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余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5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3卡罗纳》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3分钟)
   1、师:一个只读小学3年级的孩子,在他母亲生日那天,献给了母亲一封长达八页纸的信,来深深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热爱,信的四周还画上了漂亮的花边。可是半年后,无限疼爱的母亲竟然生病去世了,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连两腿也站不稳,好象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他万分伤心。
    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A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B是啊,世界上最伟大的就是母爱,可是他却失去了母亲。)
    这个可怜的孩子叫----------- 点击课件,出示课题:卡罗纳
   2、师生问好。(按序发下复印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5分钟
    走进卡罗纳,走进包含深情的字里行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明白吗?(生阅读,师巡视)4分钟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这样投入,说明同学们被这篇课文感动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吧。(出示生词课件)
    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生(控制在2-3人)读,师点评。(A、你读得真好,普通话很标准。B、准确,响亮,请坐!C、你读得声音很响亮,这个词语试着再读一遍,好吗?D、你的声音真美!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的声音。)1分钟
    都能写准确了吗?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6分钟)
   1、可怜的卡罗纳就要来学校上学了,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引读第一自然段老师的话。
   2、自己再读老师的这段话,读着读着,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画上一些记号。深入到每一个字词,甚至每一个标点中去。板书:庄重严肃热情
   3、老师怀着对卡罗纳的无限同情与热爱,怀着对我们的热切希望说:“生齐读老师的话…”
  四、围绕第一自然段研读课文16分钟
   1、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细细地读课文,用心灵去感受,划出这些句子,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字词。找了以后,在4人小组里交流讨论。5
    生讨论,师巡视,点拨引导。
   2、刚才大家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大家是多么具有钻研精神。接下去我们来汇报,按照这样的规则:我们是()对待卡罗纳,我的根据是(读一读课文中的材料);然后再具体地说说我是怎么根据这个材料想到的。
    点拨,随学生的反馈,出示相关课文段落。
    A、(1)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没有说话,都屏息凝神地望着卡罗纳?2
        (为卡罗纳失去母亲而感到同情。)
      (2)朗读体会。
    B、哪几个动作最能反映我对卡罗纳的同情与关心?3
      朗读体会,止到“只是把他的手放在我的手上。”
      从我的一个放,一个贴,一句卡罗纳别哭了,让卡罗纳深切感受到同学对他的同情与关切。
    C、朗读体会。1
    D、(1)为什么卡罗纳的目光中充满着无法形容的悲哀,为什么卡罗纳的神情仿佛在说:“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他此时想起了什么?5
      (2)为什么这么肯定?
      (3)朗读:看到我的母亲在等我,看到我扑进母亲的怀抱,卡罗纳的目光里………
        …………….我恍然大悟………….和他一块儿回家去。
        这也是母亲把我推开,目不转睛地望着卡罗纳的用意。
  五、小结4分钟
    当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失去母亲的同学卡罗纳的?
    庄重严肃热情
    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卡罗纳的…………………?
    这庄重严肃,热情是老师对我们的希望,也是我母亲对我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也一定是我们502班每一位同学的希望。这庄重严肃,热情包含了我们对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深深的爱!(板书:爱)
    出示课件,齐读:
    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退的。
    爱,让人间充满温馨。
  六、内化拓展10分钟
   1、写信
    A请您给卡罗纳写一封信,给他以春天般的温暖,让他心头的悲伤早日消退。
    B请您代表卡罗纳,向关爱他的人(选取其中的一个)写一封信,感谢他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和帮助。
     学生选择写信,交流。
   2、出示《爱的教育》,课外阅读《爱的教育》。
  
  板书:
             庄重
          严肃    爱!
             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4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提示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
   课文共分13自然段,可分为3大段。
   第一段, 保罗以为小男孩自己想得到新车,结果错了。
   第二段,写保罗以为小男孩想坐车炫耀自己,又错了。
   第三段,写保罗与小男孩兄弟俩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并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一道理。
   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很适于学生朗读、复述;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由此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文章结尾点题,提示中心的写法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易于学生迁移运用,教师在教学时要发挥教材的这些优势。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能联系全文、掌握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激发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从小男孩的言语行为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理解保罗的心理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设计思路】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去探究文本内容。
   第一课时重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段落结构,弄清文章中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围绕“(谁)把(什么)给予(谁)?”这个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说说课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保罗开始以为能得到一辆新车是十分快乐的事,后来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感悟到“给予是快乐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也应该学会给予,不应一味的索取,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 给予是快乐的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读准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炫耀圣诞节轿车兜一圈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再读课文
     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看车时、坐车出去时。)
     在这两次对话过程中保罗和小男孩想得一样吗?保罗错在哪里。
     在整个事情中,保罗懂得了什么?
