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3720|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心得与教育叙事随笔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21: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一朵花儿都鲜艳
山东省荣成市实验小学 乔廷强
同学们在学习《太阳和影子》一课时,每个人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与之前制作不倒翁失败时的难堪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甚至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在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时,也许是有些同学提前看过课本,不少人都知道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这两个条件,也就是说,透明的物体不能产生影子。道理似乎很简单,然而,究竟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算作是透明的物体呢?在此之前,我曾经用幻灯片,用玻璃,甚至用水作为透明的物体来探究它们能否产生影子,结果发现尽管这些物体在我们多数人看来是透明的,但是仍然能够产生影子,也就是说在关于影子的问题上,上述那些物体不能算作是透明的物体。因此,我必须要让学生弄明白这一点,否则学生便可能形成“透明的物体能够产生影子”这样错误的认识。为了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果,我启发同学们联系他们的生活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还好,他们很快听明白了我的意思,马上有许多同学举起了手。考虑到于明哲同学从上课一开始就没有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我便将这个机会给了他,



“空气。”于明哲同学一语中的。



“听清楚了没有?于明哲同学由‘透明的物体’想到了‘空气’,你们觉得空气是不是透明的?”我的兴奋早已溢于言表。



同学们也都一致赞同于明哲同学的回答,没有想到一个在我看来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于明哲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我郑重地提出表扬。



但是还有几只小手仍然在高高地举着,我应该给予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李朝同学回答说风是透明的物体,我只能解释说空气动起来就成了风了。张鸿恺同学则认为大地没有影子,当我解释说月食就是地球挡住了反射到月亮上的太阳光,是地球的影子投到了月亮上面造成的之后,他眨了眨眼睛,又回答说细菌没有影子,同学们马上又反驳说细菌只是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应该是有影子的。不过从张鸿恺同学的回答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那敏捷的思维,看出他积极回答问题这一优秀的学习品质,因此我对他的表现也表示出极大的肯定,同时提醒他要尽量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另外,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声音响亮的还有张惠乔同学和于秋雨同学。



由于这一节课需要同学们探究的问题较多,因此需要他们在实验记录单“我们的发现”栏目中书写的内容就很多。每一次书写,翁丽真同学都能够做到第一个完成,而且写完后马上端端正正地坐好,又开始自觉地背诵刚刚书写的内容,对此我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后来,在我的感召下,又有张子涵、唐堉森、伯蕊、王铭心、王子豪、房佳男、高扬、毕文亮、鞠佳桐、隋昊、张舒扬、宋央金、刘新宁等同学表现得像翁丽真同学一样优秀,并使得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积极向上、你追我赶的热烈气氛。



要求学生将书写的内容背诵下来,在组织他们同位相互检查背诵情况时,我发现尽管宋美佳同学没有同桌,但是她仍然能够做到按照我的要求来背诵,然后对照课本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表现出高度的自觉。



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老师的赏识,我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满足他们的愿望。



后来,我觉得他们身上的优秀之处不仅需要我去发现,去欣赏,更应该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欣赏,并进一步去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来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



叩问心灵



临近下课时,我认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当的评价,应该远远比我给予他们一个评价效果要好得多。实际上,在此之前我已经组织学生进行过类似的评价,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反思更恰当一些。



一次,当25名同学将自己制作的量筒带到课堂时,也让我想起在制作不倒翁时全班只有11名学生完成了作品,当然,对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到作品制作的大军中来,我向所有同学表示出自己的兴奋。随后,我便让这36名同学闭上眼睛对自己真诚地说上一声:“我真棒!”这样做,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这项活动中获得一次美好的情感体验。



还有一次,当我让翁丽真同学说一下她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时,她说“不满意”,而实际上她的表现已经非常出色了,因此,我给予的评价是“看来,你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而在今天这节课上,有很多同学都表现得特别优秀,遗憾的是没有受到我的表扬。因此作为老师,我有责任让每一位表现优秀的同学都能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并努力将这种积极的生命状态延续下去!



