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听课心得体会评课稿材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43:31 | 只看该作者
《1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孔庆凤今天听了张老师上的 100以内数的认识的一节课,我认为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建立数感,留下表象,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这样的概念课比较抽象,比较难教。可是听了之后我感到张老师处理教材独辟蹊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理解了概念。不愧是一节值的学习的好课。1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重视创情境教学。在这节课中,张老师利用的小棒等现实素材,创设一些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并亲身体验出它比以前学过的数20大得多。  2 、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探究,使学生乐学。张老师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做到充分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意识的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在让学生整体感知100有多少时,创设让学生数数、估数、建立数感的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口、动脑去数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方法,加深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做到通过让学生估一估,猜一猜,再数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锻炼提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在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提供多种有趣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加深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建立数感。3、练习达标训练到位。在学生练习这个环节中,张老师展示不同的数数方法。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强调学生10个10个地数,从而在数数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了计数单位“一”和“十”。随后再次解决了数到几十九接着数几的难点,从而导出10个十是100,再次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4、巩固提高,强调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44:03 | 只看该作者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评析



执教:黄赛妮

评析:韦  邓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以百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又为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黄老师给大家展示这节数学课很成功,教路清晰、设计紧凑、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突破了重难点,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一、本节课主要特色:

1、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数。黄老师利用教材中的两幅图展示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的过程,如,有一个一个数的,有十个十个数的。

2、黄老师能让学生在数数活动中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3、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一年级学生已经会数20以内各数,并有了数是数出来的初步感受。当物体的个数多于20时,有相应的数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吗?怎样来数这些物体的个数呢?教学时,黄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小棒的过程中,感知比20大的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数出来的。这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不仅让学生自主数出了100以内各数,而且体会到比认识100以内各数更上位的知识,明白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我们的祖先发展数概念的重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力求让学生在猜数中建立数感,创设情景让小朋友感受百羊图等...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对估算方法的体验,建立学生的数感。

4、黄老师课前准备教具、学具比较充分,如塑料小棒、每个学生100颗玉米粒等。塑料小棒优点①容易买到,且价格低廉,色彩丰富;②操作方便,容易看出数数的全过程;③容易使学生从“一根一根”地数和“十根十根”地数数活动中抽象出计数单位“一(个)”、“十”、“百”。

5、《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使学生会准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一般就能数到100,但在实际数实物时却很容易发生错误,因为在实际数实物时涉及到他们在具体数物品时能力高低以及有无好的数数品质。为了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100的物品,掌握数的组成,培养良好的数数品质,黄老师为每位学生准备了数量是100颗的玉米粒。选取这么丰富的材料,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二是让学生在数完不同物品后可以交换不同的数数策略,使能力得到提升,三是直观地感受数学的组成,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数数能力的提高。

二、对本节课的一些不成熟建议,供大家商酌:

1、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数出数量是100颗玉米时,可以让学生两人小组合作,两人对着数、互相倾听、启发、评判。因为合作的过程可以互相帮助和互相提示,减少数数的错误。

2、像从88数到100时,可以采用两人小组合作,一人说一人听,然后交换角色;还可以采用师生对口令的形式。生:“八十八”。师:“八十九”。生:“九十”。师:“九十一”……这样设计,更能调动学生数数的积极性。

3、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课堂教学组织的难度是非常大的,低年级老师确实很辛苦,建议我们老师以后设计的内容更加新颖、紧凑,力求形式多样,尽可能避免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44:30 | 只看该作者
评周老师的《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
听了周玉燕老师执教的本节课,有以下感触:
1、在新课引入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数能力。向学生渗透估数的方法,从课堂的效果来看,学生还是比较有意识地去估的。这一引入课题的方法,一方面能复习旧知,而且还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达到“一箭又雕”的效果。
2、在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方面。让学生在数实物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这一抽象概念。在数100根小棒的时候,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理解的方法数,有多种方法,但课堂上,十个十个数的人挺多,但学生不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原理。教学时周老师先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数满十根捆成一捆,数了10个十是一百的过程,再通过讨论,最后人人学习一十一十地数,使学生由直观到抽象地认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在这一环节当中,在优化数数方法时,周老师没有讲清楚选优的过程,应该向学生讲清其中蕴含的序列和基数的问题。另外,拐弯处的数数是一个难点,尤其在几十九后面接着是几十,还是有不少孩子需要停顿一下,想一想再数下去。
3、练习设计形式多样,也有梯度。如:个别数数、师生合作数数、同桌一起数、数形结合的练习数的组成、在数的后面再数5个数、按规律数数、填一填等等。从课堂的效果看,练习有点多,而且有重复的现象!
以上是我对周老师这堂课的感触,有不到之处尽请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09:45:09 | 只看该作者
评梁赛香老师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复习课

一、梁老师教学设计上下了功夫,对众多复习内容设计很巧妙,教师指导的很细,形式多样,采取了一题多变、一题多问,递进式问题,把所学知识点都串联起来。例如:读数、写数环节看计数器写数,根据每个数的特点,又拓展到很多知识点。

二、复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第一环节读数就设计了5种形式。

三、教学思路比较清晰,目标明确,复习开门见山,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四、环节街接紧凑,过渡自然,环节设计到位。如在比较数的大小这一环节,师在总结方法时十分到位,并及时渗透养成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0 03: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