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余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 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像(  ),在崇山峻岭之间(  ),她高大(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长城是由(  )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和(  )。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8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豪感。
2. 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对
颐和园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 按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重点词句,会用“耸
立”“隐隐约约”造句。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受到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利用网络自主查寻,拓宽学生视野。
教学难点:
利用网络制作一份“电子小报”并能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学准备:
   网络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 介绍颐和园的有关资料。
二、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⑴自渎课文。思考:作者抓住颐和园那些景物来描写的?
⑵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段意)
三、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耸立 、掩映、 神清气爽、 隐隐约约、葱郁等词的
含义。
四、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可分三段也可分六段)
五、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详)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网络查寻资料制作一份“电子小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颐和园是我国首都一处著名的景点那里历史悠久、景色怡人,是旅
游观光的好去处。昨天,同学们随老师走马观花初游了颐和园,已经领略到了颐和园的美。谁来回忆,昨天的游览路线?
二、出示游览图,复习课文描写顺序。
(学生复述,教师电脑演示)
提问:初游颐和园,你感觉怎样?(美)课文一开始是怎样写的?(读课文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丽的景色?
三、学生自读课文,摘抄优美词句,体会课文的美。
1. 学生自读课文勾划出优美词句,说出美在什么地方。
2. 电脑输入,感情朗读。
过渡: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再加上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让我们感到颐和园更美了!
四、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的,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1、出示学习方法:
⑴读:找出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⑵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查看相关图片、录象、文字资料。
  ⑶讲:自己来作导游把美丽的景色描述出来。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解决些什么问题呢?
五、 聘请小导游。
1、分组: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2、推选“颐和园小园长”。
  3、师:下面请小导游们到颐和园的网站上去收集资料,制作一份电子简报,
向游客解说!(电脑出示制作步骤)(请学生读)
制作步骤:
㈠网络浏览查寻相关资料。(网址:www.yiheyuan.com
㈡复制图片摘抄文本。
㈢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制作演示文稿。
   (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制作好以后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解说)
六、 网络浏览查寻,收集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颐和园网
站上查阅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自主查阅协作交流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难点)
七、 展示汇报,协作交流,演、讲结合,理解课文内容。(重点:二、四自然段)
过渡:我们现在就跟随小导游,去“颐和园”领略无限的风光。
(一)团长介绍(历史等背景资料)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长廊)
1. 组长汇报。(边讲边演示)
2. 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 组员补充。
4. 游客质疑,导游解答。
5. 理解课文内容:
① 通过导游的讲解,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长)
② 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的?请用笔勾出来。怎样朗读才能体会到长廊的
长?(学生读)教师指正:哪些音要重读?(电脑出示语句品读)
③ 长廊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电脑演示帮助理解)“几千幅画没有哪两
幅是相同的”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千姿百态、各不相同……)
④ 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向前看……向上
看……向两旁看……)
⑤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廊很美,为什么作者这样
描写就让我们感到长廊更美了呢?(写作方法:用词准确;抓住特点来描写;按一定的顺序来写:从下→上→两旁。还写出了感受。)
⑥ 过渡:在长廊参观真是美不胜收。我们不仅能看到五彩缤粉的彩画,
闻到淡淡的花香,还能享受微风的轻拂。
(三)第三自然段。(万寿山)
⒈导游解说。(山上景物)
2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
3通过导游的解说你知道万寿山上有哪些著名的景点?你觉得这些怎样?
怎样的美?请你用书上的语言回答。
4学生质疑。理解“耸立”的含义。(出示佛香阁图片帮助理解)
5过渡:那琉璃瓦光滑 透亮而且是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那
排云殿,一排排宫殿富丽典雅,光彩夺目。真是雄伟壮丽!(结合图片演示)
(四)第四自然段。(在万寿山上鸟瞰)(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
过渡:要是登上万寿山,在山上俯看整个颐和园的景色那将是怎样一番情
景呢?
1学生按照:读—看—讲的方法自主学习
(电脑出示学习方法)
⒉质疑品读。(电脑出示优美语句进行品读)
①品读: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
“葱郁”是什么意思!葱郁的树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反复朗读)
②品读:昆明湖…………一块碧玉。
作者抓住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来写?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静、绿、比
喻)这样描写你觉得怎样?(美)现在我们就通过朗读来体会昆明湖 的美吧!(重点轻读:静、一镜子、绿、一碧玉)(电脑出示相关资料)
③品读:此时此刻……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
体会“滑”的含义。(结合视频理解)
3师:在万寿上上能观赏到这么美的景色,真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看看
小导游会怎样给我们解说呢!
