧重。语文之外的其他课程诚然不能越过形式而把握内容,但它们往往把形式当作掌握内容的跳板,可以得鱼而忘筌,即便关注它的形式,目的也仅仅在于更好的理解它的内容;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简言之,在读写听说活动中,语文聚焦于“怎么说”,而其他课程则是“说什么”。因此语文课即使学的是哲学论文,也不会上成哲学课,《看云识天气》不会上成气象课,《田忌赛马》不会上成数学课。仅仅关注课文“说什么”,不是语文课;即使着眼于“怎么说”,却旨在把握“说什么”,也不是及格的语文课。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言为心声,“怎么说”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问题,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情感。因而在关注“怎么说”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种陶冶功能,但这种陶冶必须寓于玩索“怎么说”的过程之中,始于斯,终于斯,不应从中剥离出来,离开语文来讲人文。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本于此,语文课应该着力于养成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我曾经撰文,把语文意识视为语文教育的阶梯。对提高语文教育的效果而言,这个语文意识一日不可或缺。它就是语文的缰绳。缺少这个意识,语文课就难以上成语文课,就要“跑野马”。实际上,这个“跑野马”的倾向,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而且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什么是语文意识?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语文意识的养成就是正确的语文习惯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还是以读为例。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教师来说,教授一篇课文,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换一种写法行不行,效果有什么不同。譬如,学习鲁迅的《好的故事》这篇文章。文章的第一句话,“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就值得我们好好玩味一番。平常我们总说“听故事”,而不说“看故事”,“看见故事”,鲁迅为什么说“看见一个好的故事”?从下文我们知道,鲁迅所说的故事其实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因为说的是画,自然就用“看见”比用“听到”合适了。但是这里又引出一个问题,既然是画,鲁迅为什么偏不说它是画,而要说成故事呢?我们知道,“故事”总是已发生了的、过去了的、不可复得的。这里用“故事”不用“图画”,就暗寓着作者对这幅美丽的图画的追忆、珍惜、恋慕的感情。经过这样一分析,我们不仅对文章表达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技巧来表达这些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就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有没有这个语文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这个意识,语文学习的效果就好,进步就快。没有这个意识,收获就少,进步就慢。
  现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怎么培养语感,大家并没有一致的认识。我认为,语感就是语文意识的直觉形式,它就是语文意识不断丰富、提高、强化的结果。语文意识的养成对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的养成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强调语文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不是不要或者不重视它的人文功能。语文课只有坚守语文本位,按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指导和规范语文教学实践,其人文功能才能落到实处。舍人文而讲语文与舍语文而讲人文,看似两个极端,实质上都是由于对语文与人文的关系认识不足所致。前者无视它们之间深刻的相关性,只见“文”而不见“人”,并且常常把语文缩减为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后者则因其相关而以“人”取代“文”,从而取消了“文”。“相关”并非“相同”。一棵树木的生长当然与日照的长短、土壤的肥瘠等相关,没有土壤,它无从生长,没有阳光,也必然枯萎,但阳光和土壤毕竟不是树木,如果我们的目的在于种树,让树木成活并茁壮成长,就不能不关注树木本身成活成长的规律,讲究土壤、阳光的作用,也只能着眼于它们与树木成活成长的关系。语文教学旨在形成与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此目的,当然不能忽视与之相关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精神当然是必要的、应该的,否则语文必然凋零枯萎;但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读写听说。因而语文教学讲人文必须立足于渗透,否则就会成为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或其他的什么课,这样既无助于语文,人文也会因失去其在语文领域的特征与优势而变得苍白无力,导致语文、人文两败俱伤。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就是人文精神如何渗透的理论与实践,其本体是语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语文教学不能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着力于养成学生的语文意识,牢牢抓住提高语文能力这一根本目标,语文课程必将走向自我消亡的悬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0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当为心灵奠基
  ——与王尚文先生商榷
  清华附小窦桂梅
  我认为,语文教材采取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我认为,这种方式的特点有:第一,着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同质或异质建构;第二,立足于学生生活领域,进行系列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引起质疑、猜测和期待。
  主题教材的编写体例不仅可以作为组合教材的一种方式,也可以作为实施教学、改革课堂的一把钥匙。于是,我在实验的“三个超越”(即“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开始了“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是怎样进行主题教学。个人以为,主题教学就是要从精神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其要义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亲”。再通过对重点(最好是经典的)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我称之为“典范方为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在重视过程的生成中,实现真正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其优势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而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具体主题教学内涵阐释详见2004年第12期《人民教育》)。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师对“主题单元”缺乏正确的认识,仍然按照“知识体系单元”的形式一课一课地教,让学生一课一课地学,缺乏主题的统整和提升。也有教师对主题内涵认识不够,一味注重形式,丢掉文本间的组合以及文本内涵的开掘。另外,由于在编排中,把“语文知识的落实”安排在每个主题单元后的“语文天地”、“语文实践中”,不是以往教材的课文下面如“读读写写”等训练项目。这就造成有些教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没有将语文的工具性的学习“融入其中”。
