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作文名师辅导小学生写作方法指导

[复制链接]
16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8:13:48 | 只看该作者
一份菜单
佚名


俄国大作家果戈理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戏剧。他每到一处,总不忘记带上他的宝贝——一个小笔记本。他把所听到的奇闻怪事,看到的风土人情,读过的警句,看书后的心得,都毫无例外的记在小笔记本里。


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上饭馆吃饭,直到服务员把饭菜全部摆上来了,他还在一个劲地埋头往小本子里写什么。他的朋友见了觉得十分奇怪,便好奇地问道:“你饭不吃,在本子上写些什么呀,这么重要?”


“哦,你不知道,真是太奇妙了,这份菜单对我太有用处了!”果戈理异常兴奋,像寻觅到什么宝贝似的,不能自已。


“那也得吃饭啊,看,饭菜都快凉了!”他的朋友催促着。


可别小看了果戈理抄在笔记本里的这份菜单,后来他在短篇小说集 《狄康卡近乡夜话》里,就用上了它。里面许多关于乌克兰的风俗习惯、民间传说、民歌谚语等,也都是从那本笔记本里得来的。


果戈理一生中最伟大的“嗜好”就是爱记笔记,同学们不妨也试着培养一下记笔记的“嗜好”,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笔头竟不再“枯涩”而变得“流畅”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8:14:07 | 只看该作者
杜甫抓笔改诗
  


被后人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杜甫住在京城长安的时候,有一天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


那天天气晴朗,曲江景色更是宜人。杜甫面对这美好的景致,打开随身携带的酒,自斟自饮。喝着喝着,但觉心旷神怡,诗兴大发,于是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曲江对酒》,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


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


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杜甫趁兴而归。路上他忽然想起了刚刚写的诗:“桃花和柳絮,怎么能‘欲语’呢?这是一种什么形象呢?”


他边走边想,越想越不对劲。回到家里,连忙铺好纸,连墨也不来及磨,抓过毛笔就往砚池里蘸,在纸上改写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不仅杜甫是这样,其他每一位文学大家都同样如此。正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作品仔细推敲、反复锤炼,才会留下享誉千载的名篇佳作。小朋友,你的锤炼功夫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8:14:21 | 只看该作者
冒充水手
  


1908年8月的一天早晨,伦敦东区的贫民窟里又来了一个穷汉,自称是流落的美国水手。他谈吐粗俗,穿着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手里提着一只破旧的箱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和他相处的时间长了,人们渐渐地发现,这个穷水手待人非常热情,愿意和所有人交朋友,而且什么都想知道。白天,他出入于工人家庭和难民收容所,和难民一起排队领面包,同穷汉们一起躺在街头或公园里,不时和人们聊天,向人们请教。人们都很喜欢这个水手,都乐于把心里话告诉他。晚上,这个水手就躲到一个人们不知道的地方,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放到箱子里。在这些珍贵的记录里,有精彩的词汇,也有动人的故事,还有人物速写和景物描绘。


三个月之后,这个水手回到了美国。不久,箱子里的素材被整理成特写《深渊里的人们》出版了。作品令人信服地揭露了英国资产阶级对工人的残酷剥削。


那个冒充水手的人,就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克·伦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8:14:34 | 只看该作者
作文贵在多练
  


[小故事]一个北方人来到南方的一个江滨小城,他向住在江边的老人请教游泳的方法,老人便把自己游泳的体会讲给他听。北方人听了好高兴,以为自己也可以在江里游泳了。有一天,一位小孩子不幸落入水中,北方人和老人同时跳入水中救人,结果北方人没救起小孩自己却葬身水底,而老人不仅救起了落水的小孩子,自己还安然无恙。


