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科普知识大全少儿科学常识集锦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0:31:33 | 只看该作者
大气降水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或固态水,统称为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霰、冰雹等。

  1.降水的形成。降水的形成过程是云中的小水滴增大成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大气降水时必有云,但有云未必有大气降水。组成云体的云滴、冰晶等体积很小(仅相当于雨滴的百万分之一),随着气流的运动会不断冲撞合并增大,当云滴体积增长到足够大,以致气流不能支持时才能形成水滴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不被蒸发才会形成降水。一般,在高空形成的大冰晶在较暖气层中溶化后,和大水滴一起以雨的形式降落。如果气温低于0℃,来不及溶化,就以雪、霰或冰雹等固态水降落。

  2.降水类型。大气降水可分为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三种基本类型。
  
  地形雨  地形雨是暖湿气流在运行中,遇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时,水汽凝结形成的降水。地形雨多集中在山地迎风坡(雨坡)。世界上年降水多的地方基本上都和地形雨有关。如位于喜玛拉雅山南坡的印度的乞拉齐朋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对流雨  对流雨是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气团强烈上升、冷却、迅速达到水汽饱和时形成的。对流雨强度大、时间短、范围小,并常伴有雷电甚至冰雹,又称热雷雨。赤道带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也常会出现。

  锋面雨  锋面雨是冷暖两气团相遇时产生的降水。多形成于温带,是中高纬度地带最重要的降水类型。

  3.降水的衡量指标。大气降水通常用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强度以及降水量季节变化和降水变率等指标来表示。
  
  降水量即从云中降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未经渗透、蒸发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或厚度),以毫米(mm)为单位。常见的表示方法有日、月、年降水量,月、年平均降水量及多年(日、月)平均降水量等。

  降水时间是指一次降水过程从开始到结束持续的时间,用日、时、分表示。

  降水强度即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通常取10分钟、1小时或24小时时间内的降水量作为划定指标,也可依部门需要而定。中央气象台将降水强度划分为7个等级,见下表。此外,大暴雨的日降水量达100mm—200mm,特大暴雨的日降水量达200mm以上。一般气旋(台风)24小时降水总量多在300mm以上。降水强度是水利、交通和建筑工程等设计的依据之一。


表:降水强度等级
等级   24小时强度等级(mm  
等级   24小时强度等级(mm
等级   24小时强度等级(mm
小雨         10中雨       10~24.9大雨       25~49.9
暴雨        50小雪        2.5中雪       2.5~5.0
大雪       5.0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与纬度、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有关。一般而言,赤道带降水春分、秋分相对较多;亚热带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北半球温带大陆西岸降水量季节变化不明显,而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夏季。
  
  降水变率说明某一地区降水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一般沿海多雨区降水变率小;内陆少雨区降水变率大,稳定性差,可靠性小。在我国,降水变率基本上是南方小于北方,沿海小于内陆,西南季风区小于东亚季风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0:31:4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雨雪露霜的气象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都是大气中的水态变化,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以下简介一部分与之有关的气象谚语。

  *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的雨大多属于热雷雨或阵雨。热雷雨的发生,基本上是因为地面受热,发生对流运动,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发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状不同,对于热力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气温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区温度低,不毛之地温度高;柏油大道温度高,煤渣马路上温度低。所以在极小范围之内,空气对流的强弱,可以有很大差别。这里的对流,可以发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为雷雨云的面积,普通不过几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常看见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还留着些夏天的景象,所以还有“秋雨隔灰堆”之说。

  *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气旋和其他种风暴通常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只有发生在西方的风暴,才能影响到本地。发生在东方的风暴,只会再向东去,不可能再影响本地。所以有“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的说法。

  *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气,早上只会有雾,不会下雨的。现在下雨了,表示天气本来不好,可能有远地风暴逼近。一次风暴的经过,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不是短时内可以完的。现在,早上就开始下雨,那末未来一天之内,要“雨伞勿离手”了。在黄昏时分,高空气流一般的有下沉运动,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为下沉气流是最热燥的气流)。在这时候,如果有碎块云里下来的雨,是下不长的。但是,如果这种雨是一种风暴雨(就是从西方移动过来的有系统的云雨),那末“雨打黄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 鸡呜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 晏雨不晴。(同上)

  *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这几条都说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 夜晴无好天。(河北)

  *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这三句都是说: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间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 、陕西武功)

