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有没有窍门
辽宁 于丽萍
凯君:亲爱的读者朋友,欢迎您走进作文聊天室。今天,我们请来了辽宁省中县的于丽萍老师、贵州省松桃县的石敦奇先生,安徽省南陵县黄墓镇中心小学的李艳同学,贵州省榕江县的陆玉琦家长。请他们谈一谈作文有没有小窍门。
石敦奇:严格说起来,作文并没有什么固定模式,更没有什么窍门可言,咋写好就咋写,但实际有这样几点我认为应该注意,这也算是我的一点小窍门吧。我认为写作文头一句要短。
凯君:为什么头一句要短呢?
石敦奇:文章头一句长了,叫人拿起来一看就头痛。第一句一定要千方百计写短,最好是三五个字。每个段落的头一句,也应尽量写短。比如:朱老板最近在闹市区新开了一家豪华的皮货商店。像这样的开头,我们就可把“最近”一词提到前边来,使其变成“最近,朱老板在闹市区新开了一家豪华的皮货商店”。
凯君:的确,这样一变,句子短了,看起来读起来都觉得顺当。其实写作文不仅头一句要短,第一自然段也要简洁明了,开门见山。石先生,你还有别的小窍门吗?
石敦奇:我认为写文章时应适当运用“话分两头”和“说时迟,那时快”。有时,我们写文章本来是写这个人、这件事的,但不得不联系到另一个好像无关的人,无关的事。这种情况,如不使用“话分两头”就有“跑题”、“分岔”的感觉。例如,有篇文章《我的妈妈》,在记叙中涉及姥姥,由于没用“话分两头”,结果读者被弄糊涂了。
凯君:其实,石先生的“话分两头”就是过渡句。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缺少了过渡句,就容易上下脱节,出现“分岔”现象。像许多古典小说或武打小说中就常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来过渡。那么石先生的“说时迟,那时快”又是什么意思呢?
于丽萍:我替石先生来解释,看我理解得对不对。我们写文章,尤其是记事时,只能一笔一笔一一道来,如果不加些词语来形容,就会写得平淡无奇,缺少精彩人,在关键处用上“说时迟,那时快”这样的词语,一定会增强表达效果。
石敦奇:于老师理解得太对了。例如这样一段话:“冷不防,歹徒拔出刀来,嗖的一声向赤手空拳的张叔叔刺去。叭,说时迟,那时快,张叔叔凭着多年警校晨练就的好身手,一掌劈开歼的狠命一击,同时给对方一个漂亮的扫堂腿,歼重重地摔了个嘴啃泥。”不信划去“说时迟,那时快”,效果肯定不一样。
凯君:石先生说的这几点,可以说是作文中的小窍门。你们几位怎么认为呢?
于丽萍:其实,我承认作文中有些技巧,但要写好作文,关键还是打好基础。比如作文需要观察,只有认真观察,才能写得生动形象。我给大家讲一个观察的故事。
《水浒传》第56回写的是时迁潜入徐宁家中偷雁瓴锁子甲。起初,作者施耐庵写这回书修改过多次,还是不满意。一天,他正伏在桌上构思。忽然有人从门前一闪而过。他便走到门外去看,发现一只芦花鸡没有了。再看刚刚闪过的那人,是李大,便叫住他想跟他谈几句话。没想到李大心虚,连忙把布袋里的鸡倒出来,并请求原谅。施耐庵知道李大是条硬汉子,家中有位九十岁的瞎眼的老母亲,穷得没法生活,才干出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于是,就叫家里人盛上饭菜给李大吃,并劝李大以后要学好,还说,我这里有二两白银,用红纸包着,放在正梁上,今晚你如果能偷走,就赏给你。
到了晚上,施耐庵早早把门窗关紧,点着灯火,两眼注视着大梁。其实,这时李大已藏在大橱后面。到了半夜,他学了几声鼠叫,就像跳蚤一样,蹿到正梁上,把银子偷走了。
施耐庵经过这一翻仔细观察后,又重新修改了“时迁盗甲”这回书。这一情节,也就更加生动了,人物形象也更加丰富了。
陆玉琦:我同意于老师的观点,作为家长我觉得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我教女儿写作文就是让她学会观察,她写的最好的一篇作文也是观察之后的结果。
有一年春耕时节,我带孩子一起去乡下,看到了农民耕地、播种、浇水。回来后,他照着农民的模样,也用破瓦盆装泥土,把种子放在热水里泡,然后把种子埋在泥土里头。接着就天天浇水,日日等待种子发芽。可是过了很多天,仍然没见种子的芽从土里钻出来。他着急了,扒天土,一看,种子变成绿色了,又用手一捏,发出一股浓浓的臭味。于是,孩子哭着把情况告诉我。我说:“大人是用温水泡种,而你是用热水,煮熟的种子 不发芽。另外你把种子埋得太深,小芽拱不出来。”“呵,原来种子也有性格,泥土也有脾气。”孩子明白了。然后孩子自己写了篇日记,题目旧《神秘的泥土》。
凯君:大家的观点都很鲜明,但我觉得李艳同学最有发言权,请你谈谈自己的观点。
李艳:写作文说有窍门也有,说没有也没有,勤写多写就能找到窍门,写得少,即使有窍门也找不到。就我个人经验看,我信为修改很必要。我有一篇文章《买菜》在《百家作文指导》上发表,我认为跟修改是分不开的。有一次,教师让我把《买菜》修改一下,寄给杂志社。文章改好后给爸爸看,爸爸只是说:“要修改。”我埋怨地说:“怎么修改呀?”以前,我写作文从不修改,即使文章里有许多病句,我认为那也是老师的事。但第一次投稿是令我兴奋的事,不会修改也得学,要不然文章发表了,上面有病句、错别字,那老师和同学们看了还不笑掉大牙!于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逐字逐句地检查。我自以为文章改得无懈可击了,交给爸爸看。爸爸看后说:“错别字没有了,但内容还要改。”于是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对原文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该删除的删除,该增添的增添,总算把文章修改完毕。我兴致勃勃把稿子交给老师,当看到老师阅稿时那紧锁的眉头,知道还有不少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又改了一遍,终于改好了稿子。
凯君:李艳同学,通过这次投稿,你对修改有了怎样的认识?
李艳:以前我总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现在我才真正懂得“文章不厌百回改”的含意了。
凯君:跟大家聊了这么多,我的脑袋也开了窍,今后我一定会用上石先生谈的这些小窍门,同时一定注重基础、多写勤写,作文写完后认真修改。我想大家会和我有同感。衷心感谢几位,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欢迎几位常来作文聊天室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