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复制链接]
14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06: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我此前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即认定语文是一门课程,它虽然担负着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双重任务,因而为之正名曰“语言文学课”;但没有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层面加以区分,而是合二为一,混在一起。──这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当然,我不是没有挣扎过,我于1990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一书,曾设有专章论述“语文是语言文学课”,共分两节:第一节“人与语言──人在语言中成长”;第二节“人与文学──心在文学中美化”。我意识到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但由于屈服于长期合二为一的现实情况,对于一分为二的可能性估计过于悲观甚至绝望,就只是在强调文学教育这一方面做些文章,没能(更准确地说是“不敢”)朝一分为二的方面去努力。我在这本小册子里曾有如下一段引文:“195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准的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给党中央《关于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报告》中说:‘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历来都是把语言和文学混在一起教,这样教学的效果,不论从语言方面看,还是从文学方面看,都遭到了很大的失败。……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语文混台教学的结果是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两败俱伤,都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引文之后,我接着说:“撇开‘语’‘文’分合这一具体问题不说,这一文件把‘语文’界定为‘语言文学’确是不言而喻、不容置疑的,也就是说,语文课是进行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的语言文学课。”(见该书第34-35页)我不该把“语”“文”分合轻描淡写地当作一个“具体问题”,诚然,在当时说明语文课是语言文学课有它一定的意义,而且,只有在此前提下才有所谓“语”“文”的分合问题;但“语”“文”分合决不只是一个所谓“具体问题”。我更不该把“语”“文”分合问题“撇开不说”!作为一个高师院校专门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这是一个难以饶恕的历史性错误,愧疚、惶恐、痛悔都无济于事。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虽然将届退休,我还是要本着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良知,郑重呼吁:语文课应当分为“汉语”“文学”两门课程。

语文一分为二,这是一个重大的、复杂的、无论在外部或内部牵涉都极为深广的问题,诸如国家教育政策、课程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师培训、语文高考等等等等;但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商量,百家争鸣嘛;而且在这篇短文里,也只能罗列我的一些观点,有的略作说明而已。

1.语文即语言和文学。上引有关文件也是以这一认识为常识背景写出来的,因此未加任何说明,是“理所当然”“本应如此”“人人明白,个个清楚”的口气,绝想不到它会成为一个问题。关于“语文”的定义,我也走过弯路。为了论证语文属人文学科而非工具学科,我曾从合二为一的实际出发,根据语文教材都是言语作品、读写听说都是言语活动、语文教学是师生对话等等事实与观念,将语文课界定为言语课(虽然同时根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把言语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文学是学习语言的最好范本等道理强调文学教育。)这于理不通。正如李海林先生最近对我说的,语言和文学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文学可以和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并举,但语言却不能,因为除文学外的其他课程的内容也都是而且只能是以语言的形态出现的。如果说语文课是语言课,数学课就不是语言课了吗?历史、地理等等等等显然也都是语言课。

2.一分为二后的“语言”是汉语,更准确地说是现代汉语,着重于现代汉语的基本规律及其运用的教学,完全不同于大学中文系所开的关于语言学的课程。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中学毕业生应当对自己的母语有相当的理性认识,而不能是一头雾水,混油一片。为了培养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中国人,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在中学开设汉语课完全必要。但合二为一以来,语言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是节节败退,一直退到现在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我以为中学毕业生应当具备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汉语常识。当然,汉语课怎么开、教什么、怎样教等都必须从长计议。虽然我对现代汉语这门学问在中学生临床应用上当时多少有点悲观情绪,但我始终认为学习包括语言知识在内的语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我参与主编的浙江师大《初中语文课本(实验本)》也有较为完整系统的语文基本知识这一部分。在《语感论》一书中,我曾标举“语感中心说”以反对“知识中心说”,我所指的步识中心说”是这样一种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即认为语言能力是通过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经由反复不断的训练转化而来,因而主张语文教学应以知识为中心,以训练为主体,课文只是知识的例证,训练的材料。至今我仍然认为“知识中心说”是错误的有害的。语感中心说并非语感唯一说。我认为语文素质还应有语文知识的积淀等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2页)。在该书中我曾一再说“‘语感中心说’决不轻视更不排斥语言知识,但也不主张培养语感以‘语言知识为主导’”;“我们千万不能把语感与理性的语文基础知识人为地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传授基础知识视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见该书第386页)

