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spj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复制链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7:3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给学生作文下评语,则是这一环节中的点睛之笔。然而,传统的作文评语大多公式化、模式化,诸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语句是否通顺等。这类评语往往可以放在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篇作文中,虽然也能在一定层面上评价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或问题之所在,但严重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要求,僵化教条的语言不仅很难激发学生发扬优点和修正错误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学生健康的写作心态的引导和高尚人格的培养。??
作文评语必须改革,朝着“以做人为作文之本,用作文促进做人”的方向改革,并以此为契机教育学生边作文边做人。也就是说,作文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能够与习作者实现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通过长期的评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磨炼意志品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人——作文”素质养成和和谐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我有意识地用评语引导学生去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生命的需求,并在评语中渗透做人原则、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使作文教学真正做到“人”和“文”的统一。??
一、谈心式评语??
如果学生的写作态度明显不端正或习作反映出学生情感方面明显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开导,作文评语首先应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做人的需要,可以从谈心入手,以朋友的身份,用平等和谐的语言进行情感交流。例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流露出父母离异带来的极度伤感,而习作又文从字顺,情感真切,评语可以这样写:“你感情上的痛苦我很理解。值得欣慰的是,你是个坚强的孩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你写出了这样一篇令人感动的佳作。我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高兴。只要把握住今天,你的未来一定是美好而幸福的!”??
二、询问式评语??
如果学生习作存在较多的毛病,不可能通过一次评语促成进步,这就可以用鼓励性的评语正面评价习作某一方面的进步,诱发学生的上进心。评语中插入征询意见式的语句暗示学生,老师正期待他用行动来回答。例如:“字是人的脸,这次作文书写有明显进步,你的脸上也光彩多了。不过,你一向讨厌的错别字老跟着你,给你的作文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为你开一剂良方:不会写的字问字典,写完作文后请教老师或同学。你愿意试一试吗?”
三、激励式评语??
对上进心不强、作文应付或成绩明显下降的学生,可以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以刺激性的语言下评语,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形成较强的震撼作用。例如:“张明曾经和你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可现在,人家连续三次作文得‘优’!而你,12个错别字,15个病句够悲惨了!你呀,你呀!不是没本事,而是没志气!”责备中暗含着希望,无疑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
四、激情式评语??
无论是优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习作,或此次习作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习作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又一篇佳作问世了!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从你的这篇作文,我仿佛看到21世纪的巴金!”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灵活运用,又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从而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心灵深处树立起为做人而作文的信念。??
做人讲究一个“情”字,作文也讲究一个“情”字。小学生既富于情感又不成熟,作文评语理应影响他们做人的尺度,引导他们遵循正确的做人原则成长。上述四种类型的评语,其共性是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着眼于做人的引导,立足于写作心态的矫正和师生情感交流,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笔调,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生动的评语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人格修养,使他们逐步懂得作文既是生命的需要,同时也是享受生活、抒写生活的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8-10-17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我一直很喜欢汪国真的诗,尤其喜欢他的那首《感谢》。今天我就借其中的诗句来表达我加入到新课改行列中的真实感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过你的时候,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在新课改之前,曾有许多困惑和迷茫。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与现实生活无法融合,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细致的规定束缚了教师的创新,有时真得让我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感谢新课改,是新课改的春风吹走了我的困惑,让我感受到了教学生涯中的春天。
“以人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为本。为了丰富自己,我一次次地参加课程理论学习,一次次地领悟新理念的精神内涵,一次次的把新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值得欣慰的是,因为自己的不懈努力,课堂上也常常出现没有预设的精彩。
其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是一节学校观摩课,我讲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的一篇课文《狼和小羊》。上课伊始我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象狼出现之前森林里温馨、美丽的画面,接着课件播放动画片《狼和小羊》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走进文本。动画片看完后,学生们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我边听边给孩子们纠正发音中的错误,当我来到少伟身边的时候,这个小家伙忽然站起来对我说:“刘老师,课文我读完了,我觉得这篇课文好像没写完,我想给他续一个尾巴。”听他这一说,我心里“咯噔”一下子,“续尾巴”正是我自认为这节课设计上的一个亮点,可它按我的设计思路应在分角色朗读孩子们和文本充分对话后才出现。少伟是一个很有个性,思维敏捷的孩子,一直是课堂上的活跃分子,没少给我出难题,今天这不又来了。我连忙说:“等过一会老师一定让你‘续尾巴’。”小家伙极不情愿的坐下了。
    为了检查孩子们的读书情况,我让六个孩子(课文是六个自然段)自愿上讲台前面来接读课文,少伟是第六个走上来的。孩子们按照顺序开始接读课文,当第五个孩子读完的时候少却不接着读。我用眼睛疑惑的瞅着他,他却说:“老师,少一个同学。”“不是六个自然段吗?”难道自己备课时出了错我心里暗暗地想。“我不想读第六自然段,我想‘续尾巴’。”少伟用渴望的眼神瞅着我。这小家伙对‘续尾巴’还是念念不忘,当着这么多听课老师的面就这么将了我一军。我的思绪在飞快地转着,续还是不续?现在续尾巴肯定会打乱我设计的思路,影响整节课的完整性,如果是平时还没关系,可这是学校课堂评估,下面坐着的可都是评委,直接关系到我的课堂教学成绩。不续?不只是少伟,其他三十多个孩子也用渴望的眼神瞅着我,他们也渴望听少伟续的‘尾巴’,他们也渴望自己为课文‘续尾巴’。课改后我们不是常说这样一句话吗:“孩子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想续就续吧!
少伟为课文续的尾巴很精彩,其他孩子为课文续的尾巴同样精彩。虽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其中闪烁着孩子们创造的火花。就这样打乱了原来的教学思路,‘续尾巴’跑到了前面,这是一个没有预设的生成。感谢新课改,因为是对新课改的理解让我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同时也让我在反思这节课的得失时深深体会到:一节课的结构是否完美并不重要?我们上课不是为了展现自己的风采,而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思路打乱了可以调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打击了,就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如果说按学生的合理需要调整课堂结构,换来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释放,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期望的吗?
最后,我再次把汪国真的《感谢》送给大家,愿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走进新课程的感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过你的时候,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8-10-17 0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学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摒弃教师一手抓的现象,该放手时就放手,把学生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实现自主,提倡自身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并收到良好效果。

