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470|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永生的眼睛》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3:57: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PT课件下载地址:http://www.lspjy.com/forum-6-1.html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永生的眼睛》导学案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18.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 详细地复述课文
  (2) 简要地复述课文
  (3) 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
  (母亲——→父亲——→女儿)
  (4) 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 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
  3.指名回答。
 (四)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达(  )命(  )肿(  )肺(  )访(  )
  组(  )勇(  )敢(  )骄(  )拥(  )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
  2.积累本课词语
  突如其来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才华横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华横( )、文( )、回( )、容( )、翻( )、( )思、友( )
  jiāo ( )阳、( )傲、( )花、( )气、上( )、香( )
  zǔ ( )挡、( )织、( )力、( )国、( )成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3:58:0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忆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 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 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
  (2) 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
  (3) 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 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 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
  (2) 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① 指名读句子
  ②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
  ③ 请同学说一说
  (3) 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 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
  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四) 布置作业。
  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3:58:13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2.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扩展练习。
  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
  2.指名说
 (四)小练笔。
  1.请你写一件给你感触最深的事情,要求内容要有详有略。
  2.学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给予充分鼓励。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你的小练笔读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18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3:58:25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任务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4.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方法:自读法 导读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到了,你想说些什么?你想看到什么?我们能用眼睛看见这美丽的春天,真好!一位盲姑娘说:“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带着他美好的心愿,深深的期盼学习一篇感人致深的文章,题目就是<永生的眼睛> 深情地读一读这个课题。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 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2.师 通过读课文,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生:我读懂了课文讲了琳达一家三代人都捐献了自己的角膜。

生:我读懂了,父亲是个有爱心的人。

3.师:你们真会读书,读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

三、品读词句,理解内容。

1.师:让我们走入文中,再次默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如果有你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生: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看看谁读的更有感情,并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生:互相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3.集体交流。

师:谁能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说给我们听听?

生:我找到的感动的句子是:”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父亲非常有爱心,他不仅捐献了自己的角膜,而且也希望他死后,他的女儿和外孙女也能捐献眼睛角膜。

师:父亲用这句话来教育女儿,还有谁也找到了这句?

生:”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我的感受是:父亲他和妈妈决定死后把自己的眼睛角膜捐献出去,他一直在为别人着想。

师:父亲用这句话来安慰女儿,当时父亲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父亲的心情是冷静的,平静的。

师:让我们来平静的读一读父亲的这句话。

生:齐读父亲的话。

师:父亲的心中真的平静吗?

生:不平静,因为当时的女儿不能接受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去做,他也很难过,痛苦,但他要安慰女儿,所以只有这样说才能安慰自己的女儿。
师:是的,谁不为失去亲人而痛苦呢,但作为父亲,他只能压抑心中的悲痛,以平静的心情去面对,只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的女儿。

师:你能找出这句中最重要的词语吗?

生:我找到的是有意义,因为,如果我们的死后能帮助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是有意义的,帮助了别人,别人获得的光明,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师:是的,父亲认为这是有意义的。

生:我找到的是最珍贵,因为他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且这是用钱买不到的,所以最珍贵

师: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美妙!”说明父亲很想捐献角膜给盲童,让他重见光明,得到快乐。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父亲觉得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会明白的。

师:父亲这样的举动,也一定让他们自豪的。

生:”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从这句话中,我知道温迪他知道妈妈和外公这样做是为了让更多的盲人重见光明。

师:温迪真是个善良的孩子。

生: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个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师: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生齐读)

师:在这一刻,我们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而是--

生:关爱他人,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师板书。

四、升华感情 总结全文 。

师:此时此刻,我相信,大家的心情不一样了,你们为故事中的人物而骄傲吗?

生:大声说:骄傲

师:为谁?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为父亲感到骄傲,因为他用自己的言行和行动感动了一家人,他一心为他人着想,他也让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受到了感染。

生:我为琳达感到骄傲,因为他先开始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这样去做,到后来他也同意父亲的做法,并且亲自捐献了父亲的眼睛角膜。

师:我们为琳达的巨大改变而骄傲。

生:我为温迪而骄傲,因为他在14岁的时候就能理解外公这样去做,真的很了不起,他很善良,懂得去关心别人。

师:我为父亲,琳达,温迪而骄傲。他们一家三代为了帮助别人,捐献眼睛角膜的善举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使我们懂得了生命的价值,要有意义。
师:学到这,我们知道永生的眼睛就是:

生:帮助别人,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给他人带来希望,带来光明,生命的延续。
师;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读一读这个课题。
生:深情的齐读课题。
师总结: 同学们,生命因短暂和仅有一次而显得极为宝贵,然而器官捐献自愿者们战胜了短暂,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获得了永恒,我们将从更多人的身上看到这种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代代延续下去。

  板书:                永生的眼睛

                   关爱他人     无私奉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3:58:32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18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3:58:40 | 只看该作者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了琳达的母亲、父亲和女儿捐献角膜,使盲人重见光明的感人事迹。而对于小学生来讲,要真正理解课文中所说的“你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有一定的困难。如何使学生获得相关的体验,更好地感悟文章的人文情怀呢?