“这学期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注意进行自我反思,并将自己在每一堂课上的闪光点记录下来,来鞭策自己做得更好;当然,我也记录那些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比如在学习《认识太阳》一课之前,我没有组织大家去搜集资料,再比如在组织大家制作一个不倒翁时,我没有按时上课,上课时又没有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与需要……”



接下来,在对课堂上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提出表扬之后,我坦言“当然,我们班上还有许多同学也都表现得特别优秀,只是老师没有发现,但是在老师的目光扫过你的脸庞时,却能够感觉到。实际上,对自己最具有评价权的是你自己,真的,一个人可以对别人说谎,但是绝对不能对自己说谎;一个人做的任何事情可以逃过别人的眼睛,但是绝对逃不过自己的视线。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在这节课上,自己哪个地方做得很好,请你告诉自己一声;再想一想,哪个地方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只要自己稍加努力或者是采用其他的方法还可以做得更好,也请你对自己说上一句‘某某处我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不仅在科学课上要经常对自己这样说,而且在其他课上也要对自己这样说;一天下来,在晚上临睡前还要对自己这样说。也就是说,你要常常留给自己一个思考的空间,慢慢地,你会发现这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同学们都按照我的要求做了,样子十分虔诚。



下课的铃声终于响起,看着同学们一张张稚嫩可爱的脸庞,我从心里感到充实。



难忘瞬间



我告诉同学们我会在课后将每节课的反思都及时整理出来,并且这学期有5篇反思已发表在人教网小学科学栏目上,那些反思里面还提到许多同学的名字,有于明哲、宋美佳、岳鑫……这样说着,便有许多同学都睁大了眼睛,希望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文章里面。



在同学们离开实验室的时候,都纷纷向我道别,我也赶忙挥手向他们回应。亲爱的读者,你说,当一位老师处于这样一种情形之中,又怎能不感到幸福呢?



激动之余,急就一首小诗──《理想的课堂》,来抒发自己那一时刻内心的感受,内容如下:



每一朵花儿都鲜艳,



每一张笑脸都灿烂。



每一个动作都含情,



每一句话语都用心。



每一束目光都明亮,



每一声问候都温暖。



每一节课堂都充实,



每一位师生都幸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21:57 | 只看该作者
轰轰烈烈中的冷静思考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一小 郑学礼
实验,尤其是探究性实验,在目前科学课教学中已经引起科学教师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改变和控制变量来发现某种现象或规律。从而揭示科学本质,获得科学知识,形成获取科学知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最终提高科学素养。这与课标提出的“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相符。所以实验已深入到科学教学中,成为不争的事实。走进科学课堂我们随处可见学生忙碌实验的轰轰烈烈场面。然而静心思考一下,我们的科学课时间被实验占据大部分,甚至全部,其教学的实效如何?也许有人会说“以探究为主的科学课重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吗?因此只要实验了就行,可以不考虑教学的效率。”笔者不敢苟同此观点。凡事如不讲实效则往往趋于表面的浮躁与形式的热闹。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实验无益于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在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学中也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结构化材料提高实验效率



实验的材料如果全部由教师准备,则这些材料仅仅是材料而已,没有发挥出准备材料过程中的教育效能。所以教学前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学生自己去准备一些材料。因为在准备中学生对将学内容有所了解,可极大提高学生研究的目的性。比如研究土壤前让学生采集土壤,课前让学生介绍自己“土壤”的出处,交流中学生就能从“土壤”中剔除“马路边扫来的土”。为“土壤”概念的形成作好准备。再如研究蚂蚁前让学生去找蚂蚁,找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自觉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发现一些以前没注意的现象,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使课上研究专题明确,有效提高教学实效。从科学课的开放性的观点看,这种让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实际成了课堂教学的延伸,把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使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就减少了由老师准备的材料带给学生的刺激强度,防止学生在新奇感驱使下,不由自主地摆弄材料不听讲所耗的时间,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到实验与探究中。而有的时候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准备材料,则学生拿来的材料或五花八门或结构单一,也不利于充分利用材料的结构性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实验。因此我们在实验前应对本册书所需材料列出清单,每课应准备什么,哪些由老师准备哪些学生自备心中有数,并具体落实到人。这样可减少在实验中无材料的尴尬或材料过剩的干扰。有利提高了探究的方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外材料的结构性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实验走向深层次。比如在改变物体沉浮中,为学生准备三种材料:第一种空且能打开的浮标,浮于水上。学生一见就想到往里加重物使它下沉。第二种有重物且沉入水中的浮标。学生受到前面实验的影响,会想到打开取出重物使之上浮。第三种有重物且不能打开的浮标,浮于水上。学生在前两个实验的经验引导下,试图打开浮标加入重物。不行,被迫想到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的办法。这是与前面两个实验不同的思路。这样在材料引导下,学生的探究活动走向深入,思维得到发展,科学素养自然得到发展,实现了实验的实效性。