[小提示]从这则小故事我们想到,一些同学平时不注重练笔,总以为写作有什么诀窍,整天要求老师多指导写作“妙法”,以为这样就能笔下生辉。其实这与那位北方人有什么区别呢?“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练才能生巧。怎样练呢?1.练写。可写生活日记、学习日记、“五自”日记、新闻日记、秘密日记等,最关键的是要把身边的事记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坚持天天练笔。2.练改。初改,注意文要切题,看看文章是否有条理;精改,注意主次分明,看看文章是否有重点;细改,注意细节再还原,看看文章是否详实。有积累就有飞跃,同学们请记住:只要坚持天天练,成功一定属于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8:14:50 | 只看该作者
文不厌精
上海 浩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他在安徽滁县任太守时,曾写过一篇散文《醉翁亭记》。据说,他把这篇文章写好后,清清楚楚地誊抄了好几遍,叫人张贴到当时的六个城门口,请过往行人阅读修改。


一天,有个担柴的老人经过一个城门前,见围着不少人,出于好奇,就放下柴担挤了进去。这时有人正在读墙壁上贴着的《醉翁亭记》:“滁州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未山。其西南诸峰……”老人一听,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太守的文章虽好,就是太啰嗦。”此时,欧阳修也正好在旁边。一听这话,恍然大悟。他连忙赶回家中的书房,提笔凝思,将这段文字改了又改,反复锤炼,最终,这几十个字的开头只剩下“环滁皆山也”这极精炼的一句了。


可见,欧阳修一生给后人留下那么多脍灸人口的作品,是与他那“文不厌精”的写作态度是分不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8:15:13 | 只看该作者
罗丹砍手
江苏 杨谦
  


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家,一次,他应法国作家协会邀请,为著名作家巴尔扎克雕像。巴尔扎克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但他却长得又矮又胖,怎样塑造出美好的形象呢?罗丹为此伤透了脑筋。


经过反复琢磨,罗丹决定着力刻画这位大作家的精神美,雕塑出一位磊落、高尚和智慧的人。他前后花了七年工夫,终于完成了任务。


罗丹看着自己的杰作,心情十分激动,便叫来几位学生,让他们一起来欣赏。一位学生看着看着,把眼睛盯在雕像的手上,说:“这手像极了!老师,我从来也没见过这么奇妙而完美的手啊!”学生的赞美之词却引起了罗丹的沉思。不一会儿,他猛地操起一把斧子,朝雕像的双手砍去,一双“奇妙而完美”的手消失了,学生们都惊呆了!罗丹却平静地说:“这双手太突出了!它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属于这座雕像的整体了。记住,一件真正完美的艺术品,没有哪一部分会比整体更重要。”


罗丹说的是雕塑的道理,其实,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所谓整体,是指文章各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即一段一段的材料,每一段材料都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都必须围绕整体确定的中心来安排。如果某个部分的材料,不服从整体的需要,不为中心思想服务,哪怕写得再精彩,也是徒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08:15:21 | 只看该作者
巴尔扎克的“秘诀”
  


当我们读巴尔扎克的作品时,总感到他的作品非常贴近生活,让人觉得很亲近。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从资本家到工人,他都刻画得栩栩如生,非常真实可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他又是如何来了解和把握他所要描写的对象的呢?原来,他采用了一种很特别的观察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方法。


一天深夜,巴黎贫穷工人的聚集地巴耐区的街头,冷冷清清,有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徘徊。他东张西望,不时地低头看表,像是在等什么人。到了11点钟左右,巴耐区唯一的一家剧院散场了,观众从剧院里涌了出来。人群中一对工人模样的年轻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从他身旁擦肩而过,嘴里还在谈论刚才看的戏剧。巴尔扎克见了赶紧追上去,紧紧地跟在他们后面,听他们说话。这对夫妇一边走一边闲聊。妻子说:“太有趣了,下礼拜如果有钱,咱们再看一场。”丈夫说:“工厂倒闭了,从明天起,我又要失业了。”一谈到钱,女人哀叹起来:“昨天土豆又涨价了,欠面包房的钱还没有付,这冬天实在太长了,煤也快用完 了……”在寒冷的夜风中,巴尔扎克一直跟踪他们,细细地偷听他们的谈话,一直跟他们走到家门口,这才转身离去,又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巴尔扎克把这种深入生活的方法称为“摄魂法”。他认为,采用这种方法,能够进入他们的生活,摄取他们的身体与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19: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