  那么,是不是用了主题式教材的教师就没有问题了呢?据我所知,相当数量的教师在使用“知识体系”教材的教学时显得太“热闹”,但热闹结束后什么积淀也没有。原因是语文教师注重形式的花样设计,课件的制作,而忽视了与文本的对话,没有让孩子沉下心来,真正走进教材。可见,一些教师舍“语文”讲“人文”,板子也不该完全打在主题教材上。我们不能将人文的问题想得太简单化了,不然1997年前大家大谈语言训练的时候,又何来的“丧魂失魄症”?
  对于教材的编写体例和样式,应该允许百家争鸣。主题单元的形式也只是多种方式中的一种。我也希望可能有其他编排方式,如以题材形式,以“语言的感觉”,以“点亮语言的灯”等形式编排。参差多态,就会百花齐放。世界上没有包治百病的教材模式。目前大家正探讨主题教学,我们可以预见到未来的主题教材也会被新的理念所发展,甚至代替。因此,无论是主题样式还是其他样式,所要发挥的是自己的特色,弥补的是自己的不足——而这,就要靠使用教材的教师。作为一名实践型的教师,怎样更好地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合理使用教材设计课堂流程,是最关键的。
  比如,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高明的教师会带领学生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文本,细细揣摩文字的魅力,既跟着作者的情感世界走了一趟,也能在经典的语言文字营造的意境中得到陶冶和升华,从而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而不仅仅是学会语言文字。
  对于有点缺陷的课文,高明的教师也会“变废为宝”,要善于经营文本,用补充或修改等手段“美容”教材,既而丰满文字的形式美和流动美。
  有了以上的本事,教师就不会死守着教材。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创造,甚至还可以发展经典的内涵;引领学生“经营”句式和文本结构,去补白,延伸,演示……从而模糊和消解主体和客体、作者和读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展现一种流动的美。
  想起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很有时代感的文章,却也谈不上经典。教学之前,周老师事先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带着阅读期待走进课堂。对一些好的词句引领学生进行“咀嚼”不谈,下面重点谈谈他对课文一句话的处理——“因为人们随意毁坏,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地球有限的矿产资源正面临枯竭。”这句只讲了矿产资源的枯竭。教学时,周老师要求孩子把收集到的材料也用上面的“……因为……”的因果句式说明其他资源的情况。于是,学生们纷纷谈到———因为滥砍森林、滥垦坡地,长江的秀色正被滔滔黄水代替;因为我国土地沙化严重,沙化的速度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面积;因为大气污染形成了酸雨,使得植物枯死,湖水变质,建筑物严重损害,成了“石头的癌症”……这样做,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丰富了课文内涵。
  学生畅谈之后,老师和学生伴随着音乐,诵读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田野里的哭声》——我听到溪水像失去儿子的母亲似的在号哭……我又听到鸟儿仿佛号丧似的在唱一首悲歌……一只小鸟走近我,站在枝头上说:“人将带着一种该死的器具,像用镰刀割草似的把我们消灭掉……”诵读毕,全场一片沉默……
  收集的相关文字材料是不是语文?补充纪伯伦的《田野里的哭声》是不是语文?模仿书上句式表达感情能分清哪是工具性,哪是人文性?如果说周老师用“人文”的方法来“教”语文,正是通过体会“人文”而享受“语文”之美!由此,引起我进一步思考的是——今天的学生需要怎样的语文?今天呼唤怎样的语文?周老师没有就课文本身进行枯燥的分析,恰恰抓住了文字后面的东西,为我们打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我们在文字中感觉到了地球母亲的心跳,地球母亲的呼吸。因此,在学生的心里,地球已经不再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慷慨的母亲——语文在这里生成火种,激起的是学生无限的想象、豁然开朗的顿悟、情思勃发的智慧。
  也许,音乐的伴奏不属于语文的范畴,但在高素质的教师眼里,不会因为它不姓语文而把它拒绝在语文的课堂之外。要更新对“语文”的认识。语文课不仅仅是语文。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是舍本逐末,只有语文的语文课会味同嚼蜡。
  目前,有些教师大声疾呼:语文课已经没有了“咬文嚼字”,语文成了其他学科的伴娘。语文课还不如回到“解放前”。也有专家特别强调——“只有以课文的言语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这些呼吁确实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往往就产生了危险。这种忽略言语精神的认识如果走向极端,将助长工具主义的回头。任何的形式离开了内容仅是无生命的空壳而已。说得极端点,倘如此理,我们的语文教材何须劳师动众殚精竭虑遴选佳作,按照“常用几百句”之类编排有体系的语言练习足可矣。我相信王尚文老师所指的绝对不是如此的简单。但如果语文的最后落脚点应停留在“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上,必然又回到几十年前语文教育的死胡同里。我不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背离了今天儿童的天性,放弃语文的灵性,让儿童在语文的牢笼中,受尽文字的折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08-11-2 05:18: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教育不能产业化的初步探讨



大庆广播电视大学商江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统计制度已把教育部门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教育部门的产业性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按照现代经济学的分类,教育属于第三产业,不需要再来一个“产业化”。教育分为许多不同的门类,其中一部分提供一般的技能训练,是可以商品化、市场化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例如基础教育,具有经济学所谓“外部性”,就是说它提供给行为者本身的效益远远小于提供给社会的效益,这类教育活动就不应当由市场导向。

关键词:教育  产业化  探讨

中新网2004年3月1日电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指出,现阶段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反对“教育产业化”倾向。
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必须现阶段还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他指出,教育发展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应加强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使教育成为政府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教育产业化’、‘学校公司化’的观念和搞‘公办新机制’、卖公办学校的做法,不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必须坚决制止”。
教育为什么不能产业化?需要从理论上说明。
我们可以把教育看作是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化需要对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等环节进行成本管理,精确计算。而教育生产的全过程,从成本角度看,几乎都是粗放的。
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十个粗放”:
一、国家教育发展目标反映的教育规模粗放
