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节缅怀先烈传承美德手抄报缅怀革命先烈黑板报资料内容大全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26:25 | 只看该作者
朱元璋与清明

传说,清明时期扫墓是朱元璋时代才兴起来的。

当时朱元璋当和尚、要饭,后来参加义军,最后当上义军首领,当义军经过自己家乡时,朱元璋想到了给父母扫墓。

当到了山上时,由于坟墓很多,自己离家太久,也不知道哪座坟墓是自己父母的,又由于自己军务很忙,不能耽误太久。

后来想到了一个主意,当时正值清明时节,于是下了一个命令,命令老百姓在清明节必须扫墓。几天内各坟头都有祭奠扫墓的,只有两座坟头没有人祭奠,一看果然是自家父母的坟墓。据说从此以后,清明时期祭奠先人、踏青扫墓才成了民间习俗。

清明节气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 4月4日至6日之间。

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作为节气,清明时期正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故称之为“清明”。

首先,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清明”二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曰:“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春天真正来到了。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飘飘,和风拂拂,这时的风和雨,都是人们喜欢的,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农村对清明雨尤为重视,古谚语有“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把清明雨看得如此重要,可见农民对于春雨的冀盼是多么殷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26:34 | 只看该作者
【清明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祭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家或祠堂祭祖先。汉族自古以来即有祭祖仪式,古代称合祭,又称抬祭,指在祠堂或太庙中祭祀远近祖先。另一种是上坟、扫墓,又称墓祭。

   祭墓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这种纸是特制的,又称光明钱、往生钱,是送给鬼或死人的钱,以便死者在冥世间使用。其实,最初献给死者的是生活所需的实物,货币流行后才给死者献钱币。汉代用冥钱,唐代改为纸钱。烧纸是较晚出现的。除焚纸钱外,还流行一种压钱,即把纸钱压在坟堆的四角、坟顶。

另一项活动是为坟堆填土,或者修坟立碑。民间信仰认为,坟地是死者的世界,他们在那里进行生产劳动,衣食住行,无一不有,而墓穴就是死者的房屋,坟堆则是房顶。由于经年雨水冲刷,人畜损坏,坟堆往往倒塌,所以要除草、填土,防止雨水流入。

    除了祭祖和扫墓外,人们对野鬼孤魂尤为畏惧。因而在扫墓之际,也分出一部分食品、酒和纸钱,给孤魂一定的安慰,防止他们抢夺祖先的供品,也防止孤魂干扰活人的生活。所谓放河灯,就是祭野鬼孤魂的形式之一。

祭祖扫墓的作用是强调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加强团结,炫耀祖先的功德,以利今后家庭的发展。谚语说,“清明无客不思家”,这种感情不仅是为了祭祖,也是家庭宗族内凝聚力的反映。

插柳戴柳

    清明节有一项重要的风俗,就是郊游时采回花草插在门上、头上,尤其以插柳枝为多。《岁时杂记》记宋代风俗说:“今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唯江淮间尤盛,无一家无插者。”从这段记载看,插柳活动显然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义。

清明柳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挨土生根,一插即活。柳树貌似弱不禁风,有“弱柳”之称,却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插条、种子都能成活,谚语有“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之句。

另外,“柳”与“留”谐音,古人也常用它来表示挽留、留恋等情感,是一种带有丰富感情内涵和浓厚民族色彩的意象。早在《诗经·小雅·采薇》中已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歌咏了。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不折他枝,而专折柳枝,也以亲人之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一样。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清明“插柳”这一风俗在宋朝以后又演变成在头上戴柳圈,或插柳于鬓为饰,有驱毒、明眼、祈农的信仰成分。每当清明节,人们郊游、踏青归来,都要折几枝柳条插在房檐下,以辟疫病。

    此俗沿袭到明清时仍十分流行。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清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至今,清明踏青、扫墓,仍有折柳、插柳、头戴柳冠以祈吉的风俗。

荡秋千

    荡秋千是清明时节一个重要的活动项目。秋千是在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人们在板上利用脚蹬的力量,在空中前后荡。年轻人可以用手握长绳,站在木板上用力蹬高,遂即前后摆动。老人、妇女、儿童等可以坐在木板上,借用他人的推动力量,在空中来回摆动。荡秋千时人在秋千上迎风招展,其乐无穷。