二、简明导入,直奔主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导入。导入在教学中使新课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相沟通,因此,它越来越引起老师的重视。随着现代媒体的介入,导入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然而如果应用不当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和学习的干扰从而降低其实效。比如在燃烧的教学导入中以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导入,因这个故事离学生生活太远,学生不能把它与“火”相联系,在黄金时段沉浸在故事的想象中被其中的情节干扰不知看故事的目的,失去了故事导入的意义。不如就以书上古人钻木取火图来导入。好奇心驱使学生去尝试一下,不妨给学生一些材料,来个钻木取火的经历,当然课上时间有限,当发现“热现象”后可演示“电钻钻木头”的实验,让学生见到烟火的产生,以缩短实验的时间从而提高实效。并把学生的研究兴趣移到课下,自己进行钻木取火实验的探究。再如在空气的教学中,有人以谜语导入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学生才猜出是空气,老师方提出学习任务。这一设计使学生游离空气的实质研究来兜圈子,思维并没有得到发展。不如以游戏导入,直奔空气的研究:“同学们我用这个杯子来给大家变个魔术。看这里有什么?”学生回答:“什么也没有。”“变”后再问“这回有什么?”学生仍答“啥也没有。”老师故作惊呀:“明明满满的吗?”学生顿悟:“有空气。”……在游戏中使学生认识了空气的一些性质。这时教师提出“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刚才明明一杯空气,我们却看不到,所以我们首先来想办法捕捉到空气,让别人能看到它。”接下来分组想办法。这里的游戏导入围绕对空气的研究展开。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比从语言文字去体验空气的性质更好接受。也使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科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的区别所在。



三、以明确目标为学生实验导航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发现有的同学忙碌不停,甚至老师叫停后还意尤未尽,恋恋不舍。问起刚才做什么了,有什么发现,则哑口无言。纠其原因在于学生由于新材料的刺激,兴奋于对材料的摆弄没有听清究竟用这些材料研究什么,怎么操作。从而造成忙而无效的虚忙。这样的实验失去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只是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已。因此,高效教学应让学生明确知道探究什么问题,从而知道操作是为了什么。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活动围绕任务展开而并非简单地玩玩。如何把探究的目的告诉学生呢?这要依教学内容让其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或从教师创设的矛盾冲突中引起学生对现象或问题的探究欲望,让这种愿望带动学生去展开研究。那么这种操作的目的性就能增强,教学的效率亦相应提高。比如《温度和温度计》的教学中可由游戏导入:“同学们我这儿有一杯水,怎么判断是凉的还是热的呢?”“摸一摸。”学生不约而同回答。“好,就按你们说的,不过有个规则,就是先把手伸进第一个杯中,再拿出来摸。我们全班分成分成两个组(“冷──温”组与“热──温”组)。”在摸的过程中两组同学对同一杯温水是凉的还是热的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源于学生已有经验与新情况的矛盾。这种矛盾作为新课的出发点可使学生精力集中,全身心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这时的研究工作就不会出现跑题现象,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更有效。另外操作前的实验设计也并非累缀,可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当学生急于动手操作时不妨先让他说说实验的方法、步骤、应注意什么、重点关注什么。如此来提醒学生的实验目的及方法,看似慢了,其实却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四、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减少系统内耗,提高教学实效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是两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其各自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中往往跑偏。比如在关于《蚂蚁》的研究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这样处理:“同学们大家昨天都找到蚂蚁了吧?关于蚂蚁你想研究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我想研究它属于什么动物?是不是昆虫?”“我想研究它有几对脚?”“我想看它长不长翅膀,嘴什么样,怎么吃食物,是不是有触角?”“我想研究它身体分几部分?”“我想研究它们如何传递信息?”“我想知道它会不会游泳?”“真是蚂蚁搬家就下雨吗?”“世界上有多少种蚂蚁?”“蚂蚁是怎么生出来的?”……问题五花八门杂乱无章。于是,老师提出:“那么这节课我们能研究什么呢?”学生又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这样看似热闹似乎也把学生当成了主人,但除了浪费掉开课的黄金时间来争吵外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提高吗?为提高实效,我们不妨这样来设计:首先提问 “同学们昨天你从哪找到的蚂蚁?”目的使之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接着提出“通过昨天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交流基础上汇报,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最后在对蚂蚁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问题:“关于蚂蚁你一定有很多要研究的问题,让我们就从它的样子开始吧!”展开观察研究活动,以期使学生抓住蚂蚁的身体特征。然后再展开对蚂蚁活动情况的探究。无论研究的问题是由谁提出来,只要能使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并有所收获,得到发展总比无休地争论一些皮毛问题有实效吧!