  在高气压下,风平天青,气层非常稳定,地面尘埃水汽结集低空,所以平视蒙蒙,这种现象既然是气层稳定的表示,所以天气是不会变得阴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这必定是在气旋暖锋之后,暖区之内,空中微雨飘荡、水汽充斥,此后还有冷锋大雨,所以天气不可能立刻转晴的。

  *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说无大雨而只有小雨,这种雨属于稳定性雨的一类。例如,降落在单纯的热带气流中的雨。热带气流本身很湿,它比较地面要暖些,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热力上升运动,只有由于微风涡动激起的动力上升运动,因此不可能出现很高很厚的云,只见分散的、层状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过,还有几滴小雨,这表示雨天将要结束了。

  *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田家五行》论雨)

  *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 、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久热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 旱天无露水,伏天无夜雨。(湖南)

  露水是空中水汽接触了夜间过冷物面而凝成的水滴。有露水出现的天气,低空需要有足量的水汽。而在旱天,空中水汽必少,所以露水就无从发生了。

  伏天的雨,主要是雷雨。下雷雨的基本条件是要地面很热,使空气发生强盛的对流运动。伏天在白天地面很热,适合于雷雨的发生;但是夜间地面较凉,就不可能发生对流,所以夜间不可能发生雷雨。但是在西南山地里,伏天也有夜雨的,这又是另一原因。

  * 霜重见晴天,雪多兆丰年。(山西太原)

  * 严霜兆晴天。(上海松江)

  * 冬有大雷是丰年。(江苏无锡)

  * 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丰。(同上)

  * 冬有三白是丰年。(同上)

  *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浙江、湖南、河南扶沟)

  *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江苏苏州)

  * 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同上)

  *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丰年。(河南开封)

  霜本来是晴天的产物,“霜重见晴天”是因果倒置的说法。雪不易传热,它积在地面,可使土中热力不易发散,增加土地的温度,对于来春植物的生长是很有益的。同时,土壤里的细菌因此得以繁殖,使许多有机质腐烂,杂草种子也一度发芽生长起来。到了融雪期间,大量的热又被吸去,温度过低,杂草和细菌又被冻死,这样倒反增加了植物的肥料,故雪多是丰年之兆。

  * 冬雪消除四边草,来年肥多虫害少。(江苏常熟)

  *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同上)

  冬季溶雪时期,气温很低。当雪未溶完时,若有一股冷空气南下,气温再度下降,使雪水成冰,就使地表面温度再度降低,杂草及昆虫都被冻死。

  * 雪落有晴天。(湖南)

  * 雪后易晴。(江苏常熟)

  雪下在每次寒潮来临之时,也就是在冷锋上。这是在气旋的尾部,反气旋的前部。所以雪天之后,再来的是反气旋天气,于是天气转晴了。

  *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河北沧县)

  大雪节不冰冻,到惊蛰节不开解,这是那年寒潮来迟的缘故。

  * 露水起青天。(河北)

  露和霜一样,同是晴天的产物,不过有露的天气温度比较高些罢了。

  * 春霜不出三日雨。(福建福州、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春季连续三天有霜,也就是连续三天晴天。福州纬度较低,春季的晴天,太阳光必定很强,白天温度连日增高,气压降低,使本地和四周之间的气压梯度增大。因此,也就发生了空气流动的现象,于是天气跟着变化,而要下雨了。

  * 霜后东风一日晴。(四川)

  打霜之后,就吹东风,表示反气旋已过去,气旋将来临,所以晴天只有一日了。

  * 冬至无霜,石臼无糠。(江苏常州)

  冬至无霜,就是冬天不冷。因为冬天不冷,于农作物有害,故年成不好,石臼里面也无米可打了。

  * 腊月里三白雨树挂,庄户人家说大话。(内蒙古呼和治特)

  “三白”就是三次雪,“雨树技”就是雨淞,这都是天气严寒的结果。冬季天冷,故有利于农事。

  * 七阴八下九不睛,到了月初放光明。(天津)

  二十七日明,二十八日雨,到二十九日不晴,就要到下月初才好天气。这表示着天气变化的日程。

  * 夹雨夹雪无休无歇。(《田家五行》论雨)

  雨和雪,都是空中降水,但是它们降地之前所经历的过程不同。雪成时,温度必在零下。大多的雨,是雪下降到半空再融化成的。现在下雪又下雨,表示空中冷暖气流,激荡无常,因此,天气还是不得转晴的。

