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2-4-5 13:21:4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首先,要说的是,在这一段忙碌着准备口语交际课的过程中,对自己不仅是种锻炼,更是种学习,让我对口语交际的每一细小环节都有了深入的体验和摸索。让我有了很大的领悟和提高。
1.交际动机的激发
口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中介手段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它需要动机的激发,我通过给学生一个向老师介绍自己的任务,激起学生说的愿望,从而引出研究的内容,使交际活动自然地得以进行,接着,创设交际活动的情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孩子的表述也逐步提高,能有礼貌、有条理地进行交际。所以,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交际动机,我想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前提。
2.生活情境的创设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的进行口语交流;口语交际教学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的欲望。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性,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为了让孩子在交际中能入情、入境,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具体情境,富有真实性和实效性,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很高。
3.全面性的互动
口语交际除了要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应具备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处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这些只有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才能实现。口语交际需要的是全面性的互动,全体学生的参与,例如生生、师生、群体、学生与情景互动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多处设计为学生的言语实践创设条件。例如,通过示范向学生提出要求(如有礼貌、语言清楚简洁等)后,即给学生以充裕的时间,引导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内自主地进行口语交际,在此过程中教师仅是作个别化的指导,从反馈情况来看,效果是很明显的。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口语交际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它不可能完全按教育预想进行,在这方面我注意加强调控,促进互动的不断深入,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援助。由于小学生阅历少,口语能力弱,在口语交际中,必须会有这样那样的疑难和困惑,需要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教师提供了适当的语言提示。
(2)诱导。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应通过提示、问题探究等手段,启发学生自我解决。
(3)参与。教师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到合作学习小组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的直接参与,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交流的欲望;另一方面,能及时而全面的发现学生在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弊病,并及时予以提醒、点拨、纠正。
4.合理的示范反馈
与阅读、写作不同,口语交际具有现场性、流动性的特点,交际的对象、情境往往处于变化不定之中,从某种角度来说,口语交际教学的难度大、不易把握。学生在交际中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活动,缺少参照系,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特性,紧紧抓住“交际”这一原则,为学生展示一些生动、多样的口语交际实例。
在思考这些的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和大家一起探讨:在口语交际中,教师不仅是言语交际的参与者,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在师生交流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引而不露。对于学生表达不足的地方,更多地要在交流过程中巧妙地加以引导和矫正,学生可以使交流得以继续,他们的口语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如何引导孩子来正确评价他们在交际中的水平或者说表现,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的思维、想法不在牵扯开去的同时,能围绕中心展开交流。我个人认为这部分是比较困惑的,也想努力再这节课上有所突破的地方。
今天的课上下来,又有一种新的感受和体会。孩子们对自己拿手的本领能说,并能根据别人的提问与人交流,特别是在创设的情境中交流的欲望非常强烈。但他们的思维还是有所局限,而没有反映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生成性不够,也成为了我这堂课的遗憾。我想,对口语交际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交流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