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8 15:04:31
|
只看该作者
走进语文教学——《凡卡》评课
《凡卡》一课自己上过,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是精心研读过,见过的教案总是不忘围绕凡卡的“挨打”“挨饿”“挨困”进行重点教学。虽然周老师也有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但是她的设计更有新意,所以尽管是下午第三节课了,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听得都很投入。整节课,既简洁明晰,又跌宕起伏;既生动有趣,又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令人回味,耐人深思。
一、独具慧眼,挖掘教学价值
《凡卡》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尤其是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周老师针对这一特点,对原文内容进行了精心剪裁与重组,突出了“凡卡悲惨命运”这一主线。周老师在整体感知环节,拎出凡卡说的三句话进行分析感悟。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这三句话散落在文章写信的内容中,并不起眼,因此往往被忽略或一笔带过。周老师独具慧眼,引导学生抓住这三句话进行了深究,从中感悟到凡卡的童心、孝心、爱心,为更深刻、完整地理解人物形象与命运作了铺垫。在整体感知之后,教者单刀直入,引领学生直奔重点。“文中哪一段最集中写了凡卡悲惨的生活?”“这个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凡卡的可怜命运的悲惨?”学生便能很快找出并理清脉络。悟“悲惨”,抓关键词“毒打”浓墨重彩,层层剖析;品“欢乐”,抓点睛之词“啦”、“逗笑”,极力渲染。在感人的情境中,在强烈的对比中,学生顺利突破文本多线索叙述所带来的阅读障碍,对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凡卡这一悲剧性人物也就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最后,教者放手让学生续写。在悲凉的气氛中,在孩子们再一次深深地为凡卡命运而同情、悲悯、惋叹之时,全课戛然而止,达到了“课虽止,味犹存,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二、独具匠心,关注语言形式
比如“毒打”的深究领悟。教者抓住“毒”字,带出文中有关毒打的一系列方式——(揪、拖、揍、戳)并要求学生做上着重号。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并即时描绘。这样的教学是立体的、厚实的,“毒”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就活了起来是看得见,听得清,甚至摸得着的,并适时指出这是细节描写。接着把凡卡的生活和老板的生活形成对比,感受对比手法的妙处。在深入体会了凡卡的“悲惨遭遇”之后,教者引导学生转入对“回忆欢乐”内容的品味、感悟。关注了一些表面上看并不起眼,但又是理解内容关键所在的字词;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努力还原当时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体会“乡村美景”与“凡卡和爷爷一起生活”的快乐。然后,老师抛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凡卡的遭遇是这样的悲惨,可是作者为什么写上这样快乐的情景?让学生领悟到,鲜明的对比,强烈的落差,更体现凡卡的可怜。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再进一步明白这是作者写作时选材上的取舍,达到了“以喜写悲,悲更悲,以乐写愁,愁更愁”的反衬效果。
最后,从教学细节看,周老师自觉的语文意识、敏锐的课堂机智、无痕的教学艺术,让我们也一次次深感“细微处见精神”的真谛和无处不在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铁律。特别是课的细节处所彰显的语文意识,更是让人击节称奇。本文的朗读指导也是比较突出的,比如挨揍时的想象,乡下美景中对“啦”的处理,对拟声词的关注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堂课,周老师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站在语文课程的发展景深来看,周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是语文教学走进“语文教学”的一个信号、一个典型。在放大了课的细节因而使课的纹路和脉络显得更为清晰的同时,也更为清晰的看到了这节课的本真——那就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有一双慧眼,一只眼睛看内容,一只眼睛关注语言形式。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言语形式,才是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
值得商榷的:
反复手法的关注及省略号的关注。
续写的内容是否让学生关注细节、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
补上原著的结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