     根据以上提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第1到7节写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对话。
   (2)第8到11节写了保罗和小男孩在乘车出去玩时的对话。
   (3)第12到13节写保罗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话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题。
    出示:课文中讲了把给予
    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
  二、交流、讨论以上问题
    老师把握好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
   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三、再读课文。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
    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这句话,想什么意思。
    请你说说小男孩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给予
    保罗听了这句话为什么很吃惊?
    读文中内容,知道保罗开始以为是小男孩希望有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可现在知道了他并不是想要一个能给予他新车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帮助别人,做一个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么的高尚啊,所以十分惊讶。
    理解“不由自主”
    这是保罗对小男孩由敬而生爱,所以想到了要带他坐车出去玩玩。
    齐读课文第1到7节,读出保罗和小男孩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体会小男孩“一心希望给予别人快乐”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车出去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从小男孩的哪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欢乐给予他的小弟弟。
    “弟弟,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刚才告诉你的一样?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橱窗里那些好东西了!”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1)小男孩在说这句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要把快乐给予弟弟
  (2)保罗在没听到这句话时,是怎样想的?
    认为这个小男孩想在邻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车回家的。
  (3)听了这句话后保罗知道了什么?
    他不是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让他那脚有残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罗的哥哥送给保罗的新车,并且告诉自己的弟弟,今后他也要送给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让他坐在新车里看圣诞节橱窗里的好东西。
  (4)保罗知道了这个小男孩的想法,现在会怎么做呢?
    读课文第12节,用笔圈出写保罗动作的词。
    下了车抱进了
  (5)“接下去他们去了哪?”请大家发挥想象。
    他们三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小弟弟
    小男孩
    保罗
    小弟弟是第一次这样乘车亲眼看到圣诞之夜的风光而难忘
    小男孩是为让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是由于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欢乐而难忘
    保罗得到了一辆新车,遇到了一个小男孩。你认为什么更使他高兴?为什么?
    因为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三、学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谁的话让你感动了。(小男孩)
    那么你现在有什么话要对小男孩说呢?请大家准备一下,把你最想对小男孩说的话写下来。
  四、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齐读、分组、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理解体会周恩来学习目标、志向,并向其学习。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关键点: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教学思路:通过读课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路:理清“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字面意思,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教学学路:让学生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联想。
  一、揭题导入。
   1、介绍周恩来
   2.试着读课文。
  二、初步读文,扫清文字障碍。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全文,正音。解决“华、索、模、振”在文章中的正确读音。
   3.同桌互读。
   4、生字测读,并提醒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注意其读音。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整体感悟,综合探究。
