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0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试卷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0: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卷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竹条实验中学教师 张海军
一、积累运用(1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真谛(    ) 罪孽(    ) 酷肖(    ) 旋风(    ) 睥睨(    ) 馈赠(    )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shuò)___________方 (qǐ)___________首荷(jǐ)___________

璀(càn)___________(xī)___________利(bènɡ)___________射

3.根据示例仿写一段话。

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感谢                               ,因为他                        。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5.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铁道部政治部主任高晓兵昨天表示,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出台多项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乘客顺利返乡。开始试运行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公布剩余票额情况。网站还具备列车时刻、票价、正晚点、代售点等信息查询功能。铁道部还将严肃处理倒票铁路职工,一经查实,一律解除劳动合同,并追究领导责任。

                                                                       

6.“名著导读”知识填空。

A.《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            (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

C.《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7.按要求填写古诗句(12分)。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                   。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                  。 ④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⑤独怜幽草涧边生,                  。 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练习(10分)

1.食堂是学校的一个公共场所,这里能很好的反映同学们的修养。有个同学洗好盆子后转身走了,一任水龙头哗哗淌水。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要节约用水,自愿去关水龙头。你会这样说:              。

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分别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亿吸烟者,3.2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

(1)直言警告:                                             

(2)婉言劝说:                                             

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黄河母亲河》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一)老师请你负责“我在《黄河颂》里探黄河知识”这一板块的活动。你准备让你们组从《黄河颂》一诗提供的哪些信息去探讨有关黄河的哪些知识?

(二)作为“黄河文化大搜集”这一板块的一员,你一定搜集了不少有关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诗歌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吧。请你完成以下题目。

1.请任意写出三个有关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  

2.请任意默写两句完整的关于黄河的诗句,要求注明诗句的作者。

(三)假如你是“忧黄河、救黄河”这一板块的负责人,请你带领你的组员调查黄河断流的原因和河水污染现状。

1.用条款式简要写出调查结果

2.设计一条广告词或标语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3.请你为缓解黄河断流献一两条计策。

三、阅读训练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1:01:24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完整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卷.doc (53 KB, 下载次数: 42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1:02:27 | 只看该作者
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卷(二)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竹条实验中学 张海军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意,给拼音写汉字。



(1)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quán______释。



(2)虽然看不见,但近在咫_____尺。



(3)林晓梅正在兴头上,不断鼓励别人上台献歌,搞得像群星huì______萃的音乐会。



2.仿照下面的例句,以"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作开头,写一句话。



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良的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无所不为的程度。



4.请在横线上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2字)(2分)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曰3时16分,中国第21次南极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12名队员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海拔4093米的蓝天之下。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之颠。



                                                            



5.“名著导读”知识填空



A.《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B.《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C.昆虫学家          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其中的《          》(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



D.《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        “的楷模。在作者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         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6.按要求填写古诗句



(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3.《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7.《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山中杂诗》(吴均)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且富有情趣的两句是: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三)王维《竹里馆》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四)《峨眉山月歌》(李白)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五)《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六)《逢入京使》(岑参)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七)《滁州西涧》(韦应物)



1.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九)《送灵澈散人》(刘长卿)



刘长卿《送灵澈散人》一诗中,写灵澈辞别归去,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情景的两句是: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十)《约客》(赵师秀)



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无聊心情的两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十一)《论诗》(赵翼)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练习



12.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初二学生小芳,即将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地社会实践活动。妈妈为她准备了一大包零食,并打算亲自送她去。小芳既不想让妈妈送,也不想带零食。请你为小芳设计一段话,让小芳妈妈了解女儿自我磨练的决心,并愉快接受女儿的意见。



                                                                 



三、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母亲很为难,没有法子想。到晚饭时候,外祖母也终于觉察了,并且说我应当不高兴,他们太怠慢,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没有的。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 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我高兴了。然而外祖母又怕都是孩子,不可靠;母亲又说是若叫大人一同去,他们白天全有工作,要他熬夜,是不合情理的。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1.分析画曲线句子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文段主要描写的人物是双喜。“大悟似的”与“大声的说道”属于         描写方法,分别表现了双喜的             、             的特点。



3.“底细”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双喜所写包票里“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二)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 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朦胧”的意思是                            。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踊跃”的意思                         。



2.文中描写开船的动作的词语有                 ,从中看江南水乡的少年们         的特点。



3.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



视觉:                         。



嗅觉:                         。



触觉:                         。



听觉:                         。



4.本段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从文中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三)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②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③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①段中与加点的“也许”有相同作用的词语是                  ;③段中与它相照应的词语是               。



2.“那声音大概是……”中的“那声音”指的是①段中的             。



3.“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的是什么?



4.这段文字是从          、           、           、            等方面进行景物描写的。



5.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四)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 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其比喻有什么特点?



2.“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此句话从描写角度看是          ,说明了                     。



3.结合以下两句话,简析水乡农家少年的性格特点及品质:



(1)“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那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2)“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很多呢。”



4.结合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美景?又为什么要塑造江南水乡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06: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