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与你同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113#
发表于 2008-10-8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探究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河南省开封市第14中学 张 莹



【教学内容】

人教版《生物学 七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教学设计】

课时一:生物学教学

一、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上网查阅了大量有关病毒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包括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最近的有关艾滋病、流感、口蹄疫、疯牛病、非典等病毒性疾病的介绍、预防和治疗等知识。老师有选择地下载到学生的机器上。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及网上资料,预计学生将发现、提出的问题,并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二、情境引入

将学生感兴趣的新闻报道及图片资料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到病毒的危害,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三、上网浏览,找寻答案

不同的病毒形态不同,但它们也有共性。请同学们-进入“12.3病毒”网站,找到病毒的种类、结构、生活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并阅读病毒的发现史。学习之后完成“题库”网站中的题目。

四、确定问题,主动探究

除了课本上要求学生掌握的问题以外,我们还提出了拓展问题: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症状及预防措施。假如你的邻居是一个艾滋病患者,你将怎么办?口蹄疫病毒能在哪些动物中传播,它会传染给人类吗?SARS病毒是如何产生的,面对SARS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根据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电脑查阅资料。面对网上繁多的资料,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记录和分析资料。这一步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方面思维,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观点,以此调动和激发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思考。

五、信息反馈

让学生针对自己探究的问题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既可介绍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的病毒知识,也可讨论病毒方面最前沿的科研成果,以及病毒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发展中产生的实际问题。

课时二、课时三:信息技术课教学

一、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

二、情境设计

将上网下载的资料提炼成相关主题,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文稿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学习要求。

三、问题设计

如何将从网上下载的资料通过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再加工,制作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四、探究设计

在学习Windows 98的基本操作时,我们学过通过剪贴板,可以将选中的文件进行复制,然后粘贴到其他文件夹中。那么能否利用剪贴板将网页中的文字复制粘贴到文字处理软件的文稿中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8-10-8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五、作品展示
选出制作优秀的作品放到橱窗里展览。以便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与研究型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对比:
步骤
传统教学
研究型多媒体教学
整合
学科
    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且扩大知识面,注重情感教育。
信息
技术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具体到本次活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非常积极、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信息技术教学来说,将网络学习与文字处理软件的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点评
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拓学生学习的空间,使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语言文字的表达贯穿于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利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养成一种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执教者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选择了“创情引问→网览探究→交流反馈→成果展示”的“开放式”教学流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获取知识的单一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与生物课的有机整合,增强了教与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也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又由于网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学生的探究成果易于通过电脑展现在人们面前,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欲望,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做中学”,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探索意识得于充分发挥,实现了学习的主体化、多元化。(点评者:刘富林)
注:本文选自《中小学探究教学200例》,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需要本书的教师请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联系,地址:北京沙滩后街55号,邮编100009,电话:(010)640442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显微镜油镜



林明才



普通型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几百倍。一般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个体较大,用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即可得到良好的效果。但要看到经染色的细菌的形态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构造,最好使用油镜头。

油镜比干燥系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短得多,最短的只有0.1 mm,且调焦程序又不同于干燥系物镜,操作时须特别细心,防止油镜压碎标本或损坏油镜。油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先在干燥系高倍物镜下找准被检物,并置于视野中央,然后升高镜筒约1.5 cm,再把油镜头旋转至对准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一滴浸液(镜头油),将头偏于一侧观察,下降镜筒,到物镜的前透镜与浸液接触时停止。继而从目镜里细心观察视野,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地上升,刚出现不太清晰的物象时就换用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后进行观察。

初次使用油镜,也可按照干燥系物镜的调焦程序调节焦距。即先下降镜筒至物镜最接近盖玻片,但绝不能压在标本上,再上升物镜调焦。但此法有将浸液挤出去和造成空泡的缺点。若上调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已升到油浸镜头离开油滴,仍不能发现被检目的物,须重新调节。

