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复制链接]
9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二、          合理放手,给予学生时间、空间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和民主的氛围,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展现思想和方法的时间、空间,只有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欲望,才能使他们各自的潜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中经历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过程。如在教学例题:“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

师: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5,你对这个条件怎么理解?你会几种解答方法?(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回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学生们讨论热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之下,学生说出了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把白兔的只数看作单位“1”,白兔只数的1/5就是黑兔的只数

        设:白兔有х只

            х+1/5=18       х=15    18-15=3(只)

解法二:把白兔的只数看作单位“1”,白兔和黑兔一共的只数相当于白兔只数的(1+1/5)

设:白兔有х只

(1+1/5)х=18   х=15   18-15=3(只)

解法三,把白兔的只数看作单位“1”,白兔和黑兔一共的只数相当于白兔只数的(1+1/5)用算术解

18÷(1+1/5)=15(只)    15×1/3=3(只)

解法四,把黑兔的只数看作1倍数,白兔是黑兔的5倍

        18÷(1+5)=3(只)   18-3=15(只)

解法五: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的比是1:5

        1+5=6   18×1/6=3(只)  18×5/6=15(只)

解法六:设黑兔为χ只,白兔的只数为χ÷1/5

       χ+χ÷1/5=18  χ+5χ=18  χ=3  18-3=15(只)

解法七:设白兔为χ只,黑兔的只数为18-χ只

        18-χ=1/5χ     χ=15     18-15=3(只)

        ……

整堂课只作适时的调控和点拨,所有的时间空间都给学生们发挥,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正如邹韬奋说的:凡是儿童自己可以干得来的事情总是让他们自己去干,教师至多在旁边指导或看看,决不越俎代疱。

三、       完全尊重,承认学生的创新成果

     课堂上对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能强调学生思路必须与教师一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独特的道理,每一个儿童的聪明和才智各有各的特点,没有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毫无能力毫无天赋。”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尊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成果给予充分的承认与肯定。一次,我在四年级的活动课上给学生讲“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当我照本按部就班讲解时,有个男生在嘀咕:这样想太繁,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不就行了。听了这话,我想发火,可又一想,学生也许有他的道理,不应扼杀他的思维,于是学生说:鸡兔共有16只,将每只兔子砍掉两只脚,那么鸡兔的脚数就相同了,共有2×16=32只脚,现在有44只脚,比32多了12只脚,就12只就是砍掉的兔子脚,所以兔子是6只,鸡有10只。多巧妙的想法,多“另类”的创新,当下我就表扬了他。我想如果当时我没尊重他的思维,不承认他的想法,那么这么好的方法其他学生就永远不会掌握理解。尊重学生,承认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活学生创新的热情。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敢于放手。我们只是作为启发者、引导者,不断地创设有利的条件;营造创新的氛围;给于充足的时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性学习活动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课堂激趣五着力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兴趣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以下五处着力点。

一、    问题的探索与猜想处。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知识的情境化,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动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知识的综合运用、思维的纵横交错、矛盾的发展变化的结果。尤其通过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和猜想,更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激情,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要求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所以,数学教学利用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必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开放,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让学生通过操作,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提出如下问题:(1)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2)讨论:三角形的面积应怎样计算。这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在探索和猜想中研究问题,然后是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    概念的对比与辨析处

概念、法则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清晰的概念含义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概念的对比与辨析处,是掌握知识的关键的关键,是在微妙处见真功夫,如同脑筋急转弯一样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对比与辨析的过程中巩固概念,掌握知识并且印象深刻,不易淡忘。

例如。在教学“整除”与“除尽”这两个概念时,由于意义相近,学生容易混淆,我在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下列属于整除的是(    )