   1、自渎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从每个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2、自主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读文,交流读文所得。
   3、自由组合学习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读文。
   4、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恰当的评价指导。
   5、说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联系图片过去的中华、现在的中华在你心中的样子。)
   6、联系上下文,理解周恩来的志向同前两个孩子是不同的,在当时那种背景下,13岁孩子的豪言壮举足以说明他志向的远大。
   7、学了这篇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三、诵读。
   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小组读。
   3、个别读课文。
  四、课外延伸。
   1、读一读周总理的格言。
   2、阅读《立志争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⒈理解生字新词。
   ⒉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⒊引导学生初步思考“预习”与“思考.练习”,使孩子对本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⒋读通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在较短时间内以一定的速度读通课文。
  三、教学准备:
    ⒈投影片A、B
    ⒉投影片(课文插图)
  四、教学过程:
  ㈠自读:(第一轮)
  ⒈明确自学要求:[出示投影(小黑板)A]
  ⑴默读:①标出小节;②用横线划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字典将解释注在课文相应的词条旁。
  ⑵轻读:①读时能听见自己的发音;②先通读,读不顺的地方再反复读,直到通顺(达到“三不”)为止。
  ⒉学生自学。
  ㈡交流:
  ⒈校对小节数:计11小节。
  ⒉读写生字词。(试读与范读结合;板演、书空与范写结合。)
  ⒊解释词语:(以思考.练习4的词语为主)
  步骤:⑴读出词语所在的句子。
  ⑵解释(能联系上下文最好,但绝不强求。)
  推荐:推举,介绍。
  秘诀:秘密的窍门、办法。
  删掉:(演示)
  颠倒:(举例)
  典雅:优美不粗俗。
  融洽:彼此感情好。(谈得投机)
  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蕴含:包含。
  受益匪浅:匪,不、非。受益不浅。
  平易近人:态度和气,使人容易接近。
  身临其境:自己亲身经历。
  堪称楷模:堪,可以,值得。楷模,榜样,模范。可以称为模范,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隔岸观火:形容和自己关系不大,采取旁观的态度。
  ⒋通读:
  每生读一小节,师适当点拨。达到不添、不漏、不错。
  ㈢自读:(第二轮)[出示投影(小黑板)B]
  ⒈明确自学要求:
  ⑴审题质疑(自问自答与自问他答结合)
  ⑵初步思考解答“预习”题:
  ①在文中划出作者的姓名;
  ②划出作者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读一读。
  ③结尾句说明了什么?
  ⑶思考.练习:
  ①完成第一题。
  ②在文中划出第二题的句子,并读一读。
  ⒉学生自学。
  ㈣交流。
  ⒈补充: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⒉引导分段:爬山虎的主人是谁?写了主人的几件事?
  ⑴简介叶圣陶(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我们曾学过叶老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爬山虎的脚》。
  ⑵第一段(1─4)修改作文;第二段(5─10)应邀作客;第三段(11 )我的印象。
  ⑶课文讲了1963年“我”的一篇作文获奖,叶圣陶先生帮他修改作文并邀请作者到他家作客的事。
  ㈤作业:
  ⒈抄写生字新词。
  ⒉对文末句质疑并解答。
  ⒊附:试改《一张画像》第四小节。[投影片(小黑板)C]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叶老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平易近人的人品。
   2、从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3、会用“受益匪浅”“堪称楷模”造句。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目标1,2。
   2、难点:目标2。
  教学准备:
    投影片c、d、e、f、g。
    肖复兴的书<<日子的回忆>>,主编的杂志<<人民文学>>,发表文章的报纸<<文汇报.笔会>>。
    模式运作图示:
    第三轮自读,读懂,理解课文
    第四轮自读,读出,拓展延伸
  一、自读:(第三轮)
  1、复习引入:
  (1)读题,课文中哪句话点明了题目?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同时,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点明了题目。说明了叶圣陶先生帮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去他家作客的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过渡:是的,从这件事中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样写的。
  (3)连线:(大黑板)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
  2、自读:
  (1)要求:作品是怎么写的?请在“修改作文”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作家是怎样做的?请在“邀请作客”这部分找个成语概括。(竞赛形式)
  (2)交流:(作品:一丝不苟;作家:平易近人)造句:堪称楷模
  (3)引入:“修改作文”这部分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的?