  *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骤然下降的雨,不到天黑就完。因为下这种雨的云,是由于本地局部受热形成的,规模小,所以一阵雨后,云就散完了。

  * 春土(霾)不过三日雨,冬土不过三日霜。(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霾指由北方来的大风从内陆吹来的沙尘,所以有霾就表示有北方来的气流。在福建,春天的天气已经相当暖,南方的热带气流,从四月(阳历)始,已到福建的纬度。这时如有北风吹来,极易形成锋面而造成降水。冬天就不然,因为冬天北风极盛,南风极弱,根本无法到达我国海岸,所以北风一来,天气十分干冷而且睛朗有霜。

  * 雪打高山,霜打平地。(江苏无锡)

  不论在高山还是在平地,雪和霜都会出现。在冬季阴天时,高山的气温一般低于平地,风速也较大,因而雪下到高山不易溶化,高山上的雪一般厚于平地。雪溶化时,自然是平地上的雪先溶化完。由于高山的海拔高于平地,太阳光首先照在高山上,又因霜量毕竞有限,所以高山的霜先消失掉。但是在山的背阳坡并不如此。因而有“雪打高山,霜打平地”的说法。

  * 一夜白露一场霜。(江苏无锡)

  * 晴夜成露,冻结成霜。(同上)

  有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露和霜的生成原因是一致的,都是空气遇到较冷的表面使水汽凝结而成的,只不过是当时的气温不因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0:32:22 | 只看该作者
大气中的水汽来源





围绕地球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氮、氢、氧和二氧化碳,另外还有少量的氩、氨、氙、氪、氖、臭氧等气体。除此以外,大气中还含有一些水汽和固体、液体的微粒杂质。

大气里中水汽并不多,最多时也只占大气的百分之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觉得空气有时比较潮湿,有时却很干燥,就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有时多、有时少的缘故。我们用空气湿度的大小来表示大气中所含水汽多少,该物理量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出来。

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地面附近空气比较稠密,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大部分空气聚集在从地面往上大约十公里的这层大气里,而大气中的水汽则几乎全部聚集在这一层次里。雨、露、霜、雪是由大气中的水汽形成的,所以它们主要产生于大气层的下部。

水循环的过程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地球表面。江河湖海中的水,潮湿的土壤,动、植物中的水分,时刻被蒸发到空气中。寒冷地区的冰雪,也在缓慢地升华。这些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因此,在自然界里,水分周而复始地循环着,并在循环运动中不断改变着自身的状态。液态的水,可以凝固为固态的冰,也可以蒸发为气态的水汽;气态的水汽可以凝结为液态的云、雾、雨、露,也可以凝华为固态的冰晶、雪、霜;而固态的冰、雪、雹、霜可以融化为液态的水,也可以升华为气态的水汽因而雨、露、霜、雪就是这种水分循环过程中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0:33:08 | 只看该作者
啄木鸟
凡是啄木鸟科的鸟,都叫啄木鸟,俗名叫喯打木。除了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以外,啄木鸟几乎在全世界范围都有分布,啄木鸟科约有34个属212种,我国有28种,其中有一些是我国独有的。它会从树木中啄出昆虫,会在死掉的树干中啄洞筑巢而出名。啄木鸟有着强硬的喙(鸟类的嘴叫喙),尾羽结实有力,起支撑作用。二、三两脚趾向前,一、四两脚趾向后。啄木鸟的舌自头骨后绕过,从鼻孔达到喙尖,这种特化结构可使舌伸出很长。啄木鸟这一名称很形象的描绘了它们的行为。



大部分啄木鸟和一生都在树上度过,它们整天不停地围着树干转 ,寻找树木里的昆虫。只有少数在地上找食的啄木鸟,能像其他鸟一样,站在水平的树枝上。多数啄木鸟以昆虫为生,有些则吃水果和果浆。春天到来的时候,雄啄木鸟会发出响亮的叫声,那是它们在申张自己的地盘,警告他人不得侵犯。这些叫声往往因为树洞的共鸣而特别响亮。其他季节啄木鸟显得特别安静。啄木鸟喜欢孤独,有时成双成对地旅行。



【趣闻】



啄木鸟的种类很多,它们专吃树木内的蛀虫,是森林益鸟,有“树木医生”的美名。一只啄木鸟每天能吃掉1 000~1 400条昆虫的幼虫,如果有几只啄木鸟,生活在几百亩的森林中, 那么这片森林就不会有害虫。