五、处理好演示性实验与自主操作的关系,提高实验的高效



在“学生是科学学习主人”理念下有的老师不敢多说话,不敢做演示,唯恐背上喧宾夺主的名声。因而学生在那儿瞎忙,看似热闹却没有实效。其实没有真正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当面对一个新任务时,由于学生的经历有限往往无从下手,此时的指导与演示可给学生引路,以减少学生摸索的盲目性而提高实验的实效。比如:物体的燃烧是学生生活中虽然常见,却很少有人经历过,甚至有人不敢点火,见火就害怕,更别提仔细观察了。实验中如何观察,抓住什么重点观察,很有必要加以引导。此时可设计一个演示实验,让同学一齐来观察一根特长火柴的燃烧过程,发现一些现象,找出它的变化。就可为学生下一步分组研究纸、吸管、棉布条、纯毛线、木条等物品的燃烧现象做好引导。使学生的探究进入深层次,来提高操作的实效。



六、正视意外,发挥其教育功能,提高教学实效



以探究为主的科学课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冷静处理。有的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并能在课上解决,可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以扩大教学效益面。有的跑题了学生又有兴趣,引导学生课下探究亦可扩大收益。有的虽与课内容无关但对培养其科学态度有关,占时又不太多,可引导学生当堂处理,让其经历科学处理问题的过程,来提升其科学素养。比如:在《温度与温度计》教学中同一条件下出现了不同气温28.5℃、29℃29.5℃……这些接近29℃的温度。可就在要得出“接近29℃”的结论时,突然冒出了一个32℃。显然是温度计出了问题。这时如何处理?如果仅以仪器有问题按特例加以删除,学生以后观察到类似的“特例”都这样来处理的话那么其敏锐的观察力将受钝,最终丧失。如果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再试一试。当他们最终证明确是他们预想的那样,是温度计出了问题时,他们的成功感油然而生。从中学到了如何用科学方法去处理问题,从而提高其科学素养,扩大教学的效益。



七 让小组活动有序化,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科学探究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常出现你争我抢操作的超热闹场面,引发洒药、倒灯、碎试管的事件。也有闲谈玩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的现象。还有冷眼旁观无动于衷者,尖叫哄笑跑闹者也不为罕见……一派热闹景象,造成了小组学习的假繁荣。因此作为科学探究活动实体的学习小组的组织、管理与评价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小组的组建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小组成员分担不同角色,各有分工。如组长、材料员、记录员、纪律员等。这种分工可固定亦可轮换。以形成小组长领导下分工合作的组织形式。组织小组活动前使每个学生明确活动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研究、讨论、评价的方法及标准。活动中注重以组为单位的汇报交流,强化学生的小组意识,促其形成小组责任感和荣誉感。评价不单看结果更重活动过程的表现,并加以累计。这样可促使学生的小组学习规范有序。使全体成员都参与小组学习之中。实现科学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22:10 | 只看该作者
生成让科学课堂更加精彩
江苏省武进区政平小学 张国锋
摘要:生成性教学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是一种突破,它能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从滋生到成熟的发展进程。在生成性教学中,关键在“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发挥动态生成的作用,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挥、自主思考、自主获取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经验、科学知识,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最终促进学生实现认知水平的提升、探究能力的提高和科学素养的完善发展。



关键词:科学课堂 教学生成 动态探索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课堂动态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出彩,课堂因生成而充满生机。



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决不意味着“预设”已不再重要。恰恰相反,课堂教学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有赖于科学预设的充分和周到。充分的“预设”不仅与“生成”不相矛盾,而且高度统一,相辅相成。“预设”不为别的,正是为了更有效的生成。科学的“预设”应当也包含了对课堂生成前景的估计。



[案例]:



这是我自己在今年执教的一堂课,内容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空气的性质》。我按照预设好的教学设计流程进行教学。在做“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的实验时,第一个气球是按照预设向前前进的,然而第二个气球在实验时却出现了状况,它在原地动了动,最后是往长气球中间缩了,没有按照原计划向前进,而且连续几次都是这种状况。这种情况与我设计的相差很大,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让学生时刻养成留意各种现象的习惯,我接着就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你们能找出其中的原因吗?学生们是大眼瞪小眼,东张西望后没有人举手。我就说:“请同学们再看一遍,发现这次与第一次的情况有什么区别,然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往中间缩的情况?”通过再次实验,有些同学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第一次气球打气时,气球前后粗细是差不多的,而后来几次气球都是中间特别大,前后不一样粗细,但是还是不能回答为什么会往中间缩。这时候我就给学生讲这其中的原因了:是因为气球本身的材料有弹性,当中间特别大时,中间部分的收缩力就小,而两端的收缩力较大,导致了气球往中间缩了,而不向前去。最后,我又找了好几个气球,直到充气后前后差不多大小才进行实验。结果当然按照预设的那样:充气多的气球跑得远,充气少的气球跑得近。课堂在经历了一些插曲后终于回到了正途。