3.重视、强调文学教育,是我的一贯主张。我曾把文学比成青少年身上不可须臾或离的通灵宝玉,鼓吹可谓不遗余力。但在《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一书中有关文学教育功能的论述还有“左”的痕迹,我不能由于此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末而为自己辩护。

不能不承认,由于合二为一,几乎把语言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文学教育身上,文学教育确实不堪重负,甚至因此而迷失了自己,变得不像、不是文学教育了。当然,文学教育诸多方面的问题同样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4.“汉语”和“文学”基本上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汉语”教育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有关汉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学教育是人格教育、心灵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它不能去讲关于语言文字本身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也不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责任。如果说文学是“心学”,那么汉语就是“人体解剖学”,当然互有联系,但毕竟不宜合二为一,混在一起进行教学。汉语的规律是从汉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文学作品的言语只是它的源头之一,并非全部。学习汉语规律有助于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也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但毕竟都有各自独特的规律、各自独特的任务,不能也不应相互取代。“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两者混教,要么文学教育沦为语言教育的附庸──文学教育虽然牵涉到语言文字的运用,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也要从语言入手,知言而会心,但绝对不能只是一味讲究有关语言运用的技术、技能、技巧,若把文学作品当作语言知识的例证,文学教育必将患上丧魂失魄症而一命呜乎;要么语言教育沦为文学教育的附庸──循着文学教育的路子走,语言教育势必鸡零狗碎,不可能在教学中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不得不逐渐淡化,甚至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大体上说,几十年来,有时西风压倒东风,有时东风压倒西风,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就在这种相互想要压倒对方的折腾中走向“双亏”“双输”“双惨”。

总之,“语”“文”合二为一,两败俱伤;一分为二,“语”“文”可以各自甩开膀子,迈开大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8 06: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大扫除记事



开学伊始,学校里安排大扫除。西墙下乱草丛生,属四(2)之任务,我刚接手此班班主任工作。

怎么办呢?全班学生仅19位,而女生有15人,男生只4人。女学生们可是父母掌上的明珠,从不沾手粗活重活累活,九月艳阳下,我柔弱的学生们能经受住考验吗?我心中暗自叫苦。但,我必须做好她们的思想工作,并借此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上午布置劳动任务时,未及我开口,学生们先发话了:“老师,我带抹布好吗?”“我带脸盆好吗?”童真的心我一眼便能看透,在这个社会里,谁不避重就轻呢?我笑笑,做了个手势让他们安静。“同学们,下午我们的任务可是重得很噢!”我说,“刚才,老师听到有人说带抹布了,这是大扫除的必需品,能想到也很不错。”学生们的眼睛盯着我,静待下文,要瞧瞧我这个老师会不会使他们得遂心愿。我顿了顿,往下说:“不过,老师认为想带抹布的同学可能希望干点轻活。”我道破了他们的心思,他们略显不安。我接着说:“老师下午也要带东西。”我伸出手臂,并做了个套袖套的动作。“那就是袖套,老师爱美,舍不得晒黑手臂,脸更是舍不得晒黑,所以还要戴上帽子。我要和大家一起劳动。孩子们,其他班级男孩子多,力气大,干重活拿手。我们班虽然多是女生,但我相信,我们女生不会输给男生的,除草的活一定能干好!因为老师也是个女的,肯定要带领大家为女孩子争气了。你们说,愿意和老师一起争气吗?”“愿意!”齐刷刷的声音!看着学生的神情,我知道下午定能完成任务。我好开心!于是赶紧趁热打铁,问:“那你们认为自己应该带什么呢?”呵,凡是除草用得着的工具,他们都说了。愿意带这些工具的有14人之多,也就是说她们愿意在太阳下、草丛中劳动,多么可嘉的精神!我根据情况分配了劳动任务,并嘱咐下午一定要穿长袖长裤戴帽子来学校,以免太阳毒晒。

下午,我只留了4个女生打扫教室,其余的全在操场上。除草的工作顺利地进行着。劳动中,我及时示范,热情鼓励,再加中肯的批评指正,和学生们谈笑,同苦同乐,学生们干得非常出色。更让我感动的是,我没有留下任何话,扫教室的雅雅等同学在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后跑到操场上和大伙儿一块儿干。我们这班“娘子军”将草除得一干二净。再看看别班的“汉子军”,也不过如此!我笑,学生也笑!