  邀请作客这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表现叶圣陶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示投影)
  3、自读“修改作文”部分:
  (1)大字报出示:<<一张画像>>1,2小节修改稿。
  (2)同学们看了有什么感受?肖复兴呢?引读:“我翻到的那片作文,一下子愣住了:......曲线。”
  (3)看大字报引读第三节。(突出:准确,干净,规范,确切)(填空:修改后的作文做到用字──、──,句子──,──)
  (4)比较自改与叶圣陶修改的<<一张画像>>的第三小节,进一步体会“一丝不苟”的修改作风(出示投影修改稿)
  (5)引读54页<<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第二节:(读──改──读)
  (6)看了叶圣陶先生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肖复兴呢?他收获很大,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一丝不苟:做事认真,一点儿不马虎。大气候:大成就。两大收获:一、是看到了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了文学事业的艰巨。)
  (7)为什么肖复兴会受益匪浅?比我们收获大?(我们是”隔岸观火“肖是“身临其境”。
  (8)齐读“我真的从中受益匪浅......如春风拂面。”引入学“邀请作客”部分。
  4、自读“邀请作客”部分:
  (1)课文中那些词语表现了叶老先生平易近人的人品?若能谈谈理由就更棒了。(1、意外;2、叶小沫在门口迎接了我;握了握手;4、交谈融洽。)
  (2)交流:这次谈话使“我”─────。(投影片)
  二、自读:(第四轮)
  1、叶圣陶先生为肖复兴修改作文这件事,对肖复兴的成长影响很大,齐读11小节。后来肖复兴发奋学习,充实做人,勤奋写作,终于成长为当代有名的作家,至今为止,已出版了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的文学大奖。(出示书《日子的回忆》,他主编的杂志《人民文学》,<<文汇报.笔会>>,<< 今夜无法入睡>>。)
  三、作业:
  1、造句:受益匪浅堪称楷模
  2、修改<<一张画像>>第5小节,再次同叶先生赛一赛。(出示投影片)
  附:板书设计
             作品
                修改作文────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一丝不苟
     那绿绿的爬山虎
             人品
                邀请作客────作家就是这样做的平易近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7乌塔》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从乌塔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查找资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电话号码 独自一人游欧洲
            给家里打电话(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三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
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
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附: 综合资料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由两封信组成,一封是张国强同学写给柯岩的信,他认为同学们嫉妒他获奖,因而疏远他,感到很寂寞,所以写信向柯岩老师讨教,希望得到柯岩老师的帮助。一封是柯岩的回信,她在信中通过合理的推断,分析了张国强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告诫国强: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一点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难与共,才能飞快地进步。张国强在信中提到的问题,是学生在生活中很有可能遇到的,因此这篇课文对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问题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提出的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避免类似问题;二是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2?词语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也作“尺短寸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楚辞?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2)对词语的理解。
  红眼病:在课文里指看到国强取得好成绩非常羡慕而忌妒。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摔跟头: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建议
  1?在教学时,建议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主要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中悟出些什么”展开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柯岩在回信劝告国强时是非常真诚、耐心的,这样才可能令国强信服。然后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推想: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何看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教师要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形成互动。
  教师还应根据文后的提示,引导学生共同讨论从课文中发现的书信的格式、写法。
  2?对要求认读的词语,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大意。
  3?本文的课题富有哲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举例的方法说说自己的理解。
  4?课后,可以建议学生之间互通书信,内容可以是互相沟通、消除误解,也可以是交流彼此对成长中遇到问题的一些看法,在实践中学习用书信进行书面交际。
  四、相关链接
  柯岩 满族人,当代诗人、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1929年生于河南郑州,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从事多种文学形式的写作,已出版专著50余部。
  她原名冯恺,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我们中国的古代人把绿绿的小树称之为柯;岩呢,当然是大大的坚硬的石头。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须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根扎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上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书信的格式
  (1) 称呼。把对收信人的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后面加上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怎样称呼,要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而定,一般说,当面怎样称呼,信上就怎样称呼。有时可以在称呼前面加“敬爱的”“亲爱的”这样的词语。
  (2) 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部分。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是先写问候的话,如,“您好!”“你身体好吗?”如果写的是回信,可以写“×月×日的来信已收到”等内容。如果来信中提出一些问题或要求代办的事,可以先把问题回答清楚,或者把代办事情的结果告诉对方,然后再写自己想说的话。如果说的事情多,就应该分段写,写完一件,再写一件。每段起行空两格,转行顶格。
  (3) 结尾。正文完了,结尾应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结尾的写法,根据对象而定。如果给长辈写信,可以写“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给平辈写信,可以写“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顺利”;如果给晚辈写信,可以写“祝你进步”“望你努力学习”。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单独占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工作顺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 署名。结尾写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可以带姓,也可以不带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写姓)。有时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称谓,如“弟、儿、侄、妹”。如果加称谓,一般不带姓。如果是给单位或组织写信,姓名要写齐全。
  (5) 日期。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写。
  如果在信里问候别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写上“请代向××问好!”“××并此问好!”