[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有充分的预设,然后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同样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师包括我自己,为完成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同样是在课前进行精心的酝酿,每一个环节都考虑的十分周到,无非也是在做更为精细的预设。我能够深刻理解课堂教学预设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突然遭遇。并且是和预设相距甚远的生成。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我们教师依靠自身的机智和文化科学底蕴来把这个课堂生成处理成锦上添花,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生成还是会不断地涌现,那么我们要怎样地来处理这些生成呢?我想从下面几点来尝试: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教师生成新的实践智慧的立足点。



1、捕捉亮点,让“花絮”在课堂中绽放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是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思考的自由,更要有说话的权利。在学生的小脑袋中,总有着大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在课堂中,他们也会浮想翩翩,令教师措手不及。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善待学生的“奇谈怪论”,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应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启迪智慧,使学生在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科学真谛,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2、聆听稚音,让“意外”在课堂中争鸣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生命体验的交流场,倾听是师生之间内心世界的呼应。教师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意味着理解、尊重,一味着接纳、期待,意味着分担痛苦、分享快乐。它的意义远不是给孩子一个表达的机会,它或许带来的是早已失落的人格尊严,点燃的或许是即将熄灭的思维火花,扬起的或许是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学会耐心倾听,就能获取来自孩子的一切信息,学会耐心倾听,就会发现学生在制造一个个的“意外”,它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而正是这一个个的“意外”,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课堂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这样的课堂,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彼此享受到尊重的幸福,交流的幸福,思索的幸福,成长的幸福。



一堂普通的科学课,让我体验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深深感受到了预设与生成的重要。“映阶碧草自春色”--台阶上的小草虽然不起眼,但诗人用心灵发现了它的生命价值,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春情、春意。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这位诗人一样,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让他们自由畅谈个人真实的想法,使课堂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在生成中绽放生命的旋律,课堂也会萌发个性化的气息,听到学生灵动的表达。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时时精彩的!我们也会在课堂中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22:19 | 只看该作者
走进实验室
乔廷强
二0一0年九月六日,星期一,下午第一节,科学课。



同学们带着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向实验室走来,远远地,我便注意到他们排的队伍不是特别整齐。到了实验室门口,其中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手中拿着的啤酒瓶掉到了地上,摔碎了,大大小小的玻璃碴洒落一地,我赶紧走过去,让同学们绕开碎玻璃,又拿来笤帚和撮子,将地面打扫干净。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后都显得有些兴奋,好长一段时间仍在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我用手势止住了同学们的谈话后,告诉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当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各种各样的规则,比如:走路的时候要靠右边;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饭前便后要洗手;要按时完成作业等。同样,上科学课也需要你遵守一定的规则:来实验室的路上要做到队列整齐;进入实验室之后要保持安静;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要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弄明白需要注意的事项,一定要服从老师的安排;在实验过程中,操作要规范,观察要认真,记录要全面,同时还要做到动脑思考;另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安全……



接下来我便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第一课《科学在我们身边》的学习。当我发现宋美佳和于明哲同桌两人正在玩弄一支铅笔时,就将他们俩叫到了前面,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做实验。在我看来,这样做有助于他们俩集中精神听讲。于明哲同学按照我的要求坐在方凳上面,上身挺直,膝关节和髋关节都呈90°的角。接下来又让宋美佳同学用中指抵住于明哲同学的额头,并再三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宋美佳同学要做到不能让于明哲同学的头往前移动,于明哲同学在用力时,要保证双脚不能移动位置。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要求于明哲同学站立起来,当然,无论他怎样用力,都无法站起来。



两位同学的动作恰到好处,但是由于他们俩所处的位置比较低,因此,为了让同学们看清于明哲同学的姿势,我在黑板上画出了示意图。而在后来引导同学们思考于明哲同学之所以无法站立起来的原因时,考虑到这一问题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我便没有做过多的讲解与分析,而是毫不犹豫地将方凳搬上了讲桌,然后我又坐在方凳上面。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同学们看清楚我在站立起来一刹那间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并且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观察我的脚与头。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看到了我在即将站立起来的时候,头部与双脚几乎是在同一条直线上面,而且直线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同学们继续思考,如果于明哲同学有足够的力气,宋美佳同学又能够保证做到不让于明哲同学的头部前移,于明哲同学挺直身子的结果只能是倒下去,因为他的头部与脚是处于一条倾斜的直线上。



