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让我们翻开教材看看吧!(见图1) | 教材并没有涉及到“平面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名词,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初步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知道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湖面的倒影是相对水平平面的对称,而照镜子是相对竖直平面的对称,这是最常见的两类镜面对称,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镜面对称的两边的图形有什么关系。下面的“做一做”呈现的是照镜子的活动,意图是通过镜面内外人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关系进一步感受镜面对称的性质。 我们面对的将是二年级的学生们,他们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以及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已经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正在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在学习《镜面对称》前,我们预想到学生们可能会对镜面对称特征的感知、描述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结合以上多方面的考虑,决定将课题确定为“对称”,并在辅助板书中注释:“镜面”。这样既凸显了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又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不同。将教学目标定位于:“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验镜面对称,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让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中的对称美。” |
(二)巧用教材信息资源,构思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主要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及时间的分配。教学中可以借鉴教材提供的知识的呈现方式来确定教学程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条件对知识的呈现方式进行恰到好处的改动。 从本课教材来看,教材呈现的内容有限,例题两幅图,“做一做”两幅图,练习3题(包括思考题),文字内容极少。怎样将简洁、静态的教材设计成丰富、生动、过程化的40分钟的有效课堂?这无疑给教师们出了道难题,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施展身手的空间。 著名的特级教师吴正宪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模式初探》一文中提出:“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实际出发,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具有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问题性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
| 例如,本节课一开始,同学们马上就被谐趣幽默的动画片《小老鼠照镜子》给吸引住了,多媒体课件维妙维肖地表现了小老鼠照镜子时的神态和动作,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动画片中展现无遗。(见图2) 其实,这段动画片是将教材中小朋友照镜子的情境进行了加工润色,这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的一段剪影。随着动画片故事情节的展开,小老鼠诙谐夸张的动作、神态,时时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在动画片末尾,小老鼠头上闪现出一个大问号,教师的顺势引导、巧妙衔接在这里恰到好处。 |
师:你们猜猜看,小老鼠在想什么呢?”
(同学们马上进入了思维的境地)
生1:我猜,它在想:“这镜子里的小家伙是谁呀?”
生2:小老鼠在想:“这镜子里的小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
师(作疑惑状):“是啊!这镜子里的小家伙怎么和它长的一模一样呢?” 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具有探究价值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数学学习继而从这个现实、有趣、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开始了。 二、课堂,因学生的主动参与而精彩 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它不是单纯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儿童如何学习数学的理论基础,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知识不是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模式,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关注学生知识掌握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的体现,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特点、实际情况把例题、方法、结论等方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们能主动参与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一) 变静为动,让学生的探究充实起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 镜面对称的性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我们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 师:刚才,动画片里的小老鼠照了镜子,你们想不想也走上讲台,在镜子前象小老鼠那样做一做动作,照一照自己呢? 生(学生们顿时情绪高涨,齐答):想! 师:那么,大家一起来仔细观察观察,“我们’和“镜子中的我们”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有哪些没有发生改变,是相同的?有哪些位置发生了改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都跃跃欲试,举起了小手) 接下来,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共同投入到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特别是在观察探究镜面内外“左右”位置的关系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镜面内外“左右”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相同的。对于这种说法,我没有急于给予否定或批评,而是让持有这一想法的学生站在镜子前,边做动作边观察,通过移走镜面,邀请另一名学生与他面对面地模拟照镜子的动作。经过充分地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们达成了共识:“我们”和“镜子中的我们”左右的位置正好相反,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镜面对称的性质。这些都是在学生亲身体验、积极动脑、相互交流中主动获得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获取了数学的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远远比老师直接给出一个结论重要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