(1)20÷5=4     (2)20÷0.5=40    (3)2÷5=0.4

让学生辨析、比较说明道理,这样学生就理解整除一定是除尽,除尽的不一定是整除。

三、知识的联系与发展处

数学课程的安排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延伸,生长出新的知识点,我们要抓住对旧知识的复习、延伸,让学生在充满自信中乘胜向新知识进攻。在原有知识的铺垫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新问题的展开,矛盾的出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教师的转化、淡化使问题顺利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自信中得到了滋长。如:在学习“小数除以小数时“,教师组织学生做复习题:56.28÷67学生做好后,变式为56.28÷0.67让学生尝试,并提问(1)56.28÷67与56.28÷0.67有何不同(2)在计算时应作怎样转化,才能进行计算(3)除数扩大100倍,被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根据是什么?(4)总结出“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四、    教学的疑难与关键处

由于数学内容比较抽象,知识结构比较复杂,本质属性比较隐蔽,学生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遇到问题时又常常需要应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这就构成了教学的疑难点,寻求让学生找到解决相关问题的突破口,以攻克难点,突出重点,正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因此,疑难与关键问题的解决最易形成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如:在一个盒子中有黑白两种棋子,其中白棋子占总数的60%,现在如果增加30个白棋子,则白棋子占总数的75%。问黑棋子有多少个?这题中白棋子和总数都增加了,但关键在于黑棋 子的个数不变。抓住这个关键,把黑棋子看作单位“1”原来白棋子是黑棋子的60%  (1-60%)=    现在白棋子是黑棋子的75%  (1-75%)=3倍,所以黑棋子有



五、    思维的集中与发散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的集中与发散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兴趣浓厚。因此努力设计课堂教学中的发散点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着力点。例:新光小学六年级128人,已经达标的占5/8,达标的学生中2/5是女生,达标的男生占六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得出解法(1)128×5/8-128×5/8×2/5÷128

             (2)128×5/8×(1-2/5)÷128

教师这时启发引导,得出最佳解法。5/8×(1-2/5)。思维的巧妙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可盲目地机械、重复练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方式,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的度和量,使学生学而不厌,做而不烦,做到难易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等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之目的。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勤”练破“点”

所谓“点”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一节课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必须要有突出重点,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适当分散。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由于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首先要找出题中单位“l”的量,所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分散难点,我便对如何找“标准量”做了专项练习,如根据条件找出单位“1”的量:

实际植树的棵数是计划的9/10;

已行路程是未行路程的4/5;

一堆煤用去1/3;

十月份用电量相当于九月份的7/8;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

实际用煤量比计划少1/4。

通过此项练习,为学习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奠定了基础,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妙”练增“效”

课堂练习要讲究技巧,盲目地练效益不高。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得巧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进行对比练习。

如:一堆煤重500吨,用去了4/5,还剩多少吨?

一堆煤重500吨,用去了4/5吨,还剩多少吨?

这两道题看似相同,但数量关系有质的区别,我抓住4/5和4/5吨两个不同数量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找出两者的不同,从而正确进行计算。

三、“精”练减“量”

课堂练习不能只重数量而轻质量,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如果练习缺乏精心设计,只是进行大量的、无选择、无节制地“题海战术”,只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导致厌烦情绪,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习效率,都只是一句空话。如:教学简便运算中的乘法分配律时,我便设计了一道变式练习。如:89÷8+10 ×1/8+0.125引导学生变成:  89×1/8+10×1/8+1/8         1/8×(89+10+1)。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的思维在变通性上得到了发展,可以克服学生那种遇到题稍一变化就不会解的心理障碍。

四、“拓”练求“展”

一道好的题目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思维,使之乐学,回味无穷。因此,在课堂练习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带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题目,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探索精神,让他们跳起来摘到“果子”。这种高层次的练习,既可拓宽学生思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学了“乘法分配律的简便算法”后,我便出了这样两道思考题:7×4+4×19-4      124÷5+876÷(32-27)

