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5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优秀数学小论文下载获奖教学论文集(1500字、2000字、3000字字左右及1000字以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2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伍佑小学 成海波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就实践活动课何以成为课改的热点谈几点认识:



一  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之前,我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收集喜欢的商品,并尝试着当一当小小售货员,把喜欢的商品摆放好。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思考,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次实践活动大体分四步进行:



(1)收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到超市、商场收集一些喜欢的商品。



(2)思考。假如你是小小售货员你会怎样摆放商品,为什么这样摆呢?



(3)尝试。大部分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商品进行较科学的分类。学生的体会丰富多彩。有的学生发现,可以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还有的则认为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交流。在实际进行的分类中,有的学生为某种物品设计的分类方法非常出色。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推动力。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实践活动环节,以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通过问题创设、调查活动、交流报告等环节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使学生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  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其它一些学科而言,显得单调、粗糙。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老师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钟启泉教授指出:“在情境认识论中,认知带有极其具体的性质。它强调认识活动不是单纯地积累抽象的逻辑操作与概念性知识,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生活中活生生地进行活动的实践过程。”理论的阐述,进一步证明了实践活动与生活紧紧相连,能把学生带入现实社会之中,产生亲切感,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  实践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为,它可以让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



如,在教学几何形体体积的复习与整理一课时,老师出示两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问:“这两个鱼缸是什么形状?如果想给小鱼找一个宽敞的家,大家准备选哪个做它们的家?我们给小鱼搬家前,需要先往鱼缸里倒水,倒多少合适呢?”同学们开始往鱼缸里倒水。接着老师问:“大家估测一下,现在鱼缸里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通过动手量,得出水缸里水的长宽高的数据,进而算出体积。接着,老师又说:“让小鱼住进一个正方体的空间里该怎么倒水呢?”由此复习了正方体体积。最后,出示圆柱体、圆锥体形状的鱼缸,老师往里倒水,问:“这时鱼缸里的水是什么形状?要计算水的体积,需要测量什么数据?”这些实践活动,不仅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四种形状的容器所盛水的形状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取得必要数据进行计算,既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又使同学们直接感受到几何形体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当中老师提出问题:“这些计算公式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要计算体积,当两个底面相同时,可以用底面积×高而得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很快掌握了每一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可以“转化”的思想。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将知识发展的过程观察得直接具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四  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常常可以扬长避短,产生很好的结果。教师再对这些学生鼓励,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能力。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由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



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又如: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我指导学生拿出几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去折叠出它的,并用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表示出来。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手、眼、脑并用,启迪了大脑思维,得出了很多种的折叠方法,再用美丽的图案画出来,得到美的享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动”激“活”,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数学课上,学习目标让学生发现,问题由学生提出,规律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通、灵活、有深度。



五  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 ……”。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从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21:45 | 只看该作者
建构数学课堂新秩序
浙江省桐乡市第二实验小学 沈坤华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秩序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需要走向新的有序,应该能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共鸣,让合理有序、主动和谐成为课堂新秩序的要素。建构数学课堂新秩序的策略: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加强学习方式的指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新秩序;内涵;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堂教学一味追求“静、齐、快”固然不可取,但是,目前一些“吵、乱、慢”式的课堂秩序,既不完全符合中国的文化教育环境,也不符合班级人数众多的实际情况。在“‘无序’之中,参与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按照新的机制来运行,要在新的规则约束下产生相互作用”[1]。数学课堂教学需要走向新的有序,应该能激发学生参与、互动、共鸣,让合理有序、主动和谐成为课堂新秩序的要素。



二 数学课堂新秩序的内涵分析



新秩序是相对于旧秩序而言的,面对新课程富有“动感”的课堂,显然不能依然沿用陈旧的教学秩序观来分析评判,而是需要新的秩序观。“和谐课堂的有序性不仅表现为静态的物的因素、人的因素,而且表现为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有序、课堂活动的有序”。[2]只有当教师与每位学生携起手,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有机溶解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广泛的互动、交流,达到心灵的敞亮、交融与共鸣,数学课堂才有可能出现真正适宜的教学新秩序。数学课堂新秩序有以下四层涵义:



第一、新秩序不再单纯是为了让教师的教案得以顺顺当当地执行和实施,更是为了促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问题与心声,珍视学生的愿望与需求。



第二、新秩序更关注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价值的实现。学生只要有思想的奇迹、思维的火花、特色的成果,总能在新秩序里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肯定。



第三、在教学方式上,新秩序强调教师角色由“居高临下”转向 “平等中的首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的平等对话多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大了。



第四、新秩序是作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这一特殊的情景中应有的和谐关系的多维体现。更关注和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和心理感受,保护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愿望,鼓励学生体验、感悟、交流。



三 建构数学课堂新秩序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建构数学课堂新秩序有以下三种策略: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加强学习方式的指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一)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教师作为最为能动的因素,应成为教学新秩序的探索者、发现者和缔造者。当课堂不再是完全按照事先的设计亦步亦趋的时候,当学生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技能的机械操练的时候,当教师面对大量信息资源需要及时捕捉、有效回应的时候,创建新规则、形成新的课堂形态就显得十分迫切。



1.正视课堂管理。



教师要纠正忽视课堂管理的片面做法,有效驾驭课堂。构建出和谐而生长,民主而平等,灵活而互动的课堂。密切关注教学状态,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空内,面对几十个活生生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和学生平等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互动,这是一个多因素彼此影响和制约的复杂动态过程,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偶发情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分析把握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课堂的气氛,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努力调控自己的情绪,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魅力,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方法。通过有效的动态管理,就会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课堂有序地“活起来”。



2.摆正角色定位。



教师充当类似于“顾问”、“导演”的角色。当然,不仅仅是学习、创新活动的顾问、导演,同时也是学习、创新活动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和各种心理、言行秩序处理的顾问和导演。要充当好这一角色,教师要强化教学的民主意识,构建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为学生尽量多地提供发表言论、展示才华的平台。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要让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开放,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同时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序,更加充满生机。



(二)加强学习方式的指导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积极参与和思维的活动,经历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这些学习方式显得不适应,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去探究、去讨论、去活动。



1.把握学习方式的特点。



有效的学习方式指导是建构新秩序的当务之急。所谓学习方式指导,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习方式指导应从根本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终身受益。有的课堂为讨论而讨论,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常常导致课堂管理“放得开,收不起”,出现教师束手无策,学生放任自流的现象,致使课堂秩序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不管什么样的学习,都要使它们成为一种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也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会合作交流的基础之上”。[3]



2.循序渐进地指导。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掌握和实践学习方式,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及任务的前提下,既要考虑教法又要考虑学法,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在处理具体教材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应采取何种教法与学习方法相适应。例如,课堂活动的安排就有个度的问题,有的课安排小品表演、游戏,有时还不止一个活动内容,一节40分钟的课活动占了15分钟左右时间。活动多,文化知识教学的时间就难以保证,不少课,给人的感觉是轻松有余而严谨不足。其实有许多知识,没有冷静的思考、刻苦的训练是学不好的。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对话,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动静搭配合理,张驰恰当有度,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索中感悟,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有的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其中一个原因是,有的家长在抚育“独苗”时,呈现出一定的“自由化”。有的家长不希望学校过多压制孩子的个性。家庭已经不再是学校忠实的同谋,这无疑催促了学校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构建教学新秩序。



1.正确理解个性。



“个性”即为个人的独立自主性,独立自主性不但表达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且更主要是强调了对这种差异性的尊重。后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4]新秩序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优秀生”撑门面,而是有赖于教师创设尊重学生的情境与气氛。经常重视学生的富有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善于处理个性与秩序的关系。



尊重学生个性与建构新秩序并不矛盾。在和谐的课堂中,学生的理解力会特别强,记忆力会特别好,思维会变得更活跃。“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理解、爱护、帮助和赞赏”。[5]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不要去制止他,先听他说完理由,哪怕是错误的想法,这算不得“违规”,教师要耐心倾听,积极引导。如解决“小明从家里到学校,先走5分钟,再坐车1/3小时,一共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分数乘法,大部分同学都是把5分钟化成1/12小时进行计算。而一位学生说:1/3=20/60,所以1/3小时就是20分钟,5+20=25(分),这样来得简单。教师把绣球抛给了同学们:大家认为呢?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这种算法有道理,老师也作了充分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22:17 | 只看该作者
学段差异与小组合作学习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小学 谭克东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老师们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开始在课堂上大量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反思、提炼、再实践、再反思,经过反复的实践,小组合作学习已走进千千万万的课堂,公开课上、展示课上、优质课上,只要有课堂的地方,几乎都能见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可细看很多课堂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不论是一年级的课堂,三年级的课堂,还是六年级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方法、要求几乎都一样,这合乎教育规律要求吗?我产生了疑问。有人说,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培养,那不一样还会怎样呢?真是这样吗?



