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0: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

  2、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3、教师补充:

    《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都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贾母还在。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的生字,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准字音:

   ⑴ 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⑵ 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⑶ 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师生随机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

  3、再读课文,思考:

    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导语:

  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变序进行。在每一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出同类描写,进行分析比较,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美丽:

   ⑴ 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

   ⑵ 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

     (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

   ⑶ 指导学生朗读。

  2、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⑴ “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① 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 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

      (放诞无礼)

    ③ 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个个敛声屏气”说明当时的气氛怎样。

    ④ 这样的气氛下,王熙凤竟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其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难怪贾母称他为“凤辣子”。

      出示: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⑵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① “真”去掉有什么不同?

      (说明之前曾怀疑过,流露出对黛玉美貌的惊叹。)

    ② 从“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有相见恨晚之意。)

    ③ 你能明白“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吗?

      (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失彼。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

    ④ 最后“凤辣子”为什么又要转喜为悲?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

   ⑶ “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① 过渡:

      “凤辣子”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

    ② “凤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贾母的地位想想。

      (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呢。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⑷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① 如果你是林黛玉,听了这话,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物?

      (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主人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

    ② 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动作描写──圆滑:

   ⑴ 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

   ⑵ 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⑶ 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

   ⑷ 小组练习后再表演。


三、布置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0:3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

  简介《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正音。

  3、交流:

    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


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

  1、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死前的样子。

  2、交流,达成共识: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出示句子: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学生反复读这句,思考:

    他可能说什么?心理想些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台读。老师巡视。

    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四、体会写法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痛苦,就双眉紧皱。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态。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五、拓展

  阅读《儒林外史》。


六、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0: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

  板书课题:

   
人物描写一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

  板书: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读题,注意“嘎”读 ɡā。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导语: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

    学生自读。

  2、指名读,结合正音:

    精神抖擞(sāu) 裆(dānɡ)  挠(náo) 拽(zhuài)

  3、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导语:

    尽管我们只是初步读了课文,但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还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儿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两位同学,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表演出来。

    学生读书、表演。

  2、导语:

    现在我们请一对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动作过程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

  3、演员演戏,导演说戏:

    “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导演”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指导和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导演”。教师要特别注意下面这些地方,“演员”是否表演出来,是否遗漏,“导演”指导评价是否到位:

   ⑴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注意爽快、无所谓惧的语气、跳”“退”“闪”(快速转身)的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势的表演和评价。

   ⑵ 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打架似的对起阵来。

     ──注意“虎势一站”(还有气势,以谁也不服谁、水也不怕谁的姿势站立)的表演和评价。

   ⑶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注意:

    ① 小嘎子的“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突然伸脚绊)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评价。

    ② 小胖墩儿“塌着腰(凹着腰),合了裆(合并两腿),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评价。

   ⑷ 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抓)”“推拉拽(拉)顶”“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的动作表演和评价。

     如果“演员”表演存在较多缺漏或不到位的地方,应要求他们再根据“导演”的评价指导再次比较准确地表演一次。


四、深读课文,感悟形象

  1、导语:

    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导语:

    通过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现在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5、导语:

    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

    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齐读课文,结束全课

  1、导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进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2、齐读。