啄木鸟世世代代靠吃虫子过日子,它们天生一把“手术刀”——像钢凿一样的嘴巴,停在树干上的时候,它们举起“手术刀”,东敲敲,西啄啄,发出“笃、笃、笃”的响声,从敲击树干的声音中,它们能知道蛀虫潜伏的地方,然后在树上啄一个小洞,把细长的舌头伸进去,利用上面的粘液和小钩,将虫子钩出来吃掉。啄木鸟勤勤恳恳,从不偷懒,每天都要敲打树干500次--600次。



近年来,有人通过高速摄影,算出啄木鸟啄树时的冲击速度,为每小时2080千米,每秒钟超过400米,比声音传播的速度还要快。这是多么巨大的冲击力!奇怪的是,啄木鸟不会因此得脑震荡。原来,它们的脑子被细密而松软的骨骼包裹着,头部有大而有力的肌肉,可以减少震动。而啄木鸟的头部和它们的“手术刀”,是一前一后地作直线运动的。



根据啄木鸟头部的构造和运动方式,科研人员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安全帽,防震效果比一般防护帽要好。



【链接】



在我国的啄木鸟中,白腹黑喙啄木鸟的数量最少,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斑啄木鸟较为常见。黑啄木鸟,是一种体型非常大(46厘米)的全黑啄木鸟。嘴黄而顶红,雌鸟仅后顶是红色的,很容易识别,在告警或飞行时发出响亮的叫声,分布在欧洲至小亚细亚、西伯利亚、中国及日本。一般并不常见,它的分布范围是,从北方低地至南方海拔2 400米。飞行不平稳,不如其他啄木鸟起伏大。



啄木鸟主要食品是蚂蚁,还吃天牛幼虫、象甲、金龟甲、螟蛾、蝽象、蝗虫卵,有些害虫多在树里很深的地方,啄木鸟也能把它弄出来吃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0:33:18 | 只看该作者
中华鲟
中华鲟,又叫鳇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因珍贵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中华鲟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嘴端尖,略向上翘。口在下面,成一横列,有4条短须。眼细小,眼后两侧,各有一个弯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吃的食物非常有限,它们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水底动物为食,在海洋中主要吃鱼类和甲壳类动物。



中华鲟鱼的寿命很长,可活100多年。鱼体一般可长到2米以上,成熟的雌鱼体重约二三百千克。最大体长3米以上,体重可达500多千克,是鱼类的庞然大物。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它们生在江河里,长在海洋中。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和东海中,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所以有“长江鱼王”之称。是长江中的瑰宝!


    中华鲟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如此古老鱼类已经不多。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痕迹,所以又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趣闻】



中华鲟素有“鱼类活化石”之称,是古棘鱼类的后代,距今大约有1亿4千万年,享有“水中大熊猫”的美称,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世界27种鲟属鱼类之首,有趣的中华鲟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的个性,特别符合奥运精神。所以,宜昌市中华鲟研究所,曾经有人申报中华鲟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并在当时得到宜昌万人签名的支持。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应好好保护和受到重视。但是,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1月18日至5月27日4个多月的时间里,长江干流及河口区域共有10条3米以上中华鲟被人类伤害,仅有一条经抢救后活了过来,真是“九死一生”。而造成伤亡的主要的原因是船只的螺旋桨,所以船只的螺旋桨正成为中华鲟的杀手。



【链接】



我国现存中华鲟自然资源量约2000多条,急需人工保护,如不采取保护措施,不到50年,中华鲟有可能灭绝。为什么中华鲟生活了一亿四千多万年了,现在成了濒危动物了呢?