数学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中指出:1—3学段的目标是在解决问题方面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4—6学段目标则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各学段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要求应该是有差异的,那就是说上面看到的现象是不合理的。



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各学段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以及已有知识技能水平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同时不同年段的学生获取知识、技能、情感的需要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不论年级的高低,做法、要求都一样,这有违科学的真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学生学段的差异就不得不引起重视。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是一种技能,说到底是一种习惯的培养,养成了这种习惯,也就会学习了,陶行知不是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吗?既然是培养一种习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应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一点一滴的积累,应该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循序渐进的实施,不能拔苗助长。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意年段差异,循序渐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呢?我自2004年开始,在课堂上反复实践、反思、总结,现在我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一些做法谈谈自己的感悟:



教学目标的差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为弥补学生个人能力的不足,集合集体的力量来更好的解决问题,以达到学习效果。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都得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培养应经历学生体验感受向学会合作逐渐迈进的过程,不得操之过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学会运用技能。



合作内容的差异。学生各学段的认识水平,动手动脑能力,思维能力都影响着学生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达到效果,在设置合作交流的问题任务时应针对学生学段特点,知识结构思维水平的差异来展开,设置的问题、任务将更能适合合作交流,才能达到合作的效果。低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可多进行一些操作性强的内容;年段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再向一些理论性强的、争议性大的、是似而非的内容延伸。



组织方式的差异。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人数的多少,组织者的水平,大家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的变化都会对小组合作造成直接的影响,学生年段不同,怎么分组,人员的分工,纪律的控制,如何开展学习等,学生开始都不会,教师要先带一带、教一教,再慢慢让学生自己解决,最终达到让学生自由组合,自己分工,商定人员的安排等。



合作技能培养的差异。刚开始培养小组合作,就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协作、交往、整合等合作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是有违科学常理的,我们应一点一滴的培养规范、积累,低年级只要会说,会做就行了;上高年级后再要求相互间的交往、整合、质疑,只有这样由浅入深的进行,才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培养起来的能力才会根深蒂固。



学习评价的差异。学生认识水平的不同、情感要求的差异将给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带来新的问题。评价时,个人成绩、小组成绩是只重其一,还是两者兼顾,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低段的学生喜欢表扬,注重个人评价,学生得到表扬会很高兴,但他们人小,只重个人利益,不利于学生集体主义感的培养,也不利于让学生体会小组合作中的共荣共耻,对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将有影响,顾应多评价小组成绩,个人评价可以方在自主学习,集体学习时多些;年段高了,学生会有一些惰性,在小组中不闻不问,这时,学生个人评价就必不可少了。



教师角色作用的差异。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小了,纪律不好,经常不知道该做什么,教师应多提醒,作个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大了,意见多了,教师应多给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做个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一位合作学习中的首席,才能及时的调整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小学阶段,低、中、高段数学课堂到底该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我用表格的形式将各年段的差异的重点归纳了一下,只是我的一些做法与思考,可能不是十分合理与完善,我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请同仁与专家们指导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22:51 | 只看该作者
两步计算式题教学的新思考
黄岩区头陀中心校 陈慧敏
  “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是二年级上册学生第一次接触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也是本册教材安排的唯一一节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的新授课。本册教材将计算教学的内容通过一幅小熊掰玉米生动有趣的画面来呈现,意在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利于具体形象地说明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顺序,避免原省编教材(六年制第五册P36)直接用算式抽象灌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弊端。