六、布置拓展性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0: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学习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摘录课文中描写人物的精彩句段。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A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板书课题:人物描写一组。)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板书),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读题,注意“嘎”读ɡā)
  二、初读课文,感知形象
  1.导语: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查查字典。(学生自读)
  2.指名读。结合正音。
  精神抖擞(sāu)裆(dānɡ)挠(náo) 拽(zhuài)
  3.说说课文中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读懂课文,再现形象
  1.导语:尽管我们只是初步读了课文,但从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还是可以看出,小嘎子和胖墩儿给大家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再次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要把每个词、每句话都读懂、读明白。然后同桌或者上下桌两位同学,可以试着把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表演出来。(学生读书、表演)
  2.导语:现在我们请一对同学当演员,上台来扮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把他们摔跤的动作过程演出来。其他的同学就当导演,在底下仔细观看,对照课文的词句,看看他们是不是准确地把两个人物的每一个动作和摔跤的经过都表演出来。
  3.演员演戏,导演说戏。“演员”表演结束,及时组织“导演”评价指导。指出表演准确和不准确的地方。如果有指导和评价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要提醒“导演”。教师要特别注意下面这些地方,“演员”是否表演出来,是否遗漏,“导演”指导评价是否到位:
  (1)“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注意爽快、无所谓惧的语气、跳”“退”“闪”(快速转身)的作和“叉腰”的站立姿势的表演和评价。
  (2)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打架似的对起阵来。
  ──注意“虎势一站”(还有气势,以谁也不服谁、水也不怕谁的姿势站立)的表演和评价。
  (3)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注意:①小嘎子的“精神抖擞”“蹦来蹦去”“下冷绊子”(突然伸脚绊)的神情动作的表演和评价。②小胖墩儿“塌着腰(凹着腰),合了裆(合并两腿),鼓着眼珠子”的动作表演和评价。
  (4)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注意“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抓)”“推拉拽(拉)顶”“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的动作表演和评价。
  如果“演员”表演存在较多缺漏或不到位的地方,应要求他们再根据“导演”的评价指导再次比较准确地表演一次。
  四、深读课文,感悟形象
  1.导语: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现在,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两个人物,在大脑中活现出他们的形象来。
  2.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3.导语:通过起先精彩的表演和现在会心的朗读,我想,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形象一定活在同学们的心中。那么,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小嘎子和小小胖墩儿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你认为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嘎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胖墩儿
  (关于小嘎子,可以填上聪明、活泼、调皮、顽皮、灵活等等;关于小胖墩儿,可以填上沉稳、憨厚、诚实、老实等等。)
  4.你喜欢小嘎子,还是喜欢小胖墩儿?
  5.导语: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塑造了两个人特点鲜明、天真可爱的人物。小嘎子活泼,调皮,小胖墩儿沉稳,憨厚,只要读过这段文字,相信对这两个人物就会过目不忘。那么,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呢?用了这样的方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反馈:作者主要采用动作描写的方法,准确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也兼用语言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物不同的特点。运用这样的方法,就使读者好像看到了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说的话,整个人物形象仿佛就站在我们的眼前,栩栩如生。
  五、齐读课文,结束全课
  1.导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新的朋友。让我们齐声朗读课文,再次走进并亲近这两位朋友。
  2.齐读。
  六、布置拓展性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节选自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这部小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了几代人。1980年小说和电影分别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最近又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课外阅读《小兵张嘎》。

  (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张小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1: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准备
  教师:小黑板、挂图等
  学生:阅读《儒林外史》,收集关于作家吴敬梓的有关资料。

  一、课前交流,阅读铺垫
  1.交流《儒林外史》的读后体会。
  2.教师小结:作者吴敬梓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去世不久,他的家就遭遇变故。他对人生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追求功名,这在当时是很难被社会所容的,这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下层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为熟悉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这样就从个人恩怨的小圈子里转向对社会不满与批批判上来。也正是在1736年前后,他开始了《儒林外史》的创作。这部小说描绘了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将要崩溃的趋势,也描绘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市民心态以及在名利驱使下各种各样的人。尤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活灵活现,有血有肉。对一个有钱人严监生临死前的描写与心灵刻画,成为“千古绝唱”,被人们津津乐道。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这篇课文的生字并不多,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练习,同学们一定能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
  3.检查读书效果。有针对性地检查平时读书机会相对较少的学生,随时正音。严监(jiàn)诸亲六眷(juàn)两茎(jīng)
  4.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学生自读思考。
  6.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啬”
  出示语段:“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
  1.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息……)
  2.听老师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家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故意读漏“总”字)
  3.学生评读,由“总”字让学生体会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
  4.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5.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6.在听了大侄子的话后,他又有怎样的举动?“摇了两三摇”,如果把它换成“摇了摇”可以吗?说说你的见解。(让学生体会严监生此时的焦急。)
  7.此时的严监生又会怎样想呢?
  8.练习朗读,学生评读。
  9.在本文中,像刚才提到的动作的描写还有几处,你能找出来吗?
  10.根据学生回答梳理:
    与大侄子的交流
伸出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
与二侄子的交流
越发指得紧了 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
与奶妈的交流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把眼闭着摇头
与赵氏的交流
点一点头 把手垂下

  11.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12.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后面话,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四、课后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阅读《守财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片段。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臧向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1: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红楼梦》的信息,注意搜集有关贾母、王熙凤的资料。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词。