一、           放手内容  自主探索

课文内容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语文课堂上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老的课堂,课文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是听众,是被动的接收者,即使后来改进了,也没有把任务整个交给学生,老师放手让学生学时,总是处于半扶半放的状态,实际上任是老师在牵着走。在新课标下的新课堂所呈现出的是另一种局面,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后,通过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然后大家针对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将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再返回到学生当中去,老师所要做的就是适当地点拨、评价。在教学《升国旗》,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老师所要讲的只有两句话,1、读了课文你发现了什么?2、你对课文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只要略经思索就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如: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升国旗时奏国歌,我们要向国旗立正、敬礼等。而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本课的难点:升国旗时,我们为什么要向国旗立正、敬礼?为什么课文里要用“您”而不用“你”?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以后,再以升国旗的录相加以巩固,使学生的思想进一步升华。而学生所提出的另一些问题,如:五星红旗为什么是红的?为什么上面的五颗星,一颗大,四颗小?等,看似幼稚且和课文内容关系不太大,但实际上,正是这些问题使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得到进一步延伸。学生能回答的,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学生回答不了的,也不需要老师包讲代办,让学生到课外书籍中或通过其他路径去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教给学生的是另外一种学习的方法。

将课文的内容放手给学生,课堂变得轻松起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能力也得到很好锻炼。