就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轻而易举地便找到了答案。回顾这一过程,我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作为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所做的仅仅是将我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那里,学生的思维活动状态无时无刻不左右着我的视线,无时无刻不占据着我的头脑,并让我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来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使学生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老师讲述的内容上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想这应该是让我在课堂上坐在讲桌上为同学们演示的根本原因,也是使问题得到成功解决的关键所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22:30 | 只看该作者
开学第一课
让学生爱上科学
乔廷强
当一个人能够自觉地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予以反思的时候,就会极大地增强做事的责任感,就会提高做事的效率,增强做事的效果。对于这一点,我有着切身体会。



(一)我是一位科学老师



二0一0年九月三日,星期五,上午第三节是科学课,这也是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节科学课。



这一段时间雨水很多。眼下这场雨从昨天夜里一直下到今天上午,仍丝毫没有要停下来的兆头。第二节课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过,我便来到三年级一班教室,想利用大课间的三十分钟时间来了解一下学生。



走进教室,看到数学李老师正在那儿辅导几位学生做题,也就无法进行我原来的计划,只好站在讲桌一旁。就在我感到百无聊赖的时候,讲桌上的一张学生座次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清楚对于一位老师来说,在新学期第一次为学生上课时,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应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并且这也是熟悉了解学生的基本前提,而现在我正好拥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于是,我便饶有兴致地看着座次表中的一个个名字:毕文亮、张惠乔、杨惠麟……一个个名字都是那么亲切温馨,仿佛就是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让我不由地想象着这些名字背后蕴含着怎样一个故事,其中又都寄予了父母怎样的厚望。



全班一共是五十名学生,看过一遍之后,只是稍微留下了一点印象,于是又接着看,有时还会将名字与座位上的学生对应起来,恨不得马上就能够将这张座次表和教室里面的学生都装进我的头脑当中。



不知不觉就到了上课的时间,师生相互问候之后,便开始上课了。我一改过去的习惯性做法,去掉了自我介绍这一环节。在我看来,老师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实在显得有些多余。作为一位科学老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对我所任教的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便是我最大的成功,至于我姓什名谁,实在是不足为学生知道,他们或者是叫我科学老师,或者个别有兴趣的学生会去打听我的名字,这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好可以为这些学生提供一次主动探究的机会。



(二)我的目光里充满着智慧



上课伊始,便发现有些学生在听讲时难以做到精力集中。



“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你应该做到关注老师。从老师跨入教室的那一刻起,你就应该关注老师,或者说是‘盯住’老师。你应该注意到老师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还要注意到老师在做和说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怎样的表情和手势。在此基础上,可以猜测一下老师将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当然,所有这些,不同的老师也会表现得各不相同。当老师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在上课时就非常喜欢猜测老师接下来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结果许多时候老师的言行竟然都被我猜中了。每逢此时,我的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不信你们也来试一试!



“做了老师,特别是做了科学老师之后,我忽然发现我的目光里充满了智慧。真的,当你的目光与老师的目光对接时,老师目光中的智慧就会毫不保留地传递给你。因此,老师希望你能够随时捕捉老师的目光,那么你也就会因此而变得聪明而有智慧。”



这样说着,我注意到一位男同学猛然抬起了头,他的表情告诉我:老师,你说的果真如此神奇吗?我倒要看一看你的目光能不能让我变得聪明起来。通过座次表我得知这位学生叫岳鑫,显然,他是一位调皮的小男孩。



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位名叫宋佳奕的女同学,在我讲课的时候,她的眼睛一直迥迥有神地注视着我,那明亮的双眸中满是智慧,这是一位听讲认真的小姑娘。



“老师再次强调一遍:我的目光中具有无穷的智慧,因此希望在上课的时候,你的目光一刻也不要离开老师的眼睛,要时刻捕捉老师的目光,这样做也就是在吸取老师的智慧。因为老师的智慧能够通过目光传递给你,你相信吗?”



同学们没有回答,还有一些同学摇头否认。看来,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十分理智的。



这时我注意到一位叫张腾飞的男同学一直在低着头,在我叫出了他的名字,提醒他抬起头之后,我继续说道:



“老师的话没有骗你,你坚持下去,一个周,二个周,至多不超过一个月,你就会发现老师的话是正确的。科学老师的目光里有科学,数学老师的目光里有数学,语文老师的目光里有语文……



“当然,对于同学们的怀疑态度,老师还是特别赞赏的。怀疑一切是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可贵的一种品质,否则,我们每个人都将步人后尘,因循守旧,创造和发明便会远离我们而去,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就不能进步。



“不过,我还是要真诚地告诉你:老师的目光里有智慧,而且这些智慧能够通过你的目光传递给你!”