一开始,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也感到束手无策,显出无可奈何,一筹莫展的样子。但经过仔细观察、分析,经过认真动脑思考,找出了解答的简捷方法,饱尝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精心设计练习,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富有变化的练习情境,教师在练中讲,学生在练中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学习.使知识系统化,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学区从1997年起,进行了以“全面考察,突出应用;分散分项,减轻压力;多种形式,注重体验;尊重差异,促进发展”为指导思想的学科考试改革。几年来,这一以全新考试评价理念为主的学科考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给学生以考试的安全感
  “考”是老师的“法宝”,“分”是学生的“命根”。长期以来,一支笔、一张卷、以鉴定和筛选为目的考试模式下,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始终承受着分数的压力。
  西苑中心学区的考试改革首先指向传统考试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焦虑的弊端,从义务教育是“发展人”而不是“选拔人”的本质出发,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考试氛围和考试环境。他们把长期以来实行的“集中考”改为“分项分散考”,语文分为朗读背诵、查字典、写字、听话、说话、作文、阅读、基础知识8项;数学分为口算、笔算、动手操作、口头分析应用题、基础知识5项;英语分为听、说、读、写4项。在考试形式上,采取开卷与闭卷形式相结合,抽签、指定与自选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试时间上,每科除闭卷内容进行集中考试外,其余开卷各项均可根据教学实际,由教师灵活安排,每项所用时间可以是几分钟、十几分钟,最长是60分钟,有的随堂测验,有的随单元测评,所有的考试测评项目在2到3周完成。虽然考试范围扩大、内容增多了,但每次考试时间短、内容单一、难点分散,特别是多数开卷考试项目事先把考题布置给学生,学生能有充分的准备,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考试采取等级评定法。在记录学生考试成绩上,他们采取了随时、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策略,学生对自己某些项目考试的等级不满意,可随时申请再考,直到满意为止,同时,还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免考。在考评过程中,学生考多少项目就记录多少项成绩。老师还非常注意每个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基础,不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关键看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的发展进步。这样,可全面显示学生的强项与弱项,以调整其学习行为,同时也使教师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从而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
  考试成为学生展示才华和学习成果的舞台
  西苑中心学区的干部、教师认识到,一张卷子出得再好,也难以全面、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他们在长期存在的一张试卷定高低的考试模式上动刀,实行各学科分项考试,强调“四必考”,即动手操作能力必考,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必考,良好的学习习惯必考,重点基础知识必考,目的不单纯是检测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优势、长项的机会。在今天的西苑中心学区,多数考试项目是开卷的,如语文的朗读与背诵、口语交际;数学的分析与表达、实践与操作;英语的朗读、说话等。考试前,老师都事先通知范围或发给学生试卷。在学生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老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提倡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学习探究。考试当天只需学生自选、抽取或由组长指定一部分内容进行考试即可。由于学生准备充分、心中有底,所以他们都非常乐意参加这种既能展示自己又能获得进步与成功的考试。
  以考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考试理念的不同,决定了考试作用的不同。考试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通过考试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就是以“考试也是学习,以评价促进发展”为指导原则来操作改革。特别是在试题设计上。
  考试也是学习,以评价促进发展,这进一步确立和培养了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而多种形式、增加选择、多种评定的措施,增强了学生在考试中的灵活性和选择性,给学生创造了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特别是他们改变了以往由教师单向评定学生考试成绩的做法,成绩评定由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及家长共评相结合。每次考试,学区都制订具体评价标准,随试卷一起发到学生手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实践证明,学生完全能够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别人和自己。
  另外,考场环境的情感化布置也一改历来考试的严肃、拘谨,试卷卷头和卷尾印有的放松学生心情的提示语,整体的过程都赋予了考试以人文关怀。学科考试改革使得各科平均分和几个单科分数不再是学生间差异的标尺,原先教师间、班级间攀比平均分的做法变得毫无意义,学校也不再简单地根据学生平均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摆脱了“分数”的压力,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因为学生的阅历,知识,词汇等方面的不足,不可避免地,在一些学生的作文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作文教学在小学是有着一定的难度的。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能也没有必要做统一处理。本来,教师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达到这个目标的,但为了激烈的竞争,加上现在对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判断常以考试或比赛成绩为准,于是有些教师就走起了终南捷径。