二、放手形式  自主选择

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因此,老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多是煞费苦心。新课程强调师生平等,老师要尊重学生,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朋友,并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在新课堂中,老师常问的是:你认为应该怎样学?你愿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自己?你想找谁一起讨论?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学或写的方式。如:小组可以决定是一起汇报讨论的结果,还是推荐代表汇报。在读词卡的时候,抽到的同学可以自主选择读词语的方式,如:领着男生读或女生读,抽自己的好朋友读等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更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的意愿都得到了充分尊重,学生变得更自信,更有活力,也必定多了一份成功的把握。

三、放手朗读  自主感悟

语文的能力训练包括很多方面,朗读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我们习惯于一句一句地教学生朗读,这个词应该读得重一点,那句话应该读得慢一些等。这样教地结果是“一千个读者,只画得出一个哈姆莱特。”学生的个性体验变成了老师的体验,读的时候虽也是抑扬顿挫,但都是一个腔调。在朗读的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一些表达感情的方法是必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表达和流露。新课程下,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这种个性体验、个性情感。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时候,往往会问:你认为这篇文章怎么才能读得很美?学生回答“读的时候应该在脑子里放小电影。”“应该用心去读。”“我们应该带着对国旗的尊敬去读。”“应该读出热爱的感情”等。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所说的方法试着读一下,学生往往会读得很好。有些课文,如:《人有两个宝》《升国旗》《家》以及《识字》等,学生在读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加上动作,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新课程下的开放远不止内容、形式、朗读训练,还有作业、对学生的权力等。就如带着学生走路,我们不再是扶着、搀着,也不再是在前面领着,如今,老师只是站在旁边,告诉学生前面有路,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学生所走的不再是唯一的一条路,而可能是多条路,有的甚至是弯路,但可贵的是他们所走的是自己的路,而且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08-10-1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除了具有科学性外,还具有艺术性、人文性,这三性是融为一体的,科学性是主导,艺术性中包含着科学性和人文性,人文性中则处处体现着科学性和艺术性。这就意味着教学活动不仅是科学活动,而且是艺术性的活动,包含着人的情感,包含着没有预定的东西。教学是充满了一种审美的,美的东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抓住美,更要创造美,让教学从始至终充满感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认同和喜欢,才能让学生有所发展。对美的理解各人不尽相同,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对美的把握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画美

课文中的插图,或展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大多为名家所作。低年级课文中的插图更是形象生动、色彩绚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能在学习课文或识字时,抓住插图的美,领着学生欣赏,不仅能使人赏心悦目,而且在欣赏插图美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更高层次上的画美。画美就是将文字的描写进行内化,从而形成的再现。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种阅读后的再现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色彩,是学生对美的感悟和创造。正是这种再现的不确定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无限魅力。它很容易打破原图或多媒体所带来的思维定势,将学生领入一个更高境界,给学生带来一个或许是身临其境都无法体现的诗化的感觉。在上《大海睡了》这课时,在学生充分欣赏完课文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听着大海的涛声(录音),将自己想象成一条鱼,一只海螺或金色的沙滩,想象大海波涛汹涌的白天和安静的黑夜,那一刻,除了涛声,教师里是安静的。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了他们的思维正在大海中遨游,他们正在勾画属于自己的美景。《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词串描写,在教学中,美丽的课文插图可以将学生领入课文情境,有利于词语的认识和理解,而在学习完词串后,请学生闭上眼睛,边轻轻地背诵,边在脑子里放小电影,在想象中,原本死的画面和词语活了起来,学生的阅读也就绘声绘色了。