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农药等造成水的污染;航运对它的威胁和渔业捕捞的严重过度;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了中华鲟的数量很快减少了。



中华鲟在全世界的水产品中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它的皮可制革,鳔含有丰富的胶质,可配制漆料,还是上好的药材。中华鲟的肉味道鲜美,脊椎骨、鼻骨等都是餐桌上的美食。体表的硬磷是制作工艺品的材料。它的鱼卵最为名贵,用鲟鱼卵制成的“鱼子酱”,含脂量极高。



中华鲟浑身是宝,所以过去一直遭到捕捞。为保护和拯救中华鲟,国家采取了严厉的保护措施,禁止捕杀中华鲟。



我国中华鲟人工繁殖已获得成功,并已开始人工养殖和人工放流。不过还是没有解决中华鲟面临灭绝的危险,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0:33:39 | 只看该作者
鹦鹉
鹦鹉以其美丽无比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特别为人们所欣赏和喜爱。鹦鹉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区。鸟类学家已确定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着325种鹦鹉,其中我国有7种。鹦鹉大多色彩绚丽,音域响亮,那独具特色的像钩子一样的嘴使人们很容易识别这些美丽的鸟儿。



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身长可达100cm,分布在南美的玻利维亚和巴西。虽然在某些地区常见,但人们为盈利而大量捕捉,已使它们面临严重威胁。最小的是生活在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婆罗洲一带的蓝冠短尾鹦鹉,身长仅有12厘米。



鹦鹉种类特别多,形态都不相同,羽色艳丽。有华贵高雅的粉红凤头鹦鹉和葵花凤头鹦鹉、雄武多姿的金刚鹦鹉、涂了胭脂似的玄风鸡尾鹦鹉、五彩缤纷的亚马逊鹦鹉、小巧玲珑的虎皮鹦鹉、姹紫嫣红的折衷鹦鹉、形状如鸽的非洲灰鹦鹉。泰国2001年发行了一套鹦鹉邮票,其中绯胸鹦鹉、花头鹦鹉、红领绿鹦鹉在我国境内都有野生种群,尤以绯胸鹦鹉为最,是驰名中外的笼鸟,主要产于我国四川省,也称四川鹦鹉。



鹦鹉聪明伶俐,善于学习,经训练后可表演许多新奇有趣的节目,是各种马戏团、公园和动物园中不可多得的鸟类"表演艺术家",深受大众喜爱。它们可以学会各种技艺如:衔小旗、接食、骑自行车、拉车、翻跟斗等等。



【趣闻】



鹦鹉学舌:在英国曾经举行过一次别开生面的鹦鹉学话比赛,其中有一只不起眼的非洲灰鹦鹉得了冠军,当时揭开装有这只鹦鹉的鸟笼罩时,灰鹦鹉瞧了瞧四周道:"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哄动。几天后,兴奋的主人请了许多贵宾到家中庆贺,笼罩一打开:"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鹦鹉!"全场哗然。一心想自己聪明的鹦鹉会说:"哇噻!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贵客!"而博得大家喝彩的主人十分狼狈。由此可见,鹦鹉学话不过是一种条件反射,并且词汇量也有限。"鹦鹉学舌"在人们的生活中引起的小故事,为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了许多谈资和笑料。



【链接】



国鸟鹦鹉:人们喜爱这些美丽的鹦鹉,为它们发行邮票,建立网站,组织保育协会,设定保护区。甚至把它们作为智慧的象征。在位于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共和国它被奉为国鸟,这个国家的国徽上是一只名叫"西色罗"的金刚鹦鹉,它是这个中美洲岛国独立自强的象征。



鹦鹉的保护:随着人类文明的足迹的延伸,工业化程度的发展,鹦鹉也同样面临生存环境的恶化,种群锐减,一些种类已经或接近绝灭。新西兰的鸮鹦鹉,是唯一一种夜间活动的而且在地面上爬行的鹦鹉科鸟类。它们原来分布于新西兰南部、司图尔特和其它岛屿,由于栖息地的老鼠和鼬而频临灭绝。以塔布堤岛命名的塔布吸蜜鹦鹉,已在它的祖籍南太平洋的这个小岛上绝迹,人们顾及它的名实相符,只有新从库克群岛引进,但仍岌岌可危。这两种鹦鹉的天敌是鼠和猫,而它们在原籍生活了千百年,世代繁延,少有天敌。是人类活动的踪迹打破了这里的和平与宁静,一艘艘船只把开拓者、旅行者送到这些岛屿上的同时也将鼠和猫送上了岛。这些杀手吞吃鸟蛋和幼雏,让它们陷入灭顶之灾。无奈,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将幸存者迁往没有天敌的岛屿,不再公知于众。我们今后也只能在图片和邮票上看到这些美丽的鹦鹉了。