回顾以往“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的教学,传统教材是直接用算式抽象灌输“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通常叫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然后就进行大量的练习,以巩固运算顺序,达到掌握算理的目标。殊不知,这里面还有许多的秘密存在。对于学生来说要计算“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就是“先乘除后加减”,如果问他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学生往往一片茫然,或者回答:老师是这么说的或书上是这么说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计算教学就单单为了计算而计算,以致于造成计算课的简单、枯燥、乏味。传统的教法,教师要么小心翼翼的带领学生走,要么指明一条明明白白的路,叫学生照样走。这无疑是一种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而且计算的实用性在这里毫无价值可言。



如何给计算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笔者通过自己在设计和执教《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之后,谈谈几点思考:



一 创设情境,在情境中理解式题的含义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在执教“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一课时,根据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笔者用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幅美丽、富有动感的,具有丰富潜质的素材情境。在池塘里,荷叶下有一群自由游动的金鱼,还有一只蝴蝶在荷叶上飞舞。这些童话般的情境都带给学生新奇的视觉冲击,很快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解决鱼的总数时,学生碰到了困难,因为鱼是无规律地游动,数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此时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怎么办?我们可以给小鱼排排队。只见一列列小鱼整齐地游了出来,这些小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这其中就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仔细思考,理解式题的含义:几个几多几或几个几少几。



利用情境图的具体、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小鱼排列的顺序,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性的情境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也帮助学生支撑起对式题含义的理解,使学生从含义中明白式题的来源。这样,学生在愉悦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更加集中精神去关注我们要去探讨的内容。



二 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机会结合



原省编教材的两步计算式题教学,就是从旧知引入,简单、机械的要求学生“理解”运算顺序,然后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以达到掌握运算顺序的目标,计算教学是为了计算而教学,缺乏计算的现实意义。



人教版教材对于计算教学的处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体现在计算教学从实际问题引入,创设情境,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通过探索提出问题,再应用计算知识来解决。这样就使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例如,本册教材对于两步计算式题的教学安排,从创设情境图开始,有4株玉米,每株有3颗玉米棒,经过小熊掰走1棵玉米棒,这样的情境图,通过小鸟提出 “还剩几个玉米棒?” 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很自然的就导出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而笔者在设计和执教时,创设了小鱼游玩的情境图,通过小朋友的观察、叙述,然后让小朋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样,在现实的情境中提出要解决的计算问题,使学习计算的必要性突出出来。接着通过操作、直观探讨计算的算理,展示计算的方法,在学生理解算理、获得算法后,再看能否用计算解决前面提出的实际问题。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三 把握时机,以含义带动运算顺序



教学运算顺序时,关键是理解式题的含义,理解含义是理解运算顺序的前提和基础。经过几次的试教,总觉的在式题含义与运算顺序的有机含接上,处理的欠妥,把这两块本是联系在一起内容的分隔开,使学生无法自然地正确理解运算顺序的由来,那这两块内容应该如何处理呢?



经过笔者的实践与反思,认为主要要做到把握时机,找准一个切入口,渗透运算顺序。真正做到以理解式题的含义为主线,以含义带动运算顺序。



试教时,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两块内容的,先集中对各个式题进行含义上的理解,然后再讨论这些算式是如何计算的。这样的教学无疑是回到了传统的教法,把运算顺序孤立出来进行探究了,这是失败的尝试。



经过老师的指点与自己的反思,我是这样处理的:



生:3×3+2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竖着看,每列在3条,有3列,后面还有2条。



师:你能用“几个几……”来说一说你算式的含义吗?



生:3个3多2。



师:3个3多2,那在计算时,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呢?为什么呢?



通过这样一环扣一环的下来,学生自然明白,3个3多2应该先算3个3,再算多2,那么在算式中,就是先算乘法了。这样,运算顺序的由来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在这里,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式题的含义,同时,及时渗透运算顺序,使式题含义与运算顺序显得有机结合,顺理成章。这样的引导,就在于一个“准”字,把握好时机、找准运算顺序的切入口,即当学生表达出式题的含义时,就应该及时引导出运算顺序。把握好时机,以含义带到运算顺序,不费吹灰之力,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先算乘法,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思考:对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考