二、   文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叙事或抒情,大多为典范之作。文章本身是美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美,突现美,而不能去破坏美。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是对文章一句句的分析,或者用固定的模式套文章的中心思想等,将原本优美的文章分得支离破碎,就如将一个完整的雕像分成胳膊、腿等好多块,学生如何能体会文章的美?新课标反复强调了读的作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可以说新课标强调了用读的方式去体验美,用读的方式修补了以往的缺憾。《小池塘》用生动的比喻展示了小池塘的美丽,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在教学的时候,我们没有一句句地分析哪句话是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这么比,而是领着学生反复地、采用多种形式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边读边结合插图欣赏,把对整篇文章的欣赏和对图的欣赏结合起来,体会文章所描写的美丽画面和美好意境。学生对美的体验完整了,课文也读得生动、有情。

现在的教学注重了美的完整性 ,更注重了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性体验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听课的时候,常听见老师问“你认为这篇文章哪儿写得最美?”学生的个性体验和审美情趣是不同的,答案也是不同的,而每个答案都是真诚的,文章也会因为这种真诚而变得更美。同是《小池塘》,有的孩子认为太阳是最美的,有的孩子认为池塘边的芦苇是最美的,有的孩子认为小池塘是最美的……这时,老师适时把握时机,请他们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他们一定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在描述中,将原本的课文发挥得更美、更生动、更丰满。

三、  言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美的语言可以构成审美的意蕴,审美的氛围,审美的意境,而教师美的语言除了源于对文章的理解,知识素养的构成外重要的应该是对语文、对学生应有的真诚和爱心。教师可以用语言为学生构筑一个美好的意境,从而形成课堂中的一个亮点。在教学《大海睡了》时,美妙的音乐加上老师轻柔的、富于情感的叙述,将课堂推向高潮。(风轻轻地吹着,金色的沙滩上,缓缓地,有几只螃蟹在爬行。蔚蓝的海水泛起白沫,在哗哗声中轻轻拍打着海岸……)下课了还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审美意念。于永正老师没有抒情,他更多的是无声的语言,他将爱融入到无声的批评和有声的表扬之中,让爱在平静与舒缓中显示出强大与威力。

美的课堂中,老师的语言是美的,学生的语言也是美的。新课程下的课堂更注重了对学生这种人本精神的培养。“你可以用上请字吗?”“评价的时候,请你先说一说别人的优点,好吗?”虽是小细节,却反映着大道理。只有学生也遵循了美的原则,课堂中,师生的对话才能闪烁着理性的睿智和感悟的光彩,让人听不够,看不够。

四、   心美

画美、文美、言美,都是精心设置和创造的显性教学,而心美则是隐性的。

心美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就是教学的动力和基础。只有怀着真挚的爱,把冷峻的说教变成亲切的嘱咐,把严肃的鼓励变成真挚的叮咛。“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语文课堂才能变成美的乐园、儿童的天地。

心美就是美好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行为,这种体验不仅是教师的,也是学生的,有时候需要教师去传达给学生。《请你不要告诉他》的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小红花多美呀,多亮呀,你还想送给谁呢?同时会说一句什么话?”学生们有的送给妈妈,祝妈妈身体健康;有的送给爸爸,希望爸爸少抽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而更妙的是,老师真的准备了一篮小红花,“下课后,请你们每人拿上一朵。送给你最想送的人,并说上一句祝福的话。”教学和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学生的爱心受到了启发,并得以在生活中实施,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真正的教育。

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提出的“让诗教永驻语文的课堂。”让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成为美的天地,让课堂中的美就如淙淙的清泉,川流不息,滋润着每一朵花,每一棵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8-10-1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实践活动“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前,通过学习我觉得学生对电视节目还不具备鉴赏能力,另外可能学生为了迎合老师数据不够真实,不易得到真实数据。学生年龄小不易发掘掌握其中的信息。因为这是思想性的材料,于是我决定重新布置一个作业,请学生利用周末分组去我校旁边的“通江大道”上,统计一下五分钟所过车辆的种类,要求组长负责分工,收集数据,小组汇总,制成统计表,并请学生观察时要仔细,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周一的汇报,每组都认真完成了统计表,有的组设计得还较细,我表扬了大家,学生都很兴奋。当汇报讨论题你从统计表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时,学生各抒己见:

生1:“通江大道”上的车辆很多,说明“通江大道”是交通要道,它连接了沪宁高速公路和江阴长江大桥。

生2:小轿车很多,说明我国的经济条件好了。

生3:摩托车少一点,因为这条路是上高速公路的,摩托车不能上去。

生4:大客车比较多,乘的人也很多,说明公路客运也很繁忙。

师:  很好,同学们观察很仔细!