油镜使用的镜头油为香柏油或石蜡油。因香柏油黏稠度较高,使用之后擦拭较麻烦,因而许多人采用石蜡油代替使用。滴浸液时,要尽量避免气泡的形成,如果形成了气泡,可用解剖针尖将气泡排在一边,以免影响观察。

油镜使用完毕,提升镜筒约2 cm,把油镜转离光轴,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大部分油,再用浸少量二甲苯的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残余油迹,最后用干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二甲苯。擦拭时要顺镜头的直径方向,不要沿镜头的圆周方向擦。玻片标本上的油也要进行清洁,即把一小张擦镜纸盖在载玻片油滴上,在纸上滴一些二甲苯,趁湿把纸往外拉,这样连续作三四次即可干净(如果是使用石蜡油,清洁时只用擦镜纸不必滴二甲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学生使用显微镜易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周长信



熟练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我在数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将学生使用显微镜易发生的问题、原因及排除的方法归纳如下。

1.现象:视野亮度晃眼。

原因 ①反光镜直射强光源;②光照到通光孔上缘。

排除 ①用平面镜斜对光源;②挪镜。

2.现象:视野不圆。

原因 ①遮光器没有转到头;②转换器没有转到头;③遮光器或转换器螺丝松动。

排除 ①、②把两者转到头(耳听手感弹簧片入槽);③拧紧螺丝。

3.现象:对光时视野中出现窗门、灯泡等物现象。

原因 镜筒太高或太低。

排除 在观察标本时自然消除。

4.现象:只见视野不见图像。

原因 操作不仔细,将低倍镜偏于一旁,却把转换器上高倍物镜的母螺丝孔(未按高倍物镜)对准了通光孔。

排除 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5.现象:图像结构不完整。

原因 未根据材料的不同折光性能用光,致使薄的部分透明,厚或颜色深的部位隐没。

排除 调节光圈。

6.现象:观察浅色较薄标本时不清楚。

原因 视野太亮。

排除 缩小光圈。

7.现象:视野出现花斑。

原因 这是由于镜头被污染或装片脏的缘故。①转动目镜花斑随转为目镜污染;②移动装片花斑随动为装片脏;③移动上述两者,都不随动为物镜污染。

排除 ①擦目镜;②擦装片;③擦物镜。(一般可蘸少许二甲苯擦,不要随便拆擦。)

8.现象:压碎装片和损坏镜头。

原因

①在镜筒下降过程中调焦,注意力集中于视野内,忽略了镜头与装片间的距离;②不熟悉准焦螺旋旋转方向与镜简升降的关系,实验结束取装片时,将粗准焦螺旋随意一转,结果物镜压到了装片;③高倍镜用粗准焦螺旋调焦,且用力过猛。

排除 克服3个分析的原因。

9.现象:高倍镜下看不到物像。

原因 未先用低倍镜而直接用高倍镜观察,或虽先用低倍镜但未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排除 先用低倍观察,找到物像,并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10.现象:物镜螺丝松动,成像不清。

原因 转动物镜时,力的作用点不在转换器上,长期用手直接推镜头,致使光轴偏离。

排除 重新修复调整。

11.现象:放大倍数虽增大,但精细结构仍不能辨别。

原因 只换倍数较大的目镜而未换高倍物镜。其实物镜才是将点距放大的镜头,目镜仅起着把物镜形成的图像再放大的作用,高倍镜通常是指高倍物镜。

排除 换高倍物镜。

12.现象:目镜上出现水雾。

原因 因眼睛紧贴目镜引起。

排除 眼睛与目镜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紧贴目镜。

13.现象:视觉疲劳。

原因 视野过亮或过暗,观察时一眼睁一眼闭。

排除 两眼同时睁着,调整视野亮度。

14.现象:镜身下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原因 由于齿轮轴与齿杆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克服镜身重力而产生的。

排除 只需把粗调手轮扭一下即可以了。扭的方法是:左右手同时分别握住左、右手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大小要看双手松开后,镜臂能否继续下滑决定,直至克服为止。