“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课的目标之一,也是教学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我们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但我们不一味地追求多样化,我们的理由是,在众多的方法中应该有一种比较一般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不等于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可以自行其事,鼓励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等于他们可以满足了现状,而拒绝学习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摘于斯苗儿老师的《案例透视》) 笔者在执教过程中,由于过分追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忽略了多样化的另一对立面——优化。学生根据一幅情境图,经过发挥和创造,提出了10多种解决方案,这种现象既带来利的一面,给学生展示自己、张扬个性的机会,同时,也为某一些学生过分追求多样化,而钻牛角尖,来个舍易求僻,直接的、容易的方法不选,来个“创新”,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于多样化之后的优化应该如何处理最为恰当?有待于我进一步的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23:14 | 只看该作者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东南小学 陈成就
现行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探究。课堂上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独立去探索,达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目的。



一 诱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所谓自主探索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自己独立发现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在关键处引导学生一下,难点处拉学生一把,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素材、指明自主探索的方向。诱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发现活动中学习,从而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思考、质疑、发现、求证的过程,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数学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例如利用分类的思想,放手让学生自制10以内的加法表。整节课学生都很投入,他们用分类的思想构建了一张有规律的、各不相同的加法表,经历和体验了寻找加法规律的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索可以成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他们可以通过自主探索,成为知识的“再创造者”。



二 诱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认知水平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同学发言,接受别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开阔思路,启迪思维。例如二年上册《数一数》一课,学习例题:数“有多少个圆”时,让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去数“几个几”。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踊跃讨论,找出如下的数法:



① 2个2个地数,算式是:2+2+2+……+2=24;



② 3个3个地数,算式是:3+3+3+……+3=24;



③ 2列2列地数,算式是:8+8+8=24;



④ 2排2排地数,算式是:12+12=24;



⑤ 横着看,每排6个,有4排。算式是:6+6+6+6=24;



⑥ 竖着看,每列4个,有6列。算式是:4+4+4+4+4+4=24。



解决不同数法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探索新知的过程,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又如在教学《各种形状物体特征》时,让学生通过自己摸一摸,观察感知特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得出小组结论,在全班广泛交流讨论,得出大家都认可的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升华,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疑问是创造的动力,师生之间课堂上心灵交流的桥梁就是“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诱导学生学习《认识时刻与经过时间》,求经过时间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通过让学生观察作息时间表,自由提出问题、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了求经过时间的多种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在质疑探究发现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由于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独立思考,自由提问,大胆质疑。学生通过提问质疑,不懂的问题弄懂了,疑难的问题解决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尝到了质疑问难的甜头,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厚了。



四 重视培养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求异,在概念教学中变换叙述方式,在计算教学中采用多种算法,在应用题教学中采用 “一题多编”多角度自编符合图意的题;“一题多变”—相同属性的条件、问题、句式变换;“一题多解”—常规解法、简便解法、独特解法;“一题多比”—条件对比、问题对比;“一题多问”—并列性连问、递进性连问、对比性连问; “一题多改”—对判断题所供材料改条件或改结论;“一题多条件”—选择适当条件解题等。



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运算过程去分析、解答同一道数学题。例如在下面的括号里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性,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7、9、11、( )、( )、( )。下面是学生的不同答案:



① 在括号里依次填入13、15、17形成奇数列;



② 在括号里依次填入15、21、31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减5;



③ 在括号里依次填入47、465、21803,使这列数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积减52。



一题多解能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技能技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诱导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合理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最佳途径。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题目隐含的特征,顺着特性的角度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又如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有几瓶牛奶》一课,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各抒已见,大胆表现自我,在教师营造的“创新土壤”中个个成为创造之材。学生想出用不同的算法来解决:



① 先把装有9瓶的盒子装满10瓶(从另一个盒子里取来1瓶放入),另一盒还有4瓶,10加4得14;



② 先把装有9瓶的盒子当成装满10瓶,加上另一盒的5瓶是15瓶,再减去1瓶得出答案14瓶;



③ 9 + 5 = 9 + 1 + 4 = 10 + 4 = 14;



④ 9 + 5 = 5 + 9 = 5 + 5 + 4 = 10 + 4 = 14;



⑤ 9 + 5 = 5 + 9 = 5 + 10-1 = 15-1 = 14;



⑥ 接着盒子里的9盒往下数:9、10、11、12、13、14;



……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着力倡导的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理念。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