一、搜集相关信息,走进课文

  1、预习课文时搜集相关的信息:
    学生一般对“角膜”的作用、“捐献器官”的内涵和“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职责等有所了解,而对捐献角膜等器官的社会意义则未引起注意。

  2、初读课文后深入了解捐献角膜的知识:

    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次搜集相关信息。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

   ⑴ 通过读书、上网等途径了解捐献角膜的知识、史料及社会现状。

   ⑵ 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周围人对捐献角膜的态度。

    下面是一份采访记录表:

    姓名______年龄______职业______学历______

  1、您听说过捐献角膜吗?( )

  2、您身边的人捐献过角膜或接受过角膜捐献吗?( )

  3、您对捐献角膜的人是什么态度?( )

   ⑴ 觉得了不起

   ⑵ 认为出风头

   ⑶ 无所谓

  4、如果您死后角膜完好,您愿意捐献给那些失明的人吗?( )

   ⑴ 愿意

   ⑵ 不愿意

   ⑶ 不好说

  5、您对我国捐献角膜的现状有哪些了解?

  学生了解到: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入土为安”等观念。这些传统思想使器官捐献这一功德无量的事业还不能被大多数中国人接受。许多人不愿意捐献角膜,致使患者恢复健康的迫切需求与供体器官的来源紧张的矛盾十分突出!学生了解到:在中国,一个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只有两千分之一重见光明的可能。学生了解到:邓小平捐献了自己的角膜;张英瑜幼小的生命来到世界仅仅116天,而她的角膜却给三位受捐者带去了长久的光明;北京市的程永森和王淑英夫妇去年共同申请志愿捐献遗体。带着亲身的感受再来学习《永生的眼睛》,他们真正走进了文本,对琳达一家人高尚的情操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对器官捐献的问题有了自己新的思考。


二、超强链接生活,走出课文

  课文虽然学完了,可以不可以为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做出自己的贡献呢?师生讨论之后形成了如下活动内容:

  1、将《永生的眼睛》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和自己身边的人听;替重见天日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以与文中人物对话的形式写一篇《永生的眼睛》读后感。

  2、对搜集和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完成如下内容:编写“捐献者之歌”的手抄报,完成一篇写实的调查报告,向广大公民写一份捐献倡议书。每个学生从这两项内容中,各选择一项来完成,结果教师收获了一份份充满真情的感谢信、触动心灵的读后感、感人至深的手抄报以及延续生命的倡议书。也许学生美好的愿望能够如愿以偿!


【反思】

  本案例由资料搜集,到拓展研究,整个过程始终围绕着语文学习的目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捐献器官或遗体,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领域,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零距离对话,受到文章人文情怀的感染;通过进入角色写感谢信、倾情对话写读后感以及关注社会问题而编写手抄报、撰写调查报告和倡议书,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了运用语文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13:58:5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1、器官捐献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
    课前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调查周围人们对捐献器官的认识、态度,了解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或不愿意捐献器官,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要让学生先读提示语,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内容;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上简单的批注。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用了大量篇幅来描写人物的语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体会,特别是父亲的两段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应引导学生反复研读有关语句和段落,透过字面体会人物的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如在体会父亲教育“我”的第一段话时,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让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在理解有关父亲的第二处语言时,可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最后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贯起来读一读,体会父亲崇高的思想境界。

    教学时还应引导学生按照提示语的要求,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进行体会,从而深刻感悟“我”和女儿温迪的思想感情。

  3、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朗读的指导,朗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

    课文所表达的情意深厚,应注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感情。可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进行朗读,读好人物的对话。

  4、在自读自悟、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试着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并谈谈自己从这些人物的言行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有什么感想,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进一步加深体会。

  5、以“情”为主题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有一定内涵句子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6、课后可让学生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通过写倡议书或办板报的形式向人们宣传捐献器官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9: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