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 | 教师
活动
| 学生
活动
| | 导入
|
大家观察了自己和父母眼睛的形态(如:双眼皮、单眼皮)。和父亲眼皮相似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皮相似的请举手,和父亲眼睛形状相似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睛形状相似的请举手,和父母的眼睛只要有相似之处的请举手。
很明显,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总有相似之处,那么,小组相互观察一下,你们的眼睛是否相似呢?为什么?
|
积极举手,并相互关注举手的人数。
生A:自己和父母相似是因为遗传的原因,和同学没有遗传关系。
| 关注性状,思考原因。
| 过渡
|
谢谢大家给我提供的信息,刚才同学们的举手和发言就是信息,而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相似,这是因为父母把遗传的信息传给了我们,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生物都能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那么,遗传信息在哪里呢?靠什么物质遗传给下代呢?
|
教学
程序 | 教师
活动
| | 诊断
性评价 |
新课
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
| (板书)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请大家看1996年轰动世界的克隆羊多莉,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多莉到底像哪一只?为什么像?这说明什么?请小组讨论,我将请二位学生到黑板上利用贴画再现多莉的身世之谜。
判断:非常正确,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
(板书一、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
比如一本书是细胞核,书中的文字就是遗传信息。那么,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发现:细胞核中有两种重要的物质:蛋白质和DNA,你们认为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有什么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鼓励)非常好,你排除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从而证明了NDA是遗传物质,但是,有没有证据来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
|
踊跃举手,两位学生上台贴画,其他同学则纷纷举手发表意见,共同得出多莉的身世之谜。
生A:多莉长得像B羊。
生B:B羊提供了细胞核。
生C:说明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
DNA是遗传物质。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
初步了解克隆的基本特征,识别细胞核与其他细胞器的功能
及时评价,激励机制
|
学生
讨论
|
设计一些探究方案,老师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找到真正的证据,而是引导他们回忆探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对比法的应用。然后利用多媒体模拟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的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结论。
|
多媒体技术;教师绘画
|
请大家观看多媒体,这是一种病毒,像一个机器人,但他却非常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我们知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这种病毒只有两种物质,蛋白质组成外壳和里面的DNA(教师简笔画画出病毒的结构)。它能在生物体内大量繁殖,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它通过什么物质遗传给自己的后代?(多媒体展示噬菌体的侵染动画过程)。
|
师生交互谈话
| 生:通过DNA来遗传。
师:这说明什么?
生:遗传物质是DNA。
师:为什么说DNA是遗传物质呢?
生:因为蛋白质留在了外面,只有DNA进入细胞了。
|
| 我们知道了DNA是遗传物质,(板书二、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那么,DNA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实物投影展示同学提供的DNA图片,老师展示DNA动态旋转结构)。DNA的结构像什么?
|
像旋转的梯子一样。
|
建立空间结构想像与推理
|
教学
程序 | 教师
活动
| 学生
活动
| |
| DNA呈双螺旋结构,(板书1、结构:双螺旋结构。)它是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美国生化学家沃森(James D· Watson)合作发现的。当时,人们还不大清楚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什么?1952年美国一位化学家发表了关于DNA三链结构的研究报告,另一位科学家拍下了DNA照片,沃森通过仔细观察看出了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的结构,他立即产生了一种新概念NA不是三链结构而应该是双链结构。他们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一致达成共识NA是一种双螺旋结构。随后,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在实验室中联手开始搭建DNA双螺旋模型,终于在1953年3月7日,想像中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人们终于知道了DNA的结构。这使他们获得“诺贝尔奖”,也使生物学的研究从宏观开始向微观方向发展,而杰出的生物学家克里克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同学们,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1953年,离现在有多少年?
|
50年。才有50年的历史,现在对DNA的研究己经取得了迅猛发展,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
| 模拟模型建构
| 请大家看我手中的模型。(用一段筷子,筷子上缠绕着粗毛线,外面包裹着胶泥)拉出缠绕的呈螺旋形的毛线,这是什么?(纠正)蛋白质。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了染色体。
| 笑!DNA。这是一条染色体,掰开胶泥,这是什么?笑!胶泥
|
初步建立模型建构思想
| 模拟模型制作与展示
| (板书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学生形象记住了非常抽象的染色体结构。接下来老师提供染色体模型材料和不同颜色的彩条各10条,合作学习小组制作染色体。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学生积极制作染色体模型,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染色体的组成,同时,又为下面探究遗传信息的多样性提供素材。
问题:
1.为什么各小组缠绕的彩条会有差异?染色体颜色均不同。
2.彩条代表DNA上不同的片段,染色体上DNA的排列也和我们手中的彩条一样,不同的片段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我们的眼睛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有的却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就是因为每个人DNA上有这样不同的小片段,使得遗传信息不同。人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上DNA所表达的遗传信息就更是千差万别。这就是为什么“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
|
展示一下染色体,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们随机把彩条裹在染色体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缠绕上彩条。观察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染色体模型上的彩条组成。
使用彩条的先后顺序不一样。
|
每组的同学把染色体拿到前排展示给大家看。
|
总结
| 小组讨论遗传信息、DNA、染色体和细胞核有什么样的关系?
结论:小小的细胞核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所以说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 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上,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存在细胞核中。
|
思考
| 你从克隆羊多莉的身世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通过这节课,你还会产生什么想法?提出什么问题?
|
综合性
评价
| 本节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而且抽象:比如克隆、遗传信息、DNA、染色体。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偏低,但当今DNA、基因等词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学生对DNA一词并不陌生。所以,学生应该有条件从各种媒体中获得图片等资料。再通过直观教学认识概念,动手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
|