  如果信已经写好,但是还有一些话没有说完,可以写在信的后面。先写一个“附”字,后面加上冒号,写完补充的话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号。
  信封的格式
  (1)在信封的第一行写收信人的地址。字迹要工整,地名要详细。写地名要由省、市、县,一直写到区、街和门牌号码。如果是给农村写信,还要写上乡名和村名。信封的左上角画着六个方格,应在里面填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
  (2)在信封的第二行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可以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在名字后面写“同志收”或“先生(女士)收”等,此处应避免写称谓,如,不宜写“爷爷收”。
  (3)在信封的第三行写上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信封的右下角有六个小方格,应在这里填上寄信人的邮政编码。信件万一出现投递困难的情况,邮局可以凭借这些信息,迅速地把信退还给寄信人。
  (4)信封正面距右边55毫米至160毫米、距底边20毫米以下的区域是条码打印区,不要在这个区域里写字或署名,以免影响投递。
  (5)信封上的字不能用铅笔写,以防模糊不清;更不能用红笔写,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6)托人转交的信,在信封上要写“面交”“烦交”等字样,在信封第三行的后半行上,写“×××托”或“×××拜托”就可以了。
  拓展阅读
                  学会握手言和
  马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有个难题想请教您。
  我有个好朋友,我们亲如姐妹。可是,最近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我知道这回闹别扭是我的错,也知道应该向她道歉。可是,我就是没有勇气面对她。不跟她道歉和好,我们都感到很别扭,特别是我,心里总是很难受,有愧于人的感觉真不是滋味。几次想对她开口,又欲言又止,怕说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怕……您说我该怎么办?
  敬祝
  身体健康
                                            李萍
                                           9月10日
  李萍:
  你好!但愿这封信对你能有一些帮助。其实,人最需要也是最现实的是自己帮助自己。你看,写信本身就是你自己在帮助自己了。很高兴你能这样做。
  现在我要说,既然你知道自己错了,就应该向人家道歉。这里有一笔账。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知道你错了,这就好比你刚丢失一份东西,如果你能适时向对方道歉,那么你丢失的那份东西就又找回来了,同时你还会增加一份东西;如果你不肯向对方道歉,那么你就又丢失一份东西,这份东西比前面丢的那份东西的分量更重。这份后来增加的或丢失的东西是什么?是“真诚”。真诚是古今中外人际交往的一条永恒的准则。只要你有真诚,别的过失都容易得到原谅。你已经特别想跟她道歉了,行动起来吧,为自己留住真诚。
  你可以写信。写信向她道歉,只需要当面道歉的一半的勇气,而且可以把你要说的话字斟句酌,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你还可以请人搭个“桥”,找一个你们双方都比较熟悉的同学,帮你们做个沟通。
  正因为是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才会出现矛盾,才会闹别扭。同学之间闹别扭,也许正是学生时代交响曲中一个应有的音符呢。所以,闹别扭之后也不必太在意。只要拿出你的勇气和真诚,彼此还会是好朋友。
  祝你
  健康快乐
                                          你的朋友:马志国
                                            9月1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1: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 学习目标
   ①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②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③ 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④ 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⑤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 课前准备
   ① 实物投影仪
   ② 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
  ② 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 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 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 “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 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 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 全班交流。
  ⑥ 共同评议。
  A、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 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 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 “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B、“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C、“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③ 写回信应注意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等五个部分。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先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二、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三、 放声朗读,进行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
  四、 学生交流,互相评议。
  尊重同学,虚心听取意见。
  五、 誊写作文。
  教师交代格式和书写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① 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② 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A、 内容充实具体。
  B、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C、 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畅。
  D、 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① 各自修改自己的习作。
  ② 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③ 鼓励学生投稿。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① 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② 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 交流各自的发现。
  A、 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B、 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
  ④ 扩展练习。
  A、 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B、 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C、 鼓励在今后的读书中不断总结读书方法。
  日积月累
  ① 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名言。
  ② 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③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有志者事竟成: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事情终归会成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要不断学习才能明白事理,完善自我成为国家的栋梁。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上的精深造诣,出于勤奋,做事情成功在于多动脑筋、想办法。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在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④ 背诵名言。
  ⑤ 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⑥ 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
  展示台
  ① 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② 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③ 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④ 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9: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