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641|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制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7: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7: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桂林山水的特点,初步了解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
  2、初步感受桂林山水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对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课前调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课堂展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提炼,提升学生的桂林山水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探索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了解桂林山水的成因。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教师要求收集有关桂林山水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制作反映桂林山水成因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有着数不清的美景胜境。先看看山吧。著名的五岳是各具特点,还有天下第一山——黄山、难识真面目的庐山等座座都令人流连忘返;再看看水,浩浩荡荡、滚滚东流的第一大河长江,中华民族的摇蓝黄河振撼人心,秀美的西湖,明镜般的天池又让人心旷神怡。正是这样的山山水水将祖国大地装典得格外美丽。(课件展示1)
  在祖国众多美景中有一处非常特别,她的山水极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她以雄奇秀逸的丰采,使每一位到这游览的人的心灵受到触动,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最美好的语赞美她,讴歌她。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诗,我给大家读读:诸峰如笋拔垢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在老师的描述中你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著名的风景区了吗?(板书:桂林山水)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桂林山水》,共同去领略那儿的独特景象。
  二、新授
  第一部分:了解桂林的地理位置、历史、名称由来。
  1、既然我们要去桂林游玩,首先就要了解一些桂林的基本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前老师发的阅读材料。阅读材料上的这段话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先请大家:
  (1)读一读这段文字
  (2)指一指:地图中桂林的位置
  (3)算一算:桂林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001+214-1=2214年
  (4)说一说:桂林名称的由来
  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互相讨论。
  2、学生回答,老师相应补充:
  (1)请学生来指图。(评价)能不能再给大家说说桂林在哪个自治区,在什么方位?
  (2)桂林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她不仅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城市,从古至今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云集在此,所以又有“文化城”的美称。早在1982年就成为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3)大家想象一下,金秋时节,在郁郁葱葱的桂树掩映下的桂林,不时飘来阵阵桂花的香气,真是令人心醉呀!
  3、过渡:同学们桂林的名字美,她的风景更美!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评价)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桂林山水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呢?
  第二部分:感觉桂林秀山、清水、奇洞的景色(教学重点)
  1、请同学们打开书P115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正是独具特色的秀山、清水、奇洞构成的锦绣画卷使的桂林山水甲天下。
  2、那么,桂林的山究竟是如何秀美?水是怎么清澈?洞又有多奇特呢?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的。课前我们班同学已经分成了三大组,每一组围绕一个主题,按照老师给出的自学提纲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学习。现在就要请三组同学分别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了。比一比,哪一组介绍的最好。
  (1)我们就按照顺序,首先请第一组来介绍山。
  师总结:好,让我们用掌声感谢第一组的介绍。现在我明白了“诸峰如笋拔地起,碧玉含翠竖云端”的含义了。桂林的山真是神姿仙态,婀娜秀丽啊!
  (2)接着请第二组同学给我们介绍水。
  师总结:同样也用掌声感谢第二组的介绍。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他们在介绍漓江的水时仍离不开讲桂林的山,是吗?其实这正是桂林山水的独特之处,秀山围绕着清水,清水倒映着秀山,山水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所以才会形成“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奇观!现在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诗句,来体会它的含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3)最后再请第三组来介绍洞。
  师总结:我们也要感谢第三组的介绍。这奇幻多姿的岩洞被人们称为瑰丽无比的“艺术宫殿”,真是名符其实!我想无论是谁看到这种神奇的景像都会叹为观止的!可以说桂林的奇洞美石为桂林山水锦上添花。
  3、刚才三组同学介绍得都很精彩,真是分不出谁最好。通过你们的介绍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山的秀美、水的清澈和洞的神奇,领略了“三绝”的绝妙之处。大家想想,单独着桂林的山、水、洞都已如此美,如果三者浑然一体,那将是多么妩媚多妖,仙境般地桂林风景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段录像,整体地欣赏一下桂林美景。(看录像,课件展示2)桂林山水真是太美了!难怪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第三部分:探索桂林仙境的奥秘(教学难点)
  1、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林秀美的山、清澈的水、奇特的洞、美妙的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一起去初步探索桂林仙境的奥秘。
  (1)请大家看书P116-117桂林仙境的奥秘这一部分的2、3自然段,先自己读读,再讨论讨论:桂林山水形成的二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石灰岩:它是形成桂林山水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石灰岩就没有今天的桂林山水。
  *含有二氧化碳水:CO2水;(教师板书)
  (2)关于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有没有问题要提?
  学生提问,教师归纳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石灰岩?②石灰岩是怎么形成的?③什么是石钟乳、石笋?