    为了使学生考试时的作文都能拿到高分,做到全面丰收,有一部分教师可谓绞尽脑汁,想出了一种很笨且又省事的作文提高法——有目的地让学生背会几篇优秀的作文。这些作文内容包括记人,叙事,抒情,状物等,小学作文的所有类型基本无一漏网,可谓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多年来,小学考场作文总在这些范围内出些大同小异的题目,长期反复如此,万变不离其踪,所以如此懒法仍能做到有备无患,稳坐钓鱼台了。如果真遇到与所背作文相类似的,学生当然就省事了。有一定能力的就模仿,没本事的干脆一字不改,尽得风流。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空穴来风,有着一定的原因,由此也可见小学作文题目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当然,不可否认,背诵一些好的作文自有其对写作水平促进的方面,这是不容抹杀的,俗言“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呤”,说的就是此理。但其弊是大于利的。背作文的做法,是怀着急功近利的目的的,是妄想一劳永逸,不思进取。考场作文一旦成了某些人生搬硬套的阵地,就会给教师的评阅作文造成了麻烦。面对千篇一律,严重雷同的作文,给高分,有失公平,助长投机心理,不给高分,这些学生也费力了,何况,李白还模仿过崔颢,其诗照样流传千古呢,这实在令人有些难办。
  同时,有了这种“妙法”,有的学生就不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上下功夫,而只是准备了丰富的作文书,平时遇到作文时,就翻出来,大量进行摘抄,甚至干脆全文抄袭。没有了观察,没有了思考,没有了真情实感,只有资料、词汇的堆积,只会闭门造车,这样的作文,貌似佳作,实则外强中干,遮掩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扼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为学生只在利用资料能力方面突飞猛进,而在观察、思考、抒情等方面却裹足不前,发展不平衡,这并非是好事。何况,这种做法是种笨作文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反而使学生从小学会了弄虚作假,是很不好的。比如,一遇到关于挫折的内容,就有许多学生无中生有,写自己如何面对的亲人亡故,这种尉为大观的场面,在某些考场上就出现过。多少家长,为了孩子的作文能得高分,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只好迫不得已的在孩子的笔下死去。这是很不正常的,由此也可见作文教学的误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外,为了给学生减负,教材中已减少了不少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其目的不言自明。而有些教师却又让学生背作文,这种如同拆去文物的砖去垒猪圈的墙的做法肯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并且,从对学生写作水平提高方面来看,教师让学生背的优秀作文,其潜移默化的效果,与教材中历经筛选的名篇都相去甚远,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会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上入手,尤其应让学生的作文反映出自己真实的生活,提倡我手写我心,而不能缘木求鱼,为了暂时的高分,耽误了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大好时机,令人抱憾终生。因此,从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背作文这种较笨的作文方法,应当少用或不用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9 07: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我国的文学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为情造文”等等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文”是“情”的载体。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读好文章,总能让人如痴如醉。语文教材正是培养儿童情感的好材料。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儿童,儿童的情感世界纯真多彩。带领孩子们在课文表达的情感世界里邀游,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在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活,便能形成一种内驱力,学生就能学得主动,学得愉快,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
  传递教材情感和学生情感的是老师。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能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引学生入情;善于借助脸部表情、手势等无声的语言感染学生,运用语调、节奏等以情传情。语文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学生的情感随着教材的感情起伏、推进、延续的过程。情感像一条彩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情感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教材、老师和学生。
  一、渲染气氛,拨动心弦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上课一开始,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悄悄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导入《小珊迪》一课时,我这样讲:“一个冬天的早上,雪花纷飞,(带领学生进入一种意境)饱受饥寒的小珊迪被马车轧断了两条腿,躺在一张破床上;他就要死了。(凄沧的情节像一阵风轻轻地吹过学生的心海。)临死前,他念念不忘的是:”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他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他呢?‘(老师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哽咽的话语,使学生的心海漾起了波纹。教室里弥漫着一股悲痛之情。)这样的导入,用角色触动学生的情感领域,学生伴随着内心的情感初读课文,为领会小珊迪的诚实、善良奠定了感情基础。
