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9 10:15:33
|
只看该作者
《3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
昨天听了刘有珠老师的《3的倍数的特征》这堂课,收获颇多,尤其是在引导学生亲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
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学生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去研究,本课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上课开始先让学生写出了100以内3的倍数,然后让学生们猜测:“同学们,那你们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学生只关注到数字的个位,很自然猜测到:“个位上是0、1、2、4、5、7、8、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老师对学生的猜想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借助摆棋子,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刘老师先让学生确定一个3的倍数,如24,然后让学生自己摆棋子,十位摆的颗数,个位摆的颗数,共用颗数,这个时候学生就在十位摆2颗,个位摆4颗,共用了6颗棋子,然后再选好一个3的倍数,依次摆下去,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发现了蕴含在这中间的3的倍数的特征,最后在小结的过程中将十位摆的颗数、个位摆的颗数、共用颗数抽象成十位、个位、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而把棋子颗数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而刘老师只是稍稍引导学生,最后由学生交流,用语言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整个过程清晰明了,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后,老师又让学生举例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由此可以看出,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是这节课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教师一直在学生中进行指导,使得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更有实效,但个人认为,如果在学生动手摆棋子、探索规律的过程之前,教师先示范摆法,使学生的操作更有章有法,我相信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总之,这是一堂值得去学习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更多关注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