15.现象:镜臂自动倾倒。

原因 由于长时间使用,多次地扳动镜臂,使得镜柱上的双眼螺母松动,无法通过垫圈把镜臂夹住而出现的翻倒现象。

排除 用两把双眼螺母扳手(可以自制),用一把扳手固定镜柱一侧的双眼螺母,把另一把扳手插入另一镜柱的双眼螺母中,按顺时针方向扳紧,松紧的程度适当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怎样教“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 胡 冷



2001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完全打破了老生物教科书的体例,在人与生物圈的大背景下,对初中生物学知识删繁就简,注重对生物这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除了需要单纯记的知识,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安排了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编写者的主导思想是,学生一开始接触生物学就注重实践,主动参与学习和探究,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自然科学的层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说新教材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思想是很先进的,问题是在使用新教材中,教师应如何运用,才能体现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本文就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教学,谈谈我的教学运作和体会。

本节是第二章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告诉学生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DNA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上面的基因就是一个个特定的遗传信息,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形态。虽然教材对上述内容只作常识性的介绍,但这些高中生物学内容的“下放”,对初一学生来说,还是不太好理解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信息来源很广,对DNA、克隆羊等均有所耳闻,这无疑又是学好本节教材的有利条件。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莉”羊资料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细胞核的遗传信息功能,认同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2)初步了解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能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3)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生物结构与功能统一的哲学思想渗透。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显然是教材的重点,为让学生将“细胞核”与“信息库”建立联系,在课前我对“多莉”羊的产生进行了改造。在剪出三只母羊头饰上,分别染上红、蓝、绿三种色彩,分别写上“老A”“老B”“老C”,小羊“多莉”的头饰染成蓝色。再设计两个能取下核的细胞纸模和一个胚胎细胞。为解决DNA分子这一教学难点,以两人为一组,准备了红蓝、蓝红、紫绿、绿紫各4 cm长的厚纸条15根,30 cm长的黄纸条两根,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简易模型。

上课开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昨天晚上有多少同学看电视,玩电脑了?”“在电视、电脑室里看到、听到了什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们个个争着发言,我告诉他们:大家看到、听到的这些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等就是信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信息。

我又问:“一只小动物是从一个受精卵变来的,为什么母兔生下的是小兔而不是小猪呢?”学生相互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受精卵中有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这一主题,那么,“能用什么实验证明遗传信息是在受精卵中呢?”请学生读小羊“多莉”的身世连环图,然后叫五位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四位分别扮演母羊A、B、C和小羊“多莉”,一位扮演科学家。当第一位学生戴着绵羊头饰,叫着“咩、咩”,我是母羊老A,我是母羊老A时”课堂顿时热闹起来,老B老C分别亮相后,科学家从A、B身上取下细胞,表演克隆,将胚胎挂到母羊C的脖子上,叫老C做代理母亲。等一会儿科学家摇头晃脑地说:“老C能生出什么呢?”小羊“多莉”走出来:“我是多莉,我是多莉!只有妈妈没有爸爸,只有妈妈没有爸爸!”这时教师问:“为什么多莉像老羊B,不像老羊C?”同学们自然得出了“因为克隆羊用老羊B的细胞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学懂了“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载体”和“片段”都是一个小的知识结,课本中用计算机的硬盘和软盘作比喻,说明它们是信息的载体,学生一看就理解了。迁移到遗传信息,载体就是细胞核中的DNA分子。对DNA,学生没有一个不知道的。这时,我叫学生以三张色纸条一组,用胶水黏梯子,黏好后同位的学生一人拿一头,扭成螺旋。我趁机说,“DNA分子就像这螺旋形的梯子,它很长很长,大家做的只是DNA分子的一个小片段。”我问:“大家听说过基因吗?”“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学生们叫喊着。原来同学们都听说过,这就好办了,“特定遗传信息就在DNA片段上,这就是基因,大家懂吗?”学生们都点头示意,表示懂了。我提问一个学生:“你是双眼皮,怎么你的同桌是单眼皮呢?”“是基因决定的!”“对了,每一种基因表示特定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很多,所以基因很多……”