  渲染气氛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材,把握不同的情感基调,引学生入情。如描写景物的,可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通过直观的、动态的画面,声影同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叙事的,或是写人的,我们可以摘取一两个片段或场景,选取一两个生动的人物形象,来组织导入语。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作一张琴,那么,只要我们轻轻拨动哪怕只有一根的琴弦,它也会余音袅袅……
  二、感受形象,动之以情第一根琴弦被拨响之后,指尖抚琴如行云流水,情感则如风吹海面,波澜起伏,无法平静。如果只是倚琴静坐,余音过后又将是一片静寂。音乐的悦耳需要演奏,情感的激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情感。作者的情感是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的。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触摸”形象;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
  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看见”形象,“触摸”到形象呢?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或用画面再现情景,或用语言描述,或用实物演示,或用音乐渲染,或用表演体会,或带入生活领会,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
  导入课文《会摇尾巴的狼》之后,我先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了一个陷阱,在陷阱里贴上剪纸的狠,在陷阱上边贴上剪纸的羊。(简笔画使课文中的形象成为眼前的视象,抽象的语言文字有了生命,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放映狼在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的动态画面,并配以滑稽的音乐。(学生看见了狼的丑态,禁不住嘲笑它,有的还在下面拍手称快。)有了表象再细读课文中狼与羊的五次对话。老山羊的善良、诚实、机警,狼的虚伪、狡猾、凶恶的本性,富有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很快在学生眼前清晰起来。当读到“你再会摇尾巴,也还是凶恶的狼。你干尽了坏事,谁也不会来救你的。”这些句子时,有的同学咬牙切齿,对狼的痛恨之情溢于言表,无法掩饰。
  学生在感受形象中动情,在动情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这样的朗读才富有感染力,真挚动人。教学一旦触及儿童心灵的领空,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以情启思,思而移情儿童的情感过程是一个心理流程。当学生在初读中有了感性的认识,已经动情时,我们应该将他们的情感推向高潮。作者总是在描述中抒情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精彩语句,启迪其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感悟中受到感染、熏陶,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巴金的《春蚕》中有这么几句话“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教学时:①点拨。老师轻轻地描述:我们仿佛看见漆黑的夜晚,母亲拿着烛台去添桑叶,多么辛苦啊!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母亲养蚕的辛苦?学生带着问题品读,有的说:“我从‘每天深夜’、‘总要’、‘常常’这些字眼仿佛看见母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操劳身影”;有的说:“我仿佛看见母亲捧着大把大把的桑叶喂蚕的时候,额角上渗着汗。”学生在品读、思维中已渐入意境,一位勤劳的母亲的高大形象在学生面前浮现。
  ②揣摩。为什么不写“闪闪的烛光照着她的脸”?而写“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一个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深思:母亲由于日夜操劳,辛苦的岁月在她的脸上印上了一道道烙印,但是为了子女能上学读书,就是再苦,也心甘情愿!这是多么慈祥的母亲,多么伟大的母爱啊!一次次的品读,”爱“的力量深深地牵动着学生的情感。
  ③移情。如果你是作者,当你一觉醒来,看见眼前这一幕时,你最想说什么?学生深情地说:“母亲太辛苦了;您是我的好母亲!‘”母亲,让我来帮帮您吧“”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母亲。“
  从学生饱含深情的话语中,从他们闪闪发亮的眼睛中,我们知道:学生已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已完全进入了角色。他们已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化为自己对母亲的崇高的爱。
  这样在精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在学生的感情世界里沉淀。俗话说“润物细无声。”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感,健康的个性正是在语文教学中长足地发展。
  四、情景交融,情动辞发当学生在精读中把自己融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中,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时,他们便会迫不及待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当学生欲言未语时,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学生最乐意的,能把心中的话表达出来,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
  学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当学生噙着泪花朗读“就在这时候,小鬼停止了呼吸。”时,老师启发:“如果小鬼还活着,你会为他做些什么?你从小鬼的身上得到了哪些启迪?请把它写下来。”
  由于是有感而发,不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很多。这时,学生表达的是强烈真切的感情。停笔之后,他们把写下来的念给同学们听,将内心的感受相互交流。他们的情感在交流中彼此感染,彼此启迪,情感在一次次的启迪中升华。学生在抒发情感中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强化了情感,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5 10: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