4导游解说。
5 过渡:水平如镜的昆明湖倒映着翠绿的柳条,湖水显得更绿了。置身这样的环境中让我们感到如入仙镜,下面就请昆明湖的小导游们带我们去游览。
(四)学习第五段
⒈小导游解说。每位导游只抓一处景物来讲解:历史—17孔桥—和小岛……
⒉重点讲解17孔桥:
昆明湖上有著名的景点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后回答,(洞多.柱子多.狮子多。)(结合视频理解)
(五)齐读第六自然段。(总结归纳:物多景美)
八、刚才我们随着导游在颐和园里细细地游览了一番。那你最喜欢哪处景物呢?请你用几句话写出你的感受)(学生在电脑中完成)
九、 总结:
     今天我们在颐和园里作了一次免费旅游。颐和园那绚丽多姿的美景让人留连忘返,小导游们精彩美妙的解说更让我们领略到了颐和园的无穷魅力。我们祖国有这样秀丽的景色瑰丽无比的历史文化,真让我们感到骄傲自豪。              
第三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 完成课后练习。二、朗读训练。三、指导背诵。四、听写。
附录:教学构想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
一、 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 创设情境,通过网络浏览查阅,制作电子作品,调动学生全
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大小组。教师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三、 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19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词。
2、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边放课件(片头)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展示课件背景资料,师生欣赏。
  师:欣赏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生1:很神奇。
  生2:令人难以相信。
  生3:规模宏大
      ……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分析
  1、规模宏大,体现在哪个自然段中。
  生:第二自然段。
2、除了规模宏大,兵马俑还有哪些特点?在哪个自然段中进行了总结?
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三自然段。引导认识过渡段及作用。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1)先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一读。
(2)再自读课文,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3)再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2)、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
  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
  展示课件神态各异的兵俑。
  2、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习读第9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知识点练习:“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展示问题:秦军为什么如此强大?能结合课文内容及课后学习谈一谈吗?
2、学生发言,引导并展示军阵图。
(六)作业
     1、 课后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 学习目标
   1 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 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 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 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 课前准备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宽带网
  ◆ 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 交流方法
  1 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 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 老师的建议:
  (1) 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 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 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 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 激情引入,揭示话题
  1 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 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 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 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 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 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 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 创设情景,
  1 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 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 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 交流资料
  1 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 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 自主完成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已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的7个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3、比较课文中的两首送别诗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4、继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第一首诗,导入第二首诗。
  1、回顾第一首诗内容,并背诵。
  2、导入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二、运用学法,自学悟诗。
  1、自由组合,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愿意绘画的组一个组,愿意表演的组一个组,愿意编成故事的组一个组,愿意理解诵读的组一个组……合作学习第二首诗。)
  2、各组汇报交流。
  (创造美、表达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用自己擅长的各种方式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3、指导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
  三、迁移学法,拓展思维。
  1、交流课下收集到的送别诗。
  2、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异同,着重让学生领悟这些诗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品味“人间最美是真情”这一真谛。
  3、除了送别诗,你还了解什么类别的诗?
  (如:思乡诗,边塞诗,咏春诗等等,引导学生课外读诗时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上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布置自选作业。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维的其他诗作,朗读、欣赏、摘抄。
  2、让学生自主选择文中一首诗改写成记叙文。
  3、结合自己的感受创作古体诗或现代诗。
  4、搜集(如:边塞诗)一类诗歌,比较、赏读、摘抄或写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1搭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谈谈对搭石的了解。通过预习,你对搭石有哪些了解?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读本段,你明白了什么?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的?找出文中的词语理解体会。
    “平整方正”是为了让人们……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均匀摆放是为了……从中感受乡亲们的善良、质朴。
  三、提纲挈领学习2——4自然段
    在这美丽的山村,搭石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睁大眼睛发现美、一起来欣赏美。
   1、指名分段读二三四自然段,边听边想象,说说你都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
   2、生谈自己发现的美
    ①老人及时调整搭石
    ②一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
    ③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3、欣赏第一幅:读段落想象,老人踩到不稳的搭石会怎样想,表情、动作会怎样?挑选合适的石头时,会怎样想怎样做?满意离去时,会是怎样的心理、表情、动作?