国家教育部文件披露的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有更大发展,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具体发展目标是: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1%左右,成人识字率提高到90%以上,通过学文化和学技术相结合巩固扫盲成果。小学在校生保持在1.3亿人左右,初中达到6300万人,初中入学率达到95%左右,在占人口约9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5周岁幼儿毛入园(班)率达到55%。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在校生增加到3500万人左右,入学率达到50%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40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到2100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增加到950万人左右,每10万人口在校生学生数达到700人,毛入学率达11%左右。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30—35万人,每年授予硕士、博士学位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进一步发展各种类型的职前、职后培训和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不同层次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制度和体现终身教育特点的现代社会教育体系。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需要,在本世纪末要使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产值的4%,到2010年进一步提高,达到一般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是实现教育发展目标的基本条件。各级政府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筹措教育经费的条例或办法,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确保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教育拨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使在校生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费经费逐步增长。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发展校办产业、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使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增加。
从国家教育部文件披露的2010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无法知道教育经费总量和受教育人口总量及人均教育经费数量,无法计算教育运行成本。
教育事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呈现具有垄断色彩的卖方市场特征。只有在供需平衡的基点上,才可以考虑市场运作。
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粗放
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国家用于公益事业的经费保障能力依赖于国家综合国力。通常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我国人口众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都急需钱,能提供给教育部门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多年未达到4%。今后,每年增长的幅度难于确定。全国受教育人口2亿人以上。属于穷国办大教育。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又确定了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必然推动和高中教育发展。教育规模逐步扩大,摊子越铺越大,但是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于同步增长。有人大代表在议案中建议,义务教育年限可作适当调整,在明确9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还要逐步推行12年制义务教育,并确定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的最终年限。超前的教育发展,使各级政府感到包袱沉重。有媒体称:2002年,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占的比例仅为76.7%,这一比例显然偏低。有文章说:2000年的教育经费支出中,高教占25.4%,中专占6.6%,中学占29.42%,小学占32%。幼儿教育仅为1.38%。现行的教育供养体制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地方财政对教育支出的承受能力不一致,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承担的教育成本是粗放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波说:2000年全国1.34万亿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市级占17%,县、乡两级共占22%。而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负担,11%左右由省负担,9%左右由县负担,中央负担不足2%。这样的财税体制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种种困难的根本原因。2001年,农村义务教育由“分级办学,分级管理”转变为“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分级负责,以县为主”新的管理体制,虽然使困扰农村教育多年的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财政拨款只保乡镇农村中小学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完全靠收取学生杂费,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法定经费来源,学校运转捉襟见肘,甚至难以为继。因此,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教育支出相应是粗放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是:农村小学每人每学年160元,农村初中生每人每学年260元。各省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当地“一费制”的浮动范围,但浮动范围不得超过20%。全国政协委员林兴算了这么一笔账:“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4790.6亿元,2003年突破了11万亿元。我国西部12省市的农村在校中小学生为4500多万人,按照一费制的收费标准计算,西部义务教育学生一费制年费用总计为88亿多元。这笔费用占2002年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0.81%,也是中央政府承担得起的。”
教育经费的缺口如何解决?没有精确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08-11-2 05:19:00 | 只看该作者
三、国家对教育的产业政策粗放
1992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发〔1992〕5号)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四、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和公用事业等。以产业化为方向,建立充满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大多数第三产业机构应办成经济实体或实行企业化经营,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现有的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