  (3)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演示。(课件展示3)
  ①看一段动画介绍。现在有没有明白什么是石灰岩,它是怎么形成的了吗?今天桂林的山、水、洞、石就是由石灰岩发育而来的。
  ②为什么要含有CO2的水?桂林的雨水中为什么含有CO2?含有CO2的水是怎样使石灰岩形成桂林的山、水、洞、石?接下来我们来解决这几个问题。请大家继续看动画介绍,答案就在里面,仔细听认真看呀!(课件展示4)
  ③什么是石钟乳、石笋、石柱?看动画介绍。(课件展示5)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含有CO2的雨水,既像一位雕塑家,又像一位美容师。经过几百万上,把石灰岩塑造、打扮成了繁花似锦、千姿百态的山、峰、洞、石,形成了桂林的仙境。
  2、同学们现在一定觉得大自然特别神奇,的确大自然充满了无穷的奥秘,等待着你们不断地增长知识去控索。刚才我们解决了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些问题也很容易值得探索,大家如果有兴趣,课后我们还可以一起继续去研究。
  3、同学们,其实在我国云南石林、广东肇庆也有一些由石灰岩形成的峰林;华北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石灰岩,可为什么它们没有形成象桂林这样秀美的山水,为什么人们唯独称赞“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1)看屏幕上这段话,自由读,想想原因(互相说说桂林山水能甲天下的原因)(课件6)
  (2)指名说。
  ①桂林一带的石灰岩分布广、厚度大、质地纯净。
  教师小结:对!尽管石林、庆肇的石灰岩厚度大、质地纯净,但由于面积小,分布不广,所以不能形成“桂林山水”那样雄伟壮观的气派。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又给桂林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教师小结:华北地区虽然有大面积的石灰岩,但气候干少雨,比较寒冷,因此难以形成桂林婀娜多姿。
  (3)小结:正是因为这些优越的条件,使桂林的风景,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发育的完美上,都是独树一帜,天下第一。
  第四部分:桂林山水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桂林山水,引来无数旅游观光的中外游人,令他们留连忘返。那么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呢?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讨论。
  (1)第一个影响是什么?(她让世界了解了我国的锦绣河山和灿烂文化,增进了我国与世界的社会交往)
  ①让我们来读读一些国际友人游览过桂林后的感想。(出示课件7,请四名学生读)
  ②这些话语是国际友人对桂林极高的评价,从他们的评价中我们不难发现:桂林已经成了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已经让无数的外国人领略到了我们国家山水的神奇和文化的灿烂。
  (2)第二个影响是什么?(她使中国人面对这举世无双的国宝,感到无比骄傲。)
  ①我们班上有几位同学是去这桂林,亲身感受到了桂林的美,而大部分同学是通过这节课了解了桂林,那么你们面对这举世无双的车宝是怎样的心情呢?
  ②你看连江总书记游览过桂林后都激动地讲了这番话。人们一起读读。(出示课件8江总书记的话)
  ③我想这句话是最能代表每一位看到桂林山水的中国人内心骄傲、自豪的感情了。
  (3)还有什么影响?(她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增加了社会财富,从而推动了社会前进),请大家看一组资料。(出示课件9)
  2、总结:从这几个数据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桂林的旅游业的确不仅沟通了中国与世界的社会交往还增加了国家和地方的社会财富,促进了桂林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五、课后活动。
  同学们,桂林的山水如此美丽,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桂林人民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资源,每年都要隆重举办“山水旅游节”,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今年将举行新世纪的第一个“山水旅游节”,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当小小设计师。我们来看看课后活动的内容。
  同学们可以个人设计,也可以合作设计。我们要进行评比。把好的设计寄给桂林市旅游局。如果被选中,你设计的标志和宣传语说不定就会传遍大江南北,传到世界各地,这也是对桂林旅游业的一个贡献,同学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六、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教养
    ①、学习本课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②、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
    ③、归纳中心思想,练习按文章叙述的方法给课文列提纲。
    ④、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育
     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3、发展
     学生的观察力、综合概括能力、背诵能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写提纲。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三、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幻灯片、幻灯机、录像带、录像机等。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会生字词,通读课文。
   2、理清课文的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3、教学课文一、二、三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课题,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指导理解“记”的意思。
  二、通读课文,说说课文大概写了什么。
  三、检查预习情况,指导读准生字词。
  四、理清条理,给课文分段。
   1、问:按游览的顺序,课文可以分几段?怎样分?
   2、检查分段情况,指导分段。
  五、再读全文,说说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游览的路线是怎样的?
    板书:金华城—→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六、讲读课文一至三段。
   1、作者出了金华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说
     说。(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溪流)。
   2、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作者的感受怎样?(板书:一片明艳)
   3、观看录相,亲自感受。你觉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导感情朗读。
   4、作者还听到了什么?溪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缓,时而急的变化?观看录相,然后说说。
   5、作者为什么要写路上看到的景色?这溪流和双龙洞有什么关系?