    讨论后表演有感情地朗读。
   4、欣赏第二幅:听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进一步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生活默契,所以动作协调。配乐感情朗读,读中体会美好情感。
   5、欣赏第三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拿起笔发现美、寻找美。然后各抒己见。重点体会“理所当然”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无私奉献精神。
  四、用朗读来理解最后的段落
    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9-18 20:5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汉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海峡两地人民的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在游戏中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
  在轻松调侃的氛围中,和学生一起做一个关于摘苹果的比赛,通过不断变换比赛对手(“对手”、“老师”、“饥饿的孩子”),让学生逐步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初步感知“给予是快乐的”。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通过测试我想知道我们班哪个孩子最聪明,哪个孩子最可爱。大家看大屏幕,上面有三棵苹果树,第一棵树上结了80个苹果,第二棵树上结了100个苹果,第三棵树上结了150个苹果。现在你来到了苹果树下,要和你的对手比赛谁摘的苹果多,我们假设你们采摘的速度一样快,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学生谈怎么摘,就知比赛结果)
  师:比赛结果出来了,我们找到了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在比赛中不仅要有取胜的强烈欲望,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竞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决不能想当然的蛮干。
  师:还想不想再来一题?再来,请看题──还是这样三棵苹果树,你又来到了苹果树下,你的对手也是一个孩子,已经几天没有吃饭了,很饿很饿。你和他比赛谁摘的苹果多,你先摘哪一个树上的苹果?(生谈)
  师小结:看来,你们不仅很聪明,还有一个很善良很可爱,有一颗乐于付出,乐于给予的心。那么,假如你需要给于别人的不是苹果,而是你的鲜血你的骨髓你还能做到吗?如果不仅是鲜血和骨髓,还有生命,你还能做到吗?
  二、切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在课文的语境中初步理解语言和心中的感动
  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杭州的故事,因为真实,因为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格外感动,我想你们也一样,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感动着我们?你觉得特别令你感动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师:你可以读一段,也可以读几句话,只要是令你感动的,让你心中有所触动的。
  朗读:“小钱得救了……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朗读:“针头向皮肤刺去……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这段中有一个词语“突如其来”,你们怎样理解?
  朗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朗读:“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
  三、深入阅读文本,整合教学资源,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设想:在“小钱会感激谁?”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地阅读文本,在心灵中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理解人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深刻体会“给予是快乐的”。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的无私的给于中复活了,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他的身体会慢慢康复,他苍白的脸会慢慢红润起来,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读读课文,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生:(读课文,思考,讨论)
  师:是啊,小钱患的是严重的白血病,目前,唯一有效的医治方法就是移植骨髓。很多人对捐献骨髓怀有恐惧心理,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是所有的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捐献骨髓对于人体健康没有影响;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人没有捐献骨髓的意愿,所以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的中华骨髓库中的库存量只有4万多份,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库存23万份,而我国的白血病患者有400多万,需要更多的人志愿捐献骨髓。而这位台湾青年就是这样一位志愿捐献骨髓的先行者,小钱应该感谢他,我们也应该感谢他!但是,小钱感谢那位青年,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吗?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原因?有人说“看文如看山”,从不同的角度读课文能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师:他静静地趟在病床上,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师:小钱还应该感激谁?(出示李博士画像,并介绍)
  这位李博士就是台湾的骨髓移植专家李政道博士,他是那样令人尊敬,他主持创办了台湾慈济骨髓捐献中心,征集到23分骨髓样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救助了众多的白血病患者,今年的4月15日,他第100次携带着台湾同胞捐献的骨髓来到大陆。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出示李政道博士的照片)让我们在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台湾和大陆现在还没有直接通航,台湾当局不允许飞机直接飞到大陆,只有到香港中转。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海峡,还有很多人为的阻隔,但还是不能阻隔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认生字,写生字
  强调:
  暂是翘舌音
  峡、桂、移、湾、彼、怀、旷、胞、脉左窄右宽
  暂下边的“日”稍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07: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