生5:卡车也比较多,说明物资流通很忙,我们这儿也在造好多物流公司呢!

师:  这位学生能联系实际来看问题,真棒!

这时一位平时爱钻研的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我让他站起来说:“我发现……”他迟疑着,我鼓励他说:“有什么发现大胆说。”

生6:我发现国产轿车很多,说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我一愣,哇!够水平,于是我将了他一军:“你怎么知道的?”

生:  我认识桑塔纳、奥迪、红旗、吉利、神龙富康、马自达、东风悦达起亚、威驰、赛欧、菱师、菲亚特、帕萨特……

我呆了,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这么多国产车的名字,有些我都没听过。这下子热闹了,学生大胆起来,各抒己见。

生7:进口车不是很多,说明国产车可以与进口车相媲美。

生8:我发现大客车中,旅游车比较多,说明中国的旅游也很发达。

生9:我还发现车辆中私家车很多,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高了,轿车开进平常百姓家了,我们村就有了2辆私家车。

生10:我发现卡车多装得很满,这是超载形驶,容易破坏公路设施,电视里最近经常在讲,说沪宁高速公路已被超载车压坏了。

师: 每一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这位同学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事物,还联系了电视中的信息,真了不起。

生11:汽车车速很快,我们走人行横道很怕,这是违章。

……

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深刻的发现,多么现实的信息,通过这作业。我深深地反思。

反思一:1、作业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缺乏现实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而现行教材中的一些例题、习题已脱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习题中往往出现割草、积肥、采集树种等学生根本无体验的问题,学生不理解,增加了习题的难度。以统计一章为例,教材就出现了统计粮食、棉花产量,四项文化事业,耕地与用油情况统计,粮食和人口统计等脱离学生生活比较遥远的问题,现实性不强,而这次作业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体验数学,培养观察能力,并从观察中推理以理解统计的内涵,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每个人都离不开数学,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可以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2、作业形式呆板、单一,缺乏趣味性。

《新课标》指出:“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机械重复,以葫芦画瓢的作业使学生的灵性被消释、个性被磨平,作业变成了学生的“苦差使”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从而作业质量差,知识遗忘快,巩固不力。恶性循环,引发题海战术等摧残学生身心的作业手段。而这次作业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采用自己的思想去观察,给予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这样学生的参与意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兴趣高,乐此不疲。

反思二:放飞学生的潜能。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此话一点也不假。这次作业中学生的潜能得到了释放,我惊奇于学生的潜能,他们所说出的信息紧跟时代,结合实际,视野开阔。知识面之广,教师也自叹不如,如汽车的品牌等,说明学生的潜能巨大。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变枯燥乏味为贴近实际、趣味浓厚的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负担为在探索和创新中体验快乐的滋味和品尝成功的喜悦的训练。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空间,放飞学生的潜能。为学生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8-10-1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则离不开良好的社会公德的约束。如此说来,作为社会公德核心内容的“诚信”便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对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使你的受众“亲其师,信其道”,怎一个“管”字了得!窃以来,最重要的是“诚信”。可以这么说,诚信,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一把金钥匙。

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心“诚”则灵。

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诚”字。首先,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必须待学生以诚。这“诚”,非但是诚实,同样包括真诚,诚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能仅仅停留在谈谈话,而要懂得如何去与每一个个性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坦诚的心灵对话。懂得如何去满足各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满足老师及集体生活的需要。