(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追求科学的脚步就一刻也不曾停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步增强。就说下雨吧(我的眼睛向窗外示意了一下),古人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他们认为下雨是神灵控制的结果,雨神在我们国家就是龙,因此,从前我国许多地方都修建了龙王庙。每逢遇到久旱或暴雨这样的极端天气,人们就会去那里祈求龙王显灵,保佑天下风调雨顺。现在我们不但清楚,下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且还知道,刮风和打雷也不是风婆婆和霹雳大仙控制的结果。



“那么,雨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外面正下着大雨,那么,什么样的雨才算作是大雨呢?其他气候现象,像雾、雪、霜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再说太阳,你都了解哪些关于太阳的知识,太阳对于人类的生活都有什么重要作用?



“再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也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现象,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衣食住行、建筑、通讯以及同学们从小玩过的玩具等,科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在科学课上研究的内容。”



(四)每个人都能从事科学研究



“一提到科学研究,一提到创造发明,同学们马上会想到这将是一件多么高深、多么遥远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每一位同学在做事的时候都遇到过困难,是吧?(同学们纷纷点头)比如,你的力气比较小却要搬动一件较重的物体,怎么办?也经常为一些问题感到奇怪,是吧?(仍然表示赞同)比如,电动玩具为什么会动?为什么必须有电池?电池为什么能够产生电?电又是怎么回事……能够从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产生疑问,找到一个问题,就标志着你迈出了走向科学研究的第一步。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从苹果落地这一在许多人看来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苹果为什么往地上落而不向空中飞呢?因此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从事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这时,我发现张腾飞同学又低下了头。



“有些同学的目光离开了老师的目光,那么你就失去了获得老师目光中智慧的机会。”我说完后,目光停留在张腾飞身上好一会儿,直到同学们都在看他时,他才发觉到自己没有认真听讲,才又抬起了头。



“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第二步就是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之前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结果,也就是说,要弄清楚: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别人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自己能够从中受到某些启发,另一方面也不至于使自己去重复别人的研究结果。具体可以通过查阅图书、请教他人或者上网搜索等途径。



“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自己亲自去搜集相关的资料,要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运用自己的鼻子去闻,运用自己的嘴去品尝,运用自己的手去触摸,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确凿无误。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有时候,我们提出的问题很快就能够得到解决,有时候需要几天时间,比如观察种子发芽的实验,有时候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更甚至需要几年或者数十年的时间,法布尔穷其一生完成《昆虫记》,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历时二十多年,因此进行科学研究时,需要同学们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要坚持下去。



“许多时候,资料的搜集并不容易,而且又没有别人的成果予以参考,这时往往需要猜想,就是运用你聪明的大脑去猜测问题的答案。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实际上,他之所以能够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因为猜测有一种力在拉着苹果往下落,然后又千方百计地去寻找这种力。



“第三步就是确定答案。要保证答案的准确无误,就必须反复验证,不断试验,并且尽量使自己找到的答案最优化,那么成功就属于你了,你就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发明家、科学家了。”



(五)余音绕梁



“同学们,到现在,你还认为科学研究是那么高不可攀吗?”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来做,为了下节课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请每个小组准备齐全如下这些材料:蜡烛、火柴、啤酒瓶、方木块、漏斗。



接下来,小组同学开始商量各自需要准备的材料。



“老师真诚地希望每一位同学,通过科学学科的学习都能够成为一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小小发明家!



“下节课见!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22:41 | 只看该作者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科学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它只是一个过程



科学课,是以探究活动为核心的科学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



终于可以“送蚂蚁回家”了,我暗暗地松了口气,《动物》单元总算基本结束。虽然一个月来和孩子们一样体验到了与“虫”为友的许多乐趣,可是太多的“为什么”,太多的“意外”,常常令我防不胜防、穷于应付。



“蚂蚁为什么会到处乱爬呢?它一定是想家了吧?这些蚂蚁原来住在哪里,让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我说道。



“对,对!”孩子们连连点头。



冷不防,“问题专家”忽地站了起来,举起手中的昆虫盒说:“老师,我这里还有一只蚱蜢,要不要放它回家?”