    据古书记载,秋千原来是春秋时北方山戎民族的发明,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戎时,带回了这种游戏,于是秋千便在我国中原地区逐渐流传开来。这是有关秋千来源的一种传统说法。

在云南拉枯族中,也流传着一种有关秋千起源的传说,颇具神话色彩。从前每逢过年,村村寨寨都要竖起木架,将猪吊起来宰杀。猪对自己的这种命运极为不满,心想:“为什么我就该被人吊起来,难道我就该杀吗?”它愤愤不平地跑到天神那里告状,要求每年也把人吊起来一次,让人也尝尝这种滋味。天神听了猪的诉说,觉得有理,便下令人类每年也必须照样把自己吊起来一次,以示惩罚。这下可把人难坏了,不吊吧,违抗天神旨意,罪更大;吊吧,人怎么能像猪一样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忽然有个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既能不违反天神命令,又不失人的尊严。他在广场上竖起一个高高的木架,用两根绳索吊起一块木板,人可以站在上面,也可以坐在上面。天神派员来巡视,看到人已执行了自己的命令,便也不再追究了。从此,拉枯族便有了过年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在南北朝时传到了我国长江流域,成为每年寒食清明前后的一种游戏,从此相沿成俗。清明节打秋千,主角主要是女孩子,秋千上的女孩仿佛手持彩练当空而舞的窈窕仙子,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潇洒优美的弧线。秋千这个舞台使随风起舞的女孩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成为一件魅力飞扬的艺术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26:43 | 只看该作者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前人们最爱玩的游戏。此时,春风由下往上吹,最适于放风筝。过了清明后,因风向不稳,就不再适宜放了。

风筝,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远在春秋时期,有位公输般,即神话中的“鲁班”,会做木莺,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据说公输般曾坐着木莺窥察过宋国的城市。

楚汉相争时,大将韩信曾把项羽的楚军包围在坟下。韩信为瓦解楚军,令人制作了一只大风筝,找了一个瘦小的人,坐风筝到楚营上空,弹奏起楚歌,凄凉的歌声引起楚军士兵的思乡之情,这就是历史上的“悲歌散楚”。汉初,有部将割据称王,反抗刘邦,韩信在长安趁机反汉,也曾放出风筝测量到汉宫的距离,企图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宫中。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在台城被侯景叛军围困,大臣羊侃曾用风筝系上诏书,招来援军救驾。

风筝最初的作用只是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工具,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玩具;起初只限于皇宫贵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赏,到了宋代以后,才成为民间群众喜爱的一种活动,从此便流传下来了。

我国的风筝品种极多,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灯彩,夜里放如同红星闪耀,妙趣横生。此外,古代放风筝又是与放晦气联系在一起的。《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林黛玉不忍将制作精巧的风筝放掉。李纨劝她:“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而当紫鹃要去拾断了线的无主风筝时,探春又劝阻说:“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可见古时放风筝是人们消灾祛难的手段,不能去拾别人的风筝,以免沽上别人的晦气。也有人在放风筝时,把所有的烦恼写在纸上,让它随风筝飞上蓝天,认为一切烦恼都会随风而去。

风筝传至今日,这层意思已经淡化,变成了一项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每当清明节,五彩缤纷的风筝在蓝天白云里随风飘曳,令人心旷神怡。

斗鸡

斗鸡也是清明应节的游戏。不过古代斗鸡,输赢是要拿钱押赌注的。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休止。

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清明斗鸡成风,不唯是民间设斗鸡场,捧鸡而斗,就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唐玄宗尤喜斗鸡,他在位时,在宫廷内筑起鸡坊,索求天下好斗雄鸡。所养的几千只鸡都是金羽铁爪,高冠昂尾的良种。鸡坊内选六军小儿五百人,负责驯饲调养。还选了一个名叫贾昌的十三岁的小孩,专门指挥斗鸡。每到斗鸡的时候,贾昌即“冠雕翠金花冠,着锦袖绣糯裤,执铎拂导鸡群,叙立广场”。唐代宫中斗鸡风之盛,于此可见。