1993年3月12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基本思路的通知》(国发[1993]20号):科学技术和教育等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应主要侧重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地方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引导其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招生计划全部由国家统一安排的办法,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委托培养、自费生计划相结合,同时,逐步改变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做法。进一步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改革和完善教育经费筹措制度,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
1996年12月26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关于颁发义务教育等四个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1996]101号)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只缴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根据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教育培养成本包括以下项目: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工人员经费等正常办学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校办产业支出等非正常办学费用支出。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住宿收费,应严格加以控制。住宿费收费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成本确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四、教育投资主体对学校的经济效益管理粗放
2004年1月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2004年首场记者招待会,主题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海外媒体提出的所谓“中国教育产业化”问题澄清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他指出,不能把教育同其他产业、教育同企业等同起来,如果政府提倡教育产业化就会导致追求教育投资利润的最大化,会对教育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保证社会公平的作用。
教育投资主体强调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即政府为主投资教育,不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教育资产属于政府。政府不指望教育赢利。况且政府没有把教育经费全包下来,义务教育阶段,收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收一定比例的学费,教育经费总量仅能维持学校运转,国家还需要在税收方面对教育进行减免。2004年2月5日印发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39号)提出了比过去更宽松的优惠政策。校长的责任不用教育资产获取直接经济利益。甚至于闲置的资产也不能出租、出售、转让。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全国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有关会议上要求,学校的房产和设备不得出租用于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多年来,学校财务制度没要求学校计算教育成本。因此,对教育成本的计算长期处于粗放状态。教育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即可。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对学校的经济效益管理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
五、国家对教师的管理是粗放的
国家把学校定为事业单位,并参照公务员工资标准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事业单位工资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财政部关于2003年7月1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三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3〕93号):从2003年7月1日起,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固定部分调整后,活的部分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提高后的见习期工资待遇标准为:初中毕业生每月425元(含见习期津贴、下同);高中、中专毕业生每月446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474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499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530元。提高后的初期工资待遇标准为:获得硕士学位伪研究生每月57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635元。新进入优秀体育运动队的试训运动员,临时体育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380元。
国家比照公务员管理办法管理教师。
2002年7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事业单位与职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意见的要求,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人员聘用制度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通过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转变,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2003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问题的解释》的通知(国人部发〔2003〕61号)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实施中的有关问题解释。
2003年9月17日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3〕24号)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中小学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主要任务是:加强编制管理,调整优化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改进和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实行教职工聘用(聘任)制;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可以说,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今后会怎样,恐怕很难说清楚。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没有自主权。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接轨是相当困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24 14: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