   6、作者先游览了洞口,你觉得洞口有什么特点?(板书:突兀森郁)理解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7、外洞又有什么特点?读读文中的句子,仔细体会,然后说说。
   8、观看录相,亲自感受。感情朗读写洞口和外洞的语句。
   9、有感情朗读一至三段。
   10、小结:
      这一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的一、二、三段,了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跟作者一起游览了路上和洞口、外洞的景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讲读课文四、五、六段,了解双龙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了作者先写了路上的景色和洞口、外洞是怎样的等内容。
   2、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外洞、洞口各有什么特点?(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先指名说,再各自练说)
   3、沿途的景色如此迷人,洞中的景物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
   4、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一段路,这就是孔隙,那么什么叫孔隙?(出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理解“孔隙”)
  二、教学第四段。
   1、这孔隙有什么特点?请同学默读第四段,边读边想。
   2、读后问:
    ①作者用什么方法通过孔隙?(小船)这样小的小船通过孔隙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窄板书:窄)
    ②人卧在船上后那个样子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读一读,仔细体会一下。人要这样贴着船才能通过孔隙又说明了孔隙有什么特点?(孔隙矮板书: 矮)
    ③那么,坐小船经过孔隙时的感觉是怎样的?用“~~”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眼前昏暗了......挤压过来。”一句,自由朗读, 读后问:“挤压”是什么意思?(挤过来,压下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这又说明了孔隙还有一个什么特点?(孔隙险板:险)
   3、小结:从这一段的理解可以知道孔隙的特点是......(指着板书理解)
   4、设计引读:孔隙很窄,只有......;孔隙很矮,只要你.......体会孔隙的特点。(按课文写孔隙特点的内容设计)
   5、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录相,亲自看看孔隙是怎样的和人怎样进出孔隙。
   6、作者就是这样先写出孔隙的窄,再写孔隙的矮,最后写孔隙的险的特点的。试按这样的条理练习背诵这一段,先自由练背,再指名试背,互相背。
  三、教学第五、六段。
   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
   2、默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词,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一句,概括出内洞的特点。(板书:黑、奇、大)
   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
   5、下面请同学再仔细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内洞的?
   6、读到这里,你知道双龙洞名的来历吗?哪个句子讲明了?指名读出有关句子,再相机点题。
  四、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你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有关句子来说说怎样出洞的吗?出示幻灯,学生先说,再指名说。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五、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四、五、六段,跟着作者游览了孔隙和内洞,了解了孔隙和内洞的特点,那上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时间允许,再自由朗读四、五、六段,欣赏体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2、归纳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概括中心思想,指导给课文列写提纲。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说说每一段讲了什么?
  二、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反映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双龙洞的美丽奇特,体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可爱河山美丽奇特指导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指导给课文列提纲。(先自由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再汇报讨论)
  四、质疑,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
  五、堂上检查,背诵第五自然段。
  六、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欣赏了双龙洞的美丽奇特,领会到了祖国山河的可爱。课后大家要认真读读课文,好好欣赏欣赏。有机会,我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7: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4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感受北国天山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
   挂图:画有导游线路的小黑板;天山景物课件。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直接揭题
   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学生自学
   带着过度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
   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
   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象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
  ◆引导读通
   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
  ◆合作学习
   你觉得 哪些语段、词句写的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里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班级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激发兴趣,课外延伸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
  ◆摘抄优美词句
   有条件的设计专门的摘录本子,指导摘录的格式,提醒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要进行这样的摘录。
  ◆作业
   复习词语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讨论和想象,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完成课后第二题;
    2.通过合作解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策略
   本课拟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略读复述、把握主要内容。
   2.合作讨论、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3.感情朗读、激发想象、说议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合作学习,理解“诚信与财富”。
  过程与方法
  一、让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改成问题,向其它同学提问。
    学生问:“父亲”正面临的一个道德问题是什幺?
    教师追问:没有道德的人会怎样做?
    学生问:为什幺“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教师追问:汽车难道不是财富吗?
    教师帮助学生举例:“父亲”为什幺中了彩还不高兴?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地说明理由和根据。
  二、1.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我”“喜悦——迷惑不解——高兴”的感情变化。
    2.发挥想象,回答问题。
     ①库伯把汽车开走后,“我们”一家的心情怎样,体会人物对话。
     ②“父亲”不把汽车给库伯,结果会怎样?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个角色,又会怎样做?
    3.将自己所说的内容写一写。
  教后小结:
  学生质疑,如何释疑?方法很多:过去传统的做法都是:教师释疑或学生释疑,其实,师生合作释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师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使生生互动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教师的调控引导作用,使师生互动起来,从而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对话环境,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7: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6《万年牢》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的是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9 17: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7《尊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很多新的启示。
  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只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只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事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画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咙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上体会思想。
  3.从描述中看,这个年轻人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么想的?
  点拨,揭示中心
  1.讨论: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是什么使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诚实的劳动和做人的品质是多么重要。它能成就人的一生。
  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来获取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指导学生带感情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布置作业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出示有关“尊严”和做人方面的格言,让学生读一读,并试着拟一条人生格言。可提示学生从“什么是尊严”和“尊严的意义”以及如何做人等方面去想,然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21: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