祭蚕神

清明前后,既是民间饲养蚕的季节,又是祭祀蚕神的节日。中国供奉的蚕神基本有三种:螺祖、马头娘和青衣。各地都有祭蚕神仪式。民间信仰认为,白虎是养蚕的大敌。通过画弯弓、桃青等巫术以及贴门神祛攘,祈求蚕业丰收。杭州桐乡芝村有龙船庙,蚕农在庙前河中集合,用两船并在一起为祭坛,上供蚕神,设供品。祭祀时向蚕神叩头,祈求蚕业丰收。然后表演文艺节目,号称蚕花盛会,实为祭蚕神仪式。

祭蚕是为了蚕业丰收,同时也有求子风俗,如芜湖过“真清明”时,在前一天准备一个南瓜,第二天煮熟,夫妻对坐食南瓜,认为吃南瓜能生男娃。

乡间还常有专设的小庙,供马头娘塑像(或画像),称为“蚕神庙”。蚕乡女子,无论老幼,在祭蚕神,谢蚕神以及一般的烧香拜佛时,头上总要插一朵用红花彩纸做成的纸花,叫做“蚕花”,以示对蚕神的虔诚。



【清明诗话】

清明既是传统的民族节日,在季节上又是空气清新、阳光明丽、风景迷人的时候,这就使得历代文人墨客诗兴大发,为这个重要节日写下了许多的名篇佳作。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可谓家喻户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细雨、行人、牧童,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清明风景画。全诗语言隽秀,情景交融。

    唐代诗人张继所作《阊门即事》则别具一格:

         拼夫召篆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阊门即苏州的一个城门。诗中描写的是当时农民被大批召募去当兵,使得当地许多农田荒芜,甚至清明时节连烧火做饭的炊烟也见不到几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心。

    宋代诗人王禹爯也有一首《清明》诗,其中云: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郁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诗中写的不是踏青春游,而是写一贫士讨得邻家烟火,闻鸡而起,借火读书的情景。与众不同。

    宋代宋伯仁《清明插柳》一诗则云: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替杨柳也何妨。

    后两句诗对清明插柳习俗提出疑问,表明作者对一些迷信做法心有不满。

    现代诗人郭沫若1955年清明节在凭吊张家口革命烈士纪念塔时写有一诗:

        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

        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

诗中歌颂了先烈献身革命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无限崇敬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26:51 | 只看该作者
忠魂千古】

三一八惨案简介:

1936年3月18日,军调处淮阴执行小组到南通。南通学生和各界群众近千人列队欢迎,并举行反内战游行,高呼“彻底实行政协五大协议!”“解散伪军!”“我们要和平,我们要民主!”等口号。3月22日,参加游行的三位青年被捕,25日和27日,又有4名青年被绑架暗杀后投入长江。4月3日,又有40多名师生被捕。惨案的不断发生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南通学生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要求立即停止南通特务的恐怖活动,停止对民主人士及青年学生的捕杀,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及文化人士,迅速查清惨案真相,惩办祸首,要求南通当局切实保障人权,忠实执行蒋介石的四项诺言。通过斗争,青年学生逐渐是破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 



英烈不朽:

●钱素凡,名彤,1912年生于南通。1933年在本校高中毕业后,入中央大学地质系攻读。

  +9·18”事变后,目睹祖国山河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踊,奋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抗战期

中在南通做了很多反敌伪奴化教育的工作。抗战胜利后,任本校地理教师,对国民党反动派

撕毁政协决议,实行法西斯统治,深为痛恨,通过报纸,杂志发表文章,揭露阴谋,抨击独

裁。他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造诣,是当时南通文艺协会发起人之一,多次在文艺晚会上鼓

励青年努力学习,关心时政,参加和平,民主斗争,在南通青年中有较深的影响。1946年3

月18日,南通青年举行欢迎执行小组游行的前夕,亲自执笔起草《南通人民向执行小组请

愿书》,第二天又参加游行示威的行列。国民党特务早就注意他,曾多次向他提出警告。在

顾迅逸等被捕后,有人劝他离开南通,有人劝他申明脱离“文协”,都被拒绝。他不考虑个

人安危。仍继续教学工作,并且不避危险,多方设法营救被捕青年。1946年4月3日深夜,

国民党特务活动在本校周围,罪恶的黑手己经伸过来了。到4日凌晨三点钟左右,他们翻过

本校院墙,闯进教员楼上钱素凡老师的宿舍(原址今己改建崇晖楼),将他绑架带走。国民

党反动派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刑讯:坐老虎凳、灌冷水,上电刑,他始终坚强不屈,愤努地痛

