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我们在教学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困惑。也会使人感到一股清新的课改之风迎面扑来。
案例1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9加几》时的教学片断。
出示例题:9+4=?让学生口答此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9+4=13
生2:我是掰手指一个一个地数手指9、10、11、12、13。
生3:我是摆小棒。
生4:我知道9+3=12,那么9+4=13。
生5:9+4=13,因为9和4组成13,所以9+4=13。
师: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沉默。
师:你们再想一想。
生:我还有。因为9+1得10,4减1得3,所以10+3=13。
师:(很高兴)对,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叫凑十法,我们以后就都用这种方法来计算。现在你们跟老师读几遍。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并带读.
生跟老师读。
反思:
算法多样化是伴随着新课程而出现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正是因为教师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仔细地倾听、理解学生的算法,鼓励和赞赏学生想出的不同算法,学生的计算热情高涨。本节课中,“凑十法”应是较好的一种方法,是算法的优化,但优化应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要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最优解法。教师不能把全班同学所有的算法都优化成一个算法。多样化的算法应该是教师鼓励学生探索发现的,不要把现成的方法教给学生。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计算方法,不要以成人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命令学生都采用某种自认为“好”的算法。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对于像“凑十”这样典型的计算方法可采用一定的方式适当引导,逐步掌握避免求一律。
案例2
苏教版《认位置》的教学片断
师导入:同学们,请起立,我们一起游戏,我说,大家一起做。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生跟着老师做。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等下再请几位同学说。
学生互相说。
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你们想发言怎么办呢?
生1:举手。
生2:老师让说后再说。
师:对呀,如果大家一起说,就听不清了,你一举手,老师就知道你想发言,老师让说,再站起来说,表示对老师对同学有礼貌。
那么,想发言举哪只手呢?(举右手)
师:哪只手是右手,哪只是左手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吃饭拿筷子用右手,另一边是左手。
生2:写字用右手,另一只是左手。
生3:右手力气大,左手力气小。
师:请起立,我们再做一次游戏。我说,大家一起做。
左手握拳头,右手举起来,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学生边做边开心地大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