五 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亲自操作的过程,是使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的重要过程。例如在《认识图形》一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内容。画一画是让学生用立体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直尺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通过画一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联系。拼一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让学生用剪出来的图形自由拼组图形,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探索者。经过短暂时间的思考和操作,一个个有创意的图形就拼出来了,在同学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拼图。在认识图形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环节—围出钉子板上的图形。我要求他们围出图形,可以是课本学过的,也可以是生活中见到过的图形,让每个学生自己操作、发挥想象力。结果许多学生拼出的图形超出我意料之外,连平行四边形、梯形(包括直角梯形、等腰梯形)、菱形都圈出了,我将学生的思维成果展示出来,课堂学习气氛高涨。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探索的机会,不仅让学生动眼、动耳,而且还要动手、动脑、动口,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已做、自己想、自已说进行积极探索,体验成功。因此,诱导学生操作,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获取新知,使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猜想、验证等活动有机地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六 在体现生活性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例如每条小船限坐5人,31人需要租用几条船,怎样分配才合适?学生迅速心算,31除以5,商6余1。需要租7条船,按算法分配每5个人坐一条船,剩下一个人坐一条船,显然不合适。怎样分配才合适?学生要有想象力,有创造性,有对现实背景的理解,才会提出如下两种解决方案:



① 租7条船,5条船每条船坐5个人,坐了25个人,剩下的6个人平均坐在余下的2条船里;



② 租7条船,4条船每条船坐4个人,剩下3条船每条船坐5个人。



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



课堂教学诱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敢于思索、质疑、想象、探索、争辩、创新,经历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数学创新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23:53 | 只看该作者
有感于课堂教学细节化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实验小学 张国慧 王姝静
我从“课堂教学细节化”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一些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一种观察者的身份注视课堂教学,同时开始有意识的把“我”纳入观察的视野里,这种对“我”的研究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中三要素之一的教师的关注,而事实上任何研究都是从“我”出发,最后又回到“我”这里而结束的。下面提供的是这期间的一些案例和思考。

一、从学生和教师视角出发的课堂教学细节化思考实践

案例一:《课前的学习准备》

课堂上,我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一些有益的学习习惯,比如:上课铃响了,但学生还是一片喧哗,于是我举行一个纸片“温馨提示:上课铃响,请肃静!”久而久之,不用举牌了。比如课前准备好课本、练习本、草稿本等等,虽然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仍然没有达到我所满意的程度,每当我说开始练习的时候,总有学生把头埋在课桌里,慌忙的找着什么,一件小事情要完全做到竟然是这样的困难,有点出乎我的预料,但这更让我明白了我的工作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要改变现状的想法,于是一开学,我就把这样的要求提了出来:当老师走进课堂的时候,希望同学们都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第一天,总体上我是比较满意的,但我知道,问题不在于一天两天,而在于是不是能够坚持,能够形成一种习惯。就拿准备草稿本来说,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往往喜欢在课本或者书桌上乱涂乱画,这样的现状让我不得不进行思考:学生的草稿本在哪里呢?学生为什么没有草稿本呢?我决心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时候都有一本草稿本。拥有一本草稿本很简单,但要用好它,这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课上课下,课里课外,老师都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学生的作业过程,反复训练学生的作业习惯,让草稿本成为学习数学的帮手,让好习惯成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这大概就是课堂教学细节之一吧,学习是一个生命的能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存在一些细节的地方,而这些细节往往又关乎到整个学习质量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细节的关注,比如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条理性,一种学习和生活的规划意识,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宝贵的财富。现实中,这样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一是教师没有这样的培养意识,二是学生没有这样的培养训练。首先教师要对课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在思想上统一认识之后,就进入到一种训练的过程,任何的习惯都离不开一种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为什么有一部分学生总能在老师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呢?追述一下他的学习历程,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就已形成的习惯,对于那些没有形成这样习惯的学生,需要弥补的则是一个形成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星期,可能是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过程也存在一个反复的问题,开始教师可以督促一些习惯较差的学生,也可以让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来督促和提醒那些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每次上课或者下课前,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那些长久不能做到的学生,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一次谈话,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寻求对策,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把对学习细节的关注落到实处。