骂特务分子,他们用刺刀活生生地割去钱素凡老师的一只耳朵。4月5日黑夜,他们将钱素

凡和戴西青、罗镇和、季天津等四人押上汽艇,剥光衣服,用麻绳捆绑起来,刺破胸腹,丢

入长江。为了争取民主,自由,为了祖国和人民,钱素凡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时年三

十五岁。



●季天择,南通人,1925年生。1942年在校读书时,在同班同学地下党员钱健吾影响下,

积极投入民主运动。1943年在本校毕业。他是青年剧艺社社员,南通文艺协会会员,经常

参加文艺晚会和进步话剧的演出等活动。

    1946年3月18日请愿游行时,他和孙日新两人高举横幅标语走在队伍的前面,沿途高

呼口号;在等候执行小组到来时,他组织群众,教唱新编新谱的歌曲,彭舞斗志。第二天在

欢迎新华社记者的茶话会上,他同两位记者热情交谈。他的活动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朋

友们劝他暂时离开南通,他说:“我不能一走了事。”表现了坚持斗争,顽强不屈的精神。

    1946年3月下旬,白色恐怖笼罩南通,他摆脱了特务的重重监视,冒着危险从任港乘

轮船去上海,当船驶出港口不久,由于机器出了故障又折回码头,当晚住宿在码头客栈中被

特务拘捕去。4月5日深夜,特务将他和戴西青、钱素凡、罗镇和等一起押上汽艇,用绳

子捆绑起来丢入长江。时年二十一岁。



●罗镇和,又名罗承德,南通人,1924年生。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南通时曾在本校初中读书,因家境清寒,没有毕业即辍学在家,一度

做过布庄学徒,后又失业。1946年参加过青年剧艺社活动,在《夜店》话剧中担任角色。

    罗镇和在政治上要求进步,追求真理;性格坚强,不畏强暴,敢于同三青团分子顶撞。

    1946年3月18日,他积极参加游行请愿的行列,后来,当他知道孙平天被国民党反动

派毒手杀害,曾在公开的场合大骂国民党特务。

    1946年4月初,当白色恐怖笼罩南通时,他准备转移到上海。4月5日,在前往任港

途中,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当夜与戴西青、钱素凡、季天择等同时一起被押上汽艇,开到江

心,抛入长江。时年22岁。



●顾迅逸,原名顾永 ,南通人。1919年生。在本校毕业后,入上海法学院学习。他热

爱文艺,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在党的影响和教育下,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进步文艺活动。能

诗能文,会演戏,是南通青年剧艺社会性的骨干。他曾和其他同志一道,组织文艺晚会,进

行革命宣传。1946年和钱素凡等发起成立南通文艺协会,当选为理事。他的家成为进步青

年经常活动的场所。

    1946年3月18日南通青年欢迎执行小组举行请愿游行。他在队伍中举起拳头领呼:“爱

好民主的朋友们,团结起来,争取民主!”“只有实现民主,才能得到自由和幸福!”第二天,

他又极为热情地组织茶话会,欢迎随执行小组来南通的新华社记者。国民党反动派视他为眼

中钉,到3月23日深夜,终于伸出罪恶的毒辣手,将他秘密逮捕,第二天夜里,同郑英年,

孙日新一起被捆绑着丢入长江,时年27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26:59 | 只看该作者
【清明感言】

在萧红墓前的5分钟讲话

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靠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是精神上的年龄。便是“年轻精神”充分的,虽老而不死;“年轻精神”丧失的,年纪虽轻而人已死了。

那么,什么是年轻精神的品质呢?

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他是一张白纸,毫无成见地去接受客观事实,他如饥似渴地请人指教,虚心坦怀地接受人指教,他肯向一切学习,以养成他的智慧。这是年轻人的第一特征。

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他大公无私,好打抱不平,决不或很少为自己打算,切实地为他人服务。这是年轻精神的第二特征。

第三,是勇敢的战士。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他富于弹性,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舐干血迹,若无其事,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面对一切,这是年轻人的第三特征。

这三种年轻精神的特征,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有的,假如他把这些特征都保持着,并扩大着,那他便永远年轻,就是死了,他还年轻;假如他把这些特征关掉,比如,年纪轻轻便去做狗腿子的事,那他不仅不年轻,而且老早是一个死鬼了。