弄清了DNA和基因,就好解决DNA与染色体关系这个难点了。我通过复习细胞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在做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被碘液染成深色的细胞核,在学生脑子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我问学生:“有谁注意没有,被染上色的细胞核,颜色是不是一样的?”大部份学生不能回答,只有一位同学说,“好像有的地方颜色深,有的地方颜色浅。”我抓住机会大力表扬他看得仔细,“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叫染色质!”我在黑板上大书“染色质”。它是什么呢?根据科学家研究,它是DNA分子和包着它的蛋白质。平时呈极细极细的细丝状,到了细胞分裂时,它会缠绕在一起,变得很粗,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成了染色体。我在刚才书写的“染色质”后加上括号,填上“DNA、蛋白质”在括号外画一直线,再书写“染色体”。学生们明白了,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一种东西,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的DNA是遗传物质。接着介绍染色体数目出示人染色体组图片,让大家数一数有多少条,用课本中痴呆病儿照片说明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的教学运作,同学们在听听、议议、看看、做做中,掌握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和与它相关的一些知识。

我用一细胞活动纸模进行小结。在这个细胞活动纸模上,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都是可以取下或黏上的。在学生回忆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后,我取下线粒体问:“老师去掉它,会发生什么后果?”学生答:“没有了发动机,细胞没有能量就不能生活!”再对其他结构如法一一炮制,再叫一学生上黑板对细胞结构进行复原。最后进行总结:“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它协调叶绿体、线粒体的活动,使细胞成为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我用设计的练习进行测试,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知识点,70%的学生能解答诸如遗传病、DNA鉴定等实际问题。我体会到,生物学新教材的特点在于用素质教育的理论,通过精巧的编排,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只有改变教育观念,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己任,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方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在学科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0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设计

浅议“气孔能够通气的演示实验”



江西九江市教研室 姚宝骏



    在一次听课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做初一新教材教师用书(第104页)所介绍的“气孔能够通气的演示”实验时,在所有的实验中都只是在叶片的几处有气泡冒出(少则只有一处或没有,一般3~5处)。为什么气体仅从几处冒出?叶片上气孔众多,在1个放大100倍的菠菜叶片背面的视野里大约有200个气孔,正如教师用书中所列数据1片叶子背面的气孔数多达上万个,密密的分布在叶的下表面。如果气体是从气孔冒出,则只几处冒出气体这一现象纯属偶然,与气孔的通气没有必然的关系。稍加仔细观察,发现叶片上迅速冒泡的地方是叶片的破损处。那么,对于一些看似完整的叶片,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通过双目解剖镜(100 X)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这些叶片的冒泡处都有细微的破损,肉眼很难发现。同时,这些破损虽然细微,但均远大于气孔的直径。另按书上所说,如果将叶片撕掉一部分,则进行实验时,气泡多是从叶脉断口处冒出,而不是从气孔冒出。

    还有,书上介绍所用的材料是开始发蔫的菠菜叶。从理论上说,如果形态学上已经表现出萎蔫,则生理上的缺水早已发生,那么气孔应关闭。通过显微镜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并且用已出现萎蔫现象的叶片进行实验,没有吹出气泡),因此,用出现萎蔫的叶片进行实验出现气泡应与气孔无关。之所以能从菠菜的叶片吹出气泡,是与其特殊的结构分不开的。l)菠菜叶柄和叶脉是空心的,气体主要是从此处到达叶片;2)叶肉细胞间隙相对较大,便于气体通行。

    综上所述,做本实验时,实际上气体并不是从气孔冒出,而是从叶片的破损处冒出。这个演示将会给学生造成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气体真是从气孔冒出,且叶片只几处有气孔。因此,我认为本实验不宜用来说明气孔的通气问题。不知我的观察是否正确,还请各位同仁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9 23: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