二、从学习知识视角出发的课堂教学细节化思考实践

案例二:《课堂中的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是发展智力的途径,而不是把它看作解释某些课题和章节的一种手段。”现实生活中,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缺少一定的认识,多数时间,我们对于观察的认识只是满足于学生看到了什么,而忽视了观察的过程以及由观察带给学生的影响,我们更多的时候把观察作为一种解释现象的一种手段,而很少关注观察的深度,以及观察对学生的智力发展的作用。而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开始。要使这一阶段的培养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但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即必须做到观察内容的指导,观察顺序的引导和观察方法的训练。

    (一)、观察内容的指导

     1.观察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两个部分,数与总数,大小数与相差数,每份数与总数。一倍数、倍数与几倍数、等数量间的四则运算关系。开始时,学生一般只会从一个角度去观察数量间的一种运算关系,以后就要逐步培养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幅图中的数量,从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8页试一试中第一题图,它渗透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因为7+2=9,所以9-2=7,9-7=2。又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8页例1的小鸡直观图,可清楚地看出每份数、份数与总数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2×4=8      8÷2=4      8÷4=2。在“倍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如2只羊和6只兔子,在比较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兔子的只数中有3个2只,接着让学生摆学具,摆出3个2只,在观察中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倍的概念。

     (二)、观察顺序的引导

     数学要求学生掌握的观察顺序,如:

1.横着看,从左往右看,或者从右往左看,例如一年级第二学期第32页,看图统计,用实物图来表示一个数,它是从左到右:

    2.竖着看。从上往下看,或者从下往上看,例如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9页,2的乘法口决,从上往下,借助直观图,让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2的乘法口决的规律。

3.从中心向周围扩展。例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第43页加减混合。它是用汽车停车场车辆进出的情景来说明的。原来有4辆汽车,先开出1辆,再开进2辆,现在停车场里有几辆车?算式是4-1+2,这样就比较形象,让学生观察,再列式计算。

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也要加强有序观察的训练,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观察方法的训练

    观察的方法,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具体地说,主要应进行以下三方面的训练。

    1.应用旧知,指导观察

    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画,图内有大小不同的7只五角星,要求学生按图意编出一道求一共有几个五角星的加法应用题,学生必须先回忆以下两个问题

   (1)要求图内一共有几只五角星,可以分成几部分?

   (2)这些五角星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成两部分?回忆这些知识,就能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编出以下三道题。

     A.图内有4个大五角星,3个小五角星,一共有几个五角星?

     B.图内大五角星比小五角星多几个?

     C.图内小五角星比大五角星少几个?

     2.对比观察,找出异同点

     例如,给出9的乘法口决后(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比观察,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记忆。

   (1)观察比较它们的积,发现下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上一句多9,上一句口决的积都比下一句少9。

   (2)观察比较它们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发现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的和都是9。

   (3)观察比较它们积的十位数与乘数,发现积的十位数都比与9相乘的数少1。积的个位数就是10减去与9相乘的数的差。

    这样训练能使学生学会以前者为参照物,逐一观察,逐一对比,有次序地找出前后观察对象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这可使学生终生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1:24:38 | 只看该作者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之我见
湖北襄樊市四十中 王海芳
教了一个学年的小学数学,时间虽短,感慨良多。回忆读书时对数学的印象,除了做题就还是做题。记得那时自己就在心中默默发誓:长大我要是当数学老师,就决不布置这么多作业,让学生们天天玩。儿时的想法虽然多少有些幼稚,但细想想,教师每天让小小的孩童们握着铅笔,埋头练习、计算,沉迷于题海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实在不可取。既不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不符合儿童的数学发展规律,更不能引起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 ”,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 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在数学情境中,趣味盎然的学习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乐不思蜀。这里的“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6桃给她。小鸡也赶来了,但她什么也没送,还偷吃了3个苹果,小兔子不高兴了,请小朋友们算算看,小兔共收了多少水果?最后还有几个苹果?学生们听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5+4=9 5-3=2教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掌握,但教师如能根据条件,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具体细节就不一一再谈了。另外教师还应努力拓展学生的眼界,促使学生主动的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设立“生活数学栏”,展示学生采集的生活数学题。总之,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在竞赛中,紧张积极的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