小朋友们喜欢美丽的鹦鹉,可以到鸟市和动物园去观看已被驯化和人工繁衍的鸟儿。大家都有责任保护它们,不要去购买鸟类贩子盗卖的野生鹦鹉。曾有报纸记载,从野生鸟类捕获,长途返运,进入市场,到被人工驯养,其成活率是17∶1。如果有一天这些美丽的鸟儿都沦为鸮鹦鹉和塔布吸蜜鹦鹉的结局,或者干脆从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消失,这是人类真正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0:33:52 | 只看该作者

鹰是一种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大鸟,鹰的嘴是尖尖的,向下弯曲,它们的视力非常敏锐,可以从天空中几万米的地方看到地上的小鸡,然后飞速的冲下来。用它们锋利的爪子抓捕猎物。鹰是很凶猛的肉食动物,一般都在山地或森林中捕食小动物,如野兔和野鼠或靠捕捉小鸟、老鼠和其它的小动物为食。小朋友可能会觉得这很残忍,但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鹰是生物链的终极消费者。鹰在空中飞累了,会选择山林或者平原来休息。



【趣闻】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鹰可以活到70岁,当鹰活到40岁的时候将面临一次生死抉择!怎么回事呢?原来鹰在活到40岁的时候,鹰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力地捕捉猎物;它的嘴也会变得又长又弯,会垂到胸脯的位置;而它的翅膀会长出又密又厚的羽毛,让它的双翅变得沉重,不好飞翔。



此时的鹰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重生过程。如果想重生,鹰必须独自飞到山顶,在山的高处准备重生。这是一个漫长而可怕的过程,重生的鹰要忍受莫大的痛苦和剧烈的身体创伤。重生的第一步是除去老化的嘴,鹰用头抵着粗糙的岩石,在石壁上一下下地磨擦,把老化的喙(鸟的嘴都叫喙)皮一层层磨掉,直到完全被剥离。这时的鹰已经无法吃食了,它不能吃不能喝,凭借身体内很少的能量来支撑自己的生命,在痛苦的煎熬中静静等待。



几个月后,新的喙慢慢生长出来,鹰开始了重生的第二步。当新的喙长出来后,鹰用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然后又是痛苦而漫长的等待……奄奄一息的鹰在痛苦中长出了新的趾甲,而此时它还得熬过最后一关:用新长出来的趾甲把身上又长又重的羽毛一根根拔掉……当新的羽毛长出来后,鹰完成了它的重生!



新的喙、新的爪子、新的羽毛,鹰又能重新捕食了,重生后的鹰能够再活30年!



鹰是力量、勇敢、热情的象征,具有奋斗精神,鹰还是胜利的标志。鹰不畏狂风暴雨,在高空中自由地飞翔。



【链接】



鹰和雕——鹰是隼形目猛禽的典型代表,它的种数很多,在我国最常见的有苍鹰、雀鹰和赤腹鹰三种。



苍鹰俗称“鸡鹰”或“黄鹰”。雄鸟身体长约半米,雌鸟比雄鸟个头大一些,尾巴较长,身体是黑白色的。苍鹰在飞翔的时候,常常是煽动翅膀和滑翔交替进行,呈直线状飞翔。好象加满了油的飞机。这种鹰大多分布于我国东北、云南、广东等地区。小朋友注意了,苍鹰可是益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可以帮我们捕捉偷吃粮食的田鼠。



雀鹰俗称“鹞子”,体形比苍鹰稍小,尾巴较长,有十分明显的深褐色横斑,很容易识别。雀鹰在飞翔时很有意思,它会经常在空中呈圆圈状飞翔。在天空中画这一个又一个大圆圈。这种鹰经常选择山地森林或者在村子的河川小溪附近休息。主要繁殖于我国华北北部、东北西北部、北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等地区。



赤腹鹰比雀鹰稍大,上身为青黑色,尾巴上有几条细横带的羽毛。飞翔的姿势与雀鹰相同,也经常栖于林中,它主要以青蛙、蜥蜴和小鸟及大个的昆虫为食。繁殖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广东等地。



雕也是鹰科的鸟类,雕比鹰的个头要大许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雄鸟体长63厘米,雌鸟约70厘米。身体的羽毛成暗栗褐色,有金属光泽。尾巴上下是白色的,脚趾成黄色、爪子和嘴都为黑色。经常栖息于草原及湿地附近,元朝时期的皇帝忽必烈就很擅长射大雕。雕一般都在高山岩石或乔木上筑巢,用树枝、树皮筑成盘状,每窝产卵一般为2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03: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