呵,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只因着老师说在他们心槛上,行在他们当中,就除去了一切的畏难情绪,投身于烈日之下,挥汗于黑土地上,这能不让人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08-10-29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的人格在学生中的影响





教师在人格上赢得学生的心,学生便会产生仰慕之情并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种现象就是教师的人格效应。
    一、教师的人格与人格效应的产生
     1.教师的人格是他在“德、才、学”三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德”即师德,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这种爱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本职工作的爱,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其二,是对学生的爱,只有热爱学生,才会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才”是才能,教师必须具备的“才”可以由五个“一”来概括:“一口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学”指的是学问,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而且要精通现代教育理论,要不断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2.人格效应来自于教师的人格。依据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笔者以为,可以将教师的人格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尚型人格;第二层次是基本型人格;第三层次是低级型人格。低级型人格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厌恶”的对象。基本型人格的教师虽然一般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但决不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敬佩和爱戴。大多数教师的人格是高尚型的,在教师高尚人格的影响下,学生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为其卓越的才能所倾倒,为其广博的知识所陶醉,怎能不“亲其师、信其道”?因此,人格高尚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能达到教书育人的最高境界。
     二、人格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接手过一个连续换了4位班主任的“乱班”,结果不满1年,该班的班风、学风即彻底转变。该班一位毕业生在来信中这样写道:“老师,是您的人格力量改变了我的命运!”人格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利于教师树立威信。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不懂得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他们不讲究自身素质的提高,仅凭自己在师生关系中的天然优势地位驱使学生、压制学生,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与人格。采取这种做法的教师认为:“使学生惧怕就是威信。”老鼠怕猫,难道我们能认为猫在“鼠民”中也有威信吗?利用人格效应树立威信是更为有效的途径。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仅仅建立在教师的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上,那么,它是极不稳固的。这种影响力会随着学生对教师的逐步了解而发生变化、减弱以至丧失。教师要获得真正可靠的影响力,就要用自己的人格去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
     2.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
      3.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校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中,居首位的是师生关系。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事实也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师生关系融洽,就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深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与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基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断提高自身人格修养,这是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发表于 2008-10-29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朱熹的读书法对后代影响深远。从《朱子语类》的记载来看,他同他的学生经常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这些内容被他的学生归纳为六条——居敬持志:即读书时要保持一种恭谨的心态,精神专一;要立定志向,树立远大的目标。

    切己体察:读书时,要切身体会书中所讲的一切。比如书中记叙好人好事,则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之对比,无则加勉。

    熟读精思:读书应反复读,读一遍与读十遍,收获是不同的。读书时还要有怀疑精神,要在人无疑处看出问题,方算有功夫。

    虚心涵泳:即不要带着自己的看法去读书,避免先入为主。应当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让自己的思路随着书中的意思走。遇到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说法时,应平心静气地玩味,不要匆匆下结论。

    循序渐进:即读书不要急于求成,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这个顺序是:第一,先读基础、内容易把握的书。第二,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第三,从字句、章节、篇章依次读起,把前面弄懂后,再继续读下去。

    着紧用力:读书要“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08-10-29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更多》
你曾说那是爱  我是多不明白  世界有多么精彩  你不了解也己经忘怀  我我不相信  人情冷暖难耐  因难挫折我独挺过  别对我诉说太多  冷漠的路我一步步走来  竟然只交换来的全是无奈  终于知道你付出的真爱  不能没有你的关怀
似乎我的路  充满你的期待  是否我要全力以赴  只是为你要对你交待  我我不了解  种种你的悲哀  何不想想我的心情  宁愿在街头徘徊  疯狂的路只能孤独地走来  一颗脆弱的心灵受尽伤害  哭泣的心回想你亲切声音  不能没有你的关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08-10-29 07:20:00 | 只看该作者
重庆十月