就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们向“年轻精神”饱满的年轻朋友们学习,使自己年轻,使中国年轻。                                       

(郭沫若)

在烈士墓前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春雨连绵的日子,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前,给长眠在这里的革命先烈扫墓。

    站在烈士墓前,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这里埋葬的是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为祖国的尊严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面对他们,我们怎么能不肃然起敬呢?烈士们是离开了我们,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呢?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革命先烈,有了他们的崇高,有了他们的无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环境,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不正是为了祖国的和平与统一吗?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才会更加努力地去创造未来,创造美好的生活。家乡的水浇灌了我们的纯朴与真诚。我们爱自已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这就需要发愤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战争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的环境同样会把我们培养成人才,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家乡、为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积极锻炼,共创祖国美好明天!

    先烈们永垂不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27:07 | 只看该作者
清明,我们走向绿色的山坡



今天是清明节,

我们静静地走向绿色的山坡;

去为一位解放军叔叔扫墓,

眼含晶亮泪珠,胸佩洁白花朵。



大人们都说叔叔牺牲了,

在抗洪抢险的战争中流尽了鲜血。

可是,伙伴们都说叔叔活着!

昨天在电影里还见他斩浪劈波……



现在,叔叔躺下了,是在酣睡,

他太累了,抗洪中几夜没歇。

让我们把脚步放轻、再放轻,

别惊动小鸟,别碰响树叶……



我们来到叔叔身边,



他一定能认出你和我,

快,向叔叔致以少先队的敬礼,

让肺腑之言流进他的心窝。

(陶世绵)



不朽啊,人民英雄



女领:  我多想,多想生出凌云的翅膀——

女齐:  飞上九霄,把你们的忠魂探望

合:    再听听你们深情的教导

女齐:  再看看你们坚毅的目光

男领:  我多愿,多愿是那月里的吴刚——

男齐:  把最醇的美酒,为你们捧上……

合:    但我们只有悲痛的歌声

   能向那九霄轻扬

   我们只有这哀悼的诗词

   能在你们的灵前献上



女领:  多少次穿行于刀丛虎穴

   你们巨人般挺立

男领:  多少次面对惊涛骇浪

   你们磐石般坚强

女齐:  人民翻身了

   你们却血洒沙场

男齐:  祖国解放了

   你们的不屈意志更高昂

合:    为了寄托深切的哀思

   最高峰的松枝和鲜花

   都采来编成虔诚的花环



男、女领:我们的心啊

   装不下这巨大的痛苦

   晶莹的泪水啊

   清泉般喷涌

女齐:  安息吧,人民英雄

   你们已在史册上刻下不朽的篇章

   你们高大的塑像

   竖立在心灵中最神圣的地方

男齐:  安息吧,人民英雄

   你们光辉的事业

   将永远地为后代的歌声所传扬

   只要在这大地上还照耀着阳光

       你们不朽的名字

就将高高地在那万古的长空中翱翔

合:  安息吧,你们未完成事业

已成为我们少先队员肩上的荣光

男、女领:不朽啊,人民英雄

女齐:  今天我们在此奉呈诗歌和誓言

男齐:  明天,我们要成为祖国事业的栋梁

合:    不朽啊,永垂不朽,人民的英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27:14 | 只看该作者
清明的怀念



清明,透明得像花瓣,

洁白得像冬雪。

这个日子寄托着多少哀思;

这个日子是一首深沉的诗。

今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仰,

带着后辈人的沉思,

走向烈士纪念碑,

用理想纺织常青的松枝,

把它献给英灵,

献给为了祖国的

昨天和今天牺牲的烈士!



诵读着先烈的名字,

倾听着浮雕的讲述,

我们的心儿在颤动,

我们的拳头在紧握。

我们仿佛看到——

黑夜沉沉的祖国,

风是那样腥,雨是那样恶,

军阀的恶战,列强的宰割,

人民挣扎着、反抗着,

就像地下奔突的烈火!

我们仿佛听到——

天安门前的呐喊怒吼,

五四运动像春雷一声,

震撼了整个中国: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爱国的呼声此起彼伏……



啊,谁能代表人民,

啊,谁能挽救中国?

伟大的党在斗争中诞生,

她像火种一颗,

播撒在人民心窝,

照耀着苦难的祖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2: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