“当然不行,蚱蜢会吃庄稼的。”另一学生不假思索地接上话题。



“不一定,那蚂蚁对人类也没有多少好处。”“问题专家”立刻反驳。



“对,有些蚂蚁还会把木头蛀掉了。”立即有学生附和。



“蚂蚁很可爱,蚱蜢很难看。”



“不,蚱蜢也漂亮的。”



……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看着他们对这个问题这么投入,我一下子犹豫了——怎么办?是立即“刹车”,按原计划组织教学,还是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探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科学课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探究的过程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而要充分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此时如果让学生进一步反思问题的焦点,这不正是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两个纬度目标的良好契机吗?此时不展开,更待何时。



于是我让学生继续交流下去,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我也时不时插进一句。



“老师,到底要不要送蚱蜢回家?”课临近结束,“问题专家”又一次提出了他的老话题。



“你说呢?”我反问道。



“我们小组认为可以放它回家,也不可以。”“问题专家”似乎胸有成竹。



全班哄堂大笑。



“这话怎么说?”我继续追问。



“如果现在外面蚱蜢不多的话,就放了它;如果现在有很多蚱蜢,那只好消灭它了。”“问题专家”说完就坐下了,一双得意的小眼睛瞪着我。这时,全班同学也都静了下来,并看着我,希望我给他们最后的仲裁。



孩子们的真实思维在辩论过程中像火苗一样跳跃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空间。让每个孩子的想法在这样的情景场中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进而激活、延伸、升华原有的思维状态,这才是具有真正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这才是有效、有意义的学习。这期间蕴涵的绝不仅仅只是科学知识,更为凸显的是一种生态意识,一种热爱生命的积极情感。



面对孩子期待的目光,我该如何回答呢?



我略作思索,然后一字一顿的告诉全班同学:“也许,这是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问题,就算有,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找吧!”



下课了,孩子们带着问题又投入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中去了。我却无法平静下来,并不是因为没有给孩子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感到不安,而是更多地想到了“科学探究”。科学教育的过程不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而是发展学生富有个性的综合科学素养的过程。细细品味课堂上一幕幕,尽管孩子们的辩论显得有点幼稚、粗糙,但整个过程是他们亲身经历的。科学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而在最后我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正是想引领学生自己去经历这一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自去经历,亲自去体验,为孩子们提供探究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的探究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它只是一个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11:22:5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同意这种解释!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李振东
科学教学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引领学生不断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实践验证科学原理。做为科学老师更应时刻铭记自己的职责,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获知,在获知中学会探索的方法,鼓励学生有创新性的思维和观点。在教学四年级上学期《瓶吞鸡蛋的秘密》一课时,就有学生勇敢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课堂经过]:



课堂开始,学生们都认真做了“瓶吞鸡蛋”的实验后,我让学生猜测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大部分同学都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我又做了后面的实验,然后小组展开讨论,并对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了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了大气压力,了解生活中应用大气压力的现象。当同学们明确了大气有压力后,让学生总结这一课的重点问题:瓶子为什么能吞进鸡蛋?根据多名学生的回答,最后总结出答案: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降低,大气压力将鸡蛋推进瓶子里。



就在这时,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这种解释!我反问:你不同意这种解释,你有更好的解释吗?这名同学说:这个实验我昨天已经在家做过了,我家没有火柴,爸爸让我想了别的办法,我是这样做的:先把瓶子在开水中浸一会儿,瓶子很热了,马上在口上放上鸡蛋,然后把瓶子从开水中拿出来,放到一边凉一会儿,鸡蛋就不能从瓶口拿开了。我想不用燃烧也能让瓶子吞了鸡蛋。



那你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呢?我爸爸说:是因为热胀冷缩的原因。把瓶子放到开水中,原来瓶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瓶口跑出一些,用鸡蛋把瓶口盖上后,再把瓶子从开水中拿出来,当冷了以后,里面的空气变冷以后,体积变小,压力小了,外面的空气压力大,所以就把鸡蛋吞进去了。



面对学生的回答,当时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只局限在教参书上的答案上了,并没有做这方面深入的考虑。说实在的,我也被这名同学的解释说动了。哦,那就让同学们去解决这个问题吧!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我让同学们课后,都做一做这两个实验,进一步查找资料,看谁能得到最正确有答案。



[课后思考及做法]:



其实当时我安排学生去解决这一问题只是一个临时的决定,是一个借口,为我回办公室请教找时间。有时候一名教师的处理方法,会影响到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情感与兴趣,处理不当,会丧失孩子探究的乐趣。既然问题提出来了,应该怎么解决呢?相信教参书还是承认学生?完全相信教参,又怎么说服学生?如果全承认学生的观点,难道教参的答案错了吗?



在第二节课一开始,我向同学们征求对这一答案的意见,没想到同学们的发言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采用了一个同学的做法,在原来的答案的前面加上了两个字:“主要”。这两个字使这一问题的答案具有了不排他性,使这一问题的答案更合理和完善,提出问题的同学也能接受。这两个字,解决了教参与学生的理解不统一的问题。通过这一事件,我感觉,孩子们的探究和思考是有道理和深度的,不能小瞧了他们的潜能。



做为一名科学老师,我们有责任认真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给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19: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