------和一个人的相遇



我不知道这十月的山城

是谁在晨风里奔跑

旷野般的马路挡不住

丈量时间的步伐



面对你的时候

只听见叶展花开的欢悦

唯独我

没有半句留言



在这短短的时光落叶丛中

我无法读懂你的全部爱情

只觉得茫茫落灯时分

空气中花椒游荡

是我们邂逅的另类见证



我要说一句人世间很浅白的话

遇见你

是我秋天里要寻找的最后一张落叶

如今夹在我生命的记忆中

任时光额上流过

跌落成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



没有告别的分别

是渝洲傍晚的一场秋雨

无关悲伤

无关离愁

点点遍地是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08-10-29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
             谢有顺/南方都市报
  如许多人所欢呼的那样,一个传媒的时代已经来临。今天的人类正走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处于技术主义的中心,一个紧张的时代。这个时代始于电脑及其网络的发明,至今不过是几十年的时间,我们就被告知,网络为王,除了上网,你别无选择。我想起那些过去引以为豪的所谓的藏书状元,他们的几万册图书,多年前可以赢得一片羡慕的眼光,如今至少在数量上失去了优势,从理论上说,这些图书只要几十张薄薄的光盘就可以将它们一网打尽,并且声音图像俱全,而没有灰尘、蛀虫、徒占地盘的苦恼。在网络这个广阔的天地里,一本书的作用正在遭到轻视,有人把它称为印刷文化的衰微。
  我还想起一群人围坐在壁炉旁朗诵自己的爱情诗的遥远的岁月,它是多么的动人!可是,我们这个崇尚速度、数量、技术、金钱与性的时代像忘掉一块抹布一样地忘掉了这些。那些网虫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网上搜寻,阅读,找人聊天,得到一切,逐渐成为信息量的崇拜者,他们觉得在这个信息时代,再沉迷于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小瞬间是可笑的。相比起来,他们更愿意徜徉在网络上的各种问题中,漫步于陌生的人群所发送的无穷无尽的主张里,但他们并不追问自己有什么主张。这也许就是信息时代的魅力所在:独处斗室,却可以气吞世界。用一个专业化的词,这叫“虚拟现实”,虽说是虚拟,却足以对当下我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提出挑战——那个庞大的虚构帝国,对网虫而言,比现实生活本身更让人乐而忘返。
  既然一切都可以在电脑及其网络上获得并解决,图书只好默默地呆在书架上了。这不仅是对图书所提供的信息量的不信任,也是对图书所讨论的命题的权威性的质疑——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一种观点和主张写在书上几十年数百年不变,它可靠吗?而在过去的著书立说里,达到永恒与确定性是写作的最高要求。与永恒比起来,现代社会选择了“变化”,并且把变化形容成了进步的象征。基于此,信息时代不单是网络为王,报纸,时尚杂志,以及形形色色的类似生活指南的小册子也将空前地得到发展,但这并不等于现代社会阅读命运堪忧的境遇正在发生改变,恰恰相反,这些报纸、杂志、小册子强调的是一次性消费,用过即扔,它与真正的阅读正好是背道而驰的。
  那些装帧精美的图书日渐变成装饰品,除了少数的书虫,认真阅读它的人肯定将越来越少。大众获取信息、寻求精神解答或者消遣休闲都越来越信任报纸、电视、生活杂志。图书剩下的惟一优势在于,不要借助工具(如电脑)可直接阅读,它在旅途、乘车、睡前靠在床头等特殊时刻大肆流行,其方便性是无可替代的。可这恰好是图书的不幸:它的实质内容已被忽略,受到欢迎的只剩下一个悠闲的姿势。但我们似乎并不需要悲哀,我想起加缪在《鼠疫》一书中的一句话:“这没有爱情的世界就好像是没有生命的世界,但总会有这么一个时刻,人们将对监狱、工作、勇气之类的东西感到厌倦,而去寻找当年的伊人,昔日的柔情。”同样,在信息时代的急流中呆久了的人,也总会有一天对疲于奔命的信息崇拜感到厌倦,转而去寻找一种单纯而朴素的现实生活与阅读生活,因为大量信息的疲劳轰炸并不能使人类真正聪明起来,人类反而可能由此而变得迟钝、麻木,就像有核国家最有可能遭到核打击一样,信息崇拜者也最容易受信息本身的误导。这样一种宿命意味,我想,阅读的命运也逃脱不了,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打破幻觉,以面对这种不争的现实。也许,只有到这个时候,人们才会重新找到拥有书的快感:“那种人与书的关系,不重功能与实用,不讲究有用……对于一个收藏者,最大的诱惑就寓于最终的快感,即拥有者的快感之中,在于将一件件藏品锁入一个魔圈,永久珍藏。”(本雅明语)而这,正是任何事物也代替不了的图书的独特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16: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