班上有位小女生,文静、恬静,但对班里的一切也显得有些冷漠。由于我平日里忙着和那些热情活动的积极分子或调皮捣蛋的“改造分子”打交道,很自然地把这个小小的“冷美人”忽略一边。及至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她那副“与我何干”的局外人表情时,良好的自我感觉才受到强烈的冲击。于是,我找到她,坦然地承认由于我的疏忽,使她自尊爱到伤害,其冷漠的目光中闪烁出一些火花。继之,我由衷地称赞她文笔的清丽和声音的温婉。极力蹿掇地去参加学校演讲比赛,并鼓励她一定能行。后来,她真地为班级捧回了第一名的奖状。老师的诚实唤来了学生的信任,并由此创造了“夺冠”的奇迹,这能不让人三思么?

二、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言必有“信”

昔人云:言必行,行必果。作为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不能取“信”于学生,则其“威”必无所依附。对此,笔者感触颇深。

学期初,接到一个新班。班上有一学生,名叫冬儿。冬儿天性聪颖 ,但好动。据悉,数年前,冬儿曾是班上的优生,且品学兼优,但一次与同学产生磨擦,打的那位同学流了鼻血,被当时的老师一贬到底,从此冬儿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准直线下降,直至成为全校闻名的“问题学生”。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与冬儿几番促膝谈心,终于,冬儿有了悔过之意,我向冬儿庄重承诺,只要冬儿不故意寻衅闹事,成绩达“良好”级,我发给冬儿“进步奖”,若能品学兼优,则“三好学生”奖状非冬儿莫属。此言一出,冬儿果真像脱胎换骨,学习成绩一路走红,并且各方面表面均大有好转。到期末,杂事颇多,奖状评选“三好学生”时,早将当初的承诺抛至九霄去外。待按学校分配的比例评出三好学生时,冬儿悄悄递给我一张纸条:“老师,你说话算数吧?”思谋再三,方才想起当初承诺。于是,我在向冬儿道歉之后,自掏腰包买来奖状,为冬儿发了一张榜外“奖状”。这张奖状,长期以来一直印在我的脑中。

“诚信”不是标语,不是口号,只有将“诚信”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言行里才能以诚换诚,以信取信。将“诚信”称作师生之间的一架桥梁当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8-10-17 07: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小学教师教育叙事选登

“恨铁不成钢”,是许多教师、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真是有许多无奈,有许多心痛含在里面。可是,面对这句话,我却总有一种“无能”的感觉。
  其实,说白了,就是我没有办法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就把这句话拿出来,作为借口。可我总不想表现得这么“无能”,便竭力改变着现状。面对一张张迥异的面孔,我反复思忖着。每当因为学生犯错误生气时,自己都陷入一种痛苦的境地。痛苦之后,我又获得了什么呢?那时候的我,只有一种无辜,一种付出了,学生们不理解老师辛苦,不懂得回报的埋怨,埋怨学生的不懂事。学生呢,除了一脸茫然,剩下的仅有紧张、害怕充斥着他们的大脑。——是呀,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我只能越来包袱越重,精神压抑;学生只能越来越迷茫,那种理智早已被紧张冲淡,不知道该如何改进,如何成长。

  对!我缺乏的就是一种耐心,一种宽容。从心理解学生,许多时候,他们也不想犯错。只是长时间形成的习惯很难改掉,不容易管住自己。别说学生,我小时候也有主意拧的时候呀!孩子,毕竟是孩子!思想不成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需要循序渐进,需要老师的耐心呀!

  ——如是,我一改从前盲目批评学生的做法,多以鼓励为主,经常提醒学生什么地方不足,该如何做。运用激励的话语“看谁最聪明,知道该怎样怎样做。”把做法隐含着告诉学生,学生更加明确了成长的目标,成长的路更明亮了!面对教师的指正,不再不知所措了。我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头脑更清醒了,育人更有了方向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8 22: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