  一、激趣导入
  1.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男女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塑造几百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贾家荣宁两府的兴衰败落,表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节选自这本古典文学名著。
  2.交流课前搜集的信息。
  3.教师补充:《红楼梦》写的是一个大家族。这个家族的祖先曾随皇帝出过兵,兄弟二人都受封国公爵位。哥哥贾演封宁国公,弟弟贾源封荣国公,两家府第相连,就叫了宁国府和荣国府。到《红楼梦》开篇时,第一代人贾演、贾源,第二代人贾代化、贾代善都已过世,只有贾代善的妻子贾母还在。如今虽年事已高,把家政交给二儿媳王夫人和孙媳妇王熙凤主持,自己只带着孙儿辈寻开心,享清福,但在宁荣二府中仍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林黛玉。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想到黛玉年纪小没有人照顾,就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本文介绍的就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与其见面的情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的生字,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准字音。
  ①读书要细心,读不通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②遇到不理解的生词可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实在不理解的画下来留作讨论。
  ③不动笔墨不读书,将感受深刻的句子或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指名接力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顺。师生随机纠错,并适当解答同学们的有关疑问。
  3.再读课文,思考: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小组讨论,选代表发言。
  三、深入读文,探究性格
  导语:王熙凤,是贾母的大儿子贾赦的儿子贾琏的妻子,贾母二儿子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那么,王熙凤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语言、外貌、动作的句子,仔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下教学分三块,分别从语言、外貌、动作三方面去分析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变序进行。在每一块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出同类描写,进行分析比较,体会描写方法的作用,以便掌握描写方法。
  (一)外貌描写──美丽
  (1)同学们先读读外貌描写的文字,再看图,找出谁是王熙凤。
  (2)为什么要描写王熙凤的外貌?(因为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作者抓住了人物的牲进行描写。指导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要抓住特征写。)
  (3)指导学生朗读。
  (二)语言描写──放纵,逢迎
  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有“语言学家”之称,下面我们就来领略一下她的说话艺术。
  1.“我来迟了,没得迎接远客!”
  (1)这儿“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王熙凤又给林黛玉留下了什么印象?(放诞无礼)
  (3)出示“这些人个个……放诞无礼?”“敛声屏气”什么意思?“个个敛声屏气”说明当时的气氛怎样。
  (4)这样的气氛下,王熙凤竟说说笑笑地进场,足见其性格放纵,不拘小节。难怪贾母称他为“凤辣子”。出示: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
  (1)“真”去掉有什么不同?(说明之前曾怀疑过,流露出对黛玉美貌的惊叹。)
  (2)从“才”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相见恨晚之意。)
  (3)你能明白“凤辣子”说“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这句话的意思吗?(她讲话时,周围人物除了林黛玉,还有和林黛玉同辈的迎春、探春、惜春众姐妹,还有众姐妹的母亲邢、王二夫人。如果她竭力赞美林黛玉,把黛玉捧上了天,那岂不冷落了贾府众人?而她这样表达,既高度赞美了林黛玉,又把三春摆在恰当的位置上,而不至于扬此失彼。看来她还是个心理学家,人际关系专家!她深谙如何掌握住人际关系的平衡。她的良苦心机,她的八面玲珑,由此可见一斑。)
  (4)最后“凤辣子”为什么又要转喜为悲?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呢!”(因为这个“心理学家”知道,姑妈去世不久,贾母痛失爱女,心里必定悲痛万分。她估计几句高兴的见面话之后,贾母该开始悲伤了,自己可不能只顾高兴,于是就抢在前头,转喜为悲。)
  3.“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该打,该打!”
  (1)过渡:“凤辣子”因为“来迟了“,并不知道在此之前贾母已一次“大哭”,一次“呜咽”,此时“方略略止住”。因而贾母听了此话,不是“哭道”,而是“笑道”:“我才好了,倒来招我。”还要她“快再休提前话”。这可要让这位“心理学家”难堪了。可她并不慌张,并没有露出马脚,而是“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真是一个天才的表演家!
  (2)“凤辣子”是真的忘了老祖宗了吗?引导学生联系贾母的地位想想。(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她一心都在老祖宗身上,唯老祖宗是从呢。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4.“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也只管告诉我。”
  (1)如果你是林黛玉,听了这话,你觉得王熙凤是个怎样的人物?(一是热情,在贾母面前向林黛玉大献殷勤;二是炫耀身份,与林黛玉虽属同辈,口气却极像一个主人在对一个怯生生的孩子说话。)
  (2)练习朗读王熙凤的所有语言,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动作描写──圆滑
  (1)让学生找出有关王熙凤的动作描写。
  (2)从“携、送、拭泪、拉”这些动作的描写中,王熙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把这些动作加进刚才的对话中再读一读。
  (4)小组练习后再表演。
  三、布置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红楼梦》有关章节。

  (福建省福鼎市秦屿第一中心校 庄淑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2:11:11 | 只看该作者
 B案
  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通读课文
  1.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一说是怎样描写的。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二、默读课文,畅谈感受
  1.默读课文,寻找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
  2.说说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1)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评价,比如:小嘎子很机灵;凤辣子很泼辣;严监生很吝啬……
  (2)可以说说对课文中的人物的言行的感受,比如:严监生临时前“伸着两个指头”这个动作,课文中反复出现,充分说明严监生的吝啬……
  (3)可以说说课文的语言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比如:“凤辣子”这个名字很能反映她的性格……
  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
  1.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在阅读中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
  (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课本上。
  (3)想象文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形成图像,尝试有感情地朗读。